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银井村特产 西老泉村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银井村特产 西老泉村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2 13:11:40

一. 湖南省 郴州市 宜章 “莽山银翠”茶

“莽山银翠”茶

莽山绿茶原种为土茶,据民国版《宜章县志》记载:莽山“以崖子石之山茶、莽山思仁坳之横水茶为最佳,其性凉,能解热毒,可治痢疾”。

采茶精挑细选,炒茶火候准确,揉茶轻搓细揉,烘焙竹笼木炭。茶叶成品无污染,品质好。

莽山具有独特的产茶条件和悠久的生产历史,“莽山银翠”茶,条索紧结,肥硕,银毫满披,栗香浓郁,耐冲泡,得莽山原始生态灵气,为我国绿茶中的精品,1996年获“湘茶杯”金奖。1997年被评为“湖南名茶”,1999年、2000年在湖南农博会上连获金奖。常饮“莽山茶”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宜章位于湖南南部,是湖南的南大门,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生产高档名优茶的理想地方。目前全县有茶园7000余亩,主要分布在莽山、天塘、新华、梅田等乡镇,年产茶叶近200吨,主要产品有莽山牌“莽山银翠”、“莽山翠峰”、“天星牌”、“天星毛尖”、“天星绿茶”、“遇仙牌绿茶”等,其中“莽山银翠”被评为湖南省名茶,“莽山银翠”、“莽山翠峰”、“天星毛尖”、“天星绿茶”在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多次获金奖。

宜章县茶叶以其条、色泽翠绿、茶味醇和无公害的优良吕质,畅销国内外,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长期饮用少以醒脑提神,防癌抗癌,健身强体。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清蒸银鲫

方正县是中国银鲫基地。“南有武昌鱼,北有方正鲫”,清蒸银鲫在全国独一无二。

三.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藏族银制品

香格里拉藏族银制品种类繁多,仅宗教用银制品如佛塔、佛像、佛龛、佛器就有二十多种,而一般生活用品的银制品则数不胜数。

银制八宝图:是一种专供宗教活动用的银制品,共八块,每块为一个藏传佛教中的古祥物,如0、白螺、莲花等。工艺极为精美,整个银制品具有浮雕艺术特点,给人一种厚重的原始美,同时又具有高度的庄严感。

银护身佛盒: 藏语称“咯乌” ,最早作为藏族男子出门远行用以穰灾祈福 ,驱邪镇魔的符物 。现作一般装饰品 。有佛龛形和圆形两种 。护身符内空,内装佛像、经咒、舍利、吉祥结等,外饰浮雕鳌、八宝、五花献宝瓶,附以山峰水浪、串枝莲图等,表示福佑、肿利 、智慧和勇敢 。护身盒有大小之分,大的多佩于腰间,小的常挂颈项。

耳环、手镯、银腰带:耳环有月牙形镶嵌绿松石,垂缀形镶嵌珊瑚珠等十多种。手镯中的柳丝龙头圈,精关细巧,方形虬形镯,厚重、直朴、可爱。银腰带以五至六片不等的银片组成 ,采门圆雕,突出花纹线条等 ,图案种类繁多。

银包木碗:银包木碗是藏族食具中的心爱之物。木碗木质以优质值物寄出为上品,有全包、半包和边包二种,多采用浮雕工艺,刻双龙戏珠、藏八宝图案等。

银刀:刀柄采用精工雕花,抽丝银线巧手编织。刀鞘雕有玉龙献宝,并以莲花、火炬田绕。是藏族男子最百佩带的饰品。

银铃针线筒:藏语称“珍布柯水”,是藏族妇女最喜爱的华贵饰品。将生活中常用的香包、针线包、火镰等经高度艺术化配缀成十个银铃,再经楼花连缀而成,佩于服饰右襟,起步转体有环佩叮铛之音,轻盈秀丽,与藏家妇女修长体态极其和谐。

银器玉石碗座:为-、大师、智都、上宾享用的茶食具。以藏族最崇拜的图案“斑玛”(莲花)圆雕为碗座,上刻佛手柑、桔子、石馏、花红、犁、桃等六供,以莲花蕊及如意子为碗座边缘。碗盖图案由“藏八宝”和“呷纳扎拉”(即“汉地长城)组成,以红宝石象征莲花苞为盖顶,以禾诚、尊贵和崇敬。这些银俐品倍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四.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银柴胡

银柴胡,以干躁根入药,性甘,味寒,有清热功能,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诸症,是"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银柴胡是宁夏地道药材,历来行销全国各地
宁夏所产银柴胡质量优良,素以皮细、色浅黄、条粗壮、分枝少等特点受到各地欢迎。主要分布在陶乐、盐池、灵武、同心、中卫等县。生长于干旱少雨、气候炎热、沙丘起伏的荒漠草原。药材形成需要数年至数十年时间。( 银川)

五. 山东省 潍坊 青州 青州银瓜

青州银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州市恰好处在泰沂山脉和渤海冲积平原的交接部位上,境内“半山半洼”, 河渠纵横,几十里的弥河两岸,有大面积的白沙滩。这种沙滩白天光照强, 气温高,能促进瓜叶的光合作用,创造较多的养分;晚上气温低,瓜叶呼吸减慢,又便于积蓄养分。从而形成了青州银瓜一甜、二香、三脆的独特风味。同时也是青州银瓜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传,在清朝初期,有一次弥河涨大水,有人从河水里捞出一个白皮甜瓜, 食之味美可口,便留种精心栽培,逐渐成此优良品种。此瓜盛名已久,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进奉皇帝的“贡品”。

