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盖北镇特产 盖北镇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盖北镇特产 盖北镇美食更新时间:2022-05-21 03:59:34

一. 辽宁省 锦州市 北镇 北镇葡萄

北镇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北镇市是闻名全国的葡萄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葡萄鲜储基地,种植的葡萄有巨丰、玫瑰香、白鸡心、晚红等十多个品种。北镇葡萄具有果形好、糖分高、无污染、质量好、易储藏等特点。北镇市已被国务院农业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报社评为“中国葡萄之乡”。

申请人:北镇市果树技术服务总站

所在地域:2012年

地域范围

北镇葡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33′—121°55′,北纬41°22′—41°46′之间,覆盖境内大市、正安、富屯、广宁、鲍家、常兴店、闾阳、沟帮子、廖屯、赵屯等10个乡镇,栽培面积20万亩,总产量达到36万吨,其中设施葡萄栽培面积5000亩,主要分布在广宁、廖屯、正安等乡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一)外在感官特征: 北镇葡萄具有色泽黑紫、果粒均匀、颗粒饱满、适口性强等特点。 1、果穗:圆柱形或圆锥形,中等紧密,结构均匀,果粒大小一致,每穗果粒35—45粒,穗重400—550g。 2、果粒:平均粒重10—12g。 3、着色:果实着色率99%,达到紫黑或蓝黑色。4、外观质量:果面清洁、果粒完整、果粉中等厚、无粉尘污染与农药污染。 5、果梗:完整无损伤、无病、不干枯。 6、成熟度:充分成熟,反应该品种所具有的风味和特征。 (二)内在品质指标: 北镇医巫闾山特殊气候特点和辽西多光少雨季风性气候生态环境,赋予了北镇葡萄独特内涵。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各种指标均达到或超出平均标准 (三)安全要求 1、砷的测定 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2、铅的测定 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3、镉的测定 按GB/T5009.15规定执行。4、汞的测定 按GB/T5009.17规定执行。 5、氟的测定 按GB/T5009.18规定执行。 6、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按GB/T5009.19规定执行。 7、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的测定 按GB/T5009.20规定执行。 8、百菌清的测定 按GB/T14878规定执行。 9、三唑酮的测定 按GB/T14879规定执行。

二. 山东省 济南 槐荫区 西郊盖韭

西郊盖韭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西郊盖韭栽培方式独特,色、香、味、形俱佳,素有“千里香”之美称。

济南西郊盖韭栽培始于明末清初,据考已有300余年栽培历史,因其起源于济南西郊,阳畦栽培,最初依靠风障和草苫或苇毛覆盖保温,冬春供应青韭的一种栽培方式,故名“济南西郊盖韭”。其栽培方式独特,色、香、味、形俱佳,素有“千里香”之美称。

为了重振近年来日渐式微的济南盖韭这一历史特色品牌,在首批市级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陈冠昌同志的倡导下,2004年济南盛农种苗有限公司在槐荫区段店镇大金庄西部租地30余亩,对西郊盖韭进行保护性种植开发,并于2005年1月邀请区镇农口科技人员等成立了课题组着手开展保护工作,挖掘整理了传统的阳畦及小拱棚栽培方式及“扒韭墩、剪韭毛、剔韭墩”的栽培技艺,并结合防虫网、杀虫灯、黄篮板和生物制剂等新技术,进行科学保护、改进和开发。2009年,“家家乐”牌“西郊盖韭”被评选为泉城消费者最喜爱的十佳特色农产品之一;2012年,“西郊盖韭”栽培技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家乐”牌“西郊盖韭”被评为济南市名牌农产品。现已建成120亩的“济南西部九襄都市农业园”专门用于西郊盖韭生产和栽培技艺的保护,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经营,产品销售供不应求。

三.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雷公盖白菜

彭水雷公盖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雷公盖白菜

雷公盖秋淡蔬菜家庭农场种植的白菜比较有名。彭水雷公盖白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11473949

白菜

四. 天津市 西青区 盘山盖柿

盘山盖柿无核,每百克鲜柿果肉中含糖12-18克,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可溶性固形物15-18克。

五. 北京市 昌平 昌平盖柿

昌平区是北京市最早种植盖柿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区最老的柿树树龄已逾四、五百年,十三陵大盖柿更是远近闻名的北京传统名优果品。其个大味甜,最大个的可达一斤重,冬季放软后,皮软、果汁甜浓,俗称’喝了蜜’。盖柿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果胶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糖量占15%以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食用有止血、润肠、降血压等功效,亦可制成柿饼、柿酒、蜜饯等。目前在长陵、十三陵镇等山区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柿树,全区柿子种植面积达到4万余亩,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

六. 山西省 忻州 定襄县 南庄盖柿

南庄盖柿

南庄,在定襄县南庄乡境内,滹沱河畔。四山环绕,中间低洼,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形成独特的小气候,是我区惟一的柿子产区。迄今已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东峪柿子主要以磨盘柿著称,该区共有柿树1万余株,年产量增加到850吨,成为山区农民治穷致富,振兴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该地的柿果色泽美观,味甜汁多,鲜美,是高产的木本粮食,富有较高营养价值。100克成熟的果实中含有糖分12-1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1克,含有维生素A、B、B、C等,其含量比苹果、栗都高。柿除生食外,可制柿饼、柿干、柿馅、酿酒、作醋。

生食柿子有医疗作用,可降血压,治胃痛,解酒毒等。华北地区的磨盘柿、鸡心柿,是有名的重要土品。柿花还是良好的蜜源。

南庄盖柿,果实形如磨盘,故也叫大磨盘柿、椽头柿。其果皮橙黄色,果肉松、纤维少、汁特多、味道甜、无核,最宜生吃。柿子可加工晒制成柿饼,久放不变味。

盖柿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代替粮食充饥和代粮酿酒,当地群众称其“铁杆庄稼”。

柿果除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尚有药用价值。可治胃病、止血、解酒毒,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疗效。柿霜还可治喉痛,咽干及口疮等,柿叶可加工成-茶,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七. 辽宁省 锦州市 北镇 面茶

