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夏市名优特产 临夏适合外带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夏市名优特产 临夏适合外带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0 05:19:45

一. 甘肃省 临夏 和政县 和政啤特果

和政啤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果原名皮囊果(当地人也称“芽面包”、酸巴梨、皮胎果)。系蔷薇科苹果亚科新疆梨系统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处于梨属植物分布的上限。它具有树势强健、树龄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阴湿耐寒、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特点。啤特果果品味酸甜、性温,含水量有多种氯基酸、糖类、维生素和钾、钙、铁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品位极高的绿色食品。啤特果具有养胃润肺、消渴止咳、软化血管等多种保健功能。目前在甘肃省临夏市和政县有大面积栽培,啤特果外形似梨,更像冻梨。

啤特果是生长在甘肃省和政县海拔2200—2400米山区的一种独特山珍,该树种树龄高、挂果期长、产量大。据考证,树龄最高可达180年,单株产量最高可达1800公斤左右。是中国独特的山珍果。

截止目前,该县啤特果栽培面积已达到9.7万亩,挂果面积3.2万亩,年产量6280吨,果品产值315.6万元;啤特果品加工企业达6家,累计加工果品超过3000吨,自发形成产地交易市场4处,年交易量达2000吨,建成鲜果、果汁贮藏库15个,龙头企业加工能力逐步提升,“种植、销售、加工”的产业链条已逐步形成。同时,“和政啤特果”、“松鸣岩牌”、“南阳牌”、“陨石牌”等名优产品品牌在省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博览会上,“和政啤特果”荣获“甘肃十大名果”称号;八八啤特果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啤特果系列饮料荣获加工类“金奖”;2009年12月,和政县啤特果协会成功注册了“和政啤特果”原产地证明商标,有效提升了果品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特定品质

啤特果是生长在甘肃省和政县海拔2200—2400米山区的一种独特山珍,该树种树龄高、挂果期长、产量大。据考证,树龄最高可达180年,单株产量最高可达1800公斤左右。是中国独特的山珍果。

二.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三炮台盖碗茶

三炮台盖碗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汽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实乃人间一大享受。

若是家中来了贵客,那更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非当今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饮料所能媲美的。茶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既能解渴消暑、强心利尿,又能舒筋通络消积食。因而东乡族老人寿星多,与酷爱刮碗子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东乡族老人黎明即起,沐浴礼拜完毕要喝早茶。午餐、晚餐每餐必喝茶。

东乡饮茶习俗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明代河州地区茶马交易繁荣,促成东乡族饮茶习惯。久而久之,茶成为东乡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三.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清真食品系列

作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临夏市,伊斯兰文化氛围浓郁,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严格按清真的规则要求操作加工的清真系列食品是市场上具有较高信誉和较强竞争力的金字品牌。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不仅销往西北各省区,而且销往上海、广州,出口到中东阿拉伯国家,目前全市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企业共有500多户,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其中,已发牌登记的清真餐饮企业近400户,牛羊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7户,清真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4户。我市的清真系列食品主要有清真肉制品、清真副食品、清真地方风味小吃三大类。

清真肉制品,是由阿訇和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屠宰加工,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教义规范,是所有穆斯林的放心食品,历来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全市年均屠宰牛羊30多万头(只),从事肉制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有清河源、康泰牛羊肉有限公司、雅克清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年加工肉制品6100多吨,肉制品运销兰州、西宁、拉萨、成都、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部分还出口到香港及中东阿拉伯等地区和国家。

清真副食品,是按伊斯兰教义规定,由专门人员进行生产加工的副食品。临夏市的清真副食品加工业历史悠久,工艺要求严格,产品质量上乘,广受各族群众的喜爱。目前,全市从事清真副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主要有什锦、协恒源、银河、丁泰等企业,产品有晶体冰糖、宜味醋、海比布系列奶糖、八宝茶等,这些产品在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十分畅销。

清真地方风味小吃,融清真食品和地方特色于一体,历来为少数民族和西北地区各族群众的喜受。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饮食习惯的同时,不断吸取和融合时代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名优风味小吃,主要有“河州包子”、“酿皮”、“东乡手抓”和“羊肉糊茄”等数十种,其中除“酿皮”、“荞麦凉粉”等小吃外,“东乡手抓羊肉”、“羊肉糊茄”等菜肴已成为各大清真餐厅的招牌菜,是全国清真菜系中的珍品。

