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端州买特产地方 肇庆端州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端州买特产地方 肇庆端州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8 16:57:08

一. 广东省 肇庆 端州区 肇庆莲藕

肇庆莲藕

莲藕是莲的地下茎。肇庆莲藕闻名国内外。

莲属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腐植质土壤的池塘、水沟和沼泽中,莲的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和白色两种。莲的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里,合称莲蓬。莲的地下茎,叫莲藕,长节,节上有鳞片叶,茎中有管状小孔,折断有丝状物相连。

肇庆市,特别是星湖及其周边的池塘和低洼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莲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肇庆生产的莲藕粗壮、肥厚、浑圆,外皮呈黄褐色,肉白色,微甜而质脆。生吃,松脆爽口,味美香甜;煲熟,细嫩香滑,松化柔润。

肇庆莲藕产量高,多用来泡制成糖莲藕,它以松脆爽口、甜而不腻而远销港澳各地。

二.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金山绿茶

“金山绿茶”,茶质、茶味和茶色独特。全部采用独特的传统采制技术,茶汤黄绿透明,茶味香气浓郁,回甘味久。富含钾、钙、锰等19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茶多酚、硒等。具有消除疲劳、防辐射、降血脂、解烟醒酒等功效。

三.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鹅油酥

德庆鹅油酥是德庆传统饼点,创制于清未,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17年曾获香港举行办的糕点饼饵展销评奖大会优等奖,从此驰名远近.多多牌鹅油酥由于享有盛誉,远销港澳,华南,华东,南洋等地。

多多牌鹅油酥选料上乘,传统制作,入口甘香松化,油而不腻,酥而不散,食罢嘴留余香,令人回味,是送礼的佳品。

四. 广东省 肇庆 端州区 端砚

端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端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端砚与徽墨、湖笔、宣纸并称“文房四宝”,在我国四大名砚中,端砚最为著名,它的石质坚实而润滑,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古称端州)的烂柯山和北岭山一带,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当时的端砚无图案花纹装饰,十分简朴。据说到了唐中叶时,一名老砚工路经端溪,看见有两只仙鹤落进溪水中再没有起来,他张网捞捕,捞起了一块石头,石中有鹤鸣声,他把石橇开,奇石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上面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后来砚工们纷纷仿制,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工艺品的开始。

五.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田艾

田艾

田艾每年农历正月,当地田野上便会出现三五成群的采艾人。田艾(又称黄花梦)是一种食用草本植物。它细骨柔软的茎,蜂翅大小的叶子,粘有细嫩的绒毛,呈银灰色,捣烂粘韧柔软,其味芳香可口。按当地人的说法,它具有安胎、预防糖尿病、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通常用来煲汤或做成田艾饭。

六.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怀集甜瓜

广东金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怀集县岗坪镇,常年光照资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优质大米、果蔬等。公司基地首期种植甜瓜品种主要有小白龙、玉菇、脆红一号、众云一20、瑞红一号等,于本年五月收成,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甜瓜摘后当日必须销出,以保证甜瓜口感,并根据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差别,分开销售,如上海一带较喜欢清甜软棉的口感,销售此地的玉菇、瑞红一号更多些,而广东当地人喜欢脆甜口感,销售到本省的小白龙、脆红一号、众云-20更多些。

七.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蜜桔

该品种果实吃起来有蜂蜜味,故名蜜桔,11月下旬开始成熟,12月中旬为适收期,属中熟品种,果实椭园形,成熟时仍带浅绿色,熟后才能转绿黄色,肉质细嫩化渣,蜜味芳香,果实单果重25—35克,可食率77.8%,可溶性固形物11—14%,每100毫升含全糖12.1克,含果酸0.063克,是高糖低酸的柑桔品种之一。蜜桔树冠矮小,枝梢细而密集,叶片椭园形细小,丰产性一般,但品种上乘,是九十年代四会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

( 四会)

八.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广藿香

广藿香

广藿香是高要市山区药材之一。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趁鲜切段用,或阴干生用。

广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和刺蕊草醇。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作用。有防腐和抗菌作用。此外,尚有收敛止泻、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汗等作用。

