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省葫芦岛土特产都有什么 葫芦岛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省葫芦岛土特产都有什么 葫芦岛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25 19:43:18

一. 江西省 上饶 广丰区 五都清汤

初闻清汤,理所当然的以为是餐桌上的一道汤,定然味道鲜美而很少油腻.但到了五都,方知南辕北辙闹了个大笑话,五都清汤是一种点心,一种非常美味可口的点心!

很多人吃过小馄饨,无不被她晶莹剔透的皮子、鲜美无比的肉馅、柔嫩滑爽的口感所折服,但和清汤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清汤的皮手工干制,薄如纸翼;清汤的馅用刀背捶打出来。大师傅左手捏皮,右手拿一支竹片,蘸点肉馅,只见竹片飞扬,双手翻动,眼花缭乱之际,肉馅已和皮子混为一体,成了一个个小而又小的清汤。放在汤锅里一滚,即起锅,盛入碗里,撒上葱花,最后点缀一点猪油和香油,这色、这香、这味怎不令人神往!更何况,一碗四十个,那不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吗…

二. 辽宁省 葫芦岛 兴城 烤明虾


【特点】
虾肉嫩滑,鲜咸适宜。
【原料】
材料明虾2只约500克 大蒜5粒调味料盐1/2小匙 奶油3大匙奶酪粉1大匙
【制作过程】
1、 大蒜去皮、切末、放入碗中,加入调味料拌匀成酱料备用。
2、 明虾去肠泥、洗净,用剪刀由吓背剪开,放入烤盘中,在虾背上涂上酱料,放入烤箱中烤熟即可。

三. 重庆市 彭水县 都卷子

都卷子--将蕨粉(蕨根加工)调成糊状烙熟,卷成筒状,蒸后切成短节,加各种佐料,为风味食品。蕨根,俗称为"都巴根";蕨粉,俗称为"都巴粉".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葫芦头

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像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20世纪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葫芦头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唐代。相传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开设了一家“杂羔店”,专卖猪杂碎。一天,药圣孙思邈路过此处,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肠”,觉得肠子腥味大,油腻重,询及店家,知制作不得法,当即给店主开了一个八珍汤(八种调料)的方子,让其如法炮制,果然肠肥而不腥,汤油而不腻,味道十分鲜美,从此顾客盈门。店主为感谢药圣的指点,便在店门首悬一药葫芦以示纪念,并将所卖食品取名“葫芦头”。这“葫芦头”的名称来历还有一说,即指猪大肠与猪肚相连接处的一段,油脂丰满,形状很像葫芦,故以此为名。

到了清末,西安街头又有不少经营猪肚肠的“猪杂羔”店。1923年原猪肉店的小掌柜何乐义也挑担经营起猪杂羔来,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他在唐代“葫芦头”的基础上锐意改进,在大肠头中又配以猪肚、白肉、鸡肉、骨头汤等精工细作,烹制成的肚、肠绵烂、肥嫩鲜美,调味以麻辣为主,肥而不腻,清爽利口,生意十分兴隆。

制作葫芦头要选用新鲜肠、肚,经过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续,并适当进行物理方法处理,捋出肠壁上附着的黏液、赃物,除去油腻和腥味,使肠肚洁白光亮,再入葫煮熬,熟后出锅晾凉,切成坡刀形备用。

行家认为葫芦头不在于肉在于汤,故而制汤的方法很讲究。先把新鲜猪骨头洗净砸碎,入锅炖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条鸡、猪肉,加食盐、调料包(即传说孙思邈配制的八珍调味品),继续用小火熬煮,到汤汁浓白似乳为止。

饼是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饩饩馍,必须由顾客掰成如黄豆大小的馍块,以便浸汁入喳。

有了以上三种半成品,才能配制成品。馍碗进入厨中,厨师取切好的熟肠、肚、猪肉、鸡肉各数片,整齐地排放在馍上,配以水粉丝,用滚开的沸汤反复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丝、辣椒、香菜、添上汤汁,这就成了大肉葫芦头。海味葫芦头是在大肉葫芦头里加人海鲜,如虾肉、鱿鱼丝、海参等即成。

