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晋中特产都有哪些 山西晋中特产必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晋中特产都有哪些 山西晋中特产必买更新时间:2022-05-07 16:36:32

一.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河峪酥梨

河峪酥梨

河峪酥梨主要产于河峪乡前庄、岩良一带,该地土壤优良,气候温差较大,适宜酥梨生长,且种植历史悠久。现有1000多亩盛果树。产品有润肺清火、滋阴补气之功效,主要销往北京、太原及周边各县。

二.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榆社陈醋

榆社陈醋

榆社陈醋,以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高梁、麸皮、纯大曲(大麦、豌豆)为原料,采用独特传统固态发酵酿造和先进技术精制而成。本品具有口感酸绵醇厚、协调柔和等特点,是精制而成的正宗特制陈醋。现有多味醋、五粮陈醋、饺子醋等类型。

三.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榆次南门洞元宵

民国初年,洪洞往北三百里的榆次城南门有座瓮城,老百姓叫做南门洞,洞内有老店“昌盛号”,以难老泉浇灌的晋祠江米为粉制售元宵,煮熟后膨头大、馅不化,香郁适口,盛名远播。当地民谚有“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民间如此喜爱,因而不论是喜庆节日,还是婚礼宴席,元宵遂成了“席上常客”。

四.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山西二锅头

祁县六曲香酒厂,始建于1950年,如今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酿造工艺先进,产品质量上乘,综合指标在同行业中居先进水平的国家二级企业,也是全国多微麸曲清香型白酒首创厂和代表厂,祁县县域经济的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该厂生产的“麓台”牌六曲香酒,具有“酒液透明清亮,酒质纯正清香,口感醇厚净爽,饮后精神舒畅”的特色,曾连续三次蝉联国家优质酒称号,并获得国家银质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素有“南有五粮液,北有六曲香”之美称。生产的“麓台”牌山西二锅头、山西醇、高粱酒是山西省优质产品。生产的唐酒、888酒、山西春、三晋二锅头、喜洋洋、六曲王、腾飞六曲香等新品牌的优质系列白酒,适应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也深受客户的青睐和欢迎。1999年1月26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检测审查,该厂生产的“麓台”牌六曲香、山西二锅头、特制高粱酒、山西醇、“祁公”牌山西春、“唐”牌唐酒等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1999年,祁县六曲香酒厂,在原粮出酒率、瓶酒产量、瓶酒销量、利税总额、职工收入等多方面,均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企业上交国家税金1339万元,实现利润266万元,职工人均收入7477元。一派兴旺景象。厂址:山西省祁县东风路68号厂长:秦山党委书记:霍谦经营厂长:段祥贵电话:0354-52222465222123传真:0354-5223841邮编:030900( 祁县)

五.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然晶蜂蜜

然晶蜂蜜

本品属100%新鲜纯正蜂蜜,保留了天然的色、香、味,是上好级品,营养丰富,无公害,纯天然,老少皆宜。本品对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极大疗效,同时,还有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等作用。

产品主要有:蜂王桨,蜂胶,蜂花粉、蜂蜜(枣花蜜、洋槐蜜、玫瑰蜜、荆条蜜、百花蜜)。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红薯

平遥红薯简介

红薯的学名叫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蔓生草本一年生植物(北方),我县的甘薯生产一般采用苗床育苗,应用无性器管繁殖,甘薯是喜光作物又是喜温怕冷作物同时也是较耐旱作物,一般正常年份亩产均20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平遥全县除孟山乡因气候寒冷及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不适宜种植外,全县13个乡镇都有不同面积的种植、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香乐、宁固、杜家庄、中都、段村、卜宜、洪善、南政等乡镇,常年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总产量为3000万公斤左右,品种为当地农家品种自留种,大约有1 / 5实行销售(烤红薯),产品质量以段村镇为主的丘陵或半丘陵区砂壤上的品质最佳。

七.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拉面

昔阳拉面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拉面,又名抻面,是昔阳县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过大年时,俗有:“初一的扁食,初二的面”。至于拉面何时传入昔阳县,无从考究。

昔阳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昔阳县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昔阳拉面制作方法:首先要求配料准确。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和面时,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然后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拉伸,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下锅时,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浇上调料即成。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丝,根根不乱,连接起来,竟有十二华里长。

八.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八碗八碟

乔家在逢年过节时也有与平常不同的饮食,称之为"八碗八碟",这其中八碗主要是热菜,是指--喇嘛肉、荤炖、烧肉、甜粥、红烧肘子、蜜阍、羊肉胡萝卜、丸子;八碟主要是冷盘,是指--焖干肉、鸡丝、琼菜、什锦丝、龙爪菜、爆腌蛋、排骨、熏肉。喇嘛肉是类似于酥肉的肉菜,荤炖是走油的炖菜,烧肉和肘子都是酱油烧制的肉菜,蜜阍是一种甜食,什锦丝就是蔬菜丝腌豆腐等拌和在一起,龙抓菜就是石花菜,爆腌蛋就是煮熟的腌鸡蛋。

