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省张掖市土特产 张掖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省张掖市土特产 张掖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14 07:43:11

一.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张掖黄酒

张掖黄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 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梁青棵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二.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高山马鹿

生活于祁连山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山马鹿原先是野生的,因其性格温顺,易驯养,自20世纪50年代肃南就有了驯养鹿。高山马鹿全身是宝,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其茸、血、肾、骨、角均是珍贵的药材和滋补品,皮则是各类皮革制品的上乘原料,其肉营养丰富,食补多能。在我国汉文化中,因禄与鹿谐音,因此鹿的形象被作为福、禄、寿三星中禄星的化身出现在寿星图中。受此影响,加之鹿温顺驯良,所以被肃南裕固族人民深为钟爱,视其为幸福吉祥之物。裕固族的很多生活用品上都有鹿的图案。近年来,肃南养鹿业逐年发展,驯养鹿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只左右发展至现在的上千只,驯养鹿以收茸为主,每只鹿每年可收获鹿茸3.6公斤左右,以鹿血、茸等为原料的鹿保健品行销全国并走向世界,是肃南裕固族重要的经济来源。

三.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临泽红枣

临泽红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肃种植枣树历史悠久,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临泽,房前屋后、路旁田埂,旷野荒滩种的都是枣树,临泽枣虽然不大,但其色泽、肉细、含糖量高、无虫蛀而闻名遐尔,红枣营养丰富,据测定:鲜枣含糖24%,蛋白质1。2%,脂肪0。2%,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红枣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干枣,加工制成蜜枣、熏枣,脆枣、酒枣等,红枣还是重要的中药。此外,枣花清香扑鼻,是优良的蜜源,枣木质地坚硬,纹理致密,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好材料。

临泽县地处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千百年来,肥沃的土壤,涓涓的祁连雪水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临泽小枣。临泽所产红枣肉质细嫩,酥脆多汁,香甜味美,营养丰富,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的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症有较好的疗效,还具有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临泽小枣自古以来享有盛名,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名优品。它是生产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年产红枣10000吨。目前,枣产品主要有红枣枸杞汁、红枣保健醋、枣蜜、枣泥、真空保鲜枣、真空包装枣等,年产枣产品2万吨。临泽小枣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获“甘肃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名、优、特、新品博览会银奖”,九五年被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红枣枸杞汁、枣蜜获“96香港国际名优特新产品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和“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红枣保健醋被卫生部命名为“绿色保健食品”

为了充分发挥红枣资源优势,临泽县委、县0提出了发展红枣产业的宏伟构想,决定在“九五”期间建成10万亩红枣生产基地和10万吨枣品系列加工项目、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合作投资开发或选购红枣及其加工产品,我们将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方便,优惠的政策会架通我们友谊的桥梁,红枣资源优势将带给您更大的辉煌。( 临泽)

地域范围

临泽县境内 7个乡镇,即临泽县沙河镇、鸭暖乡、新华镇、倪家营乡、板桥镇、平川镇、蓼泉镇

特定品质

临泽小枣:原产甘肃临泽,主要用于制干。为当地主栽品种。树势较强树体中大。该品种树势中强,产量较高而稳定。果重6g,长柱形,皮黄红色至紫红色,肉质致密,多汁,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维生素C含量高一般为662.7mg/100g,制干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韧性强,极耐贮藏运输。抗旱、耐盐碱,粘土,沙土皆可栽植。抗风力较强,成熟后不易裂果。品质上等,9月中旬成熟。

四.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祁连葡萄酒

祁连葡萄酒是祁连酒业公司在高台县栽培种植的蛇龙珠、梅鹿辄、赛美容、贵人香、琼瑶浆等11种名贵葡萄品种精心酿造而成的,共有干红、冰红、冰白三大系列10余个品种。葡萄酒香气浓郁,酒体晶亮,风味醇厚,甜醇爽口,风格独特,生产技术和品种独此一家,填补了国内葡萄酒生产的空白。产品远销西安、成都、西宁、北京、深圳等地。