西安人吃葫芦头各有所爱,大凡青壮年男人喜肉多汤肥,麻辣味重,以过肉瘾;妇女喜欢清汤单走,利肠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则喜其形、色、质、味之美。据说肠吸五谷之精华,性温善补,理调生机,犹如药中“甘草”,随热即热,随凉即凉,冬可暖胃健肠,夏可清热爽腑。民间验方中就有“玉肠汤”之称,肠汤中加大茴、小茴、荜拨、厚朴、人参等炖之,为健肠补虚之最佳补品。三十年代东北军到西安后,战士们不服水土,拉肚子和不思饮食者与日俱增,张学良将军发现此事后,命令军营的厨师们仿制葫芦头馍,并列入“病号饭”,但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味道不好,也不能治病,后经军部研究,每天发二十个“病号饭”牌子,通知春发生馍馆优先照顾。

葫芦头不仅味道鲜美,且有食疗价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其好处有一首诗可以概括“肉如玉环汤似浆,五味和中适口尝。辣油红润晶如珠,腥味尽除满口香”。

西安的美食,青海一样正宗,快快来品尝吧!

五.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兴城 兴城多宝鱼

兴城多宝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多宝鱼属于鲽形目鲆科,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称“多宝鱼”。身体扁平近似圆型,双眼位于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背鳍与臀无硬体且较长。多宝鱼雄性一年达到性成熟,雌鱼二年达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目前进行人工繁殖的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2006年11月上旬,上海市发现多宝鱼有鱼药残留情况,北京市对此高度重视,对多宝鱼加强了抽样检测,在随后的检测中,发现有3个样品有鱼药残留,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11月20日,北京市食品办根据《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在全市范围内对多宝鱼采取了临时控制措施。

临时控制措施实施后,在各多宝鱼生产养殖地区引起了极大震动。拥有专业化多宝鱼养殖园区的兴城市高度重视,当地政府部门多次进京,了解北京市食品安全相关政策要求,并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充分发挥渔业养殖协会的自律作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设立待检池,即多宝鱼在上市前七天,由渔业养殖协会安排专人从待上市产品中抽取规定数量样本,送到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标准逐项检测;三是样品检测合格后,由协会出具加盖公章的产地证明、检测报告及其他资质证明,将随同上市多宝鱼进入销售环节。

北京市食品办对兴城市多宝鱼养殖园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对其出具的产地证明、检测报告及其他资质证明进行了认真审核,认为已符合进入北京市场的条件,兴城多宝鱼成为采取临时措施后第一批允许进入北京销售的产品。

2012年3月28日,“兴城多宝鱼”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公告,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六.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烹饪方法

做法指导

1.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后,可熘、炒、烤、煮汤,制成泥茸,可制虾饺、虾丸;

2.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1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干烤大虾

主料:对虾1000克

调料:姜25克 小葱25克料酒15克味精2克 盐10克 胡椒粉3克 香油35克 白砂糖30克

对虾

1. 葱去根须,洗净,切丝;

2. 姜洗净,切丝;

3. 将大虾去头须划水,去掉沙肠;

4. 取煸锅上火烧热,注入少许香油,将大虾下锅两面煎红;

5. 投入葱姜丝一半,放料酒、盐、胡椒粉、味精、少许白糖、清水;

6. 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烤7~8 分钟,将大虾摆入盘中;

7. 原汁上火,收汁再放入少许白糖,投入另一半葱,姜丝,烧煮;

