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狮子林周边特产 苏州必买的十大方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狮子林周边特产 苏州必买的十大方便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5 13:10:57

一. 广西 玉林 博白 瘦肉型猪

我县养猪业从60年代始引进外种,搞杂交改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中期,杂交改良面达90%以上,人工授精技术得到普及。80年代初,我县外贸局根据市场的需要,首先办起两个规模瘦肉型猪场,获提较好的效益,为博白瘦肉型猪的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后来食品公司转换机制,积极兴办瘦肉型猪场,到92年底,全县有瘦肉型猪场18个,年出栏3万多头。93年以后粮食系统、供销系统以及一些单位及个人都在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引导下兴办瘦肉型猪场。从此,我县瘦肉型猪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广西瘦肉型猪生产的第一大县。据统计,1999年全县饲养瘦肉型猪85.68万头,出栏58.67万头母猪存栏3.56万头,瘦肉型猪饲养量占全县生猪饲养量188.85万头的46%,全县现有规模猪场468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场有11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场有325个,形成了基地化生产,产品远销广东、海南和港澳,瘦肉型猪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中的主导项目,并于1998年底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建设通过验收。我县抓猪的品种改良有较好的传统,在发展良种方面,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多年来不惜价钱,到上海、杭州、四川、深圳、武汉等地购进目前国内领先的优良品种,如:比利时长白、英系长白、台系长白、大约克、美系杜洛克、台系杜洛克等,同时经过三元杂交作为发展商品猪的主要途径。并按《种畜禽管理条例》等国家规定,严格建设种猪场,为商品场提供优良合格的种猪。1998年全县有四个种猪场通过自治区验收,获区一级种猪生产许可证,从而使我县瘦肉型猪品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树起了博白瘦肉型猪的品牌,如在广东、海南的一些地方肉商树起“博白瘦肉型猪”牌子进行经营。( 博白)

二.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红烧狮子头煲

红烧狮子头煲

菜式制作

1.将山东馒头加水泡成煳状,再和其他材料及调味料一起充份拌匀,放入冰箱冷藏约60分钟。

2.用手将绞肉糰做成肉饼,用平底锅两面煎黄,一一做好后,放入深锅内。

3.加入所有滷汁材料,并倒入适量的冷水,盖过肉饼,滷煮1小时即可。

4.可另外准备大白菜,事先汆烫过,再放入滷汁中煮软,盛入砂锅时,先放大白菜垫底,再将狮子头放在上方,淋上一些滷汁后即可上桌食用。

三.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城贡丸

玉城贡丸

肉丸,玉林人称肉蛋。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肉丸汤、炒肉丸是筵席的佳肴。

四. 广西 玉林 容县 都峤山铁皮石斛

都峤山铁皮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都峤山铁皮石斛是广西玉林容县的。

1、形态特证

铁皮石斛为多年生附生兰科草本植物,茎直立、园柱形,长5~35cm,直径0.3~06.cm,节间长1~2.5cm,具紫色纵纹,紫红色或黄绿色,一年生茎对光半透明,可见内部条状纤维,多节,节环铁青色至黑色,故又有黑节草之称。节上有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叶互生,3~20枚,嫩叶紫红色,老叶黄绿色,生于茎上部节上,二列,矩圆状披针形,长3~7 cm,宽0.8~2.0cm,先端钝,顶端略钩,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谈绎紫色;叶鞘灰白色,稍带紫色斑点,鞘口开张,抱茎不超过上一节,常与节留有一个环状间隙,质硬而脆。总状花序,生于无叶的茎上端,长2~4cm,呈回折状弯曲,每节间花1~3朵,淡黄色和白色,稍有香气,花直径1.5~2.0cm,唇型花,其中一花瓣变异成唇瓣。铁皮石斛花白雌蕊与雄蕊合为一体形成一种典型的合蕊柱,雌蕊位于下方,雄蕊在上方,每枚花有花粉粒4粒,药帽近卵形,顶端中间开裂,花苞片谈白色,花被片黄绿色,辱瓣卵状披针形,长1.6cm,白色上半部具一个紫红色大斑块,下部两侧具有紫红色条纹;中萼片与花瓣相似,矩园壮状披针形,长1.7~1.9cm,宽0.4~0.5cm,侧萼片宽约1cm;萼襄园锥形,长0.5 cm,辱盘上密被乳突状短柔毛,基部有1枚黄色胼胝华。铁皮石斛果实为橢园形蒴果,长3~5 cm,成熟时为黄绿色。每个果实含有上万颗种子,其种子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为黄绿色,两端具翅,外形为长纺锤形,种子大小为长0.4 mm,宽0.09mm。

