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特产软籽石榴 云南什么地方适合软籽石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特产软籽石榴 云南什么地方适合软籽石榴更新时间:2022-05-11 03:00:56

一.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蚌山石榴

蚌山区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誉,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

二.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云南翡翠

【光泽】

翡翠呈现玻璃光泽,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若含有铬元素,则呈现出柔润艳丽的淡绿、深绿色,名之为翠。此品种最为名贵,极受人们的珍视喜爱。若含锰则呈现淡紫色、深紫色,常称为春地或藕粉地。含铁元素,则呈现暗红、褐红、赭红色,被人们称为翡。含铬和铜元素,则呈现淡蓝、淡青色,人称橄榄水。高档翡翠除颜色好之外,质地也极其重要。一般颜色鲜嫩漂亮,质地较透明,玻璃光泽强者为上品。相反,质地发干,透明度较差的品种次之。

【来历】

翡翠原为鸟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宇》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后汉书·班固传》注:“翡翠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从其字意分析,以上的翡翠均指红、绿两种颜色的鸟。汉代班固《西都赋》中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张衡《西京赋》中的“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从前后文意看,其中的翡翠当指玉无疑。

【流行】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三.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云南贡米

云南的贡米,是过去当地官府同朝廷进献的贡米,贡米有紫火,遮放米,八宝米,紫,属糯米类,米色紫黑,味香甜,粘而不腻,产于墨江一带,是元代,明代的进贡米,遮放米,属钦米,色泽白润如玉,颗粒大而长,产于潞西县遮放乡户闷村允午社。用遮放米煮饭,香钦可口,如有油润感,营养丰富,饭冷后不会变硬,只是易粘结,是清朝的进贡米。八宝米,以香味浓,甘甜滋润,富有油脂,颗粒大,滑感强,形色养,成熟快,产量高八大优点而闻名,八宝米产于广南县八宝乡八宝河畔的两个苗族寨子,历代都作为贡米。(昆明)

四.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张庄石榴

张庄石榴栽培历史600余年,面积大8000余亩。大青皮果大味甜、耐贮运,远销京、津之地;大红袍单果重达千克以上,粒粒透明如玛瑙,以其美观艳丽、汁多味浓著称“九州名果”,1987年进京参展,被誉“京华一绝”、“一大奇果”。年改称薛城县,1962年建置薛城区。

张庄石榴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的。张庄村石榴以个大、色艳、味美著称,主要品种有大青皮、大红袍、巨籽蜜等,曾被明、清两朝列为贡品,被专家评为“山东一绝”、“果中之王”。

张庄村地处微山湖畔,位于薛城区沙沟镇东北部。张庄石榴山庄,以张庄村为主,扩及周边5村,总面积5000余亩。村东的榴花峪被群山环绕,整个山庄依山傍水,浸没在榴海之中,优雅闲静,景色宜人。山庄的石榴个大、粒饱、味甜而被称为“山东一绝”,曾被多个朝代作为朝廷的贡品。

枣庄石榴甲天下,张庄石榴第一甲,张庄“千寿槐”牌石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2007年12荣获“奥运推荐果品”

张庄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已形成食用、观赏和石赏和食赏共用三个品系,主栽有大青皮、大红袍、谢花甜、巨籽蜜等优质品种,果大、色艳、味美,粒似玛瑙,晶莹剔透;张庄石榴久负盛名,多次作为贡品走进皇室,远销京、沪、杭、苏、翼、津等地,被称为“天下奇果”、“鲁南一绝”。

五.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段园镇石榴

段园镇石榴主要栽植于北部沿山地带的祁村、段园、毛庄三个自然村,栽培历史已达200多年。段园镇石榴以其果色艳丽、粒大籽小而软、风味独特、口感适中、营养丰富,多年来一直享誉淮北、徐州等果品市场,被称之为“水晶珠玉”。

近年来,镇政府把石榴产业发展作为继葡萄之后的第二大产业来抓,不仅注重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十分注重优质品种的选育,积极进行品种改良,严把品种关,狠抓树上、树下的精细管理,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同时,注意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园区生产环境,提倡“四旁”、“十边”栽植,因地制宜地发展石榴产业,石榴生产发展极为迅速,面积正在逐年扩大。现全镇石榴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其中成果林3500余亩,幼果林1500余亩,年产石榴1750多万斤,年产值达3150余万元,主栽品种有大青皮、大红袍、冰糖籽、软籽4号等,其中大青皮石榴又称铁皮石榴,为祁村的主栽品种,2001年该品种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的全国石榴主产区经验交流协作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同年被淮北石榴研究所质检为优质产品,该品种品质属极上品,产量高,可大面积发展,大红袍石榴树势较强,易丰产,耐贮运,品质极佳,是适宜山区地带发展的优良品种。

