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特产杂粮米 山西最好的杂粮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特产杂粮米 山西最好的杂粮米更新时间:2022-04-30 19:09:39

一. 重庆市 合川 合川凤山米

合川凤山米是重庆市合川区的。合川凤山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处合川西北部龙多山台地的凤山地区,因油沙土质且光照充足,水稻品质优良,所产的“凤山大米”口感好,素有“米中贡品”之称,是古时官商大户的专供米。抗战时期,“凤山大米”主要供应重庆,为国府1用米。从2009年至今,以凤山村、凤凰村为中心已建成一万亩的生产基地,凤山大米畅销川渝市场,反响良好。

2013年,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合川凤山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68982。

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8982

二.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缙云米仁

缙云米仁栽培历史悠久。传说在黄帝轩辕氏炼丹的配药中就有缙云米仁。据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仙都志》载:草木可药者有“芍药、白术、复盆子、薏苡仁”等178种,列为当地中药材资源。缙云县民间历来就有在田头地角或低洼田块或沟渠边种植米仁的习惯,在民间还普遍采用猪肚装米仁煮着吃的习俗。有民间小调:“苡米胜过灵芝草,食药营养价值高,常食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功能高”。 改革开放后,缙云米仁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缙云米仁作为“注射用薏苡仁油”专用生产原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屡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地域范围

缙云米仁(薏苡)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范围包括:缙云县五云镇、壶镇镇、新建镇、东方镇、东渡镇、大源镇、舒洪镇、大洋镇、七里乡、双溪口乡、溶江乡、三溪乡、胡源乡、前路乡、方溪乡、石笕乡全部16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2′—120°25′,北纬28°25′—28°57′。保护区范围总面积约20万亩。2011年米仁(薏苡)种植面积6000亩,谷产量1500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缙云米仁(薏苡)果实外稃白色,颖果为淡黄色,呈宽卵形;脱壳后胚乳呈乳白色,断面玉白色,粉性略糯; 煮后汤呈乳白色,略带清香,无渣,味微甜。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不得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2.0%。种仁中粗蛋白不少于13.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5.5%,脂类不得少于3.0%。 (3)质量安全:具有《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 粟米》食用安全性要求。

三.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米花糖

米花糖是三亚人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其制作是采用糯米、粳米各半洗净后,用粗沙渗入铁锅中炒热开出米花;然后用较浓的红糖水拌均,放在四边围小板的大块长形木板上压实,再加上红浓糖汁铺面,待凉干后即可切块食用;还可用于开水冲,待冷却后,食用起来又是一番别致的风味。

地址:三亚车站、第一市场、第二市场和超市内均有卖。

四. 重庆市 江津 江津油酥米花糖

江津油酥米花糖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品,以优质糯米、白糖、饴糖、动植物油、花生仁、桃仁、玫瑰糖、芝麻等精制而成。其特点为:酥脆化渣,甜味纯正,清香爽口,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等功效。“玫瑰牌”和“荷花牌”产品为名优品牌。( 江津)

五.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米花糕

米花糕

米米呈(米花糕)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米干米呈”。它是用精白糯米蒸熟,倒入竹制“大模”用湿布覆严实,三朝(即三日)打开,手抹花生油一小把一小把地将成团的糯米饭擦散成粒(忌成团),然后晒干。这些准备工作一般都在收冬后进行。农历十二月初开始加工米米呈,其工序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将米干再晒一个响午;进入第二工序即入锅炒胖(用海沙入锅加火烧热);米干起锅反复用手摩擦,并用糠筛把沙筛出成干净米干,此为第三工序;第四道工序则是煮白糖,同时把米干跟花生米、黑芝麻等混合均匀,待白糖煮至适当火候(煮糖时加入一点柠檬酸、麦芽、蜂蜜),迅速灭火,将米干倒入另备好的锅内快速拌匀出锅,入木制格内搬平,用木制碾筒压平碾实,用刀切成方块或小长条,即成米干米呈。食来香脆爽口、清甜无比。

小米米呈:俗称菽子。菽子成串(猫尾般状)收成后脱粒去壳,蒸熟晒干、碾白(过去用木碓石重白)。加工过程跟米干米呈一样。是迎接贵客之上品。仔细嚼来,满口生香,余味无穷。

普米米呈:普通稻谷用水浸透放入大锅焖熟,晒干,脱壳,炒成胖米。加工程序与上同。

六.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泰安小杂粮

泰安历史上就是一个盛产小杂粮的地区,小杂粮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总计有20多个品种,主导品种有大豆、谷子、高梁、稻米、绿豆、红小豆、扁豆、爬豆等。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6万吨,主要分布在宁阳县、东平县、新泰市和肥城市的丘陵及山区山镇。泰安小杂粮以籽粒大面均匀、光亮饱满、炖煮易烂、香酥可口而出名,还是加工豆芽、粉皮、糕点的优质原料。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小杂粮的需求量相应增加,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之势。同时国内外一些名优新产品不断引进,小杂粮的品种也日益丰富。

泰安小杂粮,除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外,还富含钙、鳞、铁、核黄素、尼克酸等微量元素,对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增强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深受人们喜爱。泰安小杂粮也因此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外销和出口数量2万余吨。

七.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米烧兔

屏南米烧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南米烧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核准注册,实现了屏南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这也意味着屏南米烧兔这一土生土长的乡村美食登上大雅之堂,产业发展将掀开新一页。

