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罗定市特产豆豉 广东正宗罗定豆豉做法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罗定市特产豆豉 广东正宗罗定豆豉做法视频更新时间:2022-04-30 05:23:46

一. 重庆市 永川 永川豆豉

永川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庆的永川市以生产豆豉而闻名,素有豆豉之乡的美称。永川豆豉生产工艺起源于永川家庭作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即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营养价值高,又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畅销全国各大省、市,远销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好评。

永川豆豉富含蛋白质和十八种人体所需氨基酸。人体从其摄入蛋白质量高于黄豆。其味独特,具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至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永川豆豉已发展到二十余家作坊的制作规模,产品远销到上海。解放后,十三家酱园厂,以崔婆婆的后人为首,成立了永川县酱园厂(复合酱园厂),厂址定在永川美丽灵秀的北山脚下。.

制作方法

将筛选出颗粒均匀的黄豆去杂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待泡至黄豆发胀无皱皮、略有硬心时,装入竹箩内晒干,然后将黄豆煮7至8小时,并焖捂两小时后,再倒出熟料散热,要掌握好室温,把熟料送入曲室内自然发酵,使其发酵结饼。待毛霉生长出来后。还要上下翻动发酵胚一次,促使发酵均匀。发酵期一般都在半个月左右。长短随气温而增减,成熟后的发酵胚,分解成颗粒状,再与食盐、高粱白酒、醪糟等混合拌匀,装入坛内密封保存,半年即为成品。

相关传说

据民间传说,永川豆豉的发明者是一位姓崔的女子。崔氏原是永川一富裕人家的小姐,饱读诗书,容貌出众,聪明能干,贤良淑德。后因父亲病逝家道破落,不得已跟丈夫在城东跳石河边开起了小饭店。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17年)的一天,崔氏带着几个孩子在小饭店里蒸黄豆。黄豆刚刚起锅,张献忠的部队打此路过,崔氏害怕官兵抢人抢豆,慌乱中将满满一筲箕黄豆倒于后院的柴草下,化妆成丑陋的老婆婆带着孩子们从后门逃了出去。
半个月后,崔氏回到小饭店,突然闻到后院奇香扑鼻,打开后院门搬开柴草,黄灿灿的豆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糊糊生霉发酵的“毛霉豆”。崔氏伤心地哭了起来,本想一气之下扔掉“毛霉豆”,又觉得那么多豆子白白扔了可惜,当时年年争战民不聊生,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于是,崔氏擦干脸上的泪水,捡出“毛霉豆”洗净加盐装在坛子里,以留着荒月家人佐菜下饭用。
第二年开春的二三月间,崔氏试着将“毛霉豆”端到四方桌上。色泽晶莹、光滑油黑,清香散粒,化渣回甜的“毛霉豆”,惹得家人争相食之。一位路过跳石河的外地木材商人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追问这道鲜美可口唇齿留香的菜叫什么名字。崔氏不好意思说出“毛霉豆”这三个土得掉渣的字来,刚恰门外一个邻居小男孩的牙齿掉了,又想到木材商人说吃了“毛霉豆”唇齿留香,崔氏急中生智冲口说出了“豆齿”这个崭新的名字。
木材商人酒足豉饱,乐不可支,将豆齿记成了豆豉,一路走一路宣传跳石河的豆豉。永川豆豉的美名,就此在神州大地上传开了。从那以后,凡是到永川的各地客商,都以到跳石河吃崔氏店里的豆豉为荣。大有到了永川,不吃跳石河崔氏豆豉,就等于没进永川城之意。.

相关荣誉

永川豆豉屡获部省优质奖及各种大型展览会优秀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荣获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并获重庆市名牌产品称号。

二.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罗定皱纱鱼腐

罗定皱纱鱼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皱纱“鱼腐”是罗定地区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但逢喜庆、节日不可多得的美食。久负盛名,“罗定鱼腐”主要由鲜鲮鱼青、淀粉、鲜蛋油炸而成。营养丰富,软滑可口,甘香味浓,久煮不烂。老幼适宜食用。“罗定绉纱鱼腐”也是一种百搭美食,由它制成的各式菜肴汤鲜味美,热滚滚的汤汁,松软嫩滑的鱼腐,想起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罗定皱纱鱼腐

