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通特产辣椒 家乡的特产辣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通特产辣椒 家乡的特产辣椒更新时间:2022-05-14 13:11:20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南通长江河豚

南通长江河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通长江河豚(养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苏省《南通市人民0关于划定南通长江河豚(养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通政发[2005]6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苏省南通市现辖行政区域。

二. 江苏省 南通 港闸区 扎染

扎染古称绞缬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扎染工艺一度失传。七十年代初,南通首先恢复扎染生产,并不断创新,使扎染技艺更臻完善。扎染分扎绞和缝绞两大类,扎绞又称鱼子缬,用线在米粒大的小点上顺序环绕打四道线结,工艺要求高,产品富有立体感和弹性;缝绞是用针线按设计好的图案造型穿行,抽紧而染,纹饰活泼大方,韵味生动自然。扎染产品丰富多样,既有时装、领带、围巾、拎包等日用品,也有和服、腰带、壁挂等珍贵工艺品;既有丝绸产品,也有棉麻织物。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和菜

南通人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浆糟(酒酿)、烤大蒜头等等,午餐菜肴中也有一些节日特色菜。在南通人的餐桌上往往有一碗五色杂陈的菜肴,叫做“和菜”(和方音“贺”)。这菜虽不是山珍海味,还够不上进菜谱的资格,但颇有南通乡土风味。

做“和菜”的材料很普通:粉皮(有一种淡绿色的)、蛋皮、韭菜、瘦肉丝、绿豆芽,一般是五样。是不是代表端午(五),还是象征“五毒”,留待考据家考证。且说这五种菜并非和起来一炒就成了和菜。除了蛋皮要预先摊好外,其余各样也要分别对待,一样一样下锅炒熟。而且火候要掌握好,肉丝要炒得嫩,绿豆芽不能炒瘪。最后和起来一炒就成了。如果图省事,各样材料大呼隆下锅炒,那准不好吃。所以,就这点看,做起来也颇费手脚的。“和菜”可说是什锦菜,荤素搭配,吃起来爽口,营养也丰富。发明这样菜的人是懂得营养学的。

四.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通州红木雕刻

通州红木雕刻久负盛名,它讲究美术造型,具有结构精巧,木纹清晰,做工精致的特点。南通红木雕刻厂生产的“金爵”牌红木小件和红木家具,早在八十年代就被众多外商誉为“中国之最”、“中国家具第一”。 作为红木工艺“后起之秀”的紫光工艺品公司,将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雕刻成红木工艺精品,紫光工艺品公司于1993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旅游联合会颁发的“国际红木雕刻艺术最高金奖”。 青年工艺师朱宇,因在红木工艺船的雕刻制作上独领风骚,成绩斐然,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证书。

五.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狼山鸡

狼山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狼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狼山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狼山鸡是原产如东县境内著名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该品种鸡历史上因集散地为南通港,港口附近有游览胜地——狼山,故名。产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东临黄海,地势平坦, 土质疏松,河港交错,盛产粮、棉,海产亦丰富,饲料资源富足,养鸡普遍。当地视黑色为吉祥,喜选择黑色羽毛鸡饲养,渔民出海祭祀时也要求用纯黑色的大公鸡,这种历史习俗促使人们不断淘汰杂色羽鸡而选留黑色羽鸡饲养。经长期选择、培育,约在清代(19世纪70年代以前)已形成该品种鸡。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狼山鸡被引入英国,后从英国传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名闻世界的鸡种,并参与奥品顿、澳洲黑等外国著名鸡种的育成,对世界养鸡业有过较大贡献。狼山鸡主要特征:全身羽毛以黑色羽最多,黄羽次之,白羽最少。黑羽鸡又分光头光脚、光头毛脚、凤头光脚、凤头毛脚4个类型,其中又以黑羽光头光脚为多。羽色黑中带绿,富有光泽。体格大而健壮,昂头翘尾,羽毛紧密。单冠直立,耳垂和肉髯鲜红色,虹彩黄色,脚趾黑色,皮肤白色。

狼山鸡主要分布如东县境的马圹、岔河,旁及掘港、拼茶、丰利、双甸等乡(镇),南通县的石港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新中国建立后,狼山鸡被推广到10多个省、市、自治区。80年代,随着外国良种肉鸡、蛋鸡的大量引进和推广,产地饲养狼山鸡数量大减,仅如东狼山鸡种鸡场和南通市狼山鸡种鸡场每年保种2000-3000只,农村中已难见到。

