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商洛特产馆 商洛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商洛特产馆 商洛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05 20:48:39

一.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土漆

土漆 通称生漆, 是商洛地区土的骨干产品之一。商洛盛产漆树,它属于漆科树、落叶乔木。漆树的汁液是名贵的生漆;漆籽可榨取宝贵的漆油;树皮可制作单宁;树材坚软适中,纹理美观,系优良用材 ;干漆、漆叶、漆花都可入药。因此漆树是一种全身是宝的多用途经济树木,故有“国宝”之 称。

商洛市地处我国漆树分布区域中心,生漆生产历史悠久,有“漆乡”之称。因为漆树是商洛地区得天独厚的大宗林品,具有一经栽植,多年受益,投资少好管理,易采收等特点, 被人们誉为“铁杆摇钱树“。

二.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赵家馆饺子

昌黎赵家馆,位于昌黎县城鼓楼东大街,始创于1921年,创始人赵福元(1907年—1996年)是一代著名的饺子大师。

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主要经历了四十年代的红火期、五十年代的鼎盛期、六十年代“文革”期间的艰难期、“文革”后的振兴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久负盛誉的赵家馆饺子,是昌黎县传统的老字号风味食品,以圆笼蒸饺为主。其特点是:选料讲究、皮薄馅散、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水灵可口。形成了海鲜、素馅、肉馅、什锦四大系列,十三类品种。一般肉馅配料是:以蒸作1斤精面粉的饺子为例,需要鲜猪肉6.5两,大油1两,香油5钱,海米5钱,味精5钱,葱、菜、香蘑及各种小料适量。并常随节令的变化,分别掺拌对虾、蟹肉、虾籽、鱼骨、海参、干贝、青蛤、蛤蛎、鲍鱼、八爪鱼、皮皮虾等各种海味,使饺子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顾客欢迎。制作方法为开水烫面,肉馅喂鸡汤,全部手工制作。质量标准是:1斤面粉蒸作70个饺子,重3.1-3.3斤。

由于赵家馆饺子风味独特,市场畅销,《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经济日报》、《食品报》等都有报道,曾轰动海内外。上世纪五十年代赵福元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行业性的省、市、地区表演和比赛,并屡获大奖。原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廖沫沙都曾给予表扬。在天津参加表演赛还受到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观摩并有合影和题匾“京东第一家”(文革期间被毁),还曾接待过荀慧生、尚小云、奚啸伯、管绍华等艺术大师。多年来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先后荣获了省、市级以上多项大奖和荣誉称号。

三. 陕西省 商洛 商南县 油茶泡麻花

油茶看似简单,可制做过程非常麻烦。先用上好的小麦粉加食用素油及调料炒制面粉。火候掌握很关键,火小,不容易熟,火大,又容易炒糊。所以火要适中,且不停的翻炒,在炒制过程中,面粉被油滚成一个个的小油团,小油团很好吃哦,一般人是炒不出小油团的。一锅炒面往往得炒上好几个小时才能炒熟。面炒好后就是制作油茶啦。先把炒好的面粉用凉开水兑开,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开水不停的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加热,配上芝麻,杏仁,黄豆,花生等配料,油茶就做好了。

麻花就更麻烦了。头天晚上就得将做麻花的面和好,揉到,加料。醒到第二天的早上,搓、扭、下油锅炸熟。麻花做成了,下到煮好的油茶中,就叫油茶麻花。

吃麻花油茶者,老人,孩子比较多,一 是易消化,二是养人,三是便宜。小麦面粉养肠胃,增力气,使人肌肉结实。芝麻益肺气,通利口鼻。黄豆高蛋白,利肠,杏仁解毒,发汗,下气,花生补血。麻花在油茶中这样一泡,绵软,可口,油茶芳香,芝麻、杏仁,黄豆,花生干果特有的香味,使人能一口气喝上两大碗呢!

四.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腊肉

柞水腊肉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柞水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又叫熏肉,是柞水的地方,是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柞水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功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柴火顶,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柞水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五. 吉林省 吉林市 舒兰市 福源馆小吃

福源馆创建初业,是一个以卖茶水为主,兼营油茶、江末条的小茶食店,经营品种单一,门面很小,连作坊、仓库才二百多平方米。因得老船厂水旱码头之地利,以香茶招客,,有美食邀宾,生意渐隆,始立字号埠源馆”。后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有一个号称“俊六大大”姓吴的商人由外埠来店,投资扩建,聘请名师,制做各种糕点,自行销售。兼营水果、香肠、火腿、板鸭、叉烧肉等二十多个品种。随着经营发展,盈利渐增,为使财源水续,遂取“福三源”为宝号奠基,改“埠源馆”为“福源馆”。伪满后期,该店业况日下,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直到1948年吉林市解放,随着新中国的建设,福源馆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如今,福源馆已由过去的小作坊,小门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中、西糕点加工,速冻食品加工、熟食加工、饮品加工和批发零售兼营的食品企业。1994年被中华由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品种:各式传统中点、新或西点、生日蛋糕、速冻食品、熟食、饮品、冰点等

六.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搅团

柞水搅团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特色小吃。柞水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将包谷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的锅中,边撒面粉边搅拌,直到把面搅作一团,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浇以热汤酸菜,即可食用。

搅团,名不见经传,真正的民间食品。以陕西而言,关中和陕南的贫苦农民,几乎家家都吃,吃了不知几百几千年。先前没听说有谁称赞过它,现在提起时,还会有人觉得寒碜,感到凄凉。公社化期间,在柞水县,常听人把搅团叫做“哄上坡”,意思是说,尽管填饱了肚皮,下地干活时,刚爬上坡,就饿得肠肠肚肚咕咕叫,不顶用的东西。

