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大同特产一定要买什么 山西大同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大同特产一定要买什么 山西大同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5-05 14:25:04

一. 山西省 大同 平城区 大同盆景

盆景艺术是利用花、草、树、木、土、砂、矿、石为材料,通过精雕细刻等艺术加工,再现大自然的风貌,给人以高等艺术,美化自然之观感。

盆景艺术起源于晋代。在六朝梁代萧于显所著《南齐书》中,曾出现“刻山石”之记载。隋唐时期,广为应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

盆景艺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个大类。树桩盆景是选取姿态美、株叶小、寿命长、易造型的植物,经过剪修、整枝、吊扎、嫁接等办法,控制其生长发育,把它培养成具有艺术价值之优美造型,再配以典雅古朴的花盆和几架,摆设在书屋、客厅之内,尤显雅室生辉;山水盆景是选取土、砂、矿、石等材料,经过雕琢、腐蚀等办法,在古朴典雅的盆皿之中,安置楼阁、点缀亭榭、设计溪桥、种植花草,构成一幅优美的山水风景画面。

大同盆景艺术,很早以前就在民间广为流行。自从1986年8月在市展览馆大厅举办了“盆景花卉百花展”以后)使得广大盆景艺术作者创作水平逐步提高,作品越来越精。

二.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恒山野山榛

恒山野山榛在当地也叫“榛包子”,它属灌木品种,每棵树在年景好时可以三到四斤,常生长于北岳恒山南北山区,是浑源之一。山榛主要成份为油酸,常食用恒山野山榛对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有一定的功效。

三. 山西省 大同 云州区 大同火锅

以其独特的工艺、富丽堂皇的外观,一直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五台山上观景,大同城里买铜锅"成了游客的美谈。大同的铜火锅总重量量为3公斤,盛水2.5公斤,它由底盘、火座、锅身、锅盖、火筒和小盖六部分组成,其生产过程包括成型、铸造、焊接、镀锡里、錾花、刨光、组装等七个阶段。它的种类有28种之多,结构非常精巧,在锅盖和锅身上面錾有各种花纹图案。如"平鱼火锅"上的金鱼跃动在河塘之内,荷叶嫩绿,荷花娇羞,水面微波荡漾。"狮子火锅"上一对长毛大狮子,张大嘴巴,正眨着眼睛在滚动绣球。"梅花火锅"上数枝腊梅傲雪开放,报告着新春的信息。还有海棠火锅、龙凤火锅、八仙火锅等,都绘錾着美丽、吉祥的图案,活灵活现,形象生动
据传说,大同人为了抵御寒冷气候,在明朝初年就创造了铜火锅。用它做出的汤菜不但热气沸腾,而且味道特别淳厚鲜美。遇有节日或贵客临门可用之做菜款待。平时摆在家里用装饰品,显得金光闪烁,古色古香,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可让人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 大同)

四.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抿八股儿

晋北地区的名吃,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面加水混合(为了筋道也可加少许淀粉),把面糊铲到抿床子上,右手拿着抿子挤压,抿出一截截儿抿八股儿,煮约一分钟,捞出,根据个人喜好,配制调料(盐葱花椒辣椒香菜,还有栽栽面花儿或哨子,就着酸咸菜吃,口感爽滑,易于消化。

五.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莜豆面

豆面类

该县出产之扁豆特好。用淘净、蒸过的扁豆三分之二,莜面三分之一,混合磨成的面,叫做莜豆面,为该县之远近闻名。其食用方法主要有四种:

1、"抿面":用冷水将豆面搅和成软糕状的面丝,分成适当的块儿,放在"抿面床子上"(用铜或铁制成的床底,布满小孔的工具),将"面丝"抿于汤锅中成短粉丝状的一种面食。将其带适量汤捞于碗内,调以醋、酱、葱、咸菜等食之,香、软、滑、细,人曰"一轱辘而下",为该县一般居民日常待客之传统茶饭。亦为豆面之代表饭,通常人们所说的吃"豆面"即指"吃抿面"。