四.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筏子

筏子

筏子的做法是:先把肥肠用清水(加碱、醋)反复洗至无异味后翻置,再将羊的心、肺、肝、肉剁碎,调入清油、葱、生姜粉、花椒粉、草果粉、精盐、味精等佐料拌匀。然后,将满肚油摊开,放入馅子,卷成筒状,用线包扎、封口,因其状如扎羊皮筏子,故名。或者将馅子塞入肥肠,装满后封口。最后上笼蒸熟或放入沸水中煮熟取出,切段装盘上席,有的将筏子切段在油锅中煎烙至黄脆后装盘,调上油泼辣子、蒜泥、醋食用。吃时鲜嫩不腻,美味可口,清香四溢。

五.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临夏手工地毯

早在千年前,手工毯工艺从遥远的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临夏。临夏手工地毯,远望花团锦簇,雍容花贵,近观高雅典丽,五彩缤纷,以其做工精细、质地牢固、美观大方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艺术挂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生活美,更具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

临夏手工地毯选用优质土种羊毛,经过特殊的植物染色,手工制作,再用化学品洗刷呈丝光锦锻。片剪后形状似浮雕,最后经过工艺处理,外观古色古香,典雅别致。从制作工艺而言,织出一块成品地毯需要纺纱、染线、缠线、绘图、织毯、片剪、洗毯、平毯等十多道工序。一般经线以棉纱为料,纬线为羊毛纱。从种类上说,临夏手工地毯主要有仿古毯、仿波斯毯、仿埃及毯、仿土耳其毯、藏毯等。目前,临夏市有兴强、雪羚、飞马等为龙头的多家地毯厂生产的手工仿古地毯,已形成规模,原料纯正、工艺精良、花色品种齐全、档次高、价格适宜,深受外宾和客商青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东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有比较稳定的市场。

六.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刘家峡樱桃西红柿

樱桃西红柿属番茄,属一年生蔬菜,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原产南美洲热带秘鲁,从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我国90年代初引进,我县99年引种试验温室栽培获成功。樱桃西红柿以成熟果实供食,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完熟果实糖度达7-8度,每100克果中水份9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丙、矿物质等,可当成水果生食或当菜肴熟食,也能制成罐头等,具有独特风味,其果汁对肝脏病有特效,有利尿、保肾之功效,其果皮中含有与维生素D作用相同的物质,可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脑溢血等病症。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宾馆、饭店的青睐。

果品性状表现良好,长势强、结果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经济效益显著。每亩定植3100-3300株为宜,采用年蔓单杆整枝法,是一种适宜我县种植推广的新型保健蔬菜。

七.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广河甜醅

广河甜醅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特色小吃。广河甜醅醅甘汁爽、色黄质嫩、清香味美,颇受大众喜爱。

广河特色小吃文明全国,其中有广河锅盔、羊肉、宴席丰盛摆餐、油食,尤其著名的是广河甜醅和酿皮,它们是广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每逢斋月,广河甜醅和酿皮供不应求!

在第四届中国·甘肃美食节上,广河县伊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燕麦清真甜醅荣获“甘肃名小吃”荣誉称号。广河县伊鑫食品有限公司和广河县燕麦郎甜醅店还参加了“风味名优小吃展销会”,以其醅甘汁爽、色黄质嫩、清香味美,颇受大众喜爱,销售量和收入均好于当地市场。

八.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砖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座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彩和精湛技艺。

临夏砖雕,历史悠久,始于宋金,成熟于明清,完善于当代,它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成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凝结着临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灿烂文化。其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极具想象力和表现力,主要用于影壁、墙面、门楣、棰头等处的建筑装饰,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博得了中外游客和众多艺术家的赞誉,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2006 年,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同年 10 月份,在全国第 100 届广交会上引起了1总理、1副总理等领导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效应。

