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亚有哪些特产能带走 三亚特产适合带回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亚有哪些特产能带走 三亚特产适合带回的更新时间:2022-06-01 03:13:31

一. 海南省 三亚 南山素斋

南山素斋 —— 南山景区

南山素斋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除野菜、时令蔬菜外,多采用云南深山野生菌类、魔芋、豆制品及三菇、六耳和各种真菌类制作,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

南山素斋,源于上海龙华寺素斋,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合寺院素斋、宫廷素食、民间素菜的精华,兼纳南北地方风味,并大力开发本地原料,特别是热带瓜果、花卉、海产、时疏,展现三亚热带海洋特色。以粗料细做、精料巧做、素料荤做、俗料雅做的精神,力求处处达到“神妙”的境界。素斋含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并含多种酶、抗生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素菜原料广泛,对补充人体营养、清理肠胃、清醒大脑、养颜美容等功效显著。南山素斋的招牌菜谱有“香油鳝丝”、“干烧鱼鲈”、“清炒冬虫草”等等,品种多,诱人寻味。来三亚旅游一定要享受该特色文化餐。

二.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珊瑚

海南珊瑚是用产于热带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称“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一般人会把珊瑚误认为植物或矿物,实际上它既非植物亦非矿物,而是一种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珊瑚虫是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在海中天然长成。

它奇形怪状、美妙绝伦,色泽艳丽。白者胜雪、红者如血、绿似翡翠、黄色类金。经过工匠们的挑选加工,再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便成为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品。

海南珊瑚一直是受游客喜爱的海南特色艺术品之一,以往来海南的观光客,费尽辛苦也要带回去几盆。但这种爱美之心形成的市场需求却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促使一些人对珍希的珊瑚资源大挖特掘,使这种上百年甚至几世纪才能生成一株的“美丽之花”锐减。为了避免美丽在南海消逝,目前海南省政府已经对珊瑚启动应急保护措施,限制对珊瑚的采挖与运输。

珊瑚构成除珊瑚虫外,还有各种造礁生物,如各种大型贝类、蛛螺、珍珠贝、钟螺、宝贝等。珊瑚虫体本身为鱼类的食料,所以珊瑚礁区均为鱼类集中地区,而且礁区的原生动物,动物残体也是不少贝类的食料和藻类生长的肥料,所以礁盘上有多种藻类生长,如马尾藻、沙菜、网球藻、喇叭藻、蛎菜等。这些藻类又可成为其它生物的食料,珊瑚礁区形成独特的生态体系,是一个繁荣的生物群落,具有旺盛的生产力,其净生产力比河口区还要大,一般可达4000克/平方米·年。许多海产品如海参、石斑鱼、龙虾、江现、鲍鱼等都产自珊瑚礁区,还有不少珍贵贝类、热带观赏鱼也都出自珊瑚礁区。珊瑚礁还是海洋中物种最多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还是麒麟菜、海参、龙虾、蝴蝶鱼、鹦嘴鱼和雀鲷类鱼的栖居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地。

珊瑚海岸是其主要海岸类型,沿海珊瑚礁海岸断续分布,以南部及西部、东部沿海发育较好,以裙礁分布最广。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南卷》介绍,海南省珊瑚礁种类繁多,共计110种和5个亚种,其中有1个新种,分别属于11科、34属和2亚属。主要种类有滨珊瑚、蜂巢珊瑚、角状蜂巢珊瑚、扁脑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块体,还有成片生长的鹿角状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全省现有珊瑚礁面积占全国珊瑚礁总面积的98%以上,以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中分布最多。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发育完好,拥有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活珊瑚覆盖度极高,平均可达70-90%。海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全国分布最广、品种最全、发育最好的珊瑚礁。

珊瑚生态系统是维系我省海域生态平衡尤其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珊瑚礁保护一直被列为我省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我国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至少要60年才能恢复。但令人痛心的是,多年来,我省珊瑚礁遭受人为的破坏,现有分布面积及长度分别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57%、59.1%,加强珊瑚礁保护已迫在眉睫。

三. 海南省 三亚 三亚鲍鱼

鲍鱼不是鱼,体内无骨,背着贝壳,属贝壳软体动物,盛产于天涯海角马岭港滩珊瑚礁石群,因其贝壳边缘有九个银色呼吸小孔,故又有“九孔螺”的别称。鲍鱼营养极为丰富,是味道鲜美的高级滋补海产品,具有治病去痰,调节生理机能的特殊功效。鲍鱼吃法多样,炒、蒸、爆均可。如“油爆鲍鱼丁”这道三亚特色名菜,倾倒了无数食客。(三亚)