罗定属于丘陵盆地,自古山塘众多,盛产鲮鱼。据载,自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罗定人民就会用鲮鱼制作鱼腐,通常作为宴席的最后一道压轴主菜。皱纱鱼腐之所以质优味美,是因为选用泷江流域水源养育的新鲜鲮鱼(每条重150克左右的鲮鱼,如果鲮鱼太大则肉粗,做出来的“皱纱鱼腐”就不嫩滑;如果鲮鱼太小则肉质松散,“皱纱鱼腐”香味稍淡,没有鱼味。),起肉去骨、剥皮、取净肉、剁成肉茸,加入、粉心、食盐等调味,经顺转或逆序同一个方向搅拌成鱼胶,然后捏在掌心,压迫鱼胶从虎口处挤出成匀称小丸,再用汤匙剔落油锅,炸至金黄即可。因其物薄如蝉翼,透如轻纱,故得“皱纱鱼腐”的美名。罗定皱纱鱼腐炸出即可食用,鲜炸鱼腐甘喉酥脆,香醇诱人,点炼奶又别具风味;用来做菜,汤和煮,久之不烂,入口爽滑,甜嫩无比;焖,则满嘴留溢,回味无穷。当然好的食材需要与时俱进,因此,“罗定皱纱鱼腐”列为广东省罗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罗定皱纱鱼腐是一个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地域特征十分明显的地方。我们要保护这一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地方特色产品,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罗定皱纱鱼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罗定市现辖行政区域。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豆豉

豆豉是永平人民在烹饪中较早使用的传统调味料之一,由于商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杉阳、博南民间制作的名声最响。

豆豉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黄豆洗涤、浸渍、蒸煮,冷却后加入曲霉菌,少量面粉,放入缸中让其进行发酵,同时拌入一定量的食盐、辣椒、花椒、茴香粉等,如此腌制出来的成品叫做水豆豉。佐以菜子油后腌制出来的,便成为油豆豉。近年来,有人又突发奇想,在杉阳把山野的香菇菌加入油豆豉中共同腌制,其味更为独特。

在烹饪中,豆豉主要是最为咸鲜调料使用的,可适用于多种炒、蒸、烧、拌菜菜肴、豆豉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医药作用。据说,常吃豆豉有帮助消化、减缓衰老、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防治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减轻醉酒程度八大好处。同时,还能解除其他一些疾病。在缺衣少穿的年代,一缸豆豉在乡下家庭中的地位,等同于一座小小的米粮仓,如今,走进永平许多人家,豆豉依旧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四.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八宝豆豉

产于临沂,是清道光年间创制的著名酱菜。相传,最初由蒙阴一位酱菜师傅摸索制成,后来临沂城内一家名叫“味一斋”的酱园接手大量生产,遂广为流传。八宝豆豉选用大黑豆、茄子、杏仁、鲜姜、紫苏叶、鲜花椒、香油、白酒为原料。先将大黑豆煮熟、发酵、晾干,然后将茄子、花椒等加盐腌好,按一定比例调配,再加香油、白酒入缸拌匀,装坛封闭令其自然发酵,干年多始成。启坛后,豆豉光泽黑亮,浓香逼人。有健脾胃、益气血、散风寒、活筋骨、理气除燥、宣肺补肾等功效。曾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八宝豆豉简称豆豉,是临沂之一,始产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1983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92年获全国博览精品金奖,1995年获中国名优精品金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品尝后,欣然写下了“齐鲁名产、醇厚清香”的题词。这种酱菜用大黑豆、茄子、鲜姜、杏仁、鲜花椒、紫苏叶、香油和白酒8种原料酿制而成,故名“八宝豆豉”。以其营养丰富、醇厚清香、去腻爽口、食用方便的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临沂地方名吃之一。

关于豆豉的由来,相传在道光年间,山东沂州府的垛庄(今在蒙阴县境内)有位老妈妈,智慧过人,她用大黑豆、茄子、香油作主要原料,腌制出的酱菜,非常美味可口,取名曰豆豉。垛庄的一位酱园师傅彭三又从她手中学到了制作豆豉的技艺。后来,临沂城内的“惟一斋”酱园慕名将彭师傅聘请到该园制作豆豉。“惟一斋"酱园收集了各地制作豆豉的名师技艺和配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改进,终于研制成独具一格的临沂风味豆豉。

营养成分:

临沂八宝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谷氨酸、赖氨酸、天门冬蒜等营养成分,具有温中健脾、益气补肾、滋补润燥、舒筋活络等保健功能。

保健效果:

豆豉制作历史悠久,明代《本草纲目》谷部中即有记载:“豆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可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当随方法”。

中医学者认为,八宝豆豉可开胃清食,宣肺理气,降逆止呕,化痰利窍,对人体大有补益。黑豆温中健脾,茄子益气补肾,鲜姜开胃止呕,杏仁宣肺止咳,鲜花椒温里散寒,紫苏叶宽中降逆,,香油滋补润燥,白酒舒筋活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当随方法。”

各地生产的豆豉多为干豉,唯独八宝豆豉有汁。八宝豆豉工艺精细。一般于头年茄子成熟季节配料装坛,经日光发酵10-12个月,次年中秋节前后方为成品。启封后,色泽晶莹,粒粒玑珠,清香四溢。具有醇厚清香、去腻爽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市场声誉,除销往本省及京、津、沪等地外,还远销日本和中非。

