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沙特产大全 广州南沙万顷沙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沙特产大全 广州南沙万顷沙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7 00:19:37

一.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番石榴叶茶

最近天气炎热,特别多人喜欢趁假日去南沙一带玩水吃海鲜外加顺便逛农庄,不过临走时可别忘了那里还有一样手信可带,就是番石榴叶茶。在南沙种植最多的水果,除了木瓜就是番石榴。现在正是番石榴产量最大的时候,又甜又脆,尤其是南沙的珍珠石榴和胭脂红,前者爽脆,后者甜香软滑,都值得一试。

番石榴吃多了,可别忘了番石榴叶,要知道番石榴叶有山楂酸等成分,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国外常用来治疗糖尿病。如果小孩子玩耍时不慎划伤手脚,还可以摘两片番石榴叶嚼碎了敷在伤口上,立即有止住创伤出血的功效。

把番石榴叶用水煮开后晒干,就成了最天然的番石榴叶茶,它性温味酸,有良好的减肥去脂功效。如果怕苦,还可以加一勺蜜糖。这种番石榴叶茶,在南沙一带的农庄都有出售。

二.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万顷沙香蕉

香味浓郁,蕉身长,蕉体饱满,肉色乳白,清香甜滑,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E、黄色胡萝卜素和各种无机盐,是香蕉中的优良品种。当中的过沙香品种,其肉细嫩,带有奶香味,乃香蕉中的极品

南沙区种植香蕉历史悠久,依托地区的气候和土质等资源优势,出产的香蕉品质优良,产量多。其中万顷沙出产的香蕉最负盛名,远销全国各地,种植面积高峰时达10多万亩,获广东省名牌产品殊荣。由于万顷沙地区十几年来连续种植香蕉,致使地力下降,病虫危害日渐严重,给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南沙区成立后,通过引种、培育皇帝蕉等抗病新品种,成立皇帝蕉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香蕉产业在新的起点上稳定发展。2009年南沙区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总产量约2.5万吨,其中皇帝蕉种植面积近3000亩,是南沙区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

三.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广东四式汤圆

广东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4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4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4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4种味道各异。

四. 河北省 承德 承德县 南沙饼

南沙饼在承德已传承百年之久,可以制作很多种馅,甜而不腻,软绵绵的。如澄沙馅:将红小豆煮熟,成糊烂状过筛,除去皮渣豆沙。炒锅内放200克白油,按500克豆沙500克白糖比例配制,加文火炒干,待不粘时再加桂花和适量青红丝而成。水晶馅:将猪板油去皮切丁,用开水焯一下晾干。按500克板油750克白糖和成馅。此馅适于冬季食用。

原料配方:面粉1千克 猪油250克 白荞面500克 白糖1千克 香油200克 杏仁、桃仁、青红丝、桂花、香精适量

做法:

1、用500克面粉与250克炼熟晾冷的白油和成油面,另用500克面粉加入300毫升清水和成水面,用水面包油面擀开成面皮。

2、将白荞面蒸熟,按500克干面1千克白糖、200克香油的比例。适量加入桃仁、杏仁、青红丝、桂花和少许香精拌和成馅。

3、按每千克面粉出40只饼的分量揪剂子擀皮,用皮包好馅,擀成3毫米厚的南沙饼生坯,上铛,用温火烙7分钟左右即成。

五.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红番薯

红番薯糖份高、淀粉低、纤维少、味香浓、软滑可口。



“蕉门红”番薯产于黄阁镇蕉门村,并因薯块皮肉均呈红色而得名。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说清末期间曾是贡品。“蕉门红”番薯具有薯体偏小而均匀,含糖份高、淀粉低、纤维少、味香浓、软滑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质优、高档次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番薯品种,闻名于穗、港、澳,成为众多知名人士及港澳乡亲指定品尝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蕉门红”番薯生长对土壤所含成份要求特殊,土质不符则番薯品质、风味变异,甚至不能结薯。为了充分发挥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拳头产品,1999年已经把建设“蕉门红”番薯种植基地纳入农业产业化“3998”工程项目,改善基地生产条件,并采作组织培养提纯复壮和开展试验示范,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土——“蕉门红”发扬光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年产量250多吨,每年12月是“蕉门红”的上市时间。