2、"长豆面及豆面个塔":将豆面加少许蒿籽(面),用冷水揉和成硬,筋的面块,然后擀,切成长面条或斜方个塔、"柳叶儿"短条,煮熟带汤调食,光筋可口,味香有咬头。

3、豆面饸饹:把和硬再"扎"软,揉光的有蒿籽豆面,分成适量的长条面剂子,放入饸饹床子眼内,压入汤锅中,成粉丝状,熟后捞出,浇上"稍子"或用酱、醋等调食之,它是人们办喜事"铺床日"、过寿日、过会待客等的惯用饭食。

4、"拨姑子":将软面丝用竹筷拨成小鱼条状,直接入锅,熟后捞出,调食子。此饭多在人少、时间仓促或食"抿面"后,刮下"抿面床子",掺软面丝,就"炼汤"(化人面粉较多的汤)最后吃一点带汤的"拨姑子"为宜。

六. 山西省 大同 云州区 大同黄糕

这是大同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黄米面,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散粒),上笼蒸熟,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边揉边在其表面抹点麻油,这样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黄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

黄糕,是用黄米面蒸制,类似南方年糕样的食品,唯其色泽金黄,故名之。黍子去皮即成黄米。说起来,造物主也真够公平,大同地薄不打粮,地下煤炭储量丰富;黍类作物虽然低产,黄糕的味道却好极了。因言道“大同有两宝,乌金和黄糕。”

吃过黄糕的人都知道,黄糕好吃难褫。蒸糕需要锅灶、笼屉、瓢盆自不待言;蒸制时首先要将糕面淋水搓湿,往笼里撒糕粉要薄要匀,要掌握火候,这些都不在话下。难就难在蒸熟后的糕粉放入盆里要用双手来回捶击,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搋糕”。搋糕是道关键工序,糕不搋是“块垒”,捶又容易烫手。所以有的人“宁肯不吃糕,也不愿意伤手”。大同县人爱吃糕并将黄糕作为必不可少的主食,上了年纪的主妇们搋起糕来像小孩玩泥巴那样得心应手,哪啪有声,瞬间一快黄灿灿的米糕就魔术般地呈现在面前。

大同黄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筋到什么程度,讲个笑话:话说一户人家刚蒸出一块糕,一不留神被狗叼了一口,女主人赶快去抢,狗含着糕跑出一丈多远还未扯断,女主人硬是用刀才劈开。结果狗还被弹出去的糕打了个仰面朝天。

大同黄糕的吃法很多,可以素吃,可以油炸。素吃,就是将蒸好的黄糕佐以肉菜,囫囵吞枣那么一咽,下肚了之。这就是“一吃,吃个油老虎儿;一咽,咽个鸡叫鸣儿”,“黄糕泡肉,吃个没够”那个香啊,那个爽啊,说起来都让人流口水。油炸,就是把素糕掐成核桃大小的糕块,捏成皮,包馅,过油锅炸,捞出即可食用。糕皮要个儿小,皮儿薄。糕馅全凭个人口味制作,有豆沙的、枣泥的、髓油的、酸菜的、还有肉末的。大同人讲究“豆馅放玫瑰,菜馅有韭菜”,为的是提味。油糕的形状挺多,有的圆如棋子,有的长似弯月,有的掐成三角形,有的夹紧后两手一掬就成了“相公帽”,还有的干脆包成水饺样等等,不一而足。糕人油锅,温火慢炸,捞出后油糕松软可口,越吃越香。

