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迁特产简笔画大全图片彩色 宿迁家乡特产简笔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迁特产简笔画大全图片彩色 宿迁家乡特产简笔画更新时间:2022-05-06 00:10:35

一.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新袁柳编

一、简介

新袁柳编是流布于江苏省泗阳县新袁及其周边乡镇的一种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柳编采用杞柳为原料,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柳编制品以造型美观、花样繁多,简便实用而普遍被当地群众作为生产生活、家居装饰用品。随着编制技艺的日臻完善,新袁柳编也由最初的粗加工演变为精加工,同时,也由乡亲邻里相互馈赠之物转变为市场销售产品。它无毒、卫生、精致、美观,倍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喜爱。

二、形成背景

早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一带,黄河故道水位暴涨,冲决堤岸,黄河故道与洪泽湖连成水天一片,宽长数十里,几无一片干土,因此,人们就称这里为新滩湖。天长日久,洪水四流,黄水所夹带之泥沙,沉积淤垫,原来的新滩便逐渐形成了滩涂。由于这里地势低洼,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当地人便在这里栽植大量耐湿、耐碱的杞柳,用来固沙保土。每年入冬季节,人们便将干枯的杞柳收割回家当作柴禾。由于柳属落叶类灌木,自然繁衍较快,年复一年,这里便形成翠柳万行的自然景观。

三、发展沿革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柳编是每个农户家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广大老百姓普遍运用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其历史久远,传承广泛。新袁柳编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特色鲜明的物产。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杞柳),编织技艺代代相传。

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1),在新袁一代,袁氏家族中有一位叫袁靖,世代以木工为生,替附近百姓订做家具等。他天生聪颖,发现新滩湖到处长着茂密的杞柳,当作柴禾实在太可惜,便常用杞柳编制床垫及各种容器。日久,邻里相互效仿,以此编织家庭日常用品,开始从简单的床垫、草篓到复杂的簸箕、笆斗、提篮等,就这样,他们世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依然沿袭这种传统的编织技艺,一些技艺娴熟的手艺人,常作为当地能人而深受地方百姓推崇。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也经常编织一些筐、篓、簸箕等相互赠送,以表达乡邻友好之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深入人心,许多掌握精湛的柳编技艺的新袁人,忙于生计,将一些柳编产品由原来的家用品变成了商品,许多家庭以柳编为生,大大促进柳编技艺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柳编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新袁柳编开始从传统农户走向规模化生产。新袁办起了藤柳厂,开始时规模并不大,七八间房子,几十个工人,利用当地栽植的杞柳条,加工一些农家日常用具。后来,柳编规模日趋扩大,技术也日益精湛,由县外贸部门安排,为外商生产一些包装箱、抹布篮等用具。产品门类也渐渐多起来,有提篮、童篮、吊篮、挂篮、动物篮、筐类、家具类等远销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欧、美国家许多上层人士家中,都少不了柳编用具,特别是盛瓜果的器皿和常接触的各种筐篮。

20世纪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庄德新先生,在台湾《桃园观光》杂志发表《新袁小镇散记》中,对新袁柳编作了详细的介绍,从而使新袁柳编享誉海内外。

四、工具及产品

新袁柳编的制作工具有:刀子(传统常用镰刀)、扳钩和斧头。其余则主要靠手工旋编而成。柳编产品种类繁多,早期产品有簸箕、笆斗、晒簸、草篓等;后期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一大批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柳编产品:提篮、童篮、吊篮、挂篮、果篮、动物篮、筐类、家具类等。

五、主要技法

新袁柳编制作技巧简单,大致可分为取材、浸泡、脱皮、晾晒、选料、编制、着色、罩漆八个阶段。

1、取材:是将生长在沟渠、河道旁的杞柳,砍伐回来,打包成捆,以便浸泡。

2、浸泡:将杞柳条放到水里浸泡约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使其表皮松软,便于脱皮;

3、脱皮:将浸泡好的杞柳条表皮刮去;

4、晾晒:将脱皮后的杞柳条放到阴凉处凉干备用;

