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沭阳县有什么土特产吗 沭阳特产适合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沭阳县有什么土特产吗 沭阳特产适合带走的更新时间:2022-05-10 17:55:33

一. 浙江省 温州 平阳县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 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温州市面包食品厂生产的麻巧,1983年获浙江省商业传统最佳产品奖
( 温州)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沭阳万匹银杏

沭阳万匹银杏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万匹乡的。沭阳县万匹有银杏之乡之称,银杏面积2500余亩,品种为优质的“大佛指”,果大质优,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睐。该乡为做大做优银杏产业,注册 “露润”牌商标,创出品牌,标准规范管理,创绿色无公害产品,精深加工,创产业,协会+农户+基地”,创银杏合作社。

万匹乡是宿迁市唯一的银杏之乡。银杏村的银杏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如今,全乡拥有优质“大佛指”银杏2000多亩,其中银杏村的1300多亩银杏进入盛产期,年产银杏150多吨。由于这里的银杏果大质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优等品种,加之银杏是绿色保健食品,在市场一直深受各地客户的青睐。乡党委、政府为银杏注册了露润牌商标,使银杏走向市场有了“合法户口”。同时,强化精品意识,精心打造银杏产业和品牌,真正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银杏村成立了“江苏大江银杏实业有限公司”,对银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适应市场需求,该公司购进真空包装设备,对银杏进行精包装,使万匹银杏走进了各大超市、宾馆,大大提高了银杏自身的价值和在市场上的知明度,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年产银杏收入200万元。

三.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彭阳杏脯

彭阳县林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果品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企业,以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两杏一果”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0亩,其中果脯加工生产占地面积10亩,经果林种植(林场)占地60亩。现有总资产300万元,投资安装生产用蒸汽锅炉一台,夹层锅两口,浸糖罐4口,自动化控制烘干室两间(90平方米)等机械果脯生产线设备一套,年平均产量500吨。

公司现有职工近百人,主要产品有杏脯、干草杏、话梅、奶油杏肉、五香杏仁、梨脯、桃脯、山楂脯、雪花片、苹果脯等以果脯系列产品,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清真休闲食品。产品远销西北五省及广州、深圳和香港地区。公司2001年9月在中国(西安)第二届食品节中获名优品牌称号;2003年月11月被评为固原市首届“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并连续6年被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抽检为合格产品;多次被彭阳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

彭阳县林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杏产业名优品牌,以中国农大食品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积极合作,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杏子冷冻保鲜储存项目和杏仁综合深加工项目进行引资,为把彭阳杏产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而努力。

四. 江苏省 宿迁 沭阳 悦来黄花菜

悦来黄花菜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悦来镇的。悦来镇种植金针菜(又称黄花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有金针菜8500亩,产量20万斤左右。

悦来镇名字由来。太平天国时期,大地主叶小香带领族人和佃户长工迁至淮安府沭阳县的一片岗土地上,筑圩而居。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将该地命名为“悦来圩”。后命名为悦来乡,2000年仇和书记任上撤乡建镇名为悦来镇。是著名的金针菜(黄花菜)之乡。

五.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油莱

油莱

油莱属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是国内主要油料作物及蜜源作物之一。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淡黄色。长角果,种子球形,有黑、黄、褐或紫红等色,千粒重一般2—5克,菜籽含油量35—48%,是南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油莱喜温暖湿润,又较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肥沃壤土种植最好。国内目前栽培的油莱品种有甘蓝型(胜利油、黔油9号及秦2号杂交油莱等)、白菜型(白油莱、鄱阳油菜等)和芥菜型(竹桠油菜、马尾油菜)等三类。一般秋播夏收,北方也有春播品种种植,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油饼可作饲料或肥料。

菜籽油为半干性油,主要为芥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脂,用作食用油、润滑油等。国内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成特点是:除有少量的饱和月旨肪酸外,95%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平均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一半。油酸和亚油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亚麻酸易引起油脂酸败,不利于油的贮藏,芥酸含量高,最适合工业用。

菜籽油在工业上的用途较广,芥酸含量45%以上菜油能增进橡胶的稳定性,防止老化和变形,皮革工业中用其鞣制皮革,可增加皮革的柔软性和韧性;毛纺工业的漂、洗、染等的化学剂,还可作清漆、油墨、肥皂、尼龙丝等的制作原料。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工业的发展,菜籽油的用途必将更加广泛和重要。

榨油后的菜籽饼,含有粗蛋白约30—40%,氨基酸含量接近大豆,含粗脂肪10%左右,氮4.6—5.5%,磷2.5%,钾1.4%,是优质的饲料和肥料,还可作为提取蛋白质的原料。由于菜子饼中有硫葡萄糖甙,易引起牲畜中毒,用作饲料必须经过加热处理或酵处理,破坏其毒性之后才能作饲料。当前主要作肥料使用。

