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晋中土特产是什么 山西省晋中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晋中土特产是什么 山西省晋中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5 06:26:23

一.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祁县酥梨

祁县酥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祁县酥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祁县酥梨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古县、城赵、峪口、东观等乡镇海拔800--1200米的丘陵山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等地理条件为优质酥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套袋酥梨以其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的特点,被誉为"果中一绝、梨之上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地域范围

祁县酥梨种植主要集中在县辖行政区域小古县镇、东观镇等8个乡镇。

特定品质

祁县酥梨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祁县地处黄土高原,其所处的经纬度正是我国优质酥梨的理想产区;加之处在太岳山北麓,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受光独特;全县境内年均无霜期171天,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祁县属于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雨量集中在6~8月份,酥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另外,祁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667小时,一年中以5、6月份日照数最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酥梨含糖量;祁县土壤属褐土和草甸土类型,其县内干湿季节交替明显,适于有机质分解和矿物质风化,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这些,很好地保障了祁县酥梨独有的品质特色,成为祁县酥梨特有的地理优势。

二.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前庄酥梨

前庄村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南部,属丘陵地区,该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为优质酥梨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前庄种植酥梨已有50多年历史,优质酥梨面积大约有1000多亩。“金蜜”牌极品酥梨以其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的特点,被誉为“梨之极品”。畅销广东、广州、香港等地及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2004年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已经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和原产地保护认证。

目前,前庄酥梨统一采取标准化的无公害技术生产程序:统一修剪、统一喷药、统一套袋、统一疏花疏果、统一采收。年预计总产量可达80多万斤,人均收入可达2667元。前庄酥梨正朝着商品化、品牌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 山西省 晋中 左权县 燕窝酥

燕窝酥

原料配方:

精粉500克、猪油150克、白糖150克。

制作方法:

1、取精粉300克放在案板上,扒个坑,加50克猪油,150克温水和成水油酥,揉匀饧10分钟。

2、把剩余的200克精粉加100克猪油拌匀,拌成干油酥。

3、把干油酥包入水油酥内,要包严,稍按一下,用走锤擀成长方形,厚为3毫米的薄片。再从两头向中间对卷,呈双筒形状。靠拢后用刀顺长方向切开,边上用少许水粘住,并用快刀切成1.7厘米厚的小段,将小段立起稍按。用小擀面杖从里向外擀成直径6.7厘米的圆饼。再用刀把圆饼切开,成为两个半圆,然后把刀口处捏成单花边,即成生坯。

4、把猪油烧到六至七成熟时,将生坯下锅炸制,见酥浮起,层次展开,呈黄白色即捞出码盘,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产品特点:

色洁白,层次清晰,形似燕窝,酥香可口。

四.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榆次醋

榆次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香、绵、不沉淀的特点。另外,老陈酸储存时间越长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过夏不霉、过冬不冻,颜色深橙,为山西醋中独具一格、质地优良的佳品。( 晋中)

五.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河峪小米

河峪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榆社是晋中传统的谷子产区,其中河峪是谷子生产的重点乡镇,种植品种有独特、优质的榆社良谷则晋谷21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水、土、气候条件,再加之科学细致的种植、管理,使该产品真正形成了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颗粒饱满,米色金黄,米质上乘,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等特点,不仅在本地市场享有盛誉,而且很被外地客商看好,每年销往太原、榆次等地70万公斤,深受消费者欢迎。

河峪小米产品选用“晋谷21号”优质品种,种植期间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主要依靠农家肥并以物理的换茬作办法来防治病虫害。河峪小米生产的产品以其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等特点深受客户的青睐。主要成份有:蛋白质15.1%、脂肪5.68%、赖氨酸0.8%、维生素、矿物质等。

“晋谷21号”优质品种,种植期间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主要依靠农家肥并以物理的换茬作办法来防治病虫害。河峪小米生产的产品以其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口感绵滑、米香浓郁、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可调节睡眠的作用,小米粥养营全面,适宜食欲欠佳,肠胃不好以及贫血的人食用,主要成份有:蛋白质15.1%、脂肪5.68%、赖氨酸0.8%、维生素、矿物质

地域范围

榆社县地处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榆次接壤,西与太谷、祁县相依,南与武乡毗邻,是海河支流漳河的发源地。河峪小米产地范围为:榆社县河峪乡、云竹镇、兰峪乡、讲堂乡以及郝北镇、箕城镇的部分村,辖3镇3乡142村,东到讲堂乡柳泉村,南至郝北镇吴家庄村,西至河峪乡南山村,北到河峪乡西沟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5′00″~112°57′00″,北纬36°51′00″~37°24′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河峪小米,其米粒大小均匀适中,色泽金黄发亮,蒸煮皆宜,米饭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粘糊性强,其味道纯正,口味悠长。 2、内在品质指标:晋谷21号单杆,主茎高145-160cm,棍棒型,中度偏紧,刺毛中长,穗长22-24cm,千粒重3.0-3.6g,出米率78%,该品种抗旱性强,秆强抗倒,可粮草兼用,易栽培,营养品质甚佳,适口性好,色香味俱全。河峪小米营养丰富,共18种氨基酸总量11.77g/100g,蛋白质11.9g/100g,脂肪3.55g/100g,维生素C10.5mg/100g,维生素E22.01mg/kg,磷0.148/100g,钾2.40×103mg/kg,钠9.98mg/kg,镁1.03×103mg/kg,钙181mg/kg,能量1607kj/100g,碳水化合物74.9g/100g,总膳食纤维8.24g/100g,铁51mg/kg,锌38.7mg/kg,铜7.24mg/kg,锰12.2mg/kg,碘6.04mg/kg,其与普通小米相比有较大差距。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标准及《榆社县无公害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140721/T002-2005)。

