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胜三门镇特产 广西龙胜三门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胜三门镇特产 广西龙胜三门美食更新时间:2022-06-08 08:19:12

一.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麻片

卢氏麻片销往外地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县城内已有十几家擀制麻片的点心铺,文峪、范里、沙河、横涧等 乡村集镇也有一些点心铺生产麻片。民国年间,麻片生产最有名的 是城内"万庆升"、"义胜长"等几家点心铺

卢氏擀制麻片工艺精湛,主要选用白糖和芝麻,以优质饴糖和蛋清作原料,经过加工原料,配料熬糖、严格掌握火候、快速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产品色泽淡黄,芝麻排列均匀,片薄透亮,酥脆香甜,深受各顾主称赞。卢氏麻片年产量3.5万公斤,1984年被评为省优产品。( 卢氏县)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棒棒鞭舞

渑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舞为渑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舞又名打花棍或霸王鞭,它于清未民初传入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是一种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娱乐形式。它的表演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少则二、四、六、八人同时两相对表演,也可由几十人列成方队表演,可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在大街上进行时表演或地摊表演。扮相有花旦、丑旦、老旦、小生等,每人手拿花棍一根,花棍用一根长一米或一米二的竹竿,两端各凿两个长方形的也,装上铜线,两顶端扎上花缨式铃铛而成。表演者用花棍敲击自己的肩、脚、膝部,边舞边唱,动作灵活,舞姿优美多变,铜钱或铁垫撞击,叮当有声,妙不可言,表演时配以管弦、响铃等乐器,并根据形势配以唱词,按照一定曲调进行,非常幽雅动听。1991年5月6日参加三门峡的黄河节庆典,发科岭村的花棍舞,曾在黄河节文艺表演中获二等奖。

三.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苡米

苡米

苡米又名六谷米,是制作清凉饮料之佳品,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糖份,有去湿补脾、健胃、利尿、消热等功效。是龙胜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东南亚各国,目前年可供货60吨。

四. 广西 桂林 龙胜 蕨根禾花鱼

蕨根禾花鱼是典型的龙胜口味,咸辣重口味。蕨根禾华鱼是把蕨菜做成粉条状,嚼劲十足。将禾华鱼、蕨根粉、生姜、辣椒、葱花一并黄焖。禾花鱼很小,油炸的,无刺,没有腥味,虽然辣味很重却覆盖不了鱼本身的淡淡禾花香气。

五.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仰韶黄杏

仰韶黄杏因产于绳池县仰韶文化发源地而得名,又因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摇晃有响声,又称"响铃杏"。其特点是:个大、味鲜、营养丰富,果皮和果肉橙黄色,阳面有红晕,单果平:均重70克,最大果重126克。肉细汁多,无纤维,酸甜:可口,芳香浓郁,适宜鲜食,加工后制成的糖水杏、杏浆等也都是上品。仰韶黄杏历史上曾作为贡品。1986年6月,在河南省大杏鉴评会上,获得冠军。

六.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椪柑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也是著名的椪柑产地,高山阳光充足。这里采用科学种植的方法,推广使用沼气液肥、沼渣及农家肥,具有果大皮薄,色泽鲜艳、肉质脆嫩、汁多化渣、清甜可口、风味独特等优点。可食率高达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以上。据测定:100毫升果汁含糖量11-13克,酸0.5-1克,维生素C25-35毫克,100克果肉含热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富含蛋白质及钙、磷、铁等人体新需的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排泄体内的有害物质,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栽培面积6万亩,商品量9万吨.龙胜高山椪柑是食用价值非常高的绿色食品。包装精致,价格实惠是过年过节的最佳礼品。

龙胜椪柑是柑桔中的上乘品种,多次获广西优质果品奖,并获中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银质奖,以外观美、果汁多、肉质脆、口感好、品质优、保鲜期长而着称,年产量2万吨以上,鲜果收获期为11月份,保鲜供货期12月至次年3月份。龙胜县种植的79—2椪柑均按无公害标准生产,果实较大,平均果重118—159克,果皮橙黄色,光泽好,外观美,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达13%,汁多味甜,肉脆化渣,品质优良,其产品于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产品奖,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获自治区优质果品奖。

信息来源:龙胜旅游网

七.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猴头

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形似猴头,体外绒毛的形状和颜色又极象猴头而得名。猴头常在7、8月份寄生在麻栎、栓皮栎、青刚栎等栎类树木的干枯树桩或活树的干枯部分,卢氏栎类林木资源丰富,适合猴头和生长繁衍。

猴头味道鲜美可口,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每百克猴头中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还含有多糖。所含蛋白质水解后可得16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猴头中含有七种。此外,还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猴头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能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还有抗癌物质。

卢氏野生猴头主要产区在县西南部的狮子坪、官坡、瓦窑沟、汤河、徐家湾等乡。为扩大猴头生产,县土产公司厂进行人工点菌培育试验,初获成功。1985年县科技开发公司厂人工点菌培育的猴头已有少量生产。

八.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翠鸭

龙胜翠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胜翠鸭因其全身羽毛黑色带有墨绿色,呈翡翠般的光泽而得名。主产在苗族同胞居住地区,当地也叫“洋洞鸭”,意思是苗族人养的鸭。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马堤、伟江乡,数量约为5000至6000只。据《龙胜县志》记载,“洋洞鸭”羽毛黑色带翡,产青壳蛋,合群性好,适宜于水面和稻田放养。龙胜翠鸭具有独特的体形外貌,有极高的观赏性,并且肉质细嫩无腥味,是鸭品种不可多得的遗传资源。-

