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特产策划书 宕昌县临江铺乡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特产策划书 宕昌县临江铺乡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3 05:28:26

一.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徽县嘉陵酱油

陇南市

徽县陇南春、金徽酒闻名。

甘肃大红袍花椒:传统产品,省内分布较广,有大花椒、大红袍、小红袍3种。以陇南所产大红袍为最佳,又称伏椒,果柄基部两侧有二小肉状物,俗称耳朵,为区别于他种的主要特征。

成县

沙坝乡:陶器生产历史悠久。

礼县

白河、铨水一带的大黄以质优闻名。

宽川乡:大麻,以色白柔软著称。

祁山乡祁山堡村:所产苹果有名。

白关堡回族乡:所产皮衣出名。

石桥乡:所产“古泉”烟有名。

上坪乡:蕨菜。

上坪乡大庄里村:大黄、当归。

江口乡八房村:花椒。

龙林乡:高粱酒柿。

龙林乡小林村:花椒、苹果。

中坝乡:手编竹席闻名。

白河乡:以盛产大黄驰名。

铨水乡:以盛产大黄(铨黄)闻名。

雷坝乡:花椒,尤以石榴闻名。

三峪乡:当归、木耳等。

滩坪乡:柿子。

康县

核桃年产居全国第六位,为全国27个生漆基地县之一。

康县中华猕猴桃:主产于吴家沟、朱家沟、张家沟、梅子园、西河、白杨、铜钱、杞河等28个乡,文县、武都、徽县的山区亦有分布。康县所产猕猴桃甜酸适口,气味清香,汁液甘美,采收后多制成原汁。

康县黑木耳: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县所产木耳朵大肉厚,色泽乌黑,光滑质轻,气味清爽。

长坝镇:盛产核桃闻名。

寺台乡马莲村:手编草帽出名。

大南峪乡:盛产核桃出名。松花蛋。

太石乡:所产铁铧闻名。

铜钱乡:以木耳闻名。

太平乡:“太平鸡”为优良品种。

武都区

纹党参:因根条上横纹较其他党参细密而多,故名。已有几十年栽种历史。

红芪:又名红兰芪,产于甘肃省,为多序岩黄芪的根,产量较大,最早种于武都县光明乡。身长条直,质地密实,粉性足,甜度高。

马街乡官堆村:梨及花椒、柿子。

城郊乡:尤以樱桃、无花果闻名全省。

橘柑乡大岸庙村:柑橘及花椒、柿子。

三河乡:尤以核桃个大、成熟早闻名。

月照乡:蜂蜜及生漆、花椒、核桃等。

文县

碧口竹藤编织品以品种繁多、工艺精美著称。

贾昌柿饼:主产于贾昌乡。生产历史已达千年。外表泛红透亮,柿霜洁白,撕开后鲜肉色泽棕黄发亮,晶莹柔润,甜美适口,色味均佳。若放于杯中,开水冲之即化。营养丰富,有止渴生津、清心润肺、除烦利尿、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痰多烦热、津干口渴、声嘶失音、眼目赤痛、风热灼盛、大小便不畅、疮毒、酒毒等症。