以南通南部的狼山命名,原名"岔河大鸡""马塘黑鸡"。原产于如东县境内,以马塘、岔河为中心,旁及掘港、拼茶、丰利及双甸,南通县的石港等地也有分布。

狼山鸡羽毛多为纯黑色,少数白色的已逐渐被淘汰。

相关传说:相传1872年,一艘英国商船,停泊南通附近的长江中,炊事员上岸买回一批黑鸡做菜。因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异常,船长甚感惊奇,如获至宝,便带回英国几只。后黑鸡在英家禽展览会上展出,受欧美各国养禽专家青睐。于是,欧、美、亚许多国便从我国进口此鸡。由于这些鸡都从南通狼山出口,故取名“狼山鸡”。

小贴士:现到狼山游览的游客一般都会特意品尝美味的狼山鸡。

狼山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江苏省如东县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如东狼山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江苏省如东县现辖行政区域,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包括栟茶镇、洋口镇、丰利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马塘镇、曹埠镇、岔河镇、新店镇、双甸镇、河口镇、袁庄镇等14个镇区,地处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总面积1872.7平方公里,产量1000吨,产值2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 采用符合如东县当地狼山鸡特征和上市日龄的如东狼山鸡肉用商品鸡。其体格健壮、头昂尾翘、具有典型的U字形特征;单冠直立,有5~6个冠齿;耳垂和肉髯均为鲜红色;喙黑褐色,尖端颜色较淡;全身被毛乌黑紧密,成年公鸡背部、尾部羽毛有墨绿色金属光泽;胫、趾部均呈黑色,屠体洁白;母鸡用以清炖,汤汁清澈、鲜味浓郁;公鸡用以红烧,肉质细腻、清香可口。 2、理化指标 蛋白质含量≥22%;脂肪含量≤2%。 3、规范要求 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4、执行标准 1、DB32/T 874-2005 《狼山鸡》 2、DB32/T 805-2005 《狼山鸡(蛋用)饲养技术规程》 3、DB32/T 1801-2011 《狼山鸡(肉用)饲养技术规程》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如东文蛤

如东文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东文蛤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如东沿海是文蛤的主要产地之一,所产文蛤肉质鲜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如东出产的海产珍品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早在唐代文蛤就被列为贡品。文蛤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很大。文蛤是如东大宗出口产品,以往处于自然繁殖、自然生长、自由采捕的状态,为了保护这一贝类资源,在1958年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首次进行了人工围养、放养文蛤幼苗、捕大留小,实行封滩养殖。1969年以冻蛤肉出口,从1979年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如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文蛤养殖出口基地。作为全国著名地文蛤产区的如东,全县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年出口6000多万吨,成为我国最大地文蛤生产基地。

七. 江苏省 南通 通州 南通盆景

南通盆景分为如派盆景和通派盆景.南通盆景的显著特色,是选用尖短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为材料,攀扎成“二弯半”的格局,即主干攀成二弯半,每个弯上有三个主枝,每枝又扎成扁平如云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狮,端庄稳重,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深得人民喜爱。

八.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窨糕

千年古镇石港,有种传统的应时茶食,名叫窨糕。说它传统,据石港九如斋茶食店的后代回忆:他祖上为避战乱,从镇江搬来石港从业已150多年了;说它应时,是指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过了立夏市场上就没得供应了。

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块糕上均用桃红印花而得名。民国初年,石港德兴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虽读而未成,没有考取功名,平时却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将“印糕”改名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着标新立异,改“印”为“窨”;南通城内的几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师傅就是石港人,也跟着叫“窨糕”。于是约定俗成,直到现在还叫“窨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石港的茶食店生产窨糕相当讲究,工序也相当繁杂。每年秋收后,各茶食店就到粮行购足明年用的叫“早十天”的晚稻,只有这种稻做出来的窨糕才既白又软。加工前将稻在碾坊里碾7遍成为优质白米,浸水7天,淘洗7次,碾成米粉蒸成糕,雪白松软、凉而不硬,就是南通城里的稻香村、景福斋等大茶食店里的窨糕,质量也无法与之相比。隔心(夹馅)有枣泥、五仁、洗沙等,非常可口,每块零售4个铜板,随蒸随售。有的人禁不住它的诱惑,就在店里品尝,更多的人是买回去全家享用,人们远行时常购作路粮。因石港窨糕远近闻名,所以许多人在春季将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作礼品,店家将凉透的窨糕用扁平竹篓两片,上下对合,衬以蒸煮过的江南大竹叶,上盖店牌招帖,用红绒线扎好,美观大方、清洁卫生。

改革开放后,石港窨糕的生产更加繁忙,工序更科学合理。每年清明前后的一个月内,石港市场上窨糕零售、批发,随处可见。朋友,如果那时你到石港旅游,别忘了品尝一下石港窨糕的风味噢!