据《龙胜县志》(1990)记载,很早以前,马堤苗族居住地区饲养有一种体型稍长的“洋洞鸭”(侗族语意思是苗鸭,即苗族人养的鸭)。“洋洞鸭”以黑羽毛黑脚为其外貌特征,产青壳蛋。这与苗族同胞崇尚黑色有关,苗族人喜欢穿黑衣服,包黑头巾,吃黑糯饭,也喜欢养黑色的鸭,同时认为青壳蛋具有清凉滋补作用。经过长期的选择形成了具有黑色羽毛又产青壳蛋的“洋洞鸭”。因其全身黑色的羽毛带有墨绿色呈翡翠般的金属光泽而有称之为“翠鸭”。洋洞鸭是苗族人民传统养殖的鸭品种,除了用作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洋洞鸭还是苗族同胞风俗活动的尚品。在苗族历来就有“见门笑”、抢“铺床鸭”和用鸭祭祀田神,祈求丰收年景的风俗。“龙胜翠鸭”就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苗族特有的传统风俗以及苗族群众崇尚黑色等历史条件下,苗族群众自繁自养、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

龙胜翠鸭

地域范围

龙胜县境内的马堤乡、伟江乡、龙胜镇、和平乡、泗水乡、江底乡、平等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共10个乡镇119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3′28″~110°21′41″,北纬25°29′21″~26°12′10″,保护面积2370.8平方公里,年生产总量50多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龙胜翠鸭具有黑羽、黑胫、产青壳蛋等特点,体型稍长,中等大小,喙为灰黑色或青色,羽毛墨黑色并带金属光泽,镜羽墨绿色。成年公鸭头颈羽毛为孔雀绿色,性羽呈墨绿色向背弯曲。70-90日龄屠宰,宰后皮肤白色,肉色为红色,肌肉切面有光泽,具有鸭肉固有的色泽及气味,无异味,皮薄,脂肪少。(2)内在品质指标:70-90日龄屠宰采样,经检测,龙胜翠鸭胸肌鲜样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总脂肪含量明显较低于其它品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为19%-22%;总脂肪为0.5%-1%;干物质为23%-25%。 (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肉鸭《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263-2004)、《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5038-2006)标准。

九.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大刀面

大刀面是灵宝市最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制成面条。因刀法不同,大刀面又分为四个品种:细面,其细如挂面;帘子蔑面,粗细如帘蓖;宽面,宽如韭菜(多做成干捞面);闪刀面,如两个韭菜叶宽,切面时,实切一刀,闪宽一刀,故名闪刀,通常是早晨卖细面、帘篦面,中午卖宽面。调味以酸、辣为主,浇面的稍子与配菜,可视节令变化。

十.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三门望潮

三门望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门望潮是浙江省台州三门的。

在浙东一带,它被叫做望潮,名字很美,甚至有人把它与一个叫“望海潮”的词牌名联系起来。据说潮汛来临时,它的触手会上下摇动,渔民可因此判断潮水的涨落,大概这就是望潮得名的由来。可是,在其它地方,它一概被叫做章鱼或者八爪鱼,听起来就有点张牙舞爪的味道。

除了望潮,章鱼类的海产品还有很多,比如鱿鱼、墨鱼、蜞蛄等。它们虽然均与望潮沾亲带故,模样也有几分相似,其实区别很大。望潮的个头适中,不及墨鱼与鱿鱼,但比蜞蛄大得多,那个圆乎乎的脑袋,鹌鹑蛋一般。望潮的触手最为粗长有力,爪子上布满吸盘,一旦吸住就牢不可脱,只有放入水中,才会自动松开。论起味道,也以望潮为上,鱿鱼次之,墨鱼第三,蜞蛄居后,价格也因此大为不同。如果去菜场买菜,望潮往往是论个卖,高的时候需要二十几块钱一个,而鱿鱼与墨鱼是论斤卖,蜞蛄往往是估个价看着给。

望潮的烹调方法比较多。有清汤烧煮的,味道最为原始,肉质稍显白皙,熟透的望潮好像一朵盛开的花,八个爪子变成了八个大小一致的花瓣。有用来烧烤的,剁头去脚,用竹签串起来,尤其是那个头部,咬出来是黑乎乎的,但是香气特别足。据说还有生吞活吃的,先蘸点芥末什么的,然后让它往喉咙里爬,这种吃法有点吓人,我没见过。

我见过最好吃的一道菜,叫做“三套龙”,是三门乡下最常见的做法,以望潮为主料,也有用墨鱼的,还有两种是猪肉和鸡肉,据说是一种大补之物,有益气养颜只功效。但是,这种烧法比较复杂,先是水氽,再是油炒,然后烹入料酒,佐之姜、葱、蒜,长时间红焖。如此一来,肉虽老但韧劲更足,味虽重但香气扑鼻。这样的好菜,乡人一般不轻易烧,一些档次高的大酒店是不会烧,因此很少有机会吃到。我原先在中心花坛边上的一条小巷子里吃到过,后来这个大排档不知搬到哪里去了,那种独特的味道也就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其实,望潮味美,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烧的,要想烧出那种松脆鲜嫩的感觉,必须了解其中的窍门。烧望潮之前,一定要把它使劲地往地下摔,而且摔得越狠,肉质就越松脆,味道就越好,虽然这样有点残忍,但据说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