六. 山西省 晋中 和顺县 新马杂粮

和顺县新马杂粮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公司位于和顺县城滨河路,占地面积15000㎡,经营范围杂粮种植、收购、加工、销售,注册资金756万元,资产总额3523万元,销售收入3838万元,固定型职工48名,建有杂粮面粉、杂粮挂面、营养小米和方便食品四条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生产能力5000吨,产品分杂粮挂面、杂粮面粉、营养小米和杂粮方便食品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荞麦挂面、苦荞挂面、莜麦挂面、豆粉挂面、毛谷小米连续6年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荞麦、谷子、黄豆、小豆、黑小米5种原料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一至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中国绿色食品福州博览会“畅销产品奖”,销售网络遍及省内外20多个市县区。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举龙头、建基地、连农户、创品牌的指导思想,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搞专一化,奉行质量立业,品牌兴业,诚信壮业,创新强业的企业宗旨,依托当地资源特色,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总结了一套优质小杂粮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了多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摸索出了多个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培育了“新马”牌杂粮品牌产品,打出了和顺乃至山西小杂粮的响亮牌子,为地方经济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为倡导健康消费做出了积极贡献。企业被认定为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西省质量信誉A级标准企业,晋中市十大龙头企业,晋中市食品安全星级企业,农业发展银行AA级信用企业,“新马”牌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七.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祁县红星苹果

晋中祁县红星苹果,产于祁县峪口乡,又称峪口苹果,是山西省名品之一。198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为举办国宴、宴请来宾的专用果品。峪口苹果耐贮运,含糖量高,一般在10%~14.2%,含蛋白质04%,脂肪0.3%,果酸0.38%~0.63%,还含有钙、磷、铁、钾、维生素A、B、C、E等成分,营养十分丰富。中医学认为:苹果性味酸、甘、平,具有补心益气、润肺化痰的功效。对消化不良、口干咽燥、便秘、高血压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祁县)

八.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洪山陶瓷

陶瓷业是介休洪山村的传统产品行业。洪山古有“陶村”之称。据史载,洪山瓷窑始建于唐贞元年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源神泉水和洪山陶土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资条件。据专家考证,当时产的陶瓷制品,可与古代北方名窑产品相媲美。特别是到了宋代,陶瓷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国内外的赞誉。如黑釉瓷,不但见火不炸,而且有黑如墨、亮如镜、质如玉、声如馨的美誉。宋代以后,制瓷技术停滞不前,数量不多,品种单一,只能生产粗瓷,主要有盆、碗、缸三大类。解放后,品种也相应地增加到能生产碗、杯、碟、壶等20余种。该厂产的黑釉瓷,曾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

九.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三郝瓜

三郝瓜,人称"蜜罐子"又称"冰糖罐",因产于榆次潇河南岸的东郝、西郝、中郝三个村而得名。在榆次方言中"郝""合"同音,也称"三合"西瓜。

"三郝瓜"源于何时,无据可考。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7月,康熙皇帝巡游三晋,来到榆次,酷暑难耐,吃榆次土产三郝西瓜解渴消消暑,结果瓤脆泽丰,甘甜可口,顿感清心气爽,暑解渴去,喜悦之余,提笔亲书"剧暑悲难度,清秋喜却回",御定为朝廷贡瓜。从此"每岁瓜熟之时,知县即挑选精品,筐装骡运,专人护送到京城,贡于朝廷,岁贡640枚。至嘉庆三年(1798)后,奉上谕免其半,每岁正贡二百,随贡一百。至光绪六年(1880)才得永远豁免"。据《榆次史法》记载:进贡皇上"三郝瓜"前后达176年之久。故"三郝瓜"闻名天下。

"三郝瓜"瓜型端正,个头不大,但很均匀,皮薄而坚韧,易保存,瓜瓤沙脆,糖份高,连瓜皮都带甜味。它最大的特点是:将瓜切成两半,瓜瓤即能凸起,瓜皮不能闭合,盛夏酷暑,切开的瓜放置两天而不烂。清末大学者王平格(榆次西长寿人)曾为"三郝瓜"提诗云:"一股清味酿瓜园,不敢先尝奉至尊,幸得升乎安树艺,甘分滁沥是君恩。"

十.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红薯

平遥红薯简介

红薯的学名叫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蔓生草本一年生植物(北方),我县的甘薯生产一般采用苗床育苗,应用无性器管繁殖,甘薯是喜光作物又是喜温怕冷作物同时也是较耐旱作物,一般正常年份亩产均20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平遥全县除孟山乡因气候寒冷及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不适宜种植外,全县13个乡镇都有不同面积的种植、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香乐、宁固、杜家庄、中都、段村、卜宜、洪善、南政等乡镇,常年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总产量为3000万公斤左右,品种为当地农家品种自留种,大约有1 / 5实行销售(烤红薯),产品质量以段村镇为主的丘陵或半丘陵区砂壤上的品质最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