然而搅团似也不可小看。既然老百姓吃了许多年,便属有功之物。既吃之,即便在穷苦时,不得已,却也不会没有一定的发展与提高。尤其是不会没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渗透其间。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与条件的改善,搅团也如其他许多特色食品一样,可能变得身价百倍。搅团的制作方法,可以说很简单。但也不易做得很地道。做搅团有许多讲究,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大多为玉米面、万不能用小麦面,否则,就会做成浆糊,将包谷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的锅中,边撒面粉边搅拌,直到把面搅作一团,不沾锅底为适中,同时要谨防面团藏在其中,要搅得十分地均匀,无一点疙瘩方好。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这是形容,其实何止七十二搅?总要成百成千方好。搅团搅团,要害就在这一搅之上。均匀之后再倒入适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用温火慢慢闷 烧,让面全部熟透,再行搅拌,令其柔韧,至此,搅团就算做成了成品大约可以形容为较稠的糨糊。

搅团时也有若干不同的吃法。最普通的吃法是: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浇以热汤酸菜,即可食用。若要变换花样,还可用一种特制的漏勺,将热的搅团盛入,漏进凉开水盆中,成蝌蚪状,这叫做鱼鱼,或者粉鱼,或者1骨斗,可浇热汤吃,可凉调吃,也可炒了吃。还有一法,将搅团趁热倒入盆碗之中,待凉透后,慢慢地倒出来,切成条块,烩了酸菜浆水吃、炒了吃、凉调了吃,皆可。在贫穷的过去,人们只要稍有可能,总也常常变换方式来吃搅团。而如今搅团作为商洛的特色餐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烩搅团块时,用了酸香扑鼻的浆水菜,而又加以上好的油泼辣子,再调点香菜末和葱花,滴几滴香油,这是很好吃的,至少应该归类于粗粮细作。还有一点,商洛人吃搅团,大多要调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吃罢嘴角一片红,耍的就是这个辣劲儿。

七.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黑龙口豆腐干

黑龙口豆腐干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的。黑龙口豆腐干色泽微黄亮丽,质地细腻,咸淡适中,油香鲜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道地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玉脂”、“软黄金”、“琼浆”等美称。

黑龙口镇地处秦岭山脚,丹江源头,距州城大约30公里,312国道、101省道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境内群山环绕,沟岔纵横,山川兼具,海拔高,温差大,适合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生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条件成就了特殊的饮食风俗。据了解,黑龙口制作豆腐干的手艺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全镇常年制作豆腐干对外出售的大约有200户。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黑龙口”牌豆腐制品,2009年5月,经过多方努力,一家集“种植、收购、储藏、加工、研发、营销、物流”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协会)”的豆腐制品生产企业——商州区鑫丰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位于黑龙口镇西2公里处原老312国道边,。公司生产系列豆制品产品均通过了QS认证,年产豆制品产品450吨,形成了以商洛“黑龙口”牌浆水豆制品系列产品为优势产品的八个规格品种。现主要产品有:盒装“黑龙口”牌豆腐干、散豆腐干、豆腐皮、散装鲜豆腐等各类豆制品、小食品,年产值达1千多万元。已发展成为商洛豆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黑龙口”牌豆腐制品之所以受众人青睐,其原因有五:一是做豆腐的水质优,黑龙口地处秦岭山脉南麓丹江源头,秦岭脚下,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天然的水源,山泉、小溪从岩缝中渗出,既无污染又无杂质;二是黑龙口豆腐制作原料黄豆好,当地人都用自己种的黄豆来加工,本地高山黄豆的生长周期长,营养价值高;三是用酸菜浆水点豆腐,而不是用石膏等;四是制作的工艺讲究,点豆腐全凭一技功夫,浆水温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同时用眼力来判断浆水转换豆腐脑的过程;五是将初步做好的豆腐块放置阴凉处晾晒七、八天后,再用特制的卤水卤制一次,然后再晾干,如此反复卤、晾三到四次,豆腐干方才加工完成。加工程序缺一不可。因此,黑龙口人制作出来的豆腐不仅颜色金黄,柔软有筋,食之回味无穷,而且保持了豆腐最原始的口味,是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黑龙口”牌豆制品不仅在商洛小有名气,而且享誉西安等地,已深深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素食佳肴。

八.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这里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徕顾主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用香苜蓿制作的粉蒸肉,我在丹凤县品尝过。厨师告诉我,制作方法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凉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九.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商芝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县、市,年产量数百万公斤,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称紫芝。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其根含丰富的淀粉,是口味独特的冲服剂,具有去热利水之功能。近多年,商芝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同时也受到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人民的欢迎。商芝和“商山四皓”有着奇缘。秦代“四皓”吴实、周术、唐秉、崔广四位掌管朝廷史事书藉的博士官,见秦政暴虐,焚书坑儒”,他们怀着“非义不动”、洁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情志,同来商山隐居,“岩居穴出”,以商芝充饥。他们在自编的《采芝歌》中云:“莫莫商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到了汉朝刘邦即位,请“四皓”出山辅佐,面对高官厚禄,他们不受,在商山均身康百岁。李白描写他们是“秀目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妙。”商芝因之声誉大 振,被称为延年寿益之“仙肴”。历代诗人咏“四皓”时,都有对商芝 的赞叹之句,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香闻紫芝草”,晋代陶渊明的 “紫芝谁复探”,清代王学逊的“菇芝人未老”。商州素以野山野味驰名省内外。商州厨师用商芝可烹调出十几种菜肴。如商芝蒸肉,商芝小炒,商芝拼盘,商芝滚汤。

十.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镇安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镇安一带的,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