8. 汁收浓时淋少许香油,浇在大虾上即可。

芪枣大虾

主料:对虾500克

配料:黄芪30克 酸枣仁30克

调料:盐2克 黄酒5克 大葱5克 姜5克

1.黄芪、酸枣熬成药液。

2. 虾去须、爪,放入盛器内,加入芪枣药液、盐、料酒、葱段、姜片,蒸熟即可。

煎烹大虾

主料:对虾600克

调料:大葱10克 姜8克 盐6克 大蒜(白皮)7克 白砂糖25克 料酒25克 猪油(炼制)50克 胡麻油20克

1. 大虾洗净,去掉爪、须及虾枪,去掉沙包、沙线,洗净;2. 炒勺加入热猪油,烧热后将6 只大虾并排放入,一边用热油煎,一边用手勺偏,让虾身直接接触到勺底;3. 先后将两面虾身皮煎出黄嘎,头部用手勺压出虾黄;4. 再将葱丝、姜丝、蒜片放入,煎出香味;5. 烹入调料,添高汤,加盖慢火煨;6. 待大虾将入味,汤汁浓后,改用旺火收汁;7. 将主料摆放盘中。余汁淋花椒油,浇在虾身上即成。

白炒虾球

主料:对虾500克

配料:竹笋10克 香菇(鲜)10克 番茄50克 青椒50克

调料:大蒜(白皮)5克 大葱5克 鸡蛋清10克 油皮5克 白砂糖5克 料酒5克 淀粉(豌豆)5克 味精1克 植物油70克

1. 虾剥去头、壳、尾,洗净,用干毛巾压干水份,用刀从虾背中间片一刀(不要片断)取出汤泥,在二侧再各片一刀,待用;

2. 竹笋、香菇、西红柿、青椒切菱形片,葱白切马蹄形,大蒜头剁末;

3. 蛋清和干淀粉调蛋清浆,将虾上浆;

4. 精盐、白糖、料酒、味精、湿淀粉、上汤调匀成卤汁待用;

5. 锅置旺火上,下油烧五成热时,将上浆的虾倒入,用筷子扒散,虾肉卷成球并变色后用漏勺捞起,沥干;

6. 锅留余油,再置旺火上,倒入香菇、竹笋等配料,翻炒几下,注入调好的卤汁,倒入过油的虾球,翻炒几下即成。

类别:家常菜 补虚养身食谱 壮腰健肾食谱 补阳食谱 阳痿早泄食谱

工艺:蒸

口味:咸酸味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对虾250克鱿鱼(鲜)250克

辅料:柠檬50克

调料:盐3克 味精1克 料酒20克色拉油20克 淀粉(玉米)10克

烹饪方法: 1、 将柠檬切成片,铺在盘中;

2、将鲜鱿鱼切成花刀,和对虾一起放入盛有精盐、味精、料酒的碗中腌渍2分钟;

3、把鱿鱼包在竹节虾外面,摆在柠檬上,入蒸锅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

4、 将炒锅置于旺火上,放入色拉油,倒入清汤(200克)烧开,用湿淀粉勾芡,淋在对虾上即可。

沙锅

原料:虾二对,青椒一个,红椒一个,粉丝二两,菠萝丁少许,绍酒25克,白糖20克,味精3.5克,熟猪油少许,鲜汤1000克。 制作过程:

1、砂锅上旺火,用油滑锅,将虾下锅稍煎,烹入绍酒和姜汁,加盖稍焖,加糖、鲜汤,加盖焖;

2、至八成熟,放入粉丝,味精,烧沸后,倒入大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煨5分钟,再移入中火烧约二三分钟,撇去浮沫,加青、红椒丝、味精,淋入熟猪油,原锅上桌即可。

营养成份:胆固醇85mg 、碳水化合物10g 、蛋白质13g 、脂肪19g 、热量115cal 。

花椒蒸

花椒蒸对虾的做法

1.材料:冰冻对虾,辣椒,大蒜

2.大蒜去皮去蒂切成碎末,花椒亦切成末

3.花椒末和蒜末,撒上料酒,香油,生抽,黑胡椒,糖盐搅拌均匀。

4.去虾线,中间切开,洗净沥干水份后摆在盘子里。(注意:对虾除了去掉头和尾部分,中间一定要彻底剖开,否则蒸之后会蜷起)

