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保定特产熏鱼 保定雄县熏鱼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保定特产熏鱼 保定雄县熏鱼做法更新时间:2022-06-05 16:28:23

一. 河北省 保定 涿州 涿州贡米

涿州贡米又称涿州御米,在涿州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唐代以来,成为为历代帝王进贡的大米,故称“御米”。涿州大米色泽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煮熟颗粒长且不断,将饭晾干再煮,色味均不减。涿州大米之所以被皇帝所喜爱,与其产地有关,大米产在涿州邵村一带,那里地下水丰富,水质清澈甘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故此水浇灌出来的大米风昧独具。邵村产稻米历史悠久,古时就有“邵村花田”之称,是涿州古八景之一。现在,涿州贡米经过精加工,免淘冲氮,真空包装,销往世界各地

( 涿州)

二. 河北省 保定 蠡县 玉米粉丝

玉米粉丝

制作玉米粉丝水沸腾后,把添好料的蒸笼放在有蒸汽的锅或桶上,蒸5分钟,待淀粉七八成熟,把蒸笼取下,把蒸好的淀粉倒入运转的粉丝机中挤轧。一人下料,一人用手抓住挤出的粉丝,轻轻地随其速度向外拉,截成长度因人因地而直。

晾晒:粉丝机上剪下的粉丝,晾在地上1小时,打成垛,6-7小时后,开始在凉水里用水洗开,用木杆架起来晾晒干,包装入库。

三. 河北省 保定 定兴 炒代蟹

直隶官府菜中有道菜肴,名“炒代蟹”。此菜顾名思义,吃蟹不见蟹,鲜咸略酸、香气浓郁,非蟹确有蟹味。这道吃蟹不见蟹的美食是当时直隶首府保定著名的饭店——张家作坊的厨师为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特地烹制的。

相传,曾国藩特别爱吃螃蟹,同治七年,他到保定任直隶总督,正值寒冬。当时的华北冬日无蟹。直隶各级-在张家作坊为新任总督接风洗尘。张家作坊的掌柜,一代名厨葛洛秀为了弥补无蟹的缺憾,投曾国藩所好,绞尽脑汁,根据蟹肉的色泽、味道,用鸡蛋和鱼肉为主要原料,精工秘制,研究出一道“吃蟹不见蟹”的菜肴——炒代蟹。直隶总督曾国藩食后大为赞赏,作为直隶官府筵席的特别菜品,每逢宴请重要-时,都要将此菜推荐给大家,广受好评。清末民初,保定名厨任云章擅做此菜,并在此基础上从色泽、口味逐步完善,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四. 河北省 保定 安国 祁白芷

祁白芷

特点:体形似锥,质坚如锤,色如白玉,气重浓郁。《中药志》载称:产于河北安国称“祁白芷”。《中草药汇编》载称:兴安白芷即源于“祁白芷”。

主要用途:药、食两用。

药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食用:主要用于调料。

五. 河北省 保定 曲阳 曲阳石雕

曲阳石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曲阳县志》记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据现有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汉代,曲阳石雕已用于建筑业了。曲阳县城南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5年),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曲阳石雕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 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号和作者姓名。 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曲阳县人。唐、宋两代,曲阳石雕艺术更加繁荣,作品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历年发掘出土的还有曲阳石雕动物、瓜果等。

曲阳县境内有一座黄山,横卧东西,壮若银龙,满山汉白玉石洁白晶莹,脂润坚韧,宜精雕细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世代相传的雕刻工艺,使曲阳成为我国有名的石雕之乡。曲阳石雕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

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下部展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画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阳县石雕艺人的杰作。

曲阳是雕刻之乡,城南山石质纯净、坚韧润滑、品位绝奇,其多彩的资源给其艺匠施展技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曲阳石雕既不失魏代神秘朦胧的粗框气魄,又承启唐宋自然丰满庄重优美的造型,菩萨观音、力士天女、龙凤狮兽为其艺术典型。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进桥用牙、木雕精巧易透的手法丰富了石雕造型技艺,开创了小件精品的制作,拓展了石雕创意的广阔天地,使曲阳石雕成为现代民间石雕的重要代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曲阳手工雕刻技艺不断受到冲击,开料、手工刨荒、工具制作、手工锤钎等技法已近失传,模型也不再制作。此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雕刻材质和雕刻类型受到影响,佛像制作越来越少,这对传统曲阳石雕技艺的保留与传承也造成了不少损害。必须尽快制订措施拯救曲阳石雕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曲阳县的卢进桥和甄彦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六. 河北省 保定 莲池区 窑上花卉

南大园乡位于保定市南市区南部,总面积17.2平方公里。南大园乡下辖窑上村等17个行政村。现全乡总人口26405人,其中农业人口20216人,耕地面积6000亩。

近年来,南大园乡党委和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乡富民为中心任务,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创业者创业,持续贯彻产业聚集、项目聚集、品牌聚集、资本聚集、技术聚集、产业链延伸"五聚集一延伸"的发展思路,坚持将企业作为产业、将品牌做成名牌。民营企业在南大园乡得到了飞速发展。特色种植和食品加工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窑上村花卉市场辐射全市。

七. 河北省 保定 涿州 焖酥鱼

焖酥鱼

焖酥鱼是涿州传统名吃。将鱼收拾干净,按顺序摆在葱、姜、蒜、花椒、大料等佐料上,把烹好的汤汁放入鱼锅,将鱼漫过后撒上精盐。锅焖熟后骨肉酥烂,鱼味鲜美,风味独特。

八. 河北省 保定 安国 祁薏米

祁薏米 特点:体大粒圆,色白如玉,被称为安国“植物珍珠”。

主要用途:药、食两用。

药用: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食用:粥、糕等。

九. 河北省 保定 定州 驴肉

驴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鲁西、鲁东南、皖北、皖西、豫西北、晋东南、晋西北、陕北、河北一带许多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和地方名吃。如,河间驴肉烧饼、广饶肴驴肉、保定驴肉卷火烧、曹记驴肉、上党腊驴肉、高唐驴肉等。而且从营养学和食品学的角度看,驴肉比牛肉、猪肉口感好、营养高。

十.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鹿尾儿

鹿尾儿

吃文化在春节的年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西陵,每逢过大年,满族群众几乎家家都要做酱肉、香肠、米粉肉、白肉等各种菜品用来招待贵客。在这些菜品中,“鹿尾(yi)儿”是一道满族独有的美味。左图盘中左半部分红色的为香肠,右半部分白色的就是鹿尾儿。

满族人的先祖原来居住在东北地区,常年以狩猎为生,多以肉类食物为主。由于经常猎捕到野猪,他们就不断摸索以野猪为主要食物原料的各种美味技术,“鹿尾儿”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美味需要把一挂猪肝剁烂,过箩,配以香油和20余种作料,灌进猪肠子,而且必须是猪的直肠,放在锅中煮熟,即成为像鹿的尾巴一样的食品。切时刀口向上,以免挤出瓤儿。根据来客数量按片上,比如6位客人,就上7片,人均一片,剩一片压碟。

由于西陵满族吃皇俸,所以在吃上非常讲究。原来做“鹿尾儿”,需要将猪肝用菜刀反反复复剁7-8遍,直到将猪肝剁成碎末,仅这个工序就需要6-7个小时,而现在人们大多使用绞肉机碎肝。,“鹿尾儿”不能整片吞嚼,只能用筷子蘸着吮,才能品味到它的醇香。

忠义村刘茂财家就有香肠、鹿尾儿的手工作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