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特产手工锅 最好的手工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特产手工锅 最好的手工锅更新时间:2022-06-03 12:47:11

一.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手工挂面

旺苍手工挂面以嘉川清水面为代表。从和面开始,制作手工挂面先后需经过开条、盘条、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传统工序。加上其间70多道小工序,一架面从取水和面至切面打包完成,至少需要近16个小时。旺苍手工面口感好、易消化,能增进食欲,舒畅开胃,醒目提神。

信息来源:旺苍县政府

二. 湖北省 天门 天门锅盔

锅盔原是产于陕西的一种美食,经过天门人的改良和传承,如今已成为天门市民早点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锅盔是最好卖的,超过10点你来看,肯定每家早餐店都没有了。”

天门锅盔原料:

芝麻,葱花,猪板油,酵面,精盐,纯碱,上白面粉,饴糖,芝麻油。

天门锅盔制法:

1.把猪板油去油膜、剁茸后加精盐拌匀;

2.把面粉加酵面和清水揉匀,发酵;

3.将发酵好的面团加纯碱揉匀,揿成圆坨,擀成面皮, 抹上猪板油茸,撒匀葱花,制成锅盔坯; 4.在锅盔坯上刷上饴糖、撒匀芝麻置炕炉内炕,直到锅盔炕到两面呈金黄色、刷上芝麻油即可。

天门锅盔特点:

湖北天门著名传统特色风味小吃。具有金黄色泽,外形 美观,外酥内软的特色。

三.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凌云锅烧牛肉

锅烧牛肉想必大部分人都吃过,是中国比较常见的一道菜,它的主要食材是健牛肉。但在千年古州府的凌云县,其锅烧牛肉以独特的食材占有一席之地,烹制出来的锅烧牛肉香飘满城,令人垂延欲滴,堪称凌云美食界的“牛肉王子”。

说起凌云锅烧牛肉,首先让大家认识凌云满山坡奔跑的土黄牛。作为中国长寿之乡,凌云县境内奇山秀水,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所以放养的黄牛皮光油亮,肉嫩肥美,蛋白质特别高,营养丰富。

而锅烧牛肉有一个重要的烹制过程,就是油炸,油炸当然少不了用当地的有机山茶油了。凌云人家家户户种植山茶树,他们世世代代吃着野生山茶油,不长寿才怪呢。锅烧牛肉就是土牛肉和山茶油的完美结合体,备上料酒、盐巴、辣椒、八角、草果、桂皮、生姜、大葱等,经过火炒、火闷、过油、切片等过程,一盘香飘飘、酱黄色的锅烧牛肉就出锅了,慢慢嚼着有劲道、香脆爽口的锅烧牛肉,喝上当地自酿的川木瓜酒、玉米酒、酸梅酒、马蜂酒,一杯浊酒一首歌,道尽人间喜事多,你一定深深爱上凌云,对她无限眷恋,爱上这里的美味佳饶、高山流水、一草一木......

凌云锅烧牛肉外焦里嫩,肉味咸鲜,色、香、味俱全,百吃不厌,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以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深受大众喜爱。简要的制作要诀是这样,首先将清选的黄牛肉洗净,加料酒、精盐在牛肉内搓擦均匀;接着,把牛肉放在热锅里加生姜、花椒、桂皮、八角、草果、丁香、大葱,闷至5分钟左右,再把牛肉放在高压锅里火炖大概20分钟,取出晾凉;山茶油放入锅内,火烧热了放牛肉油炸,炸至金黄色;捞出控净油,放置待凉,把牛肉干切成条状或薄片装入盘中即可。逢年过节或有远方客人来访当地人都喜欢去买土黄牛肉来烹饪香气扑鼻的锅烧牛肉让大家共享舌尖上的极致体验。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是凌云柴火饭庄的杨文勇庄主制作的锅烧牛肉,他会选上乘的腑肋土牛肉来加工,用火慢慢烹制,保留了农家土牛肉的原滋原味,香甜爽口,是当地的特色招牌菜之一。( 周秀飞 文/图)

四.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手工拉面

古浪手工拉面以河西旱地“红秃头”小麦粉为原料,配以特质精盐、天然饮用水调和。结合传统纯手工工艺,揉、压、行、搓、拉、晾制作而成,不掺任何添加剂。产品爽滑可口、高精强韧、风味悠长,它象征长久、和谐、安康。是历代宫廷之贡品,更是现代人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

手工拉面技艺 数百年传承演变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在东汉《四民月令》一书中载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据考证“水溲饼”“煮饼”是中国面条的先河。翻开历史的画卷,足见面条(拉面)历史之悠久。古浪“伊禧堂”手工拉面的雏形肇始于西夏时期,800年前的党项族自青海湖畔来到兴庆府和河西走廊,建立西夏政权后,游牧生活转向了农耕生活。党项人学会了食用面条,在连年征战中,当地人学会了将面条晾干,在征途中食用。经过之后的几百年演变和成熟,便有了今天手工拉面的制作技艺,古浪手工拉面就是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对健康饮食文化的完美再现。