5.把彩椒末均匀的撒在虾身上

6.锅内水烧开后,入锅蒸3分钟左右。(虾身变色即可关火取出,保持虾的鲜嫩口感)

七.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一都枇杷

一都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都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爽口而闻名。 镇情简介 一都是福建东南滨海城市-福清市西部的一个美丽山区小镇。辖7个村居,1.1万人口,面积108平方公里。这里山林广袤,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发展林果畜牧业的天然胜地。枇杷为主,梅李柑橘为辅的名优水果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是福清市主要的水果基地。 品种品质 一都山地15万亩,平均海拔300米,雾多,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层厚,土质肥沃,酸碱适度,特别适合枇杷生长。这里的枇杷果实饱满,色泽鲜艳,酸甜适中,口感特佳,是优秀的绿色食品和健身滋补佳品。 一都枇杷品种多,早中晚熟门类齐全。主要有:解放钟、早钟六号、大红袍等。特早熟品种“冬湖早”和特晚熟品种“红五星”也在推广之中。 一都枇杷主要品种比较 品名 特点 上市时间 早钟六号 早熟,果大而长,皮肉橙黄,甜酸适口 3月上旬-4月中旬 解放钟 晚熟,果特大,淡橙红色,易剥,甜中带酸 4月上旬-5月中旬 大红袍 果圆,橙红色,极甜,风味浓 3月下旬-4月下旬 科学管理 成立了枇杷协会、配备果树技术员,定期组织培训。建立优种繁育基地,全面普及嫁接改造、肥水管理、整修疏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营销服务 注册使用“融都”商标,现正进一步申报省优农产品“绿色食品”称号。组建了“都盛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建成5600平方米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完善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奇行霸市行为,推进分等级销售,确保市场畅通.一都枇杷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州等省市,今年有望进军沃尔玛等超市。

一都枇杷

福清市一都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0865125

枇杷(鲜水果)

八.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绥中白梨

绥中白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白梨是绥中,栽培的历史悠久,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驰名全国。 绥中的白梨原产于燕山山系。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山东、河北居民迁入,在西北山区落户。后来山区人口增多,栽培的梨树也多起来,又零星栽培发展成大面积的果园,现在绥中西北秋子沟一带仍有300年以上的老龄梨树。 绥中白梨特异品种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自然条件,一个是人工创造。绥中的地貌构成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多山,土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气温雨量适宜,是白梨生长的优越客观条件。绥中的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梨果栽培,不断地改良、选优,逐渐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质的优良果种。绥中白梨的果实多为长圆形或接近圆形,萼洼小,果梗细长,果色金黄,有蜡质光泽,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果重可达250克,果皮薄,果肉厚,果核小,肉质细,酥脆多汁,甘甜爽口。果实含多种营养成分,除生食外还可制成果干、罐头、酿造果酒、果醋,据资料记载白梨还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宽肠、强心、利尿等医疗作用。解放后,白梨发展很快,1949年全县有白梨树20万株,年产白梨580万斤。经过多年发展,绥中西北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带有17个乡盛产白梨,据1983年统计,全县有白梨树80多万株。占地5万多亩,年产白梨3万多吨,产量居全省首位。绥中白梨在国内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国外,每年外销量达6000吨到12000吨。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1994年,在发展水果生产中,注重狠抓提高水果品质和果园标准。白梨高搞优良品系选育。全县280个村级标准果园中,有31个果园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市级先进标准园。以苹果、白梨、酸性果为主的果品基地已经形成。 1997年,绥中白梨、金花梨等4个品种参加全国第四届农业博览会,被认定为国家优质果品。还被国家确定为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水果产业化生产示范县。

九.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一都米酒

要是你到永春县一都镇做客,热情的乡民便会敬上一杯色香味俱佳的米酒,让你沉醉其中。一都米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制酒技术家喻户晓。酒是好酒,却没有商标,也没有装瓶,人们把酒储藏在瓮中,再严严实实地盖上一袋“沙包”,年代越久,这酒便会越发醇香。这醇美的米酒,永春人一喝就是几十年、几百年……

