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特产银条图片 洛阳哪里有卖银条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特产银条图片 洛阳哪里有卖银条的更新时间:2022-05-31 12:49:59

一. 河南省 洛阳 伊川县 伊水大鲵

伊水大鲵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伊水大鲵

水产动物

河南

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洛阳市栾川、嵩县、伊川、洛龙、伊滨、偃师等6个县(市、区)71个乡镇(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26′,北纬33°39′~34°50′

二.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新安烫面饺

新安烫面饺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千里陇海线上闻名。新安烫面饺,用精白粉作皮,猪前胛后臀肉作主馅,配适量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等。把面烫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饺,上笼清蒸,十分钟即可
特点:皮薄如纸,色泽如玉,五味具全,鲜香不腻
( 洛阳)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阎庄大葱

阎庄大葱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阎庄大葱是旱地葱,叶短、径长、棵大、味辣,逐渐形成名誉省内外品牌。

阎庄大葱是嵩县名优,以白长味香而闻名中原。每年种植大葱5000多亩,每亩可为农民增收2800多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重要途。

四.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合板

洛宁竹合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竹材利用新工艺。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厂家生产。竹合板以竹材为原料,经破篾,编织成席。以尿醛树脂为粘合剂,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的产品。具有耐热、耐水、抗老化、耐虫蛀、抗微生物腐蚀的优良性能。其拉压极限和静曲极限强度,冲击比能量和硬度等质量指标,远远高于同厚度的木合板制品。常用的有二层、五层和七层,规格1×2平方米。

竹合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高中档家具、工艺美术等各个领域,如包装箱板,楼房、汽车、火车和轮船的壁板,高级餐馆、影剧院的天花板,办公室及家用的椅柜、桌子和茶几等。

洛宁竹合板厂一九八四年七月建成投产,年产标准竹合板十六万五千张和椅面、椅背成型竹合板十六万五千套。该厂设有“竹合板工艺性能研究中心”,专门研究竹合板在各个领域的使用性能、结构造型、图案设计。目前已设计出成套家具五十多个品种,面席有平纹、花草、鸟兽等各种图案,色泽鲜美,光亮如镜。洛宁县新建的绿竹影院的天花板和坐椅,全部用竹合板制品装饰,美观坚固,别具一格。产品投放市场后,用户齐声称赞,产品供不应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决定投放资金,支持竹合板等产品大力经营。

五. 河南省 洛阳市 吉利区 洛阳豆沙糕

豆沙糕:(讹称瞪叉糕)是老城一带流传较广的一种小食品,通常只有小贩沿街叫卖,起始何时无从考证,但演传至今,且深受老人、孩子的喜爱,可见生命力之旺盛。洛阳做为历史文化名城,到老城观光,旅游的中外宾客络绎不绝,一些游客品尝了该小吃后与有小贩合影留念者,有讨教者,更有外国游客翘起大拇指,露出惬意笑容,不可思意,如此小贩竟能做出如此美味。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 洛阳牡丹红

“洛阳牡丹红”以红茶为主料,牡丹花瓣为辅料,把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果。其香气怡人,汤色透彻、金黄,滋味甘甜鲜爽,韵味悠长,叶底嫩软红亮。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养生保健功效。经检测,洛阳牡丹红茶富含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份。

洛阳牡丹红

洛阳牡丹红茶协会

10636790

七. 河南省 洛阳 伊川县 张家馄饨

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1920年,张家馄饨第二代传人张坤对配料和品种加以创新和改进,以白面鸡肉、鸡血、薄鸡蛋饼、吓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香椿。从而使张家馄饨具有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喷香适口酸辣具全的特点,渐渐名声大振。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少林八宝酥

用灵芝、猴头、银耳、白果、木耳、嵩菇、香菇、茯苓制成的香酥食品,有食疗效果,能强筋、活络、提神、健身。系少林僧人的传统食品,已有千余年制作历史。

九.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洛阳青枇杷

产品名称:黄岩洛阳青枇杷

产品产地:浙江黄岩

产品特性:果面麦杆黄,肉橙红色,肉质粗且致密,汁多、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9.5%,种予平均2.6粒,可食率70.8%。