2、生态习性

铁皮石斛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安微、贵州、广西、浙江、广东等省份,西藏也有分布,其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多附生于海拔2100~2500米的林缘岩石或林中长满苔藓、爬满野藤,直径粗的阔叶树,喜阴凉、湿润环境,通常与地衣,蕨类和藓类植物互生。适宜在空气相对温度大于70%的环境下生长,生长期年平均温度在17~22℃,最冷月最热月温差不明显,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无霜期250~25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耐干旱与严寒。开花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6月下旬,花期3~6个月。荫果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陆续成熟。铁皮石斛的种子极为细小,胚胎发育不完全,无胚乳组织,在自然状态下发芽率极低,有性繁殖力极为困难,主要靠无性繁殖,从根部不断分孽或从上部茎节处生根长出新的植株。茎的生活期通常为三年,3~4月初二年生茎的基部腋芽萌发成幼苗,1枚母茎能发1~3个新苗,一般在第三年秋末春初采收。

所在地域:

广西

申请人:

广西容县金地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都峤山铁皮石斛保护范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经110°15′─110°53′、北纬22°27′─23°07′之间,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5公里。东部与岑溪市相邻,东北部与藤县连接,南部与广东省信宜市和北流市接壤,西部与北流交界,西北部与桂平毗连,北部与藤县、平南县联接。最东部是大坡冲东端之玉桂山,最西部是石头西端之大垌、陈冲,极南是黎村南端之勾髻山,极北是大田圩、平山、古泻等村。都峤山铁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容州镇、容西乡、十里乡、石寨镇、杨梅镇、灵山镇、六王镇、黎村镇、杨村镇、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15个乡镇及其所管辖的219个行政村。

五.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北流桂圆干

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为龙眼的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化学成份,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北流市具备有种植亚热带水果龙眼的良好气候条件,全市拥有龙眼种植面积16万多亩,年产石硖、大乌圆等优质龙眼3万多吨,年加工优质桂圆干5000多吨。

北流市早在1998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十强水果县(市)”。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共同努力,北流市龙眼生产已进入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产业化发展形式已由最初的“基地+农户”向“龙头企业+农户”的较高层次发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市水果发展总公司+农户”、“合作社(协会)+农户”、“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实施“优果工程”,所生产的桂圆干均选择优质龙眼生产,产品外观好,品质优,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产品远销区内外及港澳地区。

六.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铁锅

陆川县是全国著名的铁锅之乡,该县生产铁锅历史悠久,始源于嘉庆年间。现全县有铁锅厂23家,年产工业、民用铁锅1200多万口,是全国最大的铸铁锅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铁锅规格齐全,品种繁多,有普通铁锅、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的稀士合金锅、抛锅、搪瓷锅、调温锅、平底锅等。各种铁锅美观大方,质量上乘,热传导性能好,耗能低。民用铁锅曾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七.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白散

白散

白散即米花,壮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玉林人俗称“白散”,既取其洁白松散之意。

白散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

1、选料。选用的糯米要纯净、粒大、粘性好、洁白,筛去碎米后,置容器中浸泡一夜,滤起、晾干。

2、笼蒸。把糯米放置蒸笼中,用猛火蒸。要掌握好糯米的熟度,过熟则板结,难透气,打胚时难脱模,油炸时难松散,吃时硬而不脆;熟度不够则粘性差,作胚时易散不成形,油炸时爆裂不完整。

3、打胚。用刻有吉、福、喜、寿的凹字的木模,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打胚要趁糯米饭热,迅速填入木模,摊平、略压实,打在晒箕上,饭热度不够则粘性差,难成形。

4、晒胚。待胚散热后,移置竹筛上晾晒,要勤翻,正反都晒,以干爽为度。

5、拖糖水。把干爽的白散胚在已煮好的糖(白糖或黄糖)水中,浸匀后即捞起,叫拖糖水;要掌握糖水的浓度,过稀则不甜,过浓则使白散在油炸时不散,一般糖和水的比例以三比一为宜;拖糖后的白散胚要晒干,置容器中密封待炸。

6、油炸。茶油最好,花生油次之。油炸前,把白散胚晒(或烤)一次,去水气。油在锅中煎沸,逐个把白散胚放进,正面朝下,用长竹筷不断拨动,使朝同一方向旋转,待散胚浮起,即用筷把胚身翻转,压沉,再炸一二分钟,即可捞起,搁置盘中,漏去余油,散温后即可密封储藏后用。

八. 广西 玉林 博白 那林鱼

那林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那林鱼是指位于广西博白县所辖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等7个乡镇境内养殖,符合特定质量标准,具有独特品质,用“那林”地域名称命名的一种本地活体草鱼。

