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300种必买特产 肇庆十大特产美食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300种必买特产 肇庆十大特产美食带走更新时间:2022-05-03 02:49:17

一.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六十日”黄菜

“六十日”黄菜是早熟萝卜苗,当地习惯以其生长期命名,故称“六十日”。在夏秋季种植,全株采收,腌制。怀集县甘洒镇金盛天然绿色农产品加工厂采用“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领700多农户进行种植、加工“六十日黄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1000多亩。本厂的“六十日黄菜”鲜嫩爽口,质量上乘,采用精美的真空小包装和小瓦塔装,产品畅销省内外,产品色泽微黄,鲜嫩可口,有别于咸菜,,口感独特,具有清热、开胃消滞、增强食欲之功效。我厂注重品质口碑和宣传,“燕王牌”六十日黄菜在2010年被怀集县名优农产品评审委员会评为“怀集县名优农产品”。

二.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麦溪鲤

麦溪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麦溪鲤产地为古西村的有麦塘和白溪塱塘(合称为麦溪塘),麦溪鲤因而得名。由于独特的生长环境,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味道鲜美。麦溪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麦溪鲤,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已负盛名。 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浑身柔软,鱼身两侧有3条光闪闪的金线由鳃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更奇者,麦溪鲤无特殊种苗,普通鲤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鲤;如把麦溪鲤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鲤鱼

麦溪鲤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至30多元一斤。( 肇庆)

麦溪鲤,因产于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麦塘和白溪塱塘(合称为麦溪塘)而得名。麦溪塘的生态非常独特:麦溪塘原本是耕地,早稻收割完后,农民留下稻禾禾头,再把山泉水引入塘中养鱼。塘里自然生长着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丰富的天然饲料,因此,麦溪鲤无需人工喂养就能长得膘肥体壮,而且鱼肉无泥腥味。虽然这些鱼儿三餐无忧,但它们必须用尽全力才能获取到食物,尤其是由于埋藏麻慈籽生长在泥土里,鱼在获取食物时运动量大,从而提高了肉质。因而麦溪鲤肉质鲜嫩可口。

食料天然外,鱼塘的泥土含有多种矿物质、塘底有温泉泉眼、塘内深处有原始森林沉木堆积等,都为麦溪鱼的生长提供了优厚、无污染的天然环境,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地理特性让麦溪塘不能轻易扩建塘面积,造就了麦溪鱼的珍贵之处。2012年3月,麦溪塘获得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

麦溪鲤环境独特,饲养时不需要特殊种苗,普通鲤鱼种放到麦溪塘,养足时间就可转变成麦溪鲤;如把麦溪鲤放到别的鱼塘,经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会转变成普通鲤鱼。

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鱼身两侧有金星,鳞银白,煮熟后缩成小粒,肉质肥嫩似鸡,蜜味,甘香可口。有一首诗这样来概括的特点:“两边金线串银鳞,鱼骨含玉腹满膏,头短缩膊肉嫩滑,味佳旺血兼养颜。”古西村人烹制麦溪鲤有一套独特的手法,以清蒸为主,直接把鱼剖开对半,略拌少许盐、油和陈皮丝即可,鱼肉嫩滑、清甜、甘香,即使不放姜、葱、酒,照样感觉不出腥味。

麦溪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田艾

田艾

田艾每年农历正月,当地田野上便会出现三五成群的采艾人。田艾(又称黄花梦)是一种食用草本植物。它细骨柔软的茎,蜂翅大小的叶子,粘有细嫩的绒毛,呈银灰色,捣烂粘韧柔软,其味芳香可口。按当地人的说法,它具有安胎、预防糖尿病、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通常用来煲汤或做成田艾饭。

四. 广东省 肇庆 端州区 七星剑花

盛夏游星岩,抬头望岩壁,只见一种植物,其状如鞭,其色深绿,沿岩壁攀援,身上开花,状若银盏。这种植物俗称剑花,又叫霸王鞭、指天尺。剑花在广东农村触目皆是,它们或长在山崖石壁,或生在断壁残垣。剑花是广东百姓日常煲汤的汤料,需求量甚大,尤其在夏季,无论酒楼、饭店都有剑花猪骨汤供应,因这种汤有清热润肺功效。由于剑花市场广阔、不少农户彻墙种剑花,用以出售。但广东剑花最为出名的还是产自肇庆七星岩“七星剑花”,其出名的原因不仅因为它在著名风景区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七星剑花吸吮岩内清泉,花开芳香,煲汤后食用,味道甘美。( 肇庆)

五.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地豆”炭烧肉

四会市地豆镇盛行吃自家烧制的炭烧肉。每逢“墟日”,各家就宰杀自己饲养的猪,用木炭烧制,烧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拿到市集上边烧边卖,因为烧得皮脆肉嫩,其他镇的人也赶来购买,不到9点钟就可以收摊了。这种风气沿袭到各个城镇,成了一种风味。

六.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白沙竹笋

白沙竹笋,是四会市清塘镇白沙村的,村民利用绥江河畔特有的沙绵土壤培育鲜笋,夏季收获,笋体大肉多,鲜嫩爽脆。作菜肴或佐料都符合,切成薄片,与鸭肉、猪肉片焖制,爽口清香,有开胃的作用。