5、选料:把脱皮后的杞柳条,根据粗细、长短进行分类,以备量材适用。

6、编制:根据需要及样品图纸进行制作;

7、着色:根据需要对柳编制品涂上颜色;

8、罩漆:将所制成品罩上清漆,这样既光滑美观,又经久耐用。

六、传承状况

传统的新袁柳编传承,多以家庭为单位或邻里相互借鉴而自觉传承,它没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传承脉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一些擅于柳编技艺的民间能手,如:袁靖和袁林兄弟二人(1832—1856);袁氏家族中袁怀玉、袁怀成、袁玉宝、袁怀高、袁怀中(1969—1978);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崔建华、徐其实、韩光全、张修发、肖其贵、杨恒平、张家俊、陈明亮、朱长安等师徒传承;现在尚有杨同志、李继先、贺辛之、周以平、周海燕、杨兰英、崔长之、葛广显、田兵等依然在师徒传承。

但是,伴随当年的“夭桃千顷,翠柳万行”的景象渐远,新袁柳编也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原料市场。柳编的功能也由实用性更多地转变为装饰性,它与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日渐疏远。

七、传承人

田兵:男,1946年出生,新袁镇河堰村学校组人,其柳编技艺精湛,手法多变,擅大中型柳编。作品新颖别致,深受消费者亲睐。

崔建华:男,1948年出生,新袁镇新袁街人,擅小型装饰品柳编制品生产,作品特色鲜明,小巧玲珑,技艺巧夺天工。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软炒归仁绿豆饼

主料:归仁绿豆饼

配料:葱、蒜、盐、味精

做法:葱蒜、绿豆饼放入油锅中翻炒熟,加入少许盐、味精起锅即可。

功效及营养价值: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米要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经常食用绿豆饼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四季皆可。

信息来源: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

三.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白酥梨

泗阳白酥梨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的达1500克,果实近圆柱形,果皮黄色,稍带浅褐色,充分成熟为金黄色,果点虽小但密而明显。其果果心小,果肉酥脆爽口、皮薄多汁、味道浓甜而香。果实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可溶性固形物11.2-15%,品质上等。果实采收时间长,从八月中旬开始,一直可采到十月中旬,无落果现象。

果实亦较耐贮藏,一般可贮至次年3-4月。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酒、梨膏、果脯和罐头等,梨汁、梨膏有很好的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功能,是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该品种产量高而稳,既好吃又好看,市场销售也好。在九六、九九年省级两次评比中,泗阳白酥梨荣获省优质果品称号。成年大树平均单株产量一般在200公斤左右,最高单株产量超过350公斤。经济效益高,市场价格高于其它品种。

泗阳白酥梨产于爱园镇果树实验场(原名泗阳果园)。白酥梨果型大,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的重达1500克,果实呈圆柱形,果皮呈黄色,稍带浅褐色,充分成熟时呈全黄色。其果核小,果肉酥脆爽口,皮薄多汁,味道侬甜而香,经科学化验,果实中含有糖灯、有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在1996、1999年两次省级评比中,泗阳白酥梨荣获省级优果称号,畅销大江南北。

四.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苏阳中草药山鸡

苏阳中草药山鸡养殖基地位于泗阳县王集镇张坝村,是由大学生村官刘杰、戴萌和陈敏创办和领办的项目,该项目占地50亩,拥有育雏室5个,可以承接一万只鸡苗同时育雏,成鸡室29栋大棚,活动场地一万平方左右,现在属于二期项目,本期拥有成鸡近1000只,雏鸡4000只,本项目将继续扩大规模,到09年年底成鸡将达到上万只,种鸡500只,可实现孵化、养殖和销售相结合,此外,本项目将对山鸡蛋进行包装销售。

