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特产有哪些药材 青海省都有哪些名贵药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特产有哪些药材 青海省都有哪些名贵药材更新时间:2022-05-04 03:47:07

一. 陕西省 铜川 耀州 耀州中药材

盛产的药材包括: 天麻、杜仲、山茱萸、乌头、丹参、地黄、黄芩、麻黄、柴胡、防已、连翘、远志、绞股蓝、薯蓣、秦艽等。

二. 青海省 海南 羌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羌活 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或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宽叶羌活 为根茎及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具数个茎基,根较细。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三. 青海省 西宁 城北区 花花

花花是青海回族妇女们最拿手的面食,其外形美观,像极了美丽的花瓣,图案考究,样式纷繁,有石榴、莲花、菊花形状的,也有辣椒、茄子、蒜瓣、刀豆状的,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鸡蛋、蜂蜜、枣泥、红糖等,先将各种食材按其颜色的不同分别混入面中,做成一张张面饼,然后叠在一起,撮成五厘米直径的长条后,切成薄片入锅炸透即成,还有各种树木、花草、鸟兽状的。技法有塑、挽、切等,再经炸制。此食外形美观,入口香脆,是茶余饭后不可多得的小点心,也是回族朋友最常制作的美食之一。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四.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使君子药材

使君子药材

五.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青海冬果梨

青海的冬果梨是白梨系统中的一个品种,因它摘下放置至冬吃,味道特别甘美,因而得名“冬果”。冬果梨既不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也不耐严寒低温。以民和为中心的地区,夏天没有酷暑温,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冬果梨的集中栽培区。

冬果梨树冠高大,枝繁叶茂,树势强健,树龄长久,200多年的老树,仍能开花结实,果农们称它为“老寿星”。河湟岸,常见100年以上的冬果梨树,依然梨实满枝,硕果累累,单株产量有的高达500至1000公斤。

民和县川口镇附近产的冬果梨,质量最佳。果实呈卵形或倒卵形,个大而整齐,平均个重250克左右,大者超过500克。初摘时,果色鲜绿,果皮光滑,覆有一层薄薄的腊质;贮藏后变为黄色或金黄色,有大而密的果点,突出果面。果实的梗洼浅窄,萼洼深圆。果肉白色,质细脆嫩,汁多浆丰,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果心较小,石细胞少,品质佳良。冬果梨是晚熟品种,一般到10月中、下旬成熟。刚采收的梨果,味淡质硬,含酸较多,缺乏甘美甜香的气味,应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成熟以后再吃。冬果梨极耐贮藏,放存得法,能贮放到翌年新梨上市,可以周年满足市场需要,且可长途运输。果农通常把冬果梨贮贼于温凉湿润的地窖里,在鲜果缺乏的冬春季节,取出食用或出售。有诗赞曰:“新梨收时啖旧梨,甜若蜜露甘似饴,神仙尝得冬果梨,不住天上愿谪地”。梨通常宜于生食,但冬果梨煮熟来吃,却独具风味。严寒季节,雪冷风冽,此时若能做上一碗与冰糖、葡萄干同煮的冬果梨,热气腾腾,风味甘美,又香又甜,别致诱人。吃后满口生津,浑身生热,并能止咳暖胃,消痰润肺

六.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七.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湟鱼

湟鱼,学名裸鲤,鲤亚科,裸鲤尾。体长形、全长60厘米左右、稍侧扁,头锥形,口呈马蹄形,唇狭窄、无须,身体无鳞,故称裸鲤,体背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灰红色或者浅黄色。裸鲤栖于青海湖及环湖各河流,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它同泰山的赤鳞鱼、富春江的鲥鱼、洱海的弓鱼和油鱼,并称我国五大名鱼。