七.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贡柑

封开贡柑,果近圆形,果柄稍短,皮薄且光滑、橙黄色,饱满结实;果实肉质脆嫩,果汁多,入口易化渣,清甜可口,品质风味极佳。一般单果重约80~125克,株产量约50~200公斤,12月份成熟采收。由于适应性强,市场好,价格高,适合山区发展。封开县地处山区,山清水秀,半阴半阳的田地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松厚,有机质丰实,无霜期长,由于封开有这样独特的区域,十分适宜贡柑的种植。封开贡柑产品主要以鲜果销售为主,其市场广、价格高、效益好。

封开贡柑早在1968年长岗马欧人首先多四会县引进栽植。90年代,封开县加强发展贡柑生产,在做好指导管理工作的同时,进行“一手抓繁育,一手抓引进”的工作,致使渡头镇、罗董镇、白垢镇等地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格的贡柑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栽培面积2.7万亩,年产量4.38万吨,年产值达26280万元,盛产于封开等地的贡柑,产品多销往北方等地,因其优质价扬,价格比其它柑桔类水果高出2倍,且价格比较稳定,深受消费者欢迎。2007年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

封开种植的贡柑大多为大果型品种。封开农民在长期的栽培中,总结探索出利用“平行水分,增施钾、钙、磷、硼微肥”防裂措施及关键时期瞄准时间喷施脒鲜胺、代森锰锌类药防治炭疽病的方法,攻破贡柑裂果和炭疽病的难题,农民种植贡柑信心十足,目前在我县长安镇、金装镇,再度掀起了种植贡柑的热潮。同时我县有县级果树研究所长期与省农科院加强联系,给我县发展贡柑提供了技术保证,加上封开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封开种植贡柑定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八. 广东省 肇庆 鼎湖区 文鲩

文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鲩是鼎湖区名贵的出口土品,它有别于一般鲤鱼,最大的特点是:粗看,圆头圆脑,浑身滚圆;细看,缩头耸肩,头小嘴勾,身肥体圆,身上有三条金线自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文鲤内脏小,含油多,肉质肥美,尤宜清蒸,绝少用其它方法烹调。清蒸时,切忌放姜葱,亦不用放油,加入少许熟盐和陈皮丝即可。这样清蒸之文鲤,吃起来,骨骼酥香、鱼鳞柔软,有肥嫩、甘香、鲜甜、肉滑之感。文鲩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文鲩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

市场发展:

文鲩产地位于沙浦镇典三文,面积500多亩,饲养上一直保持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鼎湖区为提高文鲩的品质,做强做大其品牌,对其养殖开展了技术攻关,邀请了珠江水产研究所等专家作技术顾问,做好文鲩的选育和繁殖,统一技术措施,规模养殖,同时,还人工放种马蹄仔、野慈菇等植物,保证文鲩生长所需的独特生态环境。现每年可供上市250吨,远销港澳、珠江三角洲等地。

文鲩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草鱼(Ctenopharygnodon idellus)。

二、生长环境

水质符合有关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生长环境符合有关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要求。水深1.6m 至 2.0m,透明度≥10cm,pH值7.0至8.5,溶解氧≥6.0mg/L。水生植物覆盖率≥70%。

三、养殖管理

1.鱼种来源:选自产地范围内的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草鱼育苗场,跟踪选购,确保苗种来源品系正宗。

2.养殖方式:产地范围内池塘混养。

3.鱼种放养:

(1)草鱼:每年5月上旬至5月下旬投放规格每尾1800g至200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为每667㎡(亩)放养10尾至15尾。

(2)其它:每年5月上旬至5月下旬投放规格每尾800g至1000g的鳙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667㎡(亩)放养10尾至15尾;每年5月上旬至5月下旬投放规格每尾250g至500g的鲤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667㎡(亩)放养30尾至40尾。

4. 饵喂:

(1)摄食池塘中的天然稻禾花、马蹄仔、茨菰、芡实等饵料。

(2)人工投喂当年收获的稻谷。

5. 环境、安全要求:饲料、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捕捞

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捕捞,起捕规格为每尾3000g至5000g。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体态匀称修长,腹部平缓,体色呈茶黄色,有光泽,背部青绿,腹部灰白,胸鳍和尾鳍带灰黄色,口感肉质细嫩、有弹性、香鲜甜美。

2.理化指标:肌肉中含粗蛋白≥17.5%,粗脂肪≤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文鲩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现辖行政区域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文鲤 文鲩产地范围的请示》,肇鼎府报〔2013〕6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文鲩》(草案)

九.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八洞鸭

地处偏僻山区的怀集县洽水镇八洞村,村民历来都有利用河涌养鸭的传统习惯。当地独特的水土环境造就了“八洞鸭”皮薄、肉厚、骨软、不肥腻、无腥味的特点。村里的河涌水质特别清澈干净,富含各种营养矿物质。生长在八洞村的八洞鸭生长快,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胸肌丰厚,几乎没有肥肉,少有脂肪,肉味鲜美。

八洞鸭生长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洽水镇八洞村,过去曾有人吃八洞鸭时吃到黄金的故事,后来广而流传而得名。其实,除了八洞鸭黄金故事外,也由于其入口香鲜味,肉质美味的原因,得到人民的喜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八洞鸭”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闯人市场打开销路,因此饲养量不大,多是当地农民自养自吃。2001年以来,县老促会和镇的有关部门将公路修通到村委会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大力发展养鸭业,使群众逐渐树立起市场观念,增强了商品意识。

十.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高要霸王花

高要霸王花--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剑花又称霸王花,高要市种植面积共8000多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