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功县猕猴桃特产 武功县猕猴桃种植最多的乡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功县猕猴桃特产 武功县猕猴桃种植最多的乡镇更新时间:2022-05-21 07:58:31

一. 山西省 运城 垣曲 垣曲猕猴桃

深入垣曲县海拔七百米到二千米的中条山区,我们会十分高兴地见到一种攀援于树木之间的藤本植物。它那藤本的新蔓上,结着一簇簇枣形果实,颜色好似梨一样鲜艳。将这种果实摘下来,用刀切开,果肉呈青玉色,还有美丽的浅色花纹,在白色的果心周围嵌着许多放射排列的小种子。当地的社员们把这种果实叫根枣。因为此果多汁清香,甜酸爽口,猕猴特别爱吃,因此名学叫猕猴桃。猕猴桃,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其名。”唐朝诗人岑参的诗中记载着陕西太白县早有栽培,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到了清朝,已经作为商品上市。它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一种落叶藤本果树。在漫山漫野的森林中,猕猴桃以她那妩媚的形态引人注目。春天,纸质般的绿面白底的叶片舒开,呈圆形、卵圆形或心脏形,叶背密生的灰棕色星状绒毛,好似小鸡羽毛一样可爱。到了五、六月间,白色的花朵饱绽,香味浓郁。猕猴桃成熟于九、十月,除了梨色之外,还有浅绿、红褐和棕色果。猕猴桃含有维生素C、B,多种氨基酸、解朊酶、碳水化合物以及钙、镁、铁、钾等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果含量一百至四百二十一毫克,比柑桔高六至八倍,比苹果高十九倍至八十三倍。它不仅可生食,还可制果汁、果酱、糖水罐头、酿酒。这些制品仍保存着较高的维生素C,已成为航海、航空、矿工和体弱者特殊的营养品。它有滋补强身、清热利尿、生津润躁等功效。近年临床治疗还证明,对产妇康复、抑制癌症、高血压都有一定的疗效。因为它有这么多的作用,有些国家称它为“水果之王”。我国是猕猴桃的故乡。新西兰于一九O六年从我国引去栽培,到一九七六年已经发展到一万亩,美国发展到五十万亩。一九五五年我国的教学、科研单位开始进行引种、资源调查工作。北京、河南、湖北、陕西、江西、广西等省、区从良种培育、栽培、加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据北京植物园试验,成年树株产量,高的八十斤,低的二十斤。垣曲县的野生资源中,株产最高可达二百多斤。一九七九年出售到日本的猕猴桃,每个鲜果售价一美元。猕猴桃喜欢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土壤。但它的适应性较强,凡能生长桃、葡萄的地方均可栽培。繁殖可分为插条、压条、嫁接和种子繁殖。因为这种植物是雌雄异株植物,所以栽植时,要以雌雄八比一的比例配置雄株授粉树,或者高接授粉枝。栽后还要搭架,以便藤茎缠绕。定植后一般四至五年结果,七至八年达到盛果期,树龄可达四十余年。盛果期亩产可达三千斤以上。垣曲县的猕猴桃资源丰富,有紫果、软枣和元宝等三个品种,主蔓长达十多米,直径达十厘米以上,但处于野生状态。一九七九年,县有关部门选择优良单株,调查研究高产技术,将收集到的种子、剪集的枝条,进行人工栽培繁殖,至今已经大批成活,长势良好。为迅速发展这一新兴树种迈开了第一步。( 汾阳)

二.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和平猕猴桃

和平猕猴桃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的。和平县是全国最南端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主要有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等系列优良品种。

和平县猕猴桃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野生猕猴桃资源普查。有关专家惊喜地发现,和平野生猕猴桃资源比较丰富,在一些山野处常有野生猕猴桃树的踪影,所结猕猴桃味道鲜美。经过分析,有关专家认为和平县很适合发展种植猕猴桃。

随后,县里先后引进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等系列优良品种,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年产鲜果5000多吨。和平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猕猴桃也成为和平最具特色的水果产品。

迄今,和平县猕猴桃生产基地的品种布局初步实现了早、中、迟熟品种搭配,中华猕猴桃品种和美味猕猴桃品种的搭配,从而使和平县猕猴桃鲜果的市场供货期从7月至11月均有鲜果流通,猕猴桃鲜果市场的销售期可长达6个月。

三. 浙江省 金华 婺城区 金华中华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为落叶攀援缠藤本植物,俗称“藤梨”。猕猴桃果含有糖类、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为丰富,约为柑桔、苹果、梨的10--30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是水果中的佳品,又是一种特殊营养品。猕猴桃的果、茎、根均可供药用,具有滋养强壮、清热止渴、利尿通淋的功用。可治疗热病烦渴、尿道结石、痢疾、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和跌打损伤等病症。经北京医院和美团医学博士莱纳.波宁多年研究,发现猕猴桃对防治癌症、胃肠道癌瘤有一定疗效。我县的中华猕猴桃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高二的贮藏量最多。( 金华)