五.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泗洪清水龙虾

泗洪清水龙虾是江苏宿迁泗洪的,泗洪人对清水龙虾的烹制颇有研究,一般的做法是:选用的小龙虾规格在8公分左右,产自洪泽湖无污染浅滩区水草地,色泽鲜艳、通身洁净、没有土腥味,鲜活体健、爬行有力。放入清水中续养24-36小时,以排净其体内污物。在烹制时,用大火把锅烧热后,放入食用油,再烧至翻滚后放入纯净的小龙虾,翻炒3分钟,倒入取自洪泽湖天然湿地深处的生态水,同时,放入葱、姜、料酒、精盐以及地方原生态特种植物配料,扣盖后大火烧5分钟,然后文火烧8分钟即可。

洪泽湖渔家美食一条街参赛的“清水龙虾”系列美食宴席曾在江苏省第二届餐饮业成果展暨第五届烹饪技术比赛上,以其“清、嫩、滑、鲜、香”等特色赢得海内外美食家的好评,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成果展示金奖和烹饪主题宴席特等奖。

主料:主料:龙虾1500g

配料:葱、生姜

做法:把洪泽湖里的龙虾(重量:8钱至1两左右),用清水洗净,加入葱姜盐一起下锅,30分钟即可使用。

功效及营养价值: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信息来源: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

六. 新疆 阿克苏 阿克苏市 手工彩色达甫鼓

新疆彩色达甫鼓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专注的目光。据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经销旅游产品的努尔买买提介绍:这种上市不久的彩色达甫鼓又叫手鼓,是由专业人员手工绘制而成,价格约在50-上百元不等。由于达甫鼓是维吾尔族人最喜爱的打击乐器之一,既可用于唱歌跳舞的伴奏乐器,又可摆在室内作为饰品,实用、价值观赏、收藏价值较强,携带方便,有着浓厚的民族工艺特色,倍受国内外游客欢迎。不少市民甚至将这种装饰品作为赴内地馈送亲朋好友的礼品。

七.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水晶山楂糕

水晶山楂糕是宿迁的传统糕类,早在1927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就得过金奖。1959年全国果品加工评比会上,“水晶山楂糕”被评为全国第一名。

水晶山楂糕历史悠久,始于汉而兴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以后,那些忠于楚霸王的卫士一时不知项羽下落,有的人来到项羽老家下相(今宿迁)打探消息,得知汉军已略城,便在城西北一个村庄住下来。因途中饥饿采些山楂果充饥,到此还剩下一些,吃罢丢下果核,不料第二年竟长出山楂幼苗,这就是俗说中的山楂果,也称“山里红”。后来,这个被项羽卫士住过的村庄便称为“探楚庄”,从那时候起,探楚庄人便有了种植山楂的习惯。群众把山楂果去核搓成果泥做成糕,用来进贡楚霸王,以寄托思念之情,故山楂糕也称“霸王糕”。

八.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洪泽湖鱼头

洪泽湖鱼头是江苏宿迁泗洪的。

主料:花鲢头750g

配料:盐、味精、葱、姜

做法:取洪泽湖花鲢鱼头一只(约750克)洗净,锅烧热入油放葱姜炸出香味,加热水1千克,放入鱼头大火烧开,小火炖20分钟见汤白而浓即可。

功效及营养价值:鱼头营养高、口味好、富含人体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健脑及延缓衰老有好处。鱼脑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我们所说的“脑黄金”,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

信息来源: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

九.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双沟大曲

双沟大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江苏泗洪。双沟大曲是以优质高梁为主要原料,用特制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取传统的混蒸工艺,经老窖适温长期缓慢发酵,分甑蒸馏,分段截酒,分等入库,分级贮存,精心勾兑而成。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谐调,尾净余长。清朝晚期,泗洪双沟镇酿制的双沟大曲白酒曾参加南洋名酒赛,被评为第一名,并荣获金质奖章。1952年、1964年和1976年举行的第一、二、三届全国名酒评选会上,双沟大曲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荣获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同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它又获金杯奖。