青州银瓜是甜瓜的一个品种,有“瓜中佳品”的美称,因皮色银白而得名。 青州银瓜呈长圆筒形,柄部稍长,长六寸左右,果面有纵沟,中部凸起成棱, 脐部稍大。成熟时瓜皮略呈乳黄色,瓜肉白嫩,含糖量一般在8?15%。

青州银瓜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栽培技术上有其独特之处,是在弥河沙滩上,采用客土法

种植的。弥河两岸河滩地下水位浅,沙土吸热散热快,有效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还有长流不息

的弥河河水。优良的品种、栽培技术及自然条件,孕育了青州银瓜独特的品质。青州银瓜糖分足,含

糖量达10~13%;水分大,吃起来特别脆,一米高落地,即可碎成数块。银瓜成熟后,香气扑鼻,沁

人心肺,是人们消暑度夏的佳品。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弥河清,弥河长,弥河滩的银瓜称霸

王,汁多肉脆甜又香,黄梨苹果赶不上。”银瓜不仅是生食佳品,还可加工制成银瓜罐头、银瓜脯、

银瓜酒、银瓜干等。

青州银瓜久负盛名,早在乾隆年间,就被选为贡品,后来行销国内各大城市及港澳地区。

六.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峨山银毫绿茶

峨山银毫绿茶是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的。峨山银毫外形圆浑略弯曲,白毫满披,香气鲜嫩持久带花色,汤色杏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匀亮。

峨山银毫产于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区。茶园分布在2200米的自然保护区,茶树生长环境优越,是一种产于产于云南峨山的条形烘青绿茶。

峨山银毫1991年研制。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一叶初展、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清风、摊凉、揉捻、炒二青、做形(炒三青)、提毫、烘焙制成。

峨山银毫分特级、一级、二级。外形圆浑略弯曲,白毫满披,香气鲜嫩持久带花色,汤色杏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匀亮。主销上海、广东、江苏、湖南和云南等省市。

七.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名茶茉莉银毫

名茶茉莉银毫

八. 广西 南宁 良庆区 法式银雪鱼

此菜精选优质银雪鱼为原材料,并辅以酥条、味达美味极鲜、味达美蚝油、味精、胡椒粉等调味料精制而成,其色泽鲜艳,清香嫩滑,营养可口。

九. 江西省 赣州 信丰县 银杏仁

选用优质白果,采用原始的生产工艺,精致而成,最大程度保持了白果的原有风味,且无剥壳去衣之烦恼,可任意煮食。

十.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汉水银梭

汉水 银梭

汉水 银梭是陕西省南郑县近年来创制的名茶。于1986年通过技术和品质鉴定,1982年获农业部名茶称号。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内质香气嫩香持久并带龙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柔嫩、肥壮、黄绿匀亮。由于产于汉水上游,形似扁梭,满披白毫,色亮如银,故名“汉-梭”。

秦岭以南,巴山脚下,汉水上游,是陕西古老茶区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茶树北移播于梁州(今南郑、汉中一带)。唐代已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当时南郑县的千龙洞茶就是历史名茶之一。

南郑县茶区由于傍山依水,所处理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均甚优越。境内丘陵起伏,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60—1300米范围内,鲜叶自然品质十分良好。

采制技术十分讲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与一芽一叶开展二个等级,经摊放、杀青、理条做形、提毫保苗、清风烘焙、拣剔包装六道工序制成。

汉1梭,属于新创半炒半烘型绿茶,是江北名茶之一,产于陕南汉中地区南郑县,茶叶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产于汉水上游,故名。精选多毫的一芽一叶到一芽两叶制成,色泽绿、滋味醇、香高、汤色绿明、叶底绿明,以其“香高、味醇、色翠、形美”享誉市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等17项大奖,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并被指定为国宴用茶。

产地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仓县接壤,边界长度分别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边界长度分别为37公里、83公里;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边界长度分别为79.3公里和39公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想望,边界长度为40公里,县界总长度围437公里。县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

南郑县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于夏商时期,唐代已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北宋“茶马贸易”的繁荣正是南郑茶业兴盛的写照。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6.02万亩,茶叶总产1745吨,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成为陕西省六大茶叶优势产区之一。茶区地处秦岭以北,巴山南麓,汉水上游,为陕西古老茶区。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00-1300米处,鲜叶品质优异。中科院院士、茶学泰斗陈宗懋曾赞誉“南郑茶园的生态条件是中国最好的”。

品质

成品扁平似梭,翠绿批毫;

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出、耐泡回甘;

叶底柔嫩、芽头肥壮、黄绿匀亮。汤色澄碧而清冽,气息馥郁而沁芳,数滴入喉,如兰的清香味充满齿颊。

初感有些微苦,徐徐啜饮,后味甘甜,怡情悦性。大口饮之,回肠荡气,顿觉置身翠绿深处,犹如回归自然,神清目朗。

冲泡

茶入滚烫的85度开水中,约二、三分钟,汉1梭开始纷纷舒展嫩绿的蕊芽,摇曳枝头、亭亭立玉在透明的杯底。汤色澄碧而清冽,气息馥郁而沁芳,数滴入喉,如兰的清香味充满齿颊。初感有些微苦,徐徐啜饮,后味甘甜,怡情悦性。大口饮之,回肠荡气,顿觉置身翠绿深处,犹如回归自然,神清目朗。

头汤淡黄。叶型不整。汤香淡,有青草气。仿佛新雨后走过草地。一水口感淡甜,香气不显。茶汤下咽后,有津。5分钟后有浅豆香。二水入口香气出,和午子仙毫香气接近。雅而长,幽而艳,香气愈浓,明显感觉到汉1梭的香气极盛,幽艳动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