北镇面茶,这个老牌地方风味,虽名不见经传,可也风霏古城,值得品尝,假如你喝过几次,那种滚烫、芳香的口感保你瘾性大发。

雄鸡报晓,东方刚亮鱼肚白时,步入老街行至庙头,总会看到卖面茶的小推车被人们围在当央,尤其数九隆冬,喝碗面茶真是爽心肺腑。手捧面茶碗象手炉那般热乎,稠而不干,淡而不稀的面茶,如醇香的甘泉,喝入口中感觉舒服至极,心窝里顿时暖融融,驱寒御冷妙在其中。

赵家面茶据说是正宗,到如今已传宗接代几辈子了,人们认准了赵家面茶,不惜起大早,赶场来到鼓楼下,非喝他一碗两碗不可,每碗一元钱,经济实惠不过了。赵家面茶卖得飞快,只两三个点,便可卖出四五百碗,销量甚是可佳。如今,几个大市场都有卖面茶小车,又分离出张家、李家、朱家等,各有名号。北镇人都爱喝,特别是上了年岁人,瘾头贼大。一位80多岁的老者,他说从年轻时就喜欢喝面茶,一直喝了五十多年,还拍着胸脯崩崩山响,示意面茶给身子骨带来的硬朗。与卖面茶主也深入浅出的咨询过几次,可主人哪有闲工夫答对你,况且不会轻易把秘方抖搂出来,以防专利被窃与其竞争。

喝过几次面茶,忽而上瘾,不喝肚子咕咕直叫,索性天天去喝。起早步行15分钟便可抵达卖面茶摊,晚一点还要排号等待。面茶是北镇的一绝,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过去喝面茶不用汤匙,不坐着,用嘴唇吸噬,碗在手中转着,喝完碗净如洗。一碗面茶,上边放两勺果子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怪不得多少年来常盛不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喝面茶主儿越来越多,问其缘由,答得更是干脆,一为开脾健胃,二为过过口瘾,三为晨练充饥,蛮有几分道理。不过,北镇面茶还固守田园,不为外地人熟知,去年梨花节闾山赏花会时,面茶倒显示一把身价,很多外地客商才一饮而留名。一位家乡人在大城市工作多年,每次探亲总忘不了喝喝家乡面茶,还深有感触地说:“北镇面茶如能举荐到大都市去,一定深受宠爱,一本万利呀!”

真希望北镇面茶能随着闾山的名份也沾上点光彩,为世人所叫好。

八.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将乐大球盖菇

将乐大球盖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建将乐县进一步做大大球盖菇产业

一是面积基地化。近年来,将乐县以发展绿色食品为目标,每年大球盖菇的生产面积稳定在3500亩以上,基地从传统的万全、南口、黄潭等地逐步向全县13个乡镇扩展。

二是技术先进化。目前,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推广,全县大球盖的栽培原料从传统的采用杂木屑到目前基本采用稻草、竹屑、五节芒、谷壳等代用料栽培,既充分发挥出该县的资源优势,又实现了“绿色”生产。同时,实行菌(大球盖)—烟—稻立体栽培,不仅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有效抑制烟叶花叶病的发生。

三是生产订单化。截止2月底,该县大球盖已采收鲜菇6125吨,大部分由健乐食品公司进行收购,由于采取订单生产,市场售价一路扬高,平均每吨达到4400元,产值可达2695万元,农民增收明显。

九. 辽宁省 锦州 北镇 中安蔬菜

安镇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交通发达,南北绵延70华里,东西40华里,102 国道横贯其中。中盘省级公路与国道形成“ T ”字向盘锦延伸,全镇镇级公路150 多公里,达到村村相通,户户相连,为辽西第一大镇。形成以窟窿台市场为中心市场,集蔬菜批发、竹材销售、轻工商贸、畜牧和劳务等为一体的市场销售体系已初具规模。市场总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150 多个防雨棚车位,市场可以同国内21个省市、国外十几个国家发生往来贸易关系,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中转和往来贸易市场。

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技,发挥区位优势。全镇棚菜生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市场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安镇自然资源丰富,棚菜发展基础雄厚,前景广阔。种苗基地1个,以翠龙集团为主的高科技示范园区4个。吸收和引进新奇特蔬菜品种80 多个,新技术120 多项,其中仅韭菜一项就高达30 多个品种,为东北韭菜第一镇。无公害蔬菜成为中安蔬菜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组建的中安镇体现了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市场,加粗加长蔬菜产业链条,正朝着新型的蔬菜产业园区方向迈进:壮大基地,扩大规模,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提出“南部抓发展,中部抓调整,北部抓开发”的发展战略,并帮助串换土地,协调贷款,规划落实,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棚菜生产的积极性。三年来,全镇新增高效节能温室1000公顷,新增普通温室韭菜866.7公顷,新增冷棚蔬菜133.3公顷。使中安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不仅在省内,在整个东北地区也占有重要位置。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园区,能有效发挥对全镇农业产业化的示范、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安镇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了中安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园区建设。翠源、翠龙、翠发、翠山四座现代化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 333.3 公顷,这些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园区通过“公司加基地联市场带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发挥了对蔬菜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园区在品种种植上坚持以名优新特品种为主。在生产管理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销售上实行净菜精包装上市。2004年,仅翠安园区就有10万公斤七彩椒切丝、5万公斤甜玉米销售到台湾,拓宽了销售渠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