纹党参:因根条上横纹较其他党参细密而多,故名。已有几十年栽种历史。

尚德乡:所产蒜苔、橘子、红辣椒出名。

横丹乡:以苹果、大红袍花椒驰名。

丹堡乡:以黄干桃、核桃闻名。

上丹乡:以生漆、核桃出名。

范坝乡:黑木耳。

梨坪乡:以梨、虫草著称。

石鸡坝乡:以大米闻名,明、清曾作贡品。

两当县

西坡乡:所产沙锅有名。

云屏乡:党参、猪岭、三七、天麻等中药材。

宕昌县

药材以当归最佳,与“岷当”齐名。

八力乡:盛产当归,尤以红芪出名。

西和县

汉源镇:盛产八盘梨、金瓶梨。

西峪乡:八盘梨、金瓶梨。

西高山乡:麻纸。

西高山乡崖房下村:麻纸制造历史悠久。

徽县

“陇南春”、“金徽”酒为甘肃省名产。

伏家镇:所产陇南春酒、金徽大曲酒闻名。

泥阳镇:以大蒜著名。

嘉陵镇:嘉陵酱油闻名。

二.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礼县大黄

礼县大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礼县大黄,中药材优良品种,甘肃省礼县,因主产于该县铨水乡又称.“铨水大黄”、“铨黄”。礼县大黄属掌叶大黄,生产历史始于汉代。礼县大黄块形大,质地坚实,气味清香,药理性能好,品质优良,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国之首。2005年,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和原产地标记认证。.

礼县大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汉代《本草经》,当时礼县大.黄已盛名。中药文献诸如《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中写道:“铨水大黄产于礼县铨水乡一带,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据考证,大黄在礼县铨水乡一带的栽植史已逾千年,《礼县乾隆县志》记载:“在252年前铨水与宕昌良恭(南阳旧称)接壤地带盛产大黄。”《本草纲目》记载大黄原产地为礼县铨水乡一带。在中世纪,欧洲人视大黄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时的铨水大黄通过岷县、宕昌、哈达铺运往邻近各省,乃至天津口岸;并沟通了中亚商贸,仅1403年6月就有100—300峰骆驼驮运大黄抵中亚撒马尔罕。随着18世纪茶叶、大黄贸易的兴起,甘肃、青海山地的大黄被运往西亚、欧洲和西班牙。在20世纪20年代,陕西、四川、河南、河北、江苏、江西、湖北、浙江、山西等十几个省的药商在铨水乡设有几十家栈房专门从事大黄经营并向外贩运,形成以铨水为中心的大黄集市。悠久的大黄生产史,不仅为礼县大黄产业的发展扎下了深根,而且创造出了“铨水大黄”这个驰名中外的名牌。.

礼县境内山峦叠嶂、气候温和,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素有“陇南千年药乡”之称,共有中草药152科,629种,其中以铨水乡一带出产的大黄最为名盛。通称“铨水大黄”,简称“铨黄”,在国际上称“中国铨黄”。“铨黄”一词早已录入国家《中药词典》,公认其为中国大黄的地道产品,铨水一带已约定俗成为中国大黄的“原产地”。礼县适宜种植大黄的生长区达全县总面积的51%,分布在18个乡,其中主产区为8个乡: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上坪、洮坪乡;次产区为5个乡:滩坪、雷坝、王坝、肖良、三峪乡;适宜区为4个乡:固城、崖城、湫山、罗坝乡。另外宕昌县的南阳、韩院、猪园、好梯乡也产大黄。2007年,礼县种植大黄面积在2.5万亩以上,年产量5000多吨左右,礼县大黄出口量占全省大黄出口总量的70%,占中国全国的56%。. 2008全县大黄种植面积达4.1万亩,年采挖面积2.1万亩,产量达525万公斤,产值4462.5万元。.2010年陇南大黄栽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约150万公斤。.

市场销售

2007年前,礼县“铨黄”年产量为5000多吨,仅礼县药医公司年收购为2000多吨,多年无积压。“铨黄”名列中国大黄之冠,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自1965年就出口大黄,由上海医药进出口公司和甘肃医药进出口公司销售,远销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国内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河南、陕西、湖北、安徽、上海、广州等8个省、市的多家制药厂。.