传承百年人未识

米烧兔是屏南传统特色美食之一,其烹制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屏南白水洋旅游热的兴起,米烧兔这一特色美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米烧兔皮脆肉嫩、米香四溢。2008年,福建乡下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斥资500万元,引进南京农业大学传统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相关设备,实现了米烧兔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化生产的结合,产品行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并与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米烧兔

清乾隆年间,适逢盛世,国泰民安,四海皆平。宫廷间一吴姓御厨,厨艺精湛,南北菜肴,无所不精,且心纯性正,为人耿直。为此,朝中权贵,厨下同僚多有得罪。终有一日,被排挤出宫,颠沛流离至现今福建屏南县。

吴御厨流落至此,身心憔悴,旧疾复发,一病数月,幸得当地村民细心照料,身体方渐转好。为报朴实乡民,吴御厨决意留下,终日往返于山林茅舍之间,以当地野生蔬果及飞禽走兽为材,用尽毕生所学,为乡邻精心烹制美味。邻近乡亲受惠良多,为表感谢,刻匾“乡下厨房”四字赠之。老御厨感激涕零,揖而受之,从此,“乡下厨房”便流传下来。

话说“乡下厨房”开张伊始,乡邻闻讯皆慕名而来。屏南县景美物丰,尤以盛产野兔而闻名。某日,御厨于山林间擒获野兔两只,兴奋异常,当下为其去毛洗净,架起炭火,欲做烤兔之用。忽听屋外有人叫唤,御厨忙起身欲一探究竟,不料屋内狭小,辗转之间,将灶台上一簸米碰落,不偏不倚正好全部散落炭火之上,顿时米烟充满屋子。老御厨心下懊恼,无奈米落炭中,已无法收回,只得离去任其烤制。待到事毕归来,米烟渐渐散去,满屋充满了奇异的香味,碳火上的兔子橙黄发亮,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意外所得、御厨心下甚喜,当下将其下架分解,分与众人。乡民诧异,自问食兔多年,却不曾有此美味。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屏南县人人皆知“米烧兔”制作之方,而“乡下厨房”之“米烧兔”也令世人称奇,一直流传至今。

米烧兔特点:

◆天然、健康:以屏南本地纯种食草黑兔为原料

◆安全、卫生:加工全过程经严格检疫检验、真空

包装、灭菌处理

◆超低脂肪:米烧兔脂肪含量只有牛肉的1/3,被称

为瘦身肉食品,非常适合现代爱美的男女

◆超低胆固醇、超高磷脂含量:是高血压、肥胖症、

动脉硬化患者和老年人最理想的肉食品

◆烟酸含量高:人体如缺乏烟酸,会使皮肤粗糙,发

生皮炎,常吃兔肉会使人体皮肤细腻白嫩,有美容

作用。兔肉又称为“美容肉”……

经销店:

◆礼品装

◆即食休闲装

在屏南亲水游购物商店、旅游购物中心

翠百、昌泰百货均有销售

八. 新疆 乌鲁木齐 米东区 拌面

手工拉出的面再配以炒菜而吃的一种面食,因其价廉实惠而受欢迎。在维吾尔族及回族中,有一些熟练的拉面师傅,一次可拉一两公斤面,供10人以上食用。这种面被称为“把子面”,粗细匀称,软硬适度,吃起来特别滑溜可口。如果再加上用羊肉片和辣子炒出的菜,即所谓的“过油肉拌面”,就更是本地人和游客十分喜爱而又常常食用的美味佳肴了。

九. 湖北省 潜江 潜江米茶

潜江米茶---“潜江人,礼性大,进门一碗米茶”,这是流传在湖北潜江农村的一首食俗民谣。米茶的确是一种经济实惠、大众化的美食美饮。盛暑夏日,农民们从田间劳作归来,喝一碗米茶,既消暑解渴,又充饥解乏。有客进门,也必先以一碗米茶敬之,然后才以酒饭招待.别看?米茶土里土气,吃起来却清凉爽口,有提神、健胃之功效。喜咸者放盐,喜甜者放糖,?米茶的吃法既随意又简单。

十.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福寿米

福寿稻米粒细长,光泽透明;做饭松散香滑,味道可口。米中含有丰富的水深性蛋白质及十多种游离氨基酸和铁、钙、锌、磷等矿物质,还有维生素B1和B2D 、维生素C等多种成份、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养肝,明目活血之功效,是难得的保健佳品。

福寿稻始产于监利县周沟乡福寿垸,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清同治年间,监利县令将福寿稻米作为南品进献朝迁,深得慈禧喜爱,赐名“福寿米”。“福寿稻”、“福寿垸”均因此而得名。随着岁月的流失及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福寿米曾随福寿稻的失传而消失。时隔一百多年后的1983年,周沟乡曾王村农民平作湖奇迹般地在一块中稻矮梗镀金田里发现了一株株型中等并有两个分孽的大穗子,便细心采回,次年某插9个平方,收谷11公斤,亩产812.5公斤。1985年,平作湖又栽插了3亩大田,收谷2100公斤,单产700公斤。消息传开,远近农民争相换种。因其用种量少,大田栽秧要求稀、匀,故取名“稀插”,又称“瑚选”。稀插的问世,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举与关注,经查阅史料和专家鉴定;稀插乃是失传多年的福寿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