藿香叶偏于发表,藿香梗偏于和中,鲜藿香解暑之力较强,夏季泡汤代茶,可作清暑饮料。高要市被广东省药材总公司认定为广藿香的正宗地道产地。

九.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麦溪鲤

麦溪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麦溪鲤产地为古西村的有麦塘和白溪塱塘(合称为麦溪塘),麦溪鲤因而得名。由于独特的生长环境,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味道鲜美。麦溪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麦溪鲤,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已负盛名。 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浑身柔软,鱼身两侧有3条光闪闪的金线由鳃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更奇者,麦溪鲤无特殊种苗,普通鲤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鲤;如把麦溪鲤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鲤鱼

麦溪鲤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至30多元一斤。( 肇庆)

麦溪鲤,因产于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麦塘和白溪塱塘(合称为麦溪塘)而得名。麦溪塘的生态非常独特:麦溪塘原本是耕地,早稻收割完后,农民留下稻禾禾头,再把山泉水引入塘中养鱼。塘里自然生长着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丰富的天然饲料,因此,麦溪鲤无需人工喂养就能长得膘肥体壮,而且鱼肉无泥腥味。虽然这些鱼儿三餐无忧,但它们必须用尽全力才能获取到食物,尤其是由于埋藏麻慈籽生长在泥土里,鱼在获取食物时运动量大,从而提高了肉质。因而麦溪鲤肉质鲜嫩可口。

食料天然外,鱼塘的泥土含有多种矿物质、塘底有温泉泉眼、塘内深处有原始森林沉木堆积等,都为麦溪鱼的生长提供了优厚、无污染的天然环境,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地理特性让麦溪塘不能轻易扩建塘面积,造就了麦溪鱼的珍贵之处。2012年3月,麦溪塘获得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

麦溪鲤环境独特,饲养时不需要特殊种苗,普通鲤鱼种放到麦溪塘,养足时间就可转变成麦溪鲤;如把麦溪鲤放到别的鱼塘,经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会转变成普通鲤鱼。

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鱼身两侧有金星,鳞银白,煮熟后缩成小粒,肉质肥嫩似鸡,蜜味,甘香可口。有一首诗这样来概括的特点:“两边金线串银鳞,鱼骨含玉腹满膏,头短缩膊肉嫩滑,味佳旺血兼养颜。”古西村人烹制麦溪鲤有一套独特的手法,以清蒸为主,直接把鱼剖开对半,略拌少许盐、油和陈皮丝即可,鱼肉嫩滑、清甜、甘香,即使不放姜、葱、酒,照样感觉不出腥味。

麦溪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活道粉葛

活道粉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活道粉葛是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活道镇的。活道粉葛是高要市独具特色的传统农产品,始于明末清初,由当地的野生葛培育而来,其中以仙洞粉葛最为闻名。注册了“活仙葛”牌商标。

活道粉葛是高要市独具特色的传统农产品,始于明末清初,由当地的野生葛培育而来,其中以仙洞粉葛最为闻名。

2009年,仙洞村成立了仙洞益群粉葛专业合作社,从此仙洞粉葛实现了“华丽转身”。合作社实行“合作+农户+标准+基地”的生产模式,以基地为示范,为农户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并负责产品销售,确保了农民的利益。合作社注册了“活仙葛”牌商标,并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论证和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论证。记者了解到,通过规范管理,引进优良粉葛品种和先进的储存技术,并加强技术人员指导和培训,粉葛亩产从原来的5000斤提高到现在的6000斤,增幅达20%,户均增收4000多元,形成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

仙洞益群粉葛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但吸引了仙洞村的农户积极加入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村的农民种植无公害粉葛。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292户,占仙洞村农户总数的51%以上。仙洞村粉葛种植面积达1600亩,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种植粉葛面积达4000多亩。合作社健全了规范管理制度和农产品安全体系,在种苗供应、栽培管理和粉葛采收、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制定标准体系,确保了农产品符合出口标准,“活仙葛”品牌逐步打响。仙洞村粉葛基地也被肇庆市检验检疫局认定为供港蔬菜基地,仙洞粉葛成为香港政府指定收购的供港果蔬之一,60%产品由东莞市润丰国际蔬菜有限公司出口香港、澳门等地。

活道粉葛

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现辖行政区域

《高要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划定活道粉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高府函〔2013〕67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

《活道粉葛》(草案)

《活道粉葛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