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特产小礼物 西藏特产必备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特产小礼物 西藏特产必备清单更新时间:2022-05-14 11:53:02

一.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三河小熏鸡

小熏鸡

小熏鸡是三河一道传统美食,既可以用于佐酒下饭,又可以当主食食用。其色泽金黄泛红,肉质鲜美,清香爽口,享誉京津廊一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小熏鸡始创不详,清朝末年市场便有销售,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有证可考于清朝末年三河城内一洪姓人家以此为业,后又有刘姓经营。中国作为美食大国,熏鸡种类很多,而三河小熏鸡独特之处在于“熏”制原料独特:用糖,而不是锯末或其它东西。用糖也很讲究,根据季节和食者需求选用白糖、红糖和冰糖。现在三河正宗的小熏鸡有老唐熏鸡、谢记熏鸡,都位于三河的鼎盛街,味道鲜嫩,都是3个月的小公鸡,是给外地亲友的送礼佳品。

二. 山东省 滨州 滨城区 小窝头

小窝头由玉米面、黄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泽金黄,形似宝塔,小巧玲珑,甜香细腻,500克面可制出小窝头100多个。

三. 上海市 长宁区 小绍兴鸡粥

小绍兴鸡粥店经营的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该店由一绍兴人创办于1947年,由于创办人和主要操作师傅均系绍兴人,在这儿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绍兴人天地,故人们给它取名为“小绍兴鸡粥店”。



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的一种小吃。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粘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绍兴鸡粥店里有经营。

四.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小石螺

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小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

今天,以小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菜老姜煲穿笃螺”、“生炒穿笃螺”等美食,已成为新兴农家菜的上选菜式。食客们除了享受它的鲜美,更看重它祛黄湿、疏肝、消食的食疗功能。

相传,这种体态特异的小石螺,还与六祖惠能有一段渊源。相传六祖惠能年少时在龙山后山打柴,碰到一位少女在小溪旁敲打小石螺的螺笃,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为何要敲打这些小石螺呢?”少女回答:“敲穿了螺笃,加姜、葱、油、盐、紫苏等炒熟了,吮吸一下,肉就全出来了,味道可鲜美啦。” 六祖惠能听后劝道:“万物皆有灵性。你忍一下口,全部放生吧,或许它们能生还呢!”少女听了顿生恻隐之心,于是把小石螺全部倒入溪中。说也奇怪,这些被敲掉了尾部的石螺竟然存活下来,繁育的后代也都没有了尾部,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道人们饭桌上的佳肴——山坑螺。

五.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寿光小黄瓜

寿光小黄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寿光小黄瓜又名孙家集小黄瓜。作为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的孙家集,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浓厚,追古溯今,相映成辉,有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宋台神釜”和边线王村的古文化遗址,先后荣获“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镇”、“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0强乡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寿光小黄瓜,又名水果黄瓜,四季均产,瓜本小,通身绿,顶花无刺,瓜脆汁多,味甘清香,为生食水果。“乐义蔬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山东

寿光小黄瓜

寿光蔬菜瓜果产业协会

12293484

新鲜小黄瓜

六. 西藏 昌都 江达县 西藏麦片粥

西藏名吃—麦片粥:小麦浸泡后捶扁,晒干,称为麦片。将麦片、人参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汤中煮熟即成。

七. 重庆市 云阳 云阳小茴

云阳小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云阳小茴

云阳县堰坪乡农业服务中心

10992985

医用茴香

八.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小卷粉

开远小卷粉,是开远市应市独有的小吃。开远地处滇南,过去是滇越铁路的枢纽,历史上不少越南人为谋生计,沿着铁路北上来到中国,把越南一些点心小吃的制作方法也传到滇南一带。开远小卷粉就是越南小吃的基础上,经过开远历代饮食经营者的改革创新,逐步定型为今日这样的。

开远小卷粉是用大米浆现蒸成米粉,包以馅心,再经炸制而现做现吃的风味佳点。食客围坐摊旁,耳闻目睹观厨操作,蘸吃椒盐,鲜香滋嫩,其乐融融。

原料:上等白米200克,猪五花肉磨100克,暴腌菜50克,鸡蛋2个,湿淀粉150克,精盐5克,花椒面2克,味精3克,花生油1千克(耗150克)。

(l)将米捡去沙粒,洗净,用清水泡30分种,磨成浆。腌菜切细。鸡蛋、淀粉、盐混合调成稀糊。

(2)锅上火,下肉末煽出油,下腌菜、盐2克、味精拌匀入味,熟时人碗成馅心。花椒面、盐3克混炒成椒盐。

(3)用一只两头无底的圆桶,一头用细箩筛扣紧,靠边留一指粗的气孔;另一头置于开水锅内,舀一勺米浆放在筛上刮平,上盖,半分种蒸熟,取出放在抹上熟油的盘内,放上肉馅,卷成筒,一切两段。

(4)锅上中火,注入油,至五成油温,将卷粉挂上蛋糊,入油锅炸成微黄色,装盘,配椒盐上桌,蘸吃。( 红河)

九.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西藏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目前,藏药已制定了统一的用药规范,即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主要种有:藏茴香、山莨菪、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堪巴色宝(阿氏蒿)、曲玛孜(打箭菊)、达玛(凝花杜鹃)、野牛心、秃鹫、紫草茸、紫胶虫等。 藏药资源丰富,分布在青藏高原藏胞居住的广大地区,并为很多藏医药文献所收录。

十. 亚洲 日本 章鱼小丸子

章鱼小丸子是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欢的小吃,在道顿堀有很多贩卖这种章鱼丸子的小摊,可以边走边吃。这种章鱼小丸子是面点中的一种,将面粉用高汤调成面糊,在面糊中加入章鱼等馅,烤制成一口大小的章鱼小丸子。最近真空包装和冷冻商品也上市了,用微波炉解冻后同样可以品味到章鱼小丸子的地道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