四. 海南省 三亚 东山烙饼

是东山岭餐厅用独特方法秘制的烙饼,类似北方的千层饼,但更为香、酥软、脆。此饼的特点是外皮酥脆,内皮软润,香深味美,人吃人赞。有人誉之为“海南第一饼”,有人誉之为“天下第一饼”。由于制作方法没能公开,游客只能在三亚也能吃到此饼。

五. 海南省 三亚 槟榔花鸡

槟榔花鸡 —— 槟榔河旅游区

鸡是槟榔树下养的鸡,花是槟榔树上开的花,两下相遇,创造出一个三亚特色的药膳,汤汁咸鲜可口,鸡肉质嫩香甜,饱了口福还养肠胃,值得一吃再吃。

六. 海南省 三亚 贝壳工艺品

色彩斑斓的虎斑贝、夜光贝、五爪螺,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作号角的大螺等都很有特色的工艺品。在亚龙湾贝壳馆、解放二路商业街、汽车总站旁的DC城都可以买到,天涯海角小孩子们兜售的还还价,应该最便宜的,一般10元可以买到一大堆。

七. 海南省 三亚 酸粉汤

酸粉汤 这是一种用自然发酵而使淀粉产生一定数量的乳酸而制成的精细米粉条。

制作方法是:

用优质新鲜的大米加水浸透后,滤去水分,舂成米粉,加入粉种,用水调匀成半湿状;放置一天,让其发酵,闻到香酸气味时即为发酵完成;此时再加少许水揉捏成月饼形,滚水煮熟后捞出,舂成粘粉糊浆;再用一个木质圆桶(底部钻通多个筛状小圆孔),桶下置一锅开水,将来浆倒入桶中,从桶底小孔滤出,源源滤入开水锅中煮成粉条,捞起来冷却即成酸粉条。

以小碗放适量的粉条,再配以醇香的鲜鲨鱼片、虾饼、豆鼓酱、布花酸菜丝、熟芝麻油、熟花生米、辣椒、酸醋。

酸粉汤特点是酸、辣、香、烫、鲜美爽口、味道馨香、回味无穷。

八. 海南省 三亚 三亚莲雾

三亚莲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莲雾有独特的水果风味、汁多味美、肉质细腻、清甜爽口,含人体所需多种元素的蛋白质、碳水化学物、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钠、钾、钙、镁、磷、锌等多种元素,具有凉血、润肺、止咳、除痰、健胃、肋消化等功能,并可防治肠炎、腹泻、糖尿病等病症。

三亚莲雾

海南

三亚莲雾协会

三亚市全境,包括河东区、海棠湾镇、吉阳镇、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崖城镇等1区6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30″~109°48′28″,北纬18°09′34″~18°37′27″

九. 海南省 三亚 海蛇肉

三亚海蛇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食中佳品。海蛇的做法各式各样,鲜食时常配鸡炖煨,也可做蛇餐火锅。烹炸海蛇,做法更多,有炸蛇皮、炒蛇肉、炖蛇骨、喝蛇胆汁、炖蛇骨、富有滋补价值,喝蛇胆汁,更具强身健体的药补功效。海蛇肉味咸,具有防寒、祛湿的作用,对风湿病、腰骨酸痛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是秋冬进补的上品。许多海外客人来三亚,品尝海蛇系列菜肴,均赞不绝口。


十.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走地鸡

英德走地鸡属于清远麻鸡品种,其外形特征为“一楔、二细、三麻身”,烹饪后皮色金黄,皮薄肉嫩、鸡味浓郁、品后喉甘舌润。“一楔”指母鸡体型象楔形,前扼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三黄“是指嘴黄,脚黄,皮黄。公鸡体质结实灵活,结构匀称,属肉用体型。出壳雏鸡背部绒羽为灰棕色,两侧各有一条约4mm宽的白色绒羽带,直至第一次换羽后才消失,这是清远麻鸡雏鸡的独特标志。英德走地鸡生产量低、饲养期长,母鸡年产蛋仅80-95枚,肉鸡上市饲养期长达130-160天,肌肉脂肪沉积适度,肉质鲜美,鸡味浓郁,使人食后尚觉喉腔甘润,回味香醇。英德走地鸡之所以风味独特,除得益于千年品种遗传外,更主要的是在山清水秀的北江沿岸优异的自然环境中培育而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