为了适应高原环境,湟鱼脱去身上的鳞,变成无鳞水鱼,在青海湖里繁衍栖息,成为青海湖特有的鱼种。湟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耐盐和碱的鱼,但它们却是淡水鱼。由于湖水很冷,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十年才能长一斤,若不加以控制捕捞行为,将导致湟鱼资源枯竭,青海湖也将成为“死湖”。为此,国家将湟鱼列为了保护动物,最近的一次封湖令一直到2010年,这保证了越来越多的湟鱼能从这里出发,去往产卵地,给青海湖湟鱼暗淡的生存前景带来了无限生机。

每年夏季六、七月份是湟鱼繁殖季节,也是观鱼的最佳时节。为了繁衍后代,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盛夏之际,它们密集成群,溯河洄游刚察境内的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受精排卵。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竞发,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

素有“黑美人鱼”之称的青海湖裸鲤仅在哈尔盖河;沙柳河则盛产“白唇墨鱼”;布哈河的裸鲤大多脊背显黄或通体呈黄金色,腹部发白,名曰“金龙鱼”;吉尔孟河裸鲤与布哈河极相似,但其背略灰,称之为“青海青”;泉吉河裸鲤背部分布密集圆点状,类似飞舞彩蝶般花斑,且两侧有大小不一,名曰“黑脊彩斑鱼”。

每年的6、7月份是湟鱼繁殖季节,也是观鱼的最佳时节,为了繁衍后代,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盛夏之际,他们密集成群,逆流洄游到青海湖五大支流受精排卵。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竟发,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成为刚察草原上一道靓丽而神奇的景观。为保护湟鱼资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关爱渔业资源的良好风尚。刚察县委、县政府每年在此期间都要在沙柳河畔举行“青海湖观鱼放生节”。

八.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干肉

干肉是刚察著名风味小吃。干肉即冻干肉,多在冻季加工制成,它具有存放期长、不易变质,携带方便的特色。一般选取肥壮的牛或羊,宰杀后,剔尽骨头,然后取肉切成长形薄条状,串起来,挂在低温通风的地方阴干;再通过长时间的烟熏,使其水分逐渐消失,然后将制好的熟干肉带在身过,随时可以食用。

九. 青海省 玉树 曲麻莱县 青海炮仗面

青海风味面食。拉面出锅后不带汤,用刀切成短条,倒入用粉丝、肉末、辣椒和少量菜做好的混菜锅内混炒而成。出锅前的制做等同于拉面的制做,出锅后的混炒法又相近于炒面片的混炒,但口味与两者各不相同。先长后短,先煮后炒、面菜混一。

炮仗孔子汤饭,既有陕甘宁八疆回民牛肉汤面的香,又融合了维吾尔族垃条子面滑又精的优点,故而新疆老一辈回族人便发明了这样一种酸辣爽口、消食、开胃的炮仗子饭,更令汉、回、维族亲切得像一家人,我们管它叫民族团结的“串串面”。

炮仗子,顾名思义就是爆竹,焉耆回族叫炮仗,是回族的一种汤面,就是把面条揉的很硬很滑,比一般面条的面要多揉几道,揉 好面之后,醒上十多分钟,然后把面条揉成直径0.3厘米那么圆,掐成25—3厘米那么长,个个如小炮仗一般。

简便快捷的炮仗子汤饭,一般用生氽法制作,在锅里添好凉水后,再放上鲜羊肉,适当的辣椒、熟清油、味精、青菜、西红柿等,将炮仗子面在锅内滚上几滚,放入葱蒜姜、花椒面、胡椒面、酱油、醋、盐,其味不胜收,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吃着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有些巴音郭楞人伤风感冒是不吃药的,用此汤来发汗去病,往往喝上一碗回族的炮仗面就痊愈了,不少的人还称它为感冒汤呢!

十.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牛奶

牛奶

牛奶是藏族生活的必需品。每年5月底至10月底为产奶季节。牦母牛年平均产奶250公斤,犏母牛年平均产奶431公斤。挤奶时先放牛犊吸吮,诱使奶牛下奶后开始挤奶,一般早、晚挤两次,也有早、中、晚各挤一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