为了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着力打造经营性文化拳头产品,使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夏砖雕产业,把我县砖雕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 年,县上因势利导,按照“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产业开发思路,从砖雕艺人技艺的传承保护、提升传统工艺水平、解决“小而散”问题、走好深度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路子入手,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培育力度,成功兴办神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和能成砖雕有限公司,并迅速发挥效益,其砖雕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并于 2008 年 5 月 9 日,在能成砖雕公司成立临夏州砖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进砖雕产业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2008 年全县生产砖雕产品 30000 平方米,实现产值 3850 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11.8% ,目前,砖雕产业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甘肃省临夏市的枹罕镇、城郊镇、折桥镇、南龙镇;临夏县的黄泥湾乡、尹集镇、韩集镇、土桥镇、新集镇、马集镇、莲花镇、先锋乡、漫路乡、红台乡;和政县的城关镇、三合镇、马家堡镇、买家集镇、松鸣镇;广河县的城关镇、三甲集镇、祁家集镇、齐家镇;康乐县的附城镇、苏集镇、莲麓镇、虎关乡;永靖县的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乡、岘塬镇、陈井镇、三条岘乡、杨塔乡;东乡县的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唐汪镇、东塬乡;积石山县的吹麻滩镇、大河家镇、别藏镇、居集镇、刘集乡、寨子沟乡、铺川乡、银川乡、石塬乡等现辖行政区域

九.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土特名优产

如:工业方面的“华娇牌”系列油漆产品,它是由韩城市华娇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公司是一个开发、加工、精炼椒籽油替代工业原料油,并制造各类中、高档油漆的外向型企业,年产5000吨普通调和漆、1000吨高档油漆,产品经陕西省进出口商检局50余次抽样鉴定合格,并均符合国际指标,1997年产品荣获中国杨陵博览会后稷金像奖,1999年4月获国家对外贸易产品进出口经营权。产品远销俄罗斯、中亚五国、奥地利、外蒙等国家。脱水蔬菜系列产品:生产这一系列产品的有韩城外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韩城脱水蔬菜厂两家企业,两企业均拥有全封闭无菌生产车间和国内最先进的热烘干脱水果蔬生产线,年总产脱水果蔬1200吨,产品主要有脱水甘兰、洋葱片、甜椒、苹果、南瓜、红白萝卜粒等20余种,并经陕西省商检局检测均符合出口标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西欧及东南亚各国。农业方面的“大红袍”花椒。韩城“大红袍”花椒是陕西名贵土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调味品,具有色艳、味浓醇香、颗大、肉厚、香味久长、麻味足等特点。既是调味佳品,又具有药用功能。目前全市已形成百里三千万株,年产优质花椒800万公斤,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欧州市场,各种加工产品如下表。加工类别 产品系列 可供货量 用 途 粗加工 袋装、盒装、礼口盒系列花椒 50万袋、盒 日常生活调味品 深加工 花椒味素 花椒精 花椒香精 40吨 10吨 2000公斤 方便面及日常生活调味品 方便面调味 纯天然香精、高级化妆品 付产品 椒籽食用油 椒籽油油漆 50吨 5000吨 食用 名种油漆添加剂 其它农副产品产品名称 年供货量 特 点 早实核桃 200万公斤 皮薄、整仁率高 香菇 100吨 肉细、味道鲜美 柿饼 250吨 软甜可口 苹果 3.8万吨 优质红富士 山楂 500吨 酸甜可口 活牛 5万头 联系电话其它工业名优产品产品名称 年供货量 产品质量情况介绍 原煤 520万吨 高灰低硫,主要用于动力用煤和配焦煤 焦炭 100万吨 冶金焦—陕西省优产品 铸造焦—达到国标二级 啤酒 1.2万吨 1993年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7年中国食品协会金奖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万吨 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92标准为陕西省优产品 “禹龙牌”炼钢生铁 30万吨。钢铁产量40万吨,由陕西龙门钢铁厂生产,陕西省名牌产品,在江、浙一带免检 425R型早强水泥 10万吨 国际合格产品( 韩城)

十.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秴馍

秴馍用热水调和面粉,擀成面叶,捏制法大体同包子,褶子不成形,馅料多为韭苔和羊肉,蒸熟,蘸以醋和辣子油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