产品组成:枇杷果实可食部分含蛋白质0.4%, 脂肪0.1%,碳水化合物7.0%,粗纤维0.8%,且富含矿质营养和维生素等

产品功能:有润喉、止咳、健胃、清热等作用

产品季节:果实成熟期在5月中下旬

产品简介:黄岩洛阳青枇杷又名洛阳青大红袍、青杜脐、青嘴。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平乐脯肉

平乐脯肉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的特色美食。孟津平乐脯肉色泽鲜亮,口感松软筋道,那种香而不腻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平乐脯肉由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人郭积礼独创,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特色为荤素结合、柔嫩爽口、不肥不腻。目前,这项技艺由郭积礼的后人——平乐镇美食林水席园经营者郭遂欣、郭磊父子传承。现在,在平乐镇及其周边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时所摆的宴席被称为“官桌”,脯肉则是官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已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 独创美味香“官桌”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因东汉明帝为安置飞廉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

一说起孟津县平乐镇,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闻名全国的平乐正骨术、农民牡丹画。可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平乐镇还有一道有名的菜品——脯肉。

美食林水席园位于平乐镇政府西南侧,其经理郭遂欣是平乐脯肉的第五代传人,从郭遂欣的祖辈郭积礼算起,平乐脯肉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郭积礼1842年出生于平乐村,少时家境贫寒。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养家糊口,郭积礼经人介绍到王府帮厨。郭积礼聪明好学,为人谦和,学到不少厨艺。一次,有贵客前来,王爷令厨师做出既与惯常的山珍海味有所区别,又能突出地方特色的食物。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郭积礼做出了一道菜:用当地红薯粉、红薯粉条、笨猪肉和土鸡蛋为原料,将红薯粉条煮至六七成熟后剁碎,和肉馅、红薯粉、葱姜蒜以及独家秘制的调料一起搅拌,并加入鲜肉汤;将其铺成长方形块,放入油锅里炸至七成熟;上笼蒸一小时,出笼后将其切成长条状,盛入洛阳烧制的蓝花瓷碗中上桌。贵宾吃后赞不绝口,认为这道菜荤素结合,不肥不腻。由于这道菜在制作时雏形是铺出来的,故取其谐音称为“脯肉”。

脯肉香软适口,在民间也备受欢迎,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在古都飘香,成为平乐镇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道菜品,几乎家家都会做。在平乐镇及其周边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时所摆的宴席被称为“官桌”,脯肉是官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2 精选食材肉飘香

近日,在美食林水席园后厨内,记者见到郭遂欣时,他正和厨师们忙着备菜。一个大炉子上放置的多层蒸笼内正蒸着脯肉。不一会儿,七八碗油亮的脯肉出笼了,郭遂欣将香菜末撒上,白绿相映,格外诱人。我夹起一块放入口中,感觉软嫩适口,不黏不腻,粉块的甜与肉块的香相互补味,恰到好处,真不失为一道佳肴。

天地好食材,人间真美味。为了保证经典美味百年如一,每年红薯收获的季节,郭遂欣都要买几万斤红薯,自己加工制作红薯淀粉、红薯粉条,虽然过程烦琐、成本高,但郭遂欣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脯肉的原料之一——笨猪肉如今难寻,郭遂欣就到市场上挑选散养猪,确保肉质松软香美;土鸡蛋则到附近村庄农户家中选购。“土鸡蛋蛋液黏度大,只有用土鸡蛋做脯肉原料,才能保证粉块与肉块黏合不散。”郭遂欣说,“其实脯肉的制作技艺是公开的,但食材选择标准很高,如果降低原料标准,脯肉的美味就会大打折扣。”

3 不遗余力为传承

由于平乐脯肉用料上乘,制作过程烦琐,加之各大菜系的冲击,平乐脯肉传承面临危机。

郭遂欣的祖父郭若为传承这道名吃,先后到洛阳城、西安学习,于1959年在平乐镇创立了四海春饭庄,后由于种种原因饭庄关门停业。1978年,郭遂欣投资5000元,四海春饭庄重新开业,靠着脯肉这道招牌菜和诚信经营,四海春饭庄运营良好。1996年,郭遂欣将饭庄更名为“美食林水席园”。

2002年,郭遂欣研制开发脯肉美食集装箱,开展美食下乡活动,受到周边群众的喜爱,订单络绎不绝。同时郭遂欣还敞开大门,招收学习脯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亲自传授。

郭遂欣表示:“只要能让脯肉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谁想学我都愿意毫无保留地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