十.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泗洪大闸蟹

泗洪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泗洪大闸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洪大闸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泗洪物产丰饶,生态优越。现有耕地219万亩,水面166万亩,辖日出斗金的洪泽湖40%的水面,湖岸线165公里,可开发滩涂50万亩。拥有省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是中国螃蟹之乡、全国水产百强县、生态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双沟、分金亭、双洋三大名酒享有盛誉,金水牌洪泽湖大闸蟹、蟹园牌无公害大米等特色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地下蕴藏有石英砂、金刚石、铁锰矿、天然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泗洪县位于洪泽湖西岸,淮河下游,全县拥有各类水面166万亩,其中辖洪泽湖水面111万亩,占全湖水面的40%左右,湖岸线长165公里,丰富的水产资源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早在1994年泗洪县就被认定为“全国水产品产量百强县”,199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螃蟹之乡”。近年来,泗洪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独特的水产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了水产业要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和休闲化方向发展的战略目标。先后推广和实施了大规格商品蟹养殖技术、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甲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蟹套鳜养殖技术等,目前已形成十大示范基地:1、以穆墩岛旅游度假村和洪泽湖湿地生态水景苑为中心的休闲渔业基地;2、以金水集团养殖基地为主的鱼池标准化改造示范基地;3、以半城、临淮为主的龟鳖养殖基地;4、以双沟、四河为主的网箱养殖基地;5、以半城、临淮等沿湖乡镇为主的洪泽湖网围养殖基地;6、以宿迁楠景水产、半城恒瑞、临淮绿康等为主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7、金水集团、临淮为主的大规格优质蟹养殖基地;8、以龙集、半城为主的小龙虾原良种基地;9、以金水集团苗种繁育中心为主的苗种繁育基地;10、以龙集尚嘴、临淮外口门水域为主的河蚬增养殖基地。

2010年,全县水产放养面积34.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4.37万亩、网围养殖面积15.1万亩、水库1.1万亩、河沟2.05万亩、其他1.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9.46万吨,其中捕捞产量2.1万吨、养殖产量7.36万吨;渔业总产值27.1亿元,较2009年增加2.1亿元。2010年全县螃蟹出口370吨,出口量连续五年全省第一。2010年,我县被评为“全省现代渔业建设先进县”。

地域范围

洪泽湖大闸蟹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洪泽湖大闸蟹产区分布范围: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龙集镇、宿城区中扬镇、泗阳县卢集镇、高渡镇、裴圩镇,淮安市淮阴区韩桥乡、赵集镇、洪泽县西顺河镇、盱眙县管镇镇、鲍集镇、官滩镇等12个乡镇向洪泽湖湖心延伸1-5㎞水域,包括圣山湖、古山河入湖口以东及向南延伸至高渡咀、高渡咀向南至张福河、老濉河入湖口以东至勒东洼以及管鲍水域。分布范围位于东经118°14′59″-118°52′3″,北纬33°4′23″-33°38′8″之间。面积148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洪泽湖大闸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爪长、体壮的特征,即背甲多呈青灰色,有光泽;头胸甲疣状突起明显、“H”字型花纹清晰;腹甲乳白色,透射微红;步足上绒毛多呈明亮的黄色;第二步足趾节长度是末端第二节的1.2—1.25倍。蒸熟后蟹黄鲜美,肉质嫩滑,回味甘甜;气味腥香浓郁。2、内在品质指标:“洪泽湖大闸蟹”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粗蛋白含量为11.38~13.3%,粗脂肪含量为0.61~0.81%。洪泽湖大闸蟹的雄蟹性腺指数为3.13~3.30%,雌蟹性腺指数为2.97~2.98%;雄蟹得肉率为35.16~35.68%,雌蟹得肉率为34.01~34.06%。洪泽湖大闸蟹硒含量丰富,蟹肉中硒含量为184.5~263.75μg/kg。洪泽湖大闸蟹肉质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天门冬氨酸0.72~0.95g/100g,甘氨酸0.40~0.49g/100g,酪氨酸0.23~0.27g/100g,17种蛋白质氨基酸总量7.34~9.23g/100g。3、安全要求:养殖环境和养殖用水符合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洪泽湖大闸蟹产品质量符合GB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