四. 德江猕猴桃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本果树。唐《本草拾遗》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痔病等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闽人呼为‘阳桃’。”在美国称为“中国醋栗”,新西兰称为基维果(RiwFruits);英国称为“中国鹅莓”,日本称为“中国猴梨”。贵州则呼为山羊桃,俗称“马屎果”。    

中华猕猴桃果型大,单果重在70至100克之间,果皮黄褐色,密披细毛,形如马粪,故有“马屎果”之称。果肉呈绿色、黄色或浅黄色,横切面有浅色条纹,果心为白色或浅黄色,种子黑褐色或紫褐色。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一般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100至200毫克,高者可达420毫克,是桔的3-14倍,甜橙的2-8倍,桃的17-70倍,苹果的20-84倍,梨的30-140倍。含糖8-14%,总酸1-4.2%,含有白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白氨酸,颉氨酸,丙氨酸,卜氨基了酸,羟丁氨酸等12种氨基酸,并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钙、磷、钾、铁等各种矿质元素。据医药家临床经验,认为猕猴桃果实性酸、甘、寒,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之效。主治肝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维生素C缺乏等症。近年来,有些医疗单位把猕猴桃鲜果和果汁用于临床试验,对麻疯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或辅助治疗作用。贵州省果树研究所从野生的猕猴桃中选育出17个优良单株,最大单果重在100克以上。在1984年全国猕猴桃科研鉴评会上,品质、风味居全国之冠。果实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果粉(晶)等,是高级的滋补营养食品。(铜仁)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谷城猕猴桃

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猕猴桃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刚目》中描绘猕猴桃的形、色时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这种酸中泛甜,芳香怡人,营养丰富的果实,竟沉睡了几千年,人类真正了解和利用它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猴子的“仙果”美食。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为14——20%,含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100克果肉含钙27毫克,磷26毫克,铁1.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100毫克(每百克果肉中)以上,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誉为“水果之王”。

由于猕猴桃营养全面、丰富,含有一些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对保持人体健康,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多食用猕猴桃可以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内壁的沉积,从而防治动脉硬化;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等。在抗癌方面,具有抑制肠道内亚硝胺对组织的诱变作用。一些癌病人食用猕猴桃后,可以减轻厌食和恶病质,还可以减轻病人作X线照射和化疗中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多食用猕猴桃,还具有阻止体内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缓人体衰老。

六.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猕猴桃果汁

采用贵州独产的猕猴桃为原料,配以山中清澈泉水精心提炼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原汁原味,富含多种糖类和其它可溶性固型物,绿色自然、高维营养、健康美容、浓郁黔贵风味构成其独有特色,可称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饮品。( 贵阳)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 秭归猕猴桃

野生品种较多,以中华猕猴桃为优。浆果可食,酸甜适度,汁多清香,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蛋白脂和钙、磷、镁、铁、果胶等物质,是酿酒和果酱罐头生产的极好原料。秭归生产的猕猴桃罐头,行销全国各地。

八.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大锅盔

武功大锅盔,不是一般见到的那种,厚有10多公分,大就是看锅的大小了,一般直径约为50公分。

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经久耐放。

九.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烟叶

武功烟叶种植及烤制加工技术,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期间,上下塬均有种植,多以自食为主。建国后,苏坊、游风、武功镇成为本县烟叶的主要产区,戴家、贞元、长宁、河道等地也有零星种植。1949—1954年间,本县年种植面积10000亩左右,1955年后,徘徊在600—1000亩之间。1988年面积达2.05万亩,亩产148.6公斤,总产3194吨。1990年,全县种植3.47万亩,总产3706吨,被国家烟草局确定为“晒烟基地县”。其品种主要有“落地黄”、“黑大汉”等,古老的烟种“小兰花叶”偶有种植。

十.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大蒜

武功大蒜

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建国后,由于坚持“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蒜种植仍不多。主要产区有薛固、普集街、长宁、北营、大庄、小村等乡(镇),二道塬也趋于发展,上塬各乡(镇)亦有零星小块种植。1972年,全县种植130亩,1974年,蒜头出口以后,相继引进“上海嘉定蒜”、山东“苍蒜”和“改良蒜”、河南“宋城白蒜”。由于改进工作制度,实行套种,变歇茬地纯种一年收一料为一年收二料、三料,经济效益提高。1984年以来,大蒜生产发展较快,1989年种植25691亩,总产16500吨,平均亩产642公斤,总产值1731万元,亩均产值创673元的历史记录。1990年种植29980亩,总产23250吨,亩产平均776公斤。提供商品量2万多吨,其中蒜头1.2万吨,蒜苔8000吨,出口蒜头供货量4500吨,在欧美等国际市场备受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