米酒一酿已千年

一都米酒源远流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史载:南宋绍兴年间,一都的进士陈光辞官后隐居岱山岩,与他同年中进士的朱熹曾多次前来拜访,两人在岱山上吟诗唱和,当时就有米酒助兴,朱熹把酒吟诗,赞美岱山为“月蓬第一峰”。可见,在此之前一都人就会酿制米酒了。

说米酒还得从红酒说起,这里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太平年代,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当时的一都叫碧溪,在碧溪两岸山上居住着善良勤劳的人们。有一位教书的秀才喜欢游山玩水,他常带着妻子为他准备的饭囊登山探险。

一次,他上山时采到许多味美的野果,填饱了肚子后,将饭囊遗忘在一个向阳的山洞里。几个月后,秀才再去攀崖,见到自己遗漏的饭囊,拿起来一看,米饭变得微红,不但没有发霉,而且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从来没有闻过的香味。他很高兴,将这个饭囊带回家,聪慧的妻子也很惊奇。她善于做馒头,从面粉的发酵想到米饭的发酵,便产生了一个试验的念头。

于是,秀才的妻子就蒸了一桶米饭、烧了一锅水,凉了以后倒入缸中,再将那个饭囊里的米饭均匀地拌入其中,将其密封。果然,缸中的米饭开始发酵,颜色逐渐变红,一股香气扑鼻而来,1个月后就能舀出清红透亮的红酒来。夫妻俩经过半辈子的精心研究,发明了制造红曲、红酒、米酒的原始技术,并传给了后代。就这样一代代地相传着,人们便喝上了红酒和米酒,并逐渐懂得了酒的制作方法、药用价值,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间酒文化。

清代,一都设立黄坂汛,黄坂街(现为旧街)开始繁华,每逢墟日,漳平、大田、德化和安溪等地的部分农民和商贩会带着本地区的到这里来交易。其时,黄坂街就开起了几家酒铺,酒装在小瓮中,销往附近四个县,可谓远近闻名。一都米酒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好,从制作红曲、选取原料到“烧酒”方法、储藏办法,人们经过反复试验,逐渐摸索出最好的酿酒技术,使米酒晶莹透亮、醇香诱人。

长期以来,米酒成为当地人居家必备的饮品。劳碌一天后,晚上饮点温酒,能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功效;米酒还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老中医常用它来做药,内外受伤、腰酸背痛都用得着;当地妇女“坐月子”要先喝几天米酒“散气”,再喝1个月的红酒“补气”;红酒和米酒还是人们炒菜、熬汤等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酿酒过程细又腻

酿造好米酒先要有好的红曲,现在一都只有两家会制作,据说是祖传秘方,不外传。据说是用曲霉和大米等合制而成,先将大米蒸熟放入地窖中,并掺入曲霉,经过特定的时间、温度、湿度和特定的工序,一粒粒大米饭就会变得暗红,形成红曲。人们用米换曲,至今还用斗量,双方都要“斟酌”一番度量和换算。

酿造米酒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红曲和冷开水。好的米酒都是用糯米制作,农民家家都有。经过加工的糯米蒸熟后,晾在竹匾上。山民们都能得到大自然的恩赐,从石崖缝里找到一个泉水汩汩直流的泉眼,将天然“矿泉水”引到家中,尽情地享用。在糯米饭凉却之时,烧开一锅“矿泉水”,冷却待用。

人们将糯米饭、红曲和冷开水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在农家小屋中,往往可以见到一个个大缸整齐地排列着,缸中的糯米正在发酵着,清红透亮地直冒泡儿。过一段日子,缸中的原料融化为一体,颜色由清红逐渐变成深红,最后变成暗红色。

发酵时间一般是20天至30天(不同的季节因气温不同发酵速度也不同),有经验的人靠眼观、口尝就可以判断出发酵的程度。然后在大缸中挤入一个酒盏,精红透亮、醇香甜美的红酒就会滤入其中,再将红酒一勺勺地舀起来,装入瓮中。