地处六万大山余脉深处的那林镇一带,山顶浓雾覆盖,河溪纵横,无公害无污染的山溪泉水丰富,长流不息,水质清新无污染,矿化度小于1克/升。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当地人在溪边、山沟或村边空地挖成小鱼(塘)池,引来长流的山泉水养草鱼,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全程投喂草料,经3年至4年养殖,便达到4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博白当地一直有句老话流传下来:“博白蕹菜鲜,那林鱼味绝!”。那林鱼历史悠久,有300多年养殖历史,从古至今,深受文人墨客,逐味品鲜之人的喜爱。白州之野产异鱼,此言不假,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宋时期,博白绿含山和大荒山上之池皆有婢妾鱼。宋·乐史《绿珠传》有云:州境有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有池,池中鱼有婢妾鱼。绿珠生双角山下,美而艳。据传,绝代美女绿珠即七彩婢妾鱼精幻化而生。到清代,这种珍贵的鱼类不再见记载于任何史料,倒见清道光年间的《博白县志》(道光十二年重版)记载,上述大山之池中亦见菩萨鱼清游。故老相传,最大的那林鱼是清朝年间养了105年的一条草鱼王,重达41公斤,有着“水浸木”的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当年七仙女中的织女跟牛郎相爱出走后,剩下的六仙女闷闷不乐,故偷偷下凡散心,经过那林镇六塘胫,见此地风景优美,有六口清澈见底的水塘,因而一人一塘在水中戏耍。由于塘中没有生物,显得过于沉静,六仙女中的一人便出从天庭中取鱼放入此六塘中,以焕生机。有一天,六仙女在水塘中逗玩水中的鱼,旁边有一放牛青年路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加之受烈日爆晒晕倒在地,六仙女看到后,便将其扶到树下,从水中取出一条鱼用于煲汤给该放牛青年喝,该青年喝后便恢复了清醒,更是感觉得精力充沛,口中鲜味仍回味无穷。六仙女同情放牛青年生活贫穷、艰辛,便取水中之鱼给他带回家中繁殖。

放牛青年得此鱼后,回家利用那林自然生态环境,在溪水旁边挖窝养鱼,每天勤勤恳恳上山割草,摘瓜叶喂养鱼,精心喂养的鱼条条都膘肥体壮。由于干旱无收,乡亲们每天都挨饿,放牛青年抓鱼煮汤,分发给乡亲们喝,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乡亲们个个称赞,口口相传,此后那林家家户户都把此鱼当宝一样养殖开来。鱼愈养愈多,名声越来越大,从此那林便成了鱼米之乡,那林鱼也因此得名。

博白群众自古就有利用山泉水养鱼的习惯,那林鱼主要以草鱼为主,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优越自然条件,人们在溪边、山沟等地方筑10-100平方米的小鱼塘,且利用当地特有的泉水自由落差,形成一种循环流水养殖,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以吃嫩草、菜叶等草料喂养,养殖3年至4年,便达到6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与管理经验,并世代相传。

那林鱼在博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也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伴随着六万大山山泉溪水静静流淌,在博白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那林鱼生活在长流山泉水中,山泉水水源充足,长流不息,非常有利于那林鱼的高品质、标准化养殖。那林镇一带冬暖夏凉,水温冬季在10度以下,夏季在25度左右,全年适合那林鱼生长,但由于仅投喂天然草料或农作物的茎叶,生长不是很快,养殖周期长,一般要喂三年以上,可长到4公斤以上,5年以上可达到6到10公斤。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副局长肖锋闻讯亲自前往博白那林实地考察山窝大草鱼养殖,提出山区养鱼要学那林。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玉林日报等各级媒体也对那林鱼进行过大量报道。201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博白大观》则对那林鱼的历史、地理方位、养殖方式、品质等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如今,那林鱼早已畅销深圳、广州、东莞、南宁、上海等地,当地村民用氧气袋长途运输,越销越远,享誉全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现辖行政区域

《博白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那林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博政发〔2016〕27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那林鱼》(草案)

九.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鄱阳湖狮子头

鄱阳湖狮子头是南昌名菜,制作独特,质地酥软,味道鲜美。

制作方法:先将香芋切丝放盆内加精盐拌匀腌软,猪肉剁成米粒状。再将肉粒、香芋丝、马蹄末、火腿末、干贝丝、姜末、鸡蛋拌在一起,加入干淀粉、精盐、酱油、胡椒粉搅打后分成4份,每份包一个咸蛋黄,即为狮子头生坯。然后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到五成热时,放入狮子头生坯,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高汤(与狮子头相平)后再加精盐、料酒、酱油、葱结、姜丝上笼蒸2小时左右。至酥烂出笼,拣去葱结。

炒锅上火,放入清水烧沸,加入少量油,放入菜心、精盐、鸡精、味精,略炒至熟,出锅盛于平底汤盘内。炒锅重上火,将狮子头的原汁倒入锅内,狮子头反扣于菜心上,用湿淀粉勾芡,加入明油,淋浇于狮子头上即成。

十. 广西 玉林 容县 石锅鸡

石锅选用天然的-石雕琢而成,-石中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食用石锅烹饪的鸡、鱼等生鲜食品,对人体有防癌强体之功效,且风味独特。

寻找新口味:石锅鸡 石锅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