现今,通过调整配方和用人工控制豆豉发酵温度,使豆豉发酵周期由1年缩短为6个月,产量大幅度提高,并保持了原有的风味。

五.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金滩肉桂

金滩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榃滨镇东面,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038人,耕地面积1420亩,山林地1450亩,主产的肉桂、松脂,是全村收入来源。

肉桂,亦称中国肉桂,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是我国著名的天然香料和名贵中药材,广东省罗定县榃滨镇金滩村,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药用功能主要是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血通经。

2000年,罗定县榃滨镇肉桂生产基地被省政府列入“一品一乡”扶持项目;2002年,罗定县被中国之乡推荐组委会评为“中国肉桂之乡”。2011年罗定县榃滨镇金滩村(肉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六.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妥甸豆豉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 (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生产豆豉供应志愿军食用。


豆豉不仅能调味,而且可以入药。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忌生水入侵,以防豆豉发霉变质。

七.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杨芳豆豉

杨芳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杨芳林乡是有名的“黑豆之乡”,从事豆制品加工酱品是该乡沿袭百年的传统习惯。

杨芳林乡酿制酱油豆豉业起源于民间,据考证,魏晋时期就开始生产,至清代晚期,达到鼎盛。在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杨芳酱油豆豉选用杨芳林乡独特名产牛肝豆为原料,取用杨芳林乡龙岩山溪泉水,依据北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八中所介绍的酿造方法和传统秘方经过选豆、浸泡、蒸煮、露晾、温室发酵、冷水洗黄、翻晒等多道工序酿制而成。

杨芳豆豉

通山县杨芳林乡农副产品协会

13986223

豆豉

八.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凉亭土鸡

凉亭土鸡

凉亭土鸡是罗定优良鸡种。该鸡体躯微型,羽毛丰满、外貌华丽,结实紧凑,啄、脚及皮肤均为淡黄色,皮薄骨细,皮下及肌间脂肪含量适中,分布均匀,肉质细嫩,肉味香浓,汤汁清甜爽口,风味独特。

九.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竹制蒸笼

蒸笼食物是东方饮食文化上的一朵奇葩,她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而其源于中国,首先得益于南方所产的青竹。这些制作蒸笼的原料,生长于山清水秀的溪涧,长年吸收大自然的精气及日月的精华,具有清热解毒、清心明目、抗病防癌等功效。其中,尤以广东省罗定市所产的青竹著名。    

而在罗定市所产的青竹中,又以泗纶镇的青竹最为上乘。该镇得天独厚,深山老林环绕,青竹满山遍野。自古以来,那里便盛产各式各样的蒸笼,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编织艺人,产品闻名遐迩,形成了中国、用至全球最大的蒸笼生产    

均隆竹器厂创建于八十年代初期,迄今已迅速发展为一个拥有1200多名员工、年产1千多万只蒸笼的大厂。生产蒸笼的规格,从3.5——21英寸的各种仪器蒸笼,到5——10公分小巧玲珑的装饰蒸笼,以及子口加铝或不锈钢的精致蒸笼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产品全部畅销香港,并转口美国、东南亚和欧洲等地。     

该厂是真真正正直接生产蒸笼的厂家,所生产的蒸笼,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全部实行厂价直销。是当今世界上卖价最平、最实际的厂家。而价廉物美、精益求精、信誉第一,是该厂的宗旨。因此,一直受到客商和地方政府的赞赏。他们的事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珠江电视台和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他们的工厂,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企业、龙头企业。    

中国罗定泗纶镇均隆竹器厂热烈欢迎各地客商莅临参观惠购。     

电话:0766——3551539     

传真:0766——3551792( 罗定)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走油豆豉扣肉

走油豆豉扣肉

用烧红的烙铁烙尽五花肉皮上的余毛后,将肉放在冷水中刮洗干净。锅内加清水,放入五花肉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干肉皮上的水,趁热将甜酒汁抹在肉皮上面。炒锅置旺火,放入茶油500

克,烧至八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入锅走油,待肉皮炸呈红色时起锅,再将五花肉放入汤锅里稍煮一下,见肉皮起皱纹即捞出。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先切成10

厘米长、1

厘米厚的大片,再横中切一刀,但不切断。接着将切好的五花肉皮朝下整齐排列在钵中,剩余的边角肉成梯形排列钵的边缘。然后均匀地放入精盐、酱油、豆豉,上笼蒸至软烂,取出翻扣在盘中即成。

豆豉是湘菜特色调味品。现在的湖南豆豉,是采用优质黑豆,利用封闭加温发酵的独特方法加工制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色泽光亮,质地纯净、味感浓郁、留香久远的特点。此菜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吃口不腻,软烂鲜美。肉皮棕红而有斑纹,似虎皮,又有“虎皮扣肉”之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