五.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羊肉小饭

羊肉小饭

将面擀好切成面丁,下入用牛羊肉煮好的汤里,加入薄肉片、粉皮、各种调味品,再配以香菜、葱丝,是张掖人早点中的风味食品。

六.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桃娃子

制作方法与蒸馒头相同,只是多加抢面,炮得比蒸馒头的面要硬得多,入笼时,将面团做成比一般蒸馍大的馒头,把用面或杏仁、瓜子做的桃、花、叶。鸟之类的饰物按在上边,涂以食用颜色,蒸熟出笼便成.多用于长辈亲属死后的供品
( 张掖)

七. 甘肃省 定西 渭源县 甘肃洮砚石

渭源县

峡城乡:为甘肃洮砚石产地。

八.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猫耳子

和面、褂面、切条作法与搓鱼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将四楞面条切成四方小块,用右手拇指肚(指头肚子)把面块糠成一个耳朵佯的窝窝。味道不同于搓鱼子
( 张掖)

九.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张掖民间刺绣

张掖的民间刺绣,几乎遍及城市和农村的各个家庭。自古至今,刺绣为妇女的必修针工,一生不辍,日相传习。旧时,张掖民间曾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民歌?quot;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绣牡丹,百花百鸟都绣上,男人穿上做新郎,姑娘穿上做新娘。"

张掖的刺绣花样别致,种类繁多。有枕头、披肩、香袋、绣帽、绣鞋、袜垫、针包、肚兜、桌裙、口袋、门帘、被单、床罩、围裙、围巾、旗袍、寿衣等。

刺绣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吉祥文字、人物肖像、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民间传奇、佛祖菩萨、天宫神仙等无所不绣。技艺娴熟,心灵手巧的妇女,还绣"二十四孝图"、"红楼梦人物"、"水浒传人物"、"西游记人物"、"三国演义人物"、"封神演义人物"、"八仙过海人物"等,其技法采取平绣、锁绣、排绣、穿插绣、挑绣、套绣、网绣等。为使绣制品鲜艳美观,光彩照人,往往有剪绒、锁边、圈金、刺银、钉线、打眼等一些辅助工序。

旧时姑娘出嫁,多有自己绣制的绣花裙、绣花鞋、绣花巾、绣花把披肩、绣花枕头、绣花床罩等花样别致的绣制品伴随。出嫁之日,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让亲友和来宾们观展,以显示姑娘刺绣技艺水平。

每年端阳节,是张掖民间刺绣艺术自发性的展示比赛日,这一天,小孩童各个身上系挂刺绣品,有挂小狮子、小老虎、小白兔者,有挂小龙、小蛇、小青蛙、小猴子、小豹子者,也有持小象、小鹿、牛、马、羊、骆驼者等;还有挂仙桃、苹果、金瓜、银豆等动物和植物荷包者等。这天还有三五结队的成、老年妇女带上自己精心制做的作品,上街兜售。在老人贺寿时,常见到刺绣的寿幛。有的寿幛上刺?quot;南极仙翁"、有的刺绣大"寿"字,并用福(蝙蝠)、禄(鹿)、寿(桃)、禧(喜鹊)组成图样,绣工精细,层次分明。

张掖境内,除汉族妇女刺绣外,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妇女,在自己的衣袍上、花帽上、或帐房边沿上、地毯上、也刺绣出许多色彩艳丽的云头纹等花样,显示了高原民族的刚健、朴实、勇敢、大度的风格。

1979年以来,张掖各县(市)文化馆开始收藏民间刺绣珍品,总计收集到500多件。其中最早的有清代的枕头、"三寸金莲"等,现代绣品占绝大多数,但都保持着传统的图样和绣技。

十.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搓鱼面

   搓鱼面是甘肃张掖特有的面食品种,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其作法是用手掌将面条搓成约一寸长的面段,然后入锅内或煮或炒熟都可,在热天里还可以凉拌食用,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