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聊城特产店在哪里 聊城特产送人必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聊城特产店在哪里 聊城特产送人必买更新时间:2022-05-20 11:02:02

一.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阳谷乌枣

乌枣亦称熏枣、焦枣,是阳谷县的传统土。



1936年修《阳谷县志》在“乌枣”中记述道:“邑为产枣之区。乌枣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近时局之变,枣业亦多变化,然每年制造仍复不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阳谷县乌枣生产不断发展。年仅外贸部门即收购吨供应出口,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乌枣系选用熟透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晾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一道工序,即要反复三次,费时六天,每次熏烤一天一夜、晾一天一夜再放入重熏。熏烤中每12小时要翻弄一遍,经“三次窑子六遍火”方算过关。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并带有特殊的香甜味。

二.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圆铃大枣

圆铃大枣也称红枣、大枣,是聊城市的历史。主要产地为茌平县博平镇一带,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聊 城、东阿、阳谷及黄河故道边缘均有栽植。该枣形似圆铃,皮色紫红,较一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分、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物质。鲜枣每100克枣肉中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含维生素B也是百果之冠。红枣个大肉多,甘甜可口,既是宝贵的木本粮食,又是滋补健身的佳品。红枣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加工熏制。用鲜红枣熏烤而成的乌枣,早在清代就畅销大江南北。1985年,茌平县被林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1986年,东阿、阳谷、聊城、临清、高唐、莘县又被列入全省大枣生产重点县市。1997年开始出口,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被誉为“佐食佳品”
( 聊城)

三.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康园肉饼

康园肉饼出自妹冢镇康园。首创人房登山(生于清光绪年间)是地方知名厨师。房家子孙继承祖艺,兼有创新,其艺日臻,现已延至第六代传人。康园肉饼配料考究,成色金黄,外酥里嫩,且有回味,济南聊城、莘县、东阿、新乡、范县等地均有经销店。

美食类型:特色小吃

美食推荐:房式康园肉饼店

四.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雕刻葫芦

也称蚰子葫芦。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蚰子葫芦的销量很大。种植、制作、销售葫芦的村庄大都集中在聊城城关、闫寺镇、梁水镇3地。雕刻的葫芦图案精美,刀法流畅,虽价格昂贵,却供不应求。

1978年以来,艺人们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成各种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使之成为馈赠佳品。

五.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济美酱菜

济美酱菜,传统名吃。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一起称为江北四大酱园。“进京腐乳”是其传统产品之一。清道光年间,深得朝廷赏识,因此而得名。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国货博览会上获奖。

六.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焖饼

临清焖饼

临清焖饼,堪称为巧吃。把烙好的双层单饼,切成细丝,加油回锅,添加小料和少许蔬菜爆炒,将饼丝倒在上面焖一焖。焖好后,再将炒好的鸡蛋入锅颠翻几次即成。吃起来柔软滑口,被称为宴席上的上等面食。焖饼讲究火候技术,在临清有一句歇后语:下口的焖饼利利亮亮,现在仍有传人。

七.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辣椒

冠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冠县辣椒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辣椒鲜嫩,含有丰富的的钙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常食能驱寒温胃、减肥美容,并可提取植物色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冠县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冠县自然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

冠县辣椒鲜嫩,含有丰富的的钙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常食能驱寒温胃、减肥美容,并可提取植物色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全县年种植面积上万亩,年产7000—9000吨,品种有益都红、新一代、三樱椒、金塔、亚平、二金条、8819线椒等。所产辣椒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是北方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冠县辣椒”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八. 山东省 聊城 茌平县 茌平黑陶

从河间田畔,从10000年前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它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其制作工艺在距今4000多年前达到了中国制陶的巅峰状态。代表这一最高成就的正是茌平黑陶。它是古代艺术的凝聚物,蕴含着古代先民的智慧、情感和技巧。



1928年4月,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的东部做考古调查时首先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在经过充分准备后,1930年11月由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组成了考古队,对城子崖进行了首次发掘。1931年专家们对城子崖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多以黑陶为主,特别是一种蛋壳陶杯最具代表性,它“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因它的出现地处章丘县龙山镇,所以被命名为“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



莅平黑陶选用得天独厚的黄河故道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艺,最后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方法烧制而成。其制作之精致、造型之优美,更为世人所倾倒。被中外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其愈黑、愈亮愈显珍贵。黑色使人感觉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内涵深沉。黑陶的壮美与崇高让人们感觉到心灵震撼,宁静而致远。



但是,由于黑陶制作工艺复杂、烧结难度难以掌握,所以遗憾地失传了3000年。后来自发现以后,通过61年的不懈努力,其制作工艺才于1989年被研究破译。



为了使黑陶这一中华瑰宝得以长足发展,山东省聊城市黑陶研究所自9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潜研古艺。他们的作品均为精选泥料、严格调制、精雕细琢、高温碳化、古法烧制而成。并以丰富的造型,形象的表现手法,具有明快节奏感、韵律感的纹饰来体现形意统一,赋予黑陶制品以新的艺术内涵。使现代的黑陶制品,超脱了远古的实用束缚,升华为有生命语言的精巧细致、庄重典雅。它以黑色独特的魅力,走进人类审美的心灵,以纯粹的艺术形象进入百姓生活。

九. 山东省 聊城 东阿县 东阿小麦

东阿县特有的土质和气候,造就了该县地域内产出的小麦具有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表皮较薄、出粉率高,粉质稳定时间长、湿筋含量高等优良品质。

2013年,东阿县小麦再获丰产丰收,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6.14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93.74公斤,比上年增加8.96公斤,总产达到27718.56万公斤,比去年增加503.01万公斤,连续十一年增产。

2013年,东阿县粮食行业协会申报的“东阿小麦”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8101891。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