六.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灵山西芹

西芹叶柄色泽翠绿,无空心;肉质脆嫩,纤维少,味甜、可食率高。

灵山镇七一村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试种西芹,多年来重视良种引进工作,并不断探索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普遍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提早种植季节,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村主要选用美国百利牌、加洲牌西芹品种进行种植。七一西芹一般单株重1-2公斤,可食率高;叶柄色泽翠绿,无空心;肉质脆嫩,纤维少,味甜、品质佳。近几年,全镇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500亩左右,平均亩产7500公斤,总产量约2.6万吨。上市时间为11月至翌年3月。该品种以北运为主,部分远销港澳和新加波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七.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榄核果蔗

榄核果蔗主要有黑皮果蔗和黄皮果蔗,其中黑皮果蔗占果蔗总面积90%左右,黄皮果蔗占10%左右。黑皮果蔗又分为大灰种、本地种、优选2号(又称“靓仔蔗”),生长周期12个月左右,收获期是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份,茎径3.5-4.5厘米,株高2.5—3米,单茎重2.5—3公斤,平均亩产量7—8吨左右。榄核果蔗具有皮薄,茎嫩,松脆,组织充实,汁多,清鲜甜口,风味醇厚,带有冰糖清味。外观上达到“粗、平、匀、净”的标准。即茎型粗大、平直、上下均匀一致,节间长度适当,节平净整齐,蔗茎充实沉重。因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冬季无霜雪冻害),土壤条件适宜(疏松通气性好、肥沃、深厚、保水、保肥,且富含氮、磷、钾、钙、镁、锌等果蔗生长的必要元素),尤其是榄核镇区域优势与众不同,镇内河网纵横,农业生产灌溉依靠大自然的潮退潮涨现象(俗称潮灌)。虽然下游河口连贯狮子洋,但有一定距离,而且上游有西江、北江河道相连,致使农业生产灌溉水源不受咸潮影响,水质优良,所以榄核镇出产的果蔗无论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保证,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表皮油润无瘕疵;蔗身高大挺拔;节与节之间疏而有序;肉质爽脆味道甘甜。

榄核黑皮果蔗表皮乌黑油润无瘕疵,无虫节,蔗身高而挺直,节与节之间疏而有序,肉质脆而甘甜;黄皮蔗具有外形靓,颜色金黄有光泽;皮薄、汁多、清甜、爽脆、口感好等优点。榄核果蔗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农民传统种植品种,也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农民都掌握了果蔗科学栽培技术,因此生产出来的果蔗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卖相好的特点。

八.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万顷沙大蕉

体形较比香蕉肥大,蕉肉饱满,滑甜软滑,颜色金黄。蕉皮有一绿线,熟透时蕉柄仍是青绿色,蕉顶呈紫红色,故有“红嘴绿莺哥”的美名。大蕉皮晒干可入药,主治湿热

(番禺)

九.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虾饺

虾饺是广州的传统美点。其特点是;清鲜味美、爽滑而有汁。在制作上较为讲究,将澄面、生份制成虾饺皮;鲜虾洗净去壳吸干水分压烂搅拌成肉胶,肥肉切成细粒,用开水烫至刚熟,再用清水浸过,使肥肉既爽而又不致出油;加入鸡蛋白、细笋丝、味粉、麻油、胡椒粉等配料,经冷冻后制成虾饺蒸熟。虾饺片薄而半透明,皮内鲜饺馅料隐约可见,形似一梳香蕉。由于外形美观,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深受海内外食客赞誉。近十年推出的鸡粒虾饺、蟹黄虾饺等新品种更受食客的青睐。

十.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绿豆酿莲藕

万顷沙农副产品相当丰富,由新鲜的本地农副产品制成的美食就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番禺新垦莲藕个头大且很粉,是当地一大。不少酒家就用它制出特色菜,吸引了不少食客从广州、港澳慕名而来。其中,莲藕炆火腩、莲藕炆鸭肉、南乳炒藕片都是当地的名菜。最特别的一款是绿豆酿莲藕,厨师先把绿豆煲熟去皮,再把它酿到莲藕洞中去,加上特别配料把莲藕煲淋即可上碟。这道菜粉中带香,美味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