礼县大黄原产地域范围以甘肃省陇南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界定礼县大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陇署函[2004]47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礼县的上坪、洮坪、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滩坪、雷坝、王坝、肖良、三峪、中坝、固城、崖城、湫山、罗坝、永坪、马河、红河、盐官、祁山、永兴、宽川、民族、乔川、草坝、燕河、城关、石桥、阳坡、江口、龙林、太塘、雷王等36个乡镇;宕昌县的兴化、好梯、南阳、竹院、韩院、化马、官亭、秦峪、狮子、新寨、甘江头、临江、车拉等13个乡镇;武都县的-、池坝、金厂等3个乡镇。共计5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三.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徽县蚕桑

蚕桑产业是徽县的传统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农民植桑养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几年来,徽县县委、县0紧抓“东桑西移、南蚕北移”和西部大发展,生态要先行的历史机遇,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本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收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给予大力扶持。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桑园面积5000余亩,年养蚕1200张,产鲜茧4.2万公斤,农民售蚕收入达到63万元,5000亩桑园全部达到盛产期后,年养蚕能力将达到1.25万张,可产鲜茧44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将达到656万元。在蚕桑生产经营上,充分依托县蚕种场、陇南富通茧丝绸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户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按照徽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至2011年,桑园面积将达到2万亩,建成中国西部优质蚕桑生产重点县。

四.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礼县洋芋

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等,为数达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五.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哈达铺当归

哈达铺当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哈达铺当归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北部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交错边缘地带。区域内有哈达铺镇等十三个(镇),种植面积9.2亩,产量达2.3万吨。 哈达铺当归的栽培史堪称源远流长。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北魏封宕昌王世子梁弥博为宕昌王,是年,梁弥博向南梁贡献甘草、当归。这是哈达铺当归见于史籍的最早准确年代。我国现存的最早“本草”《神农本草经》《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史书都有记载宕昌当归的文字,唐代苏敬编著《新修本草》云:“当归今出当州,宕州最良,多肉少枝气香。” 哈达铺当归其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可观,质优品高,现已深受国内外商人的厚爱。宕昌作为当归的主产区,全县31个乡(镇)均有种植,哈达铺、理川最具岷归的生产条件,是生长的良好地区。 我县把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建设“绿色、道地”药源基地的要求,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制药企业的合作,采取“政府抓规划指导、公司(院校)合作建基地、技术人员跟踪服务、乡村两级狠抓落实、县上适当落实补助”的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严格按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2014年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当归7.2万亩,当归产业已成为宕昌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发展前景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地域范围

主要位于宕昌县北部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交错边缘地带。东经104°01′—10448′,北纬33°46′—34°23′,海拔2000—3000米,地形由东向西逐步走高,东临礼县,南接宕昌县临江,西北环接岷县。区域内有哈达铺镇、阿坞乡、理川镇、八力乡、庞家乡、南河乡、何家堡乡、木耳乡、兴化乡、车拉乡、将台乡、贾何乡、城关镇等十三个乡(镇),17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456.1平方公里,当归种植面积6000公顷,产量达2.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哈达铺当归根系肉质呈圆锥状,归形端正美观,归头粗大,归身长而肥壮,侧根少而均匀;鲜归切面米白色,干归导管组织排列成菊花状,呈淡黄色,髓心小,油滴明显,皮层薄,质地细密紧实,口嚼无渣,气味浓郁深厚;归身长20—35㎝之间,归头长5—8㎝,平均单株150g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 哈达铺当归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锌≥21mg/kg、铁≥300mg/kg、钙≥2.5mg/kg、锰≥13mg/kg、磷≥5mg/kg,镁≥1.5 mg/kg。 3、安全要求 哈达铺当归生产严格按照《NY5318-2006 无公害食品参类》要求执行,生产应按照《陇南市哈达铺当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田间投入物,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禁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六.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洋芋

西和洋芋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地跨暖温带和中温带,特色迥异的气候蕴育了丰富多样的物产。西和洋芋以面饱个大著称,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40万吨。