九. 江苏省 南通 如东 南通文蛤

南通东濒黄海,在13万公顷的滩涂上盛产数百种浅水贝类,尤以送文蛤最为丰富,占中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文蛤雅称“天下第一鲜”,属于腮纲兼蛤纲的海产贝类。明代李时珍云:“还中诸蛤之利有余人者,统称蛤蜊,白壳紫唇,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宋朝诗人梅尧臣也曾有过“车蝥与月蛤,寄自海陵郡”的诗句。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姑苏吃到文蛤,便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文蛤,生活在浅海盐度较低的沙滩上,雌雄异体,性腺成熟期在6月至7月,产出的精、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蛤经三周后进入沙底栖息。从幼蛤到长成采捕需二三年。幼蛤由海潮带到十几米深的滩涂地带活动,最适宜的水温为15-25度,以藻类、浮游生物为食,长大后逐渐向潮下带迁移,平时常露出沙面,冬季潜入沙底的约二三十厘米处越冬,但留有气孔可以通气。

文蛤其壳如彩色扇状,其肉鲜嫩无比,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10%,脂肪11.2%、碳水化合物2.5%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磷、氨基酸、其味鲜而不俗,食而不厌。食用文蛤,能开胃、催乳、健身,且有清热、化痰、利湿、散蛤等功能。色彩斑斓的贝克可以作蛤蜊油的精美包装盒,也可制作成大雅之堂上的工艺品。

文蛤的食法颇多,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或斩成肉泥,煎成饼。特别是近年来,如东制药厂将其开发成粉剂精品,冠名为“天下第一鲜”,蜚声海内外。

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人们,习惯了现炝现吃,他们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腌制少时,在洗净,佐以烧酒、麻油、酱油、醋、生姜、白糖、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可异乡人看后无不瞠目结舌、唯恐避之不及,但来久了,也经不住诱惑,大有“唯有牺牲多戆直”的“英雄气概”。在闭上眼睛吞上几只后,顿觉眼界大开,相见恨晚。海边人还有制文蛤酱的好手艺。把鲜文蛤装进罐或瓶,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在将口封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盖子,泌出的香味,使你垂涎三尺,食欲徒增。此酱可馈赠亲友,或作为沿海人在内地工作期间早晚下饭的主菜。难怪沿海人的乡情如此浓烈,从中可窥一斑。

在广阔无垠的南黄海滩上,随着潮水的落去,赶海人有的肩扛着铁刨子,有的手拎着网兜,涌向这一天出一头“金牛”的大海。他们有的用铁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着后退,凭着沙中传出的声感,将一只只文蛤又迅疾勾入网兜里。有的人只用双脚踩文蛤,将海滩上的沙泥踩活后,文蛤就自然露出沙面,然后用手一只只地拾进网兜。人们边踩文蛤边说着、。笑着、唱着、充满着诗情画意。改革开放为南黄海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南通人把文蛤打进了国际市场,使其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地“天下第一鲜”。仅以全国著名地文蛤产区如东为例,全县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年出口6000多万吨,成为我国最大地文蛤生产基地。近年来,南通市旅游部门将滩涂踩文蛤作为专项旅游活动推出,美其名“海上迪斯科”,为国内外独有,融观赏、运动、风味平常于一体,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成为南黄海上一道亮丽地风景线。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橄榄鸡

将三黄鸡毛褪净内外洗净,除去胰脏,鸡身剁成4厘米左右的大块,用干净餐布充分吸去表面水分,用盐反复揉搓10 分钟。鸡肝、鸡肫切成4块,鸡心一破为二,鸡肠破开,洗去渣滓,反复用盐+醋揉洗直至洁净无异味,切成4厘米的小段。鸡块、鸡杂与橄榄菜、姜丝、碾碎的花椒末、味精、胡椒粉、碾碎的冰糖放入大碗拌匀,腌制30分钟入味。讲腌好半成品上蒸锅旺火蒸3小时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