六.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锅塌塌

农耕历史悠久的略阳山区坡地旱田居多,本土的骨干农作物长期以来首推玉米种植,自然就成了略阳县百姓终年四季的主粮。而以巧手慧心粗粮细作,在略阳县的饮食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秦岭南麓山地特色。玉米在本地称作包谷,多以磨制为面粉食用,而包谷面中最有特点的则非略阳锅塌塌莫属。锅塌塌乃一种家常粗粮蒸馍,顾名思义,是不借助笼屉而直接将面团塌在加水的铁锅边再施以旺火连蒸带烤而成的面食妙品。此物在蒸制之前,须以酵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中卧发,待到面团产生出明显的酒香后,再加入适量的包谷干粉揉匀备用。这样做出来的成品酥绵滑软,微甜微酸,滋味独特,食之可口,齿颊生香。当然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里面添加不同的水果蔬菜,例如本地特有的瓢儿、水莎子等,风味又是不同。曾有人把它概括为四奇:“一奇酸甜醇香人皆食,二奇不用蒸笼锅边贴,三奇经暑经寒滋味长,四奇可添可掺巧杂合。”

七.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宾阳竹编工艺

 宾阳素称"竹编之乡",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精美大方、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宾阳人民发展竹编加工生产已有三百年历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在宋代编织的凉席就很有名,当时四川宣抚副使郑刚在作诗时曾称赞"宾州竹簟甚佳",可见宾阳竹编在宋朝时就已传遍大江南北。
    宾阳竹编工艺品自1972年首批出口日本以来,一直是宾阳县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九五"期间,出口值达到1.02亿元,年均增长28.7%。1999-2001年的出口额分别为3600万元、4800万元和5300万元,2001年底,宾阳县共有23家外贸编织生产、供货、流通企业,从业人员5-6万人。1980年3月,人称"编织状元"的竹编工蓝祖歧,参加国家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组织的赴美展销竹制品工作团。他在纽约和旧金山的17天中,通过看样成交,改变花色规格,一次编织5个样板,价值19万美元,接待客户28家,成交165万美元。不久又应邀赴南美洲的智利等国家传授竹编工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宾阳竹编,花色品种繁多,美观大方,实用细腻,精巧雅致,乡土味十足,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声誉。近十年来,产品由原来的竹编发展到藤编、草编、绳编、芏编、芒编、混编等十多个品种,编织而成的花篮、果盘、竹托、礼品盒等设计新颖,以"新、奇、优、特、美",成为广交会上的宠儿,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竹编生产企业分布在芦圩河田、太守等乡镇,上规模的企业主要有腾飞工艺有限公司、祥和工艺品厂、恒达工艺制品厂、太守竹器厂、星蓝工艺制品厂等几家,其中"腾飞"和"祥和"两家企业,经核准已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八.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酸品

南宁方言叫“酸野”。南宁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野摊”,即将“酸野”描述得维妙维俏。制作是采用当地物产木瓜、萝卜、黄瓜、莲藕、椰菜、菠萝等时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 南宁)

九.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甘棠粉利

“甘棠粉利”是广西宾阳县甘棠镇的。大多数的甘棠粉利做成圆柱形,半径大概是4厘米,长25厘米左右,呈白色,为了美观,甘棠人们常用几个小穿心筒绑成花状,拌“红花粉”后如盖章一样,在粉利顶表面盖上几朵“花”。 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甘棠镇的优质稻米,制作时纯采取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所以成品以细腻、嫩滑、爽口、久煮不烂而享誉区内外,成为宾阳甘棠镇人们过年的美味食品。

宾阳粉利是用上好大米细磨成浆,搓搜成小圆柱状,蒸至八成熟,取出晾干即成。 宾阳粉利的食用方法既可以清淡,也可以重口味。可以作为一个清淡的方便早餐或者过年时候调节过多食用油腻食物的清口食品。也可以用干炒的方式,在炒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调料,如:油、盐、酱油、辣椒、醋、蒜、葱花等,还可以放入些许事先炒好的青菜肉片混炒。

另外粉利的寓意也是很好。对与庄稼人来说,秋后粮食入仓,天气阴冷,年前已无事可忙,大伙儿围坐在火堂旁,嬉笑着准备每年必不可少的“年货”---粉利,还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一年的辛劳、一年的收获、一年的喜悦。对于他们来说,粉利代表着大家的和睦,邻里的互敬互爱。“粉利”这一名词的由来是:粉利是用米粉做成的,为了年前讨个吉利,也为了新的一年更加顺利,前人便把这样一种淳朴的愿望寄予到这种食物上取名“粉利”。

十.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大曲

昔阳大曲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昔阳大曲酒质无色透明清亮,窖香浓郁,醇和味正,绵甜甘冽,回味悠长。注册商标“跃进”牌。

昔阳大曲 ,产于昔阳县的一种颇具南方酒风味的优质浓香型大曲酒。昔阳大曲原名为“跃进大曲”,产于昔阳县酒厂。昔阳县在清代就已有酒坊酿出佳酒。这里土地肥沃,是块有名的米粮川,又有白羊峪的高山泉水,水质纯净甘甜,是酿酒好水。

昔阳县酒厂于1975年引进国家名酒洋河大曲生产工艺,试制浓香型昔阳大曲,于1976年正式投产,成为山西省第一个生产浓香型白酒的厂家。此酒原料选用本县高粱,皮薄肉厚,质地纯正,使酒味芳香、净爽。以小麦、大麦和豌豆制成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工艺采用经过改革的传统“老五甑”,经泥池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洒,适当陈贮,精心勾兑等方法精酿而成。

昔阳大曲酒质无色透明清亮,窖香浓郁,醇和味正,绵甜甘冽,回味悠长。此酒度分为39度、58度。注册商标“跃进”牌,为500毫升无色玻璃瓶装。此酒于1980年、1984年、1988年连获三届山西省优质产品奖,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内蒙等省、市、自治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