再发酵几天,就可“烧酒”了。山民们自制“烧酒鼎”,用木块加工成一个圆桶,上小下大,上部安装一口锅,锅中盛满冷水,水温一升高就要换掉。烧酒时将大缸中的原料分批倒入大锅中加热,上面紧盖一个“烧酒鼎”。火候要适度,大锅中的酒精随着蒸气上升,遇到“烧酒鼎”锅的底面冷却凝结,通过引管连绵不断地流出一股细小的米酒来。这米酒晶莹剔透、清甜爽口、香溢四方。

美酒养活一家人

酿造米酒的技术一代代传下来,现在一都各村都有几家米酒大户。永春县著名革命老区黄沙村的村民黄继就是一个典型,他家酿酒的技术经验是祖传的,也说不清是从哪一代开始酿酒了。乡亲们以前用的“烧酒鼎”都是向他家借的,说那鼎烧的酒又多又醇。

黄继的母亲今年70多岁了,酿酒用的糯米从推磨到机器碾米,不知用了几柜谷子,也记不起酿了多少酒,但她说自家烧的酒一缸也没坏过。现在子承母业,老人轻闲多了,谁家酿酒碰到什么难题常会上门请教,她都乐意解答,不留一点秘密。谁家要准备“坐月子”用的红酒、米酒,也总要邀请她去指导一番,她同样热情地上门当“顾问”,而且时常去看看,以免红酒发酸。

黄继家的屋里排满了大大小小的缸,远远地就可闻到酒香,那四季飘洒的酒香足以使人不喝也醉。每天,夫妻俩早起打扫卫生后,先要计划一下一天的工作。早饭后一般是蒸糯米饭、烧开水,中午或是舀红酒,或是“烧米酒”,下午就将各种原料均匀地倒入缸中,并且认真地编号。余下的时间还得准备猪食,黄继家常年都养四至六头猪,猪吃了“烧酒”后的酒糟特别会长膘,几个月就可以出栏,卖猪钱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夫妻俩就这样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即使天天洗澡换衣服,身上还时时散发着一股“酒气”。因为他家酿的酒质地好,销路也广,客户一般是上门来,或买散酒,或成批地载回去。黄家就靠着卖米酒过日子,还供养儿子在北京上大学。

酒文化多姿多彩

一都米酒成为当地的,红曲也成为。附近乡镇的人常常自己来或委托亲朋好友到一都买红曲,都说一都的红曲发酵酿成的酒与众不同,甘醇透亮、韵味十足。

因为家家户户都备有米酒(没有自酿的也会买点散装的),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难免要喝上几杯。久而久之,自然地孕育出一代一代善于喝酒的一都人,也自然地孕育出淳朴直爽、性格豪放的一都人。当地的人们从小就学会了品酒,很讲究酒的品位,在于质而不在于量,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酒文化。

以敬酒为例,一般是主人先敬,先敬疏远的客人,再敬亲密的客人,前后敬一回是三杯,方显有诚意;客人酒量大的会回敬,显得有礼貌,也有礼尚往来之意;敬酒还可以增加餐桌上的气氛,方式不拘一格,如打通关、猜酒拳……

人们还可以从一个人喝酒时的仪态、言语,酒量大小,喝酒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的修养、性格和社会见识等。一个人力气的大小又与酒量大小有着某种联系,强壮的男人一般都很会喝酒,干起重活来力大无比,而且很有耐力。

一都人家家都备有米酒,人人都能说点酒文化或酒规矩来。

一都人的生活,因为米酒,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十.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兴城 兴城苹果

兴城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月13日,“兴城苹果”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查公告,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止到目前,我市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数2件。

兴城市盛产水果,果品历史悠久。有果树40万亩,1300万株,其中苹果750万株,居各类水果之首。独特的水土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兴城苹果”色泽鲜、果形正、果面光、皮薄肉脆、风味香甜、汁多爽口的六大独特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