古浪手工拉面具有高筋强韧、爽滑可口、天然醇香、风味独特等特点。其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的含量几乎为普通小麦的二倍,膳食纤维的含量高出普通小麦的10%,且富含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经常食用可有效地减少人体内的胆固醇堆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具备养心益肾、健脾活血、除热止渴之功效,明末至清一直为宫廷望族必备粮馔,现今则是人们享受生活不可或缺的佳肴,为现代人居家、庆贺、旅行、馈赠之佳品。《武威通志》记载:“肇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豪门里巷”,当地“花儿”赞曰: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好不过娘亲送饭的时候;甜不过冰糖辣不过酒,香不过古浪拉面的味道。

五. 浙江省 金华 浦江 潘周家手工面

潘周家手工面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潘周家手工面又名“长寿面”。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煮时不糊、柔软滑润、嚼不粘齿的特点,长期食用有和中养胃之功效。

浦江县潘周家手工面专业合作社坐落于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村,位于浦江县和桐庐县交界的壶源江畔,周围山清水秀,空气洁净无污染,适合于手工面制作。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3月28日,主要经营模式为公司加农户,现有注册社员106名,按照 “一人一票制”方式,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社员享受平等权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合作社在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潘家、大梓、大杨、小伏建立了5个“潘周家”手工面加工基地。 2009年生产加工手工面400吨,销售收入576万元,所有者权益60万元,带动了当地非社员农户200余户,解决了原来的劳动力闲散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社员人均纯收入6500元,非社员农户每年加工手工面收入5000元。

2009年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浦江县优秀农业专业合作社,“潘周家”牌手工面荣获金华市著名商标,并通过QS食品安全质量论证,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先后荣获:2003年华东农交会农产品优质奖;2005年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2004年-2008年浙江省农博会农产品优质奖;2008年、2009年浦江“三农”博览会金奖。

六.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康定锅魁

康定锅魁别具风味。马市上清真寺对面,文昌庙(原回小校舍处)坎下郑家的锅魁全城闻名。品种有混糖锅魁、油旋子、方方酥、糖锅魁等,香酥甜俱佳,尝后让人回味。

七.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手工布鞋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八.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手工搓搓面

手工搓搓面是庆阳当地比较普通的家常饭,面的作法比较讲究,用盐水和面,将面揉搓成团、成絮,盘起等待面回性,用擀面杖将面推开至1厘米厚度,再用刀切成细条,手工搓制成长条,水滚下锅,捞到碗里配以做好的鲜汤即食,或干调均可。

九.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楼祝手工空心挂面

楼祝手工空心挂面以蓝田楼祝村命名。楼祝村位于玉山镇北约2公里,村中十有八户以生产手工空心挂面为业。所产挂面选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拌匀揉搓,直至软韧俱备时,用手工拉细,细如发丝,内为空心。该面筋道柔韧,口感圆滑,放入锅中久煮不烂,一直是蓝田人馈赠亲友的礼品之一。

楼祝挂面加工方法复杂,工艺流程大体如下:1、磨面。将优质小麦经簸、筛、淘、晾后,磨成精细的面粉(需用极细密的锣面工具)每百斤小麦出粉率65%。2、和面。将面粉用盐水和成团块,用手反复揉压,直至能拉到圆条状(每百斤面粉加盐5—7斤)。3、揉条。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力揉搓成大条(粗如水杯,长约尺许)。4、捂条。将搓成的大条盘入盆内,用湿毛巾苫住约40分钟。5、搓条。将大条撒上糜面,搓成小拇指粗的小条,再盘入盆中捂30分钟左右。6、入槽。将捂好的小条搭在手指粗的竹柱棍上,放入特质的挂面槽内(温度36度,约一小时许)。7、开面。将槽内每对竹棍,加入特制的开床之上,从上至下拉动直到底端,依次又放入槽内,捂半个小时。8、上架。将槽内面条摆动下坠后取出,开始上架。9、换架。将上架的挂面,摆动挂吊成细条。晾至七成时,放置屋内,再上架,剪去下部面头。10、截条。将做好的挂面,放在案板上切成5——8寸长的挂面面条,用麻纸条扎成圆捆状,每捆可分成一斤、八两或半斤。

十.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瓦锅花雕鸡

“瓦锅花雕鸡”过去是用花雕酒烹制,斩件用碟盛上台,师傅改用瓦锅盛载,将花雕酒倒入瓦罐内煎,香气四溢,肉鲜嫩滑,具有特殊芳香,成为顾客非常喜爱的一道名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