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鹤壁土特产包装盒 鹤壁土特产生产厂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鹤壁土特产包装盒 鹤壁土特产生产厂家更新时间:2022-05-07 04:25:30

一.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浚县粉皮

鹤壁,华夏名菜,久负盛名。产品质地细腻,晶莹剔透,食之清爽,为宾馆饭店,家庭餐桌,馈赠亲友之佳品。

二. 河南省 鹤壁市 鹤山区 黑芝麻糍馍馍

原料:糯米粉 面粉 黑芝麻 砂糖 猪油

制作:

1. 将芝麻洗净后放在锅中炒, 慢慢的炒香;

2. 将炒好的芝麻放在保鲜袋中;

3. 用擀面杖将芝麻碾成粉末;

4. 加入适量的白糖和猪油;

5. 带上一次性手套将它们抓拌均匀;

6. 用糯米粉和面粉按照4:1的比例混合, 准备好温水和面;

7. 加入部分水, 用筷子搅拌;

8. 再用手将它们最后和成光滑的面团;

9. 将它们揉捏成细长条;

10. 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11. 搓成球后在手中按压成圆形;

12. 将芝麻馅放在其中间;

13. 包成球形;

14. 在锅中刷成油;

15. 将面球放入锅中, 按压成圆饼形;

16. 再在上面也刷层油, 将两片炕至金黄色。

三.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大水头柿子

大水头柿子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大水头村的。淇县大水头柿子属净绵柿品种,个儿不大,但柔软细腻,晶莹剔透,红1滴。

大水头村位于淇县鹿台寺风景区西2公里的一个山坳里,柿树就生长在河谷的两岸,一片连着一片,宛如燃烧的火焰,又像天边的彩霞。初看时你以为那红色是树上的叶子,可是错了,树叶早落光了,剩下的是一树树的“红灯笼”!农谚说旱枣涝柿,今年的柿子又是一个好收成,柿子压弯了每根枝头。山里民风纯朴善良,对于每一位过路者,乡亲们都会热情地摘几个让您充饥解渴。这里的柿子属净绵柿品种,个儿不大,但柔软细腻,晶莹剔透,红1滴,除掉柿蒂,下面露出一个小圆孔,用嘴噙住稍用力吸吮,柿子的汁液立刻盈满口腔,那是一种带有野性的、甜丝丝的、滑滑的感觉,如琼浆似甘露,直甜到心窝儿,余味不绝,各地的柿子品过无数,惟有这里的最令人难忘。我想,或许是山泉水的浇灌,或许是鹿台这块神奇土地的滋养,或许是吸收了日月的精华和太行山的灵气,才使它生长得如此出色。难怪:“薛柏庄的苹果,油城的梨,大水头的柿子甜似蜜。”这句口头禅在淇县流传了上百年而不衰。

四.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黎阳贡面

黎阳贡面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黎阳镇的。黎阳贡面的特点是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煮熟后挑入碗中,吃起来不仅口感爽滑,而且格外劲道。

黎阳贡面起源明代,以家庭作坊为主,明朝时,因被明代礼部尚书王越进贡给皇帝,列为宫廷佳品,而得名“贡面”。“贡面”以优质地下水、精磨小麦粉、精盐为原料,运用传统手工艺,经28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的黎阳贡面,白如雪、细如丝、中空心,堪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传统绝活食品。席营村的空心挂面是纯天然制品,如添加防腐剂、增白剂,空心挂面就做不成。

五.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油城大鹅梨

油城大鹅梨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油城村的。油城大鹅梨历史悠久,果大而整齐,油性足,香味浓郁,甜而不腻,切开洁白,经宿梨茬仍像新切开的一样,鲜梨晒干后呈白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在淇县北阳镇油城村,可以见到漫山遍野的梨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大鹅梨。原来油城大鹅梨树以老树居多,不少树龄都已超百年,由于树木老化,加之病虫危害,产量下降,曾一度出现油城无梨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近几年,淇县林业局和北阳镇政府高度重视打造林业特色产业建设,紧紧抓住争创林业生态市、林业生态县这一契机。积极协调太行山绿化和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及时对油城村梨树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并对6000余株老梨树进行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使这一著名林果特色产业早日恢复勃勃生机。预计今年梨树产量50万斤,产值30万元,油城村群众人均收入增加近500元,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六. 河南省 鹤壁市 木鱼石茶具

质地细腻,纹理清晰,形似木质,又称木纹石,是世界上罕见的珍贵石种。木鱼石保健器是用传统手工工艺雕琢,经特殊工艺处理而成,集欣赏、保健、收集于一身,是馈赠亲友、联络感情、传递友谊的高雅礼品。

七.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寺下头吴记花生米

寺下头吴记花生米系城关寺下头吴氏祖传.吴记花生米洁净匀称,色鲜味美,香焦酥脆.其销量为全县同行之冠,远销安阳、新乡、郑州、开封等地。1983年曾参加广州交易会,获中外客商好评。

信息来源:浚县政府门户网站

八.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淇县竹笋

产地:中国河南淇县。

品种:竹分多个品种,有义竹、实心竹、寿星竹、线竹、水竹

九.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窑头红梨

浚县王庄乡历史上曾有“窑头梨林,绵延三里,华盖如织,遮天蔽日”的说法。因特定的地理条件,窑头红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千顷梨林毁于“大造万亩丰产田”的口号下。为抢救红梨树种,该乡政府聘请具有梨树管理经验的老果农,并主动与相关科研院校联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7棵老红梨树上刻芽。通过芽接、接穗、改良土壤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栽培红梨苗10000多株。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目前新栽的50多亩红梨树已进入盛果期。

十. 河南省 鹤壁 浚县 吴庄饸饹面

吴庄饸饹面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乡吴庄村的特色小吃。按一定比例在荞麦面里掺上小米面和榆皮面,是浚县饸饹面的独特之处。

浚县饸饹面的做法:在一家面摊,一张木质的饸饹床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塞入饸饹床的漏孔里,一名成年男子双手握住饸饹床的木柄用尽全身力气向下压,将饸饹直接压入锅内烧沸的水中,等水烧开两滚,面就熟了。捞出来再过一遍冷水,盛入碗中,根据个人口味放入葱花、油、盐、味精、蒜汁、香油、芥末油、辣椒、豆芽等,一碗喷香诱人的饸饹面就做好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