从这些食品上来看仍然是很简朴的。但是,这些菜却不失营养价值,而且搭配合理。不仅蔬菜品种在当时的山西已算丰富,还选用了很多内陆较少的海产植物,而且冷热合理、荤素适宜。尤其是焖干肉,选用五花猪肉浸酱油切薄片,与上好薰干逐一排列,一起蒸熟,再切条,加调味拌匀,肉有香干味,滋味独特,香干吸收了油脂,滑润适口,整盘菜爽而不腻,风味独特,而且营养结构很合理。这些菜整体上叫八碗八碟,但是视食用时间和目的不同可以调整。比如在夏天,羊肉烧胡萝卜可以改为拔丝山药,肘子也有水晶肘子等不同制法。而如果为了招待内部或者外部客人,八碗八碟的用料也会出现不同的档次。比如会增加海参、鱿鱼、鱼肚、发菜等,可是仍然凑够八碗八碟之数。

九.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晋中揪片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揪片是晋中一带的传统面食,它以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在面食中独树一帜,流行晋中,驰名中外。将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会儿。然后,用擀面杖将面擀开,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块,拿一块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边揪边煮,一会儿后,锅里的面就熟了。揪片操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

揪片又称掐疙瘩,也是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当地人讲究在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结婚时的年龄为多少就吃多少片。这里揪片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切开对折,然后根据岁数先切成大片,再将大片用手分别揪入沸水锅内,捞出后约半饭碗。吃此饭有岁岁平安之意。“水揪片”俗称“鳖跳崖”,是候马、临汾一带人们熟悉的地方传统小吃。其来历要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一对农村夫妇吵架之事。一天,刘三下地回来,又饿又累,因他老婆还没有 揪片做熟饭,俩口子就吵闹起来,各说各有理,结果两人换了工,刘三操持家务,老婆下地干活。中午时分,刘三睡觉醒来,急忙生火做饭,不料面和硬了,就一边往面上倒水,一边揉面,不料面越来越软,无法上案擀面条,就干脆用手揪成薄片投入锅中。谁知煮熟捞出后,配以浇头,软绵筋道,非常好吃,就起名叫“鳖跳崖”。长期以来,水揪片不仅成了家常快速面食,而且也用以招待客人。揪片做法简单,吃着筋滑,适于盖浇或炝锅汤面,亦可煎炒而食。

十.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贯馅糖

介休贯馅糖,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贯馅糖营养丰富,与浙江名产“寸绵糖”齐名。具有皮儿薄,馅儿香,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因主要成分为糖稀,而糖稀则是用大麦生芽后与小米经糖化熬成,故具有温肺、健肾的功能,亦有催乳的良效,且糖馅内的核桃仁性甘、平温,故又有健脑补肾、补气养血、润肺化痰等功能。

山西介休贯馅糖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近年来又加入了桔汁、香蕉油,所以味道更美,一般的反映是:皮薄、馅香、咬着脆,吃得绵。但是它地季节性产品,只有天冷才能做,所以冬季是它的旺季,尤其是元宵前后。

制作方法:制作贯馅糖的最主要的过程是制粞。一般配料是:小米37.5公斤,大麦8.5公斤,熬成水粞31.5公斤,再制成老粞25.5公斤,最后制成白粞25.5公斤。大麦要先经过发芽过程,先用凉水撩两次,使大麦生芽至1.3厘米。大麦芽用碾子碾烂,然后放在水缸里泡成白糊糊状。小米先用水泡透,捞出,放在锅里蒸。倒小米时先倒70%,以便上气,蒸的时间是40分钟。米要蒸的发粘,但也不要过粘或过软。

把大麦糊糊和蒸好的小米混合搅拌,倒入淋缸里。淋缸里必须经常保持25公斤的底水,淋缸的周围要空6.7厘米,以便受热面积均匀。把混合的原料倒入淋缸后,过1个半小时,米就下沉约6~6.7厘米,上米100公斤,水的温度为30℃,之后加底火烧到70℃。这时,米就全部升起。烧火为1个半小时,然后就闷火。3个小时以后,拔开淋缸缸底的淋嘴,就能够放出糖水来。把糖水倒在锅里加火,熬成水粞。这时要特别注意坑火,由火炕到底,火高33厘米,火的直径为90多厘米。

水粞熬成老粞后,放在铁盆里晾凉下降到40%,上面就起一层米油皮。用手捞底,并在盆内翻混,使热气全部下降,到了夜晚,抬到锅旁过的热炕上,使它发软。

把老粞切成每块3.5公斤重,放在13厘米的板盖上,下面用气烤,上面就拉糠粞。先把糖粞挂在板盖上的木桩上,用力拉长,拉粞的人要往后退3.3米,然后再把拉的一端挂在木桩上,用木棍由中门兜住,再拉。这样往返40次就成白粞。

把拉好白粞放在案上,按平,中门放上白糖馅,包起来再拉匀,滚上芝麻,然后用无刃的铁片切上印记,等晾干以后就脆了,一掰就可以掰下来,成了贯馅糖,1公斤的贯馅糖切24根,每根长9厘米,宽3.3厘米,呈长条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