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巴州特产动画片 中国各地家乡特产动画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巴州特产动画片 中国各地家乡特产动画视频更新时间:2022-05-01 21:18:15

一.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巴中罐罐饭

巴中罐罐饭,米食,有腊肉的、三鲜的、玉米火腿的、莲叶等多种口味,是巴中地区的著名小吃。

所谓“罐罐饭”,是巴中的土话。罐罐是一个容器,沙锅的样子。在沙锅里焖出的米饭口感很好,一颗颗的米又白又滑,像珍珠一样。等到米饭半熟的时候,加入腊瘦肉、玉米、火腿……焖片刻即端上桌,配以四川的泡菜,或者豆瓣,吃起来爽口爽心。Wns

巴中人说“罐罐”,带有一种亲切的情感。以前,那时侯生活是很拮据的,一家人只有谁得了重病,或者生了孩子,才有资格吃“罐罐饭”。罐罐饭里的内容也就比平时的餐饭不同,多了些“精华”。但那个时候,大不了就是有一点点的肉、鸡蛋,或者是煮的稀烂的粥。这就是所谓的“开私伙食”。Wns

巴中罐罐饭的做法:Wns

淘洗好的米,放入砂罐,放上适量的水,然后加上荷叶盖上罐盖,把饭闷至半熟后加猪肉,辣椒,然后煮到饭熟,取出、揭盖即可。如加入三鲜料、火腿等即成不同口味。Wns

二.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川明参

川明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川明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川明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品,即可药用,也能食用,是集医疗、食疗为一体的古之贡品。具有补肺、健脾、强身等功能,国内市场每年需求量2万吨以上,我市积累了川明参种植的经验,常年种植1万亩,产量约5000吨以上,目前,已建立了3万亩川明参种植基地,年产川明参2万吨,且我市双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已研制的川明参泥,产品生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权,产品1994年、1995年获四川省优秀产品称号。年产量300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全国20个大中城市。( 巴中)

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川明参在巴州区习惯称沙参,又名土人参,伞形科草本植物,疗效与保健功能与野生人参相似,是秦岭--大巴山南麓特有的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的绿色植物。野生川明参在巴州区大多数乡镇零星分布,面积100 hm2。野生川明参主要生长在光照较少的灌木丛中,任其自由生长,基本没有开发利用。栽培川明参主要是渔溪、三河场、花丛、九镇等乡镇,面积533.3 hm2。

巴州川明参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具有安胃养胃、润肠解毒,清利肺热,益肝明目,强筋补血气之功效。巴州川明参主产渔溪,通常称为渔溪川明参,属地方,经过三百余年栽培,是迄今为止很优良的川明参品种。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化验,巴州区川明参内含18种氨基酸、糖、钙、多种维生物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丰富的环保绿色产品,具有质嫩,粉足,汤鲜等特点,其药用价值早载入《全国中药汇编》及《四川中草药大型文献》,有健身、护颜、养神、清肺、化痰、健脾、滋阴等功效,大多用于健身补品和食用配料,老少皆宜。

目前,巴州区已形成了巴州川明参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巴州川明参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巴州川明参绿色产品认证基地,培育了多家巴州川明参生产企业,研制出了巴州川明参饮料、罐头、茶叶、保健酒等系列产品,2010年,巴州川明参产值近3亿元,巴州川明参产业和相关产业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余人,带动了运输、餐饮、住宿、休闲等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增加相关行业收入近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山猪

巴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中市围绕建设西部绿色畜产品示范区,积极创建畜牧品牌,提高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养殖业持续增收。2011年5月,市畜牧食品局组织市畜禽养殖协会申报“巴山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商标先后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初审、终审核准,已正式出台“巴山猪”、“巴山猪肉”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该商标对促进“巴山猪”的生产、经营,提高商品质量,扩大“巴山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保护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山土鸡蛋

巴山土鸡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农村用粮食在户外饲养的土鸡所下。质地好、营养高,味道可口。

五.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川味炸春卷

川味炸春卷,炸点,特点:色泽金黄,皮酥脆,馅鲜嫩。烹制法:炸。

川味炸春卷的做法:S5Z

1、鲜猪瘦肉切成火柴棍细丝,韭黄洗净切短节。S5Z

2、猪肉丝用盐、料酒、水豆粉码味,入油锅炒熟,加韭黄、绿豆芽拌成馅。S5Z

3、面粉加鸡蛋、水豆粉、盐少许调成稀糊状,下锅摊成薄圆皮。S5Z

4、将圆皮缝中划十字刀成四瓣,每瓣包入馅心,将两头抄拢裹成圆筒,接头处用蛋浆粘好,入菜油锅内炸成金黄色即成。S5Z

操作要领:蛋皮不能摊得过厚;接头要粘牢。S5Z

六.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山土鸡

巴山土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山土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巴山土鸡”是巴中市地方性畜禽品种,是风味极佳的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巴山土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等4个区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中芦笋

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食用芦笋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因为它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对抗癌和抑癌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芦笋制品也开始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我市已有种植芦笋10多年的历史,不断积累了种植经验,最近已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芦笋1万亩,规划三年建成年产芦笋5万吨的全国第二大芦笋基地。政府已将此项目更为巴中市支柱产业,配备了领导力量亲自抓。

八.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巴中油茶

油茶是一种适宜于冬季夜晚的小吃。油茶制作方法简单,但调味讲究。先把面粉温火妙香,略呈黄色,后将羊油或牛油、胡椒、豆豉、葱、姜、盐等放入适量,加水煮成糊状即可。吃时,放碎蒜苗、炒花生米(压成小粒),真是香味四溢。睡前来一碗,可暖胃、润肺、生热。

油茶是巴中人早晨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最好的地方在大东门那边,从区政府出来往前,在丁字路口右边的那栋楼下。

九.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大罗镇黄花

  巴州区大罗镇黄花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该镇黄花协会与重庆、成都、南充、香港等地签订90.3万公斤的产销合同22份。2000年开始大罗镇发展黄花2000亩,产花50.2万公斤,产值301.2万元,创利税210.8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50.8%;尝到甜头后,该镇黄花发展到2002年5100亩,产花86.7万公斤,产值520.2万元,创利税312.12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0.3%;2003年他们又新植黄花2000亩,全镇预计产花120.4万公斤,收入722.4万元。经过川农大黄花专家多年培选,大罗镇育出“七根针”优质黄花品牌,为农民提供了名特优新品种。大罗镇一个黄花专业生产乡已经形成,并闻名省内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