六. 新疆 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区 克拉玛依石榴

克拉玛依区石榴果实大而色泽艳丽,外果皮包着一袋味甜汁多、晶莹剔透的颗粒状果实,果实含糖、酸,且含有高于苹果、梨两倍的维生素C和磷、铁、钙等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其果实中富含石榴素、性温涩,既润燥又收敛,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肠胃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果皮可止痢及肠泻,花瓣可止血,叶可治眼疾,皮还可以制鞣料和天然染色剂。其花艳丽似火,花期长,可做庭院绿化树种,极具观赏价值。

七. 河北省 石家庄 鹿泉 “田仙红”石榴

    北薛庄石榴园位于鹿泉市西2公里的抱犊寨山脚下。历史悠久,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有一名仙女在抱犊寨游玩,发现山下这块宝地,于是下凡,换名刘鲜, 与本村农民薛椿结为夫妻,后栽种石榴,品质极佳。早在明、清时北薛庄的石榴就名扬京、 津、 石方园几百里, 并在《石家庄风物志》、《石家庄日报》、《抱犊寨传说》等书和刊物上均有记述。    

北薛庄石榴近几年又有新的发展,栽种面积近千亩,年产石榴5万公斤,品种优良,有“大红袍”、“甜红蛋”、“净皮甜”等,单果平均400克,

最大可达750克,具有果大、色美、汁多、营养丰富、酸甜爽口等特点,常食能生津止渴,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并有防癌之功效,自古还有“榴孕百籽” 、 “千房同膜”、“百籽如一”之传说。它象征着繁荣昌盛、和睦、团结、寓意子孙满堂, 后继有人。石榴成熟于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被称为馈赠亲友的喜庆吉祥之物。( 鹿泉)

八.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云南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传明代已著名。

九.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云南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云南滇西和滇东的乌蒙山区。分布于云南大理、鹤庆、洱源、剑川、宾川等县。

【形成历史】

云南马古称滇马,是我国西南的古老品种。多年来在云南呈贡、元谋、昭通、剑川、西畴等地先后出土的云南野马化石,说明云南也是野马的主要所在地。

有史以来,原产地野马不断驯化,逐渐用于使役和军事。秦昭王时代(公元前285年),西南夷地区作为蜀的附庸,已经广泛应用马匹。汉代滇为益州郡,巴蜀商贾贩运筰马,更促进民间养马业的发展,当时即以产马著名,并用筰马参加战争。汉代由滇西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古陆路,全都用马联系起来。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的车马画象砖、昭通晋墓壁画,都可说明云南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盛产马匹。唐代建立南诏国于大理,继续与东南亚诸古国进行通商贸易,主要交通工具仍是马匹。明代设军马场于永胜县。近世以来,滇马仍不断向省外输出。

滇马的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需要有关。产区在高山峡谷,高原山地交错,高差悬殊,地貌复杂,气温骤变,对形成云南马耐苦耐劳、轻便灵活、善于攀登的优良特性起了很大的作用。山区交通不便,公路不通,人民赖马乘骑、驮运,坝区用以挽车,大批物资还靠马帮长途驮运。每年借传统节日和各地交易会,进行竞赛,选择良马。产区人民还对幼驹给予正确的培育和-。这对云南马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十. 海南省 琼海 琼海番石榴

琼海番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琼海市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地势呈西高东低,标高10-60米,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水稻土、砖红壤、赤红壤及风沙土,土层深厚,一般达80cm,PH值为4.5-6.0,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境内有海南第三大河流-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和黎母山两源合口,河长163Km,流域面积3693立方千米,河床比降3.2‰,是中国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河流。全境有中型水库7个,总库容量为2.59亿立方米,森林绿化覆盖率达51.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琼海市属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润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4.2℃,年平均日照时间2155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16.1mm,终年无霜雪,非常适合种植琼海番石榴。

琼海番石榴保护范围:琼海市全境。包括大路、塔洋、长坡、嘉积、中原、万泉、博鳌、潭门、石壁、阳江、龙江、会山等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7′-110°40′,北纬18°58′-19°28′,东西轴长59.7公里,南北轴长56.4公里,总面积1692平方公里。东临南海,南抵万宁市接壤,西与定安县、屯昌县、琼中县接壤,东北与文昌市毗连。琼海番石榴种植面积2.3万亩,年总产量4.6万吨。

琼海番石榴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近球形,果形端正,单果重300g-600g,果皮黄绿色,皮薄肉厚、果肉黄白色、果心较小籽少、汁多化渣、脆滑爽口、酸甜适中,品质优良。2、内在品质指标:琼海番石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13.5%,维生素C含量为66.5-70(mg/100g)。3、安全要求:琼海番石榴执行《番石榴》(NY/T518-2002)质量安全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