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鹤山特产食品 鹤山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鹤山特产食品 鹤山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5-13 01:31:45

一. 安徽省 六安 裕安区 食品饮料

皖西的食品饮料素有盛名。主要名产有寿县“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临水泉酒、龙津啤酒、马头集小磨麻油、脱水菜和健康山菜等
( 六安)

二.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春节食品之年糕

春节食品之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三. 河南省 鹤壁市 鹤山区 黑芝麻糍馍馍

原料:糯米粉 面粉 黑芝麻 砂糖 猪油

制作:

1. 将芝麻洗净后放在锅中炒, 慢慢的炒香;

2. 将炒好的芝麻放在保鲜袋中;

3. 用擀面杖将芝麻碾成粉末;

4. 加入适量的白糖和猪油;

5. 带上一次性手套将它们抓拌均匀;

6. 用糯米粉和面粉按照4:1的比例混合, 准备好温水和面;

7. 加入部分水, 用筷子搅拌;

8. 再用手将它们最后和成光滑的面团;

9. 将它们揉捏成细长条;

10. 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11. 搓成球后在手中按压成圆形;

12. 将芝麻馅放在其中间;

13. 包成球形;

14. 在锅中刷成油;

15. 将面球放入锅中, 按压成圆饼形;

16. 再在上面也刷层油, 将两片炕至金黄色。

四.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宅梧镇西爪

鹤山宅梧镇的西爪最为有名,该镇土质适宜,引进优良的品种,如大红宝等无籽西爪。又爽又甜,消暑解渴,每年夏季大量上市

五.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野山椒

鹤山野山椒--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六.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墟岗黄鸡

鹤山墟岗黄鸡--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墟岗黄鸡的外貌以三黄为主要特征,即羽毛黄、喙黄、脚黄,体型外貌一致,脚细小,鸡冠、脸部鲜红。

墟岗黄鸡产地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位于北纬20°09ˊ~25°31ˊ和东经109°45ˊ~117°20ˊ之间。该地区自然条件给墟岗黄鸡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

七.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茶叶

  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古劳银针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马耳山茶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该茶用开水冲沏,即片片竖起,香气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浓郁,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茶山素馨花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

八.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红烟

鹤山红烟久负盛名,传统品种是牛舌烟,又名“金英钟”,原产清远市源潭一带,后在鹤山推广,这种烟叶窄长似牛舌故名“牛舌烟”。叶面平整红致,叶肉肥厚,烟味郁香醇,是加工“生切烟丝”上乘原料

九.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双桥鱼蓉粥

双桥鱼蓉粥

双桥鱼蓉粥制作历史悠久,成名亦超百年,尤以古劳双桥市食肆烹调者为最,故声誉闻于远近。制法:将削净的整条鱼(青鱼)或鱼尾部分,置水中煲熟,捞起、拆骨、剔除小刺,将肉捣烂,加配料调匀,放入米粥中再滚,盛在放有姜丝、葱花的碗盆中,撒上胡椒粉、麻花碎之类即成。其味清、鲜、甜、香、甘、滑,令人大快朵颐,所以人们皆说:千粥万粥,不如双桥鱼蓉粥。

十.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双合沙姜鸡

双合沙姜鸡

双合沙姜鸡是鹤山名菜之一。该菜式鸡皮清爽幼滑,肉质细嫩可口,食而不腻,骨脆而香,故蜚声远近,有口皆碑。究其实,为“东江盐焗鸡”衍化而来,十多年前,由祖籍双合百块村的广州名厨师麦达光亲作传授得以播散。

其制法独特:取三黄鸡一只,光身,开肚,用沙姜、生盐、味料搽匀全身,干蒸10分钟左右,不过砧板,用手撕拆,皮、骨、肉分开;用麻油、猪油、鸡精粉、胡椒粉调味;再将皮、肉骨拼作鸡形,放两碟姜盐作点料即可。其奥妙之处在于新鲜,无砧板气、五金气,原汁原味,远非其他鸡肴所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