洋芋是西和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县农民25%的收入均来于此,是该县主抓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为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西和县通过建基地、树龙头、拓市场,狠抓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逐步形成了布局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使洋芋产业逐渐成为西和最具特色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西和县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优良品种,建成了5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并在14个乡镇135个村推广繁育面积3500亩,在何坝、兴隆、苏合、姜席4个乡镇各建成了1个万亩示范片带。全县建成了由1个县级马铃薯联合总社、20个乡级社和150个村级社组成的县、乡、村三级马铃薯合作社组织体系。依托专业合作社,西和县先后组建了社会化便民服务队伍40多支,为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农户提供种植、施肥、除草、运输、贮藏等环节的服务。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在何坝、西峪、苏合等马铃薯主产乡镇流转土地4万多亩,建成一级脱毒种薯示范基地9400亩、二级脱毒种薯示范基地3.8万亩,大大提升了全县马铃薯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

七.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油面茶

油面茶市内各区县均有,且做法不一,尤以康县北部最具特色、将炒熟的白面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加上康县大叶绿茶,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等。或名“三层楼”,或名“五层楼”,成县则泡煮麻花(馓子)。香味浓,口感好,久食养人。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

八.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半夏

西和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半夏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西和县全年种植药材半夏、旱半夏、半夏种子,发展半夏种植业,成立半夏协会、半夏合作社。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中国农业部《中国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颁发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

甘肃西和县境内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214天,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451~734.7毫升,是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十分适宜半夏生长。半夏是西和县重要的药用栽培植物之一。西和县所产半夏颗粒大、形状好、颜色白、性粒足,被称为半夏中的优质品。

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主产甘肃、四川、湖北、山西等地;以甘肃陇南西和的质量最好。

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西和县人民0《关于划定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西政报〔2007〕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西和县长道镇、石堡乡、稍峪乡、苏合乡、西峪乡、汉源镇、兴隆乡、卢河乡、十里乡、何坝镇、洛峪镇、姜席镇、马元乡、晒经乡、六巷乡、石峡镇、西高山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等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徽县红富士

徽县红富士

徽县红富士产地在甘肃省徽县,该地生产供出口的苹果,该果果型硕大端庄,果色嫣红鲜亮,底座五角分明,味道清香甜美,松脆可口,品质极上,享誉海外。

十. 甘肃省 陇南 两当县 五灵脂

五灵脂

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应用时,可单味服用,如《鸡峰普济方》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用本品为末,热酒或醋汤下。若与蒲黄相须而用,治血滞心痛及产后恶露不下,少腹作痛,其效益彰,如《经效方》失笑散。若与功兼活血行气之延胡索、没药和香附同用,以治血瘀气滞,脘痛如刺者,益增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如《医学心悟》手拈散。近来常有用本品配活血、行气、通阳之品,治冠心病心绞痛者,亦有良好效果。用于崩漏下血诸证。五灵脂炒用有止血之效,且无留瘀之弊,出血夹瘀者用之,尤能化瘀止血,可单味内服。治血崩诸药不能止者,用五灵脂炒令烟尽为末,温酒调下,可“去故生新”,如《妇人良方》五灵脂散。此方亦治肠风下血。如不能饮酒者,煮乌梅柏叶汤调下。用于小儿疳积。五灵脂有消积杀虫之功。凡小儿食积不化,或兼虫积,脾胃受伤,面黄形瘦,腹大如鼓,呕吐腹泻,不思纳食,嗜食异物,此属脾疳,可用五灵脂与砂仁、蔻仁、麦芽、使君子等同用,以调理脾胃,消食杀虫,如《证治准绳》灵脂丸。若疳积潮热,肚胀发焦,可配以清疳热之品,如《全幼心鉴》用本品同胡黄连研末,猪胆汁为丸服。用于蛇蝎蜈蚣咬伤。五灵脂有解毒之功,可研末以酒调服;并与-调敷患处。1.《得宜本草》:“得蒲黄,治心腹疼痛,产后恶露刺痛。”2.《得配本草》:“得半夏,治痰血凝结;佐胡桃、柏子仁,治咳嗽肺胀;合木香、乌药,理周身血气刺痛;酒调治蛇咬昏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