黄糕不光好吃,还特别耐饥。“三十里地的莜面,四十里地的糕,十里地的荞面饿断腰”。说的是,如果饱餐一顿莜面,可以走三十里地肚不饥,饱餐一顿黄糕能结结实实地走四十里的路,而饱餐荞面后连十里路地走不到就肚子饿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们大同的煤矿工人特别喜欢吃黄糕。下井前饱饱地吃一顿黄糕,干一天活都不觉得饥乏。上井后,妻子把热腾腾、脆生生、香喷喷的油糕端来,再加上二两白酒,几碟小菜,那个滋润劲简直没法儿提。

“糕”与“高”谐音。吃糕喜庆,像港澳地区吃发菜是为发财一样,寓意兴高采烈,高升旺长。为讨口彩,当地每到逢时过节,婚嫁喜庆,必定炸糕,然后分送各家,俗称“吃喜糕”。黄糕是一种食品,注入感情后也成了文化,大同的黄糕文化是那般地美妙!

七.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谷面糊糊

谷面糊糊是灵丘别具风味的传统小吃。

谷子是灵丘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年代历史久远,种植面积很广,尤其在县城周围的平川地区种植得更多,产量也很大。

在旧社会,谷面糊糊是穷苦人家的主食,因为吃不起稠饭,就只好喝稀糊糊来充饥。尤其是在上世纪1940年的雨灾、1960年的国家困难时期,人们靠喝糊糊度日月,这谷面糊糊成了人们的救命饭,功不可没。

现在,本地粮食打多了,外地的白面、大米等也充斥了市场,人们有了饱饭可吃。可是,这谷面糊糊却始终未丢,早晚难免还得喝上一碗。

谷面糊糊的主要原料是谷子面。为了搭配得更有风味,有的掺入红豆,有的掺入豌豆或大豆,也有的再掺入些玉米,随人的口味而掺。将这些原料上锅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叫“糊糊面”。

制做谷面糊糊,俗称“打糊糊”。打糊糊的方法是,先将水烧至八九十度,在即将滚开时再撒入面粉,边撒边搅,以免结块和沉锅,滚开后再慢火稍滚一阵,盛出可食用。

谷面糊糊美味可口,容易消化,营养丰富。

谷面糊糊现今已走出农家,步入市场,小摊、饭馆里都有销售。灵丘的谷子糊糊面也有了专门的生产厂家,不仅县内人喜欢购买,而且远销太原、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

灵丘的谷子糊糊面也成为馈赠佳品。

八. 山西省 大同 新荣区 大同沙棘

大同沙棘俗称酸溜溜,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落叶灌木。果实呈椭圆形,成熟后为橙黄色或红色,味酸可口。每到农历九月,在百草枯槁的百里煤田上,惟独沙棘生长茂盛,果实累累,像一串串红色珍珠。

沙棘含糖20%,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近年来开发出多种饮料、食品,无菌无毒,甜酸味美,清暑解渴,沁人心脾。

近几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林业工程的实施,沙棘已成为大同市一种常见的乡土树种。

九.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灵丘花椒

花椒树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刺。花椒果实为球形,果壳两半儿扣结结构,成熟后自动暴烈,呈暗红色。籽儿为黑色。

花椒是很好的调味香料,也是一味中药。

灵丘的花椒品种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伏椒”(伏天成熟),因颗粒较小,人们常称“小花椒”,呈暗红色。第二种是“秋椒”(秋天成熟),颗粒较大,呈红色,所以灵丘人们又称“大花椒”或“大红袍”。两种花椒相比,第一种的味道较浓。

灵丘境内南山地区山峦重叠,气候温和,很适宜花椒生长。因此,灵丘的花椒树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下关、上寨、独峪、红石塄等乡镇农村的沟坡、河谷向阳背风的地方。1958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拨款扶持花椒种植业的发展,当年办起了很多处小苗圃,大力种植花椒树。从此以后,年年陆续种植,成活率很高。树苗一般三年开始结果,七、八年进入盛果期。到1990年全县年产花椒2.57吨。到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六千亩,全县年产花椒5万斤左右。

十.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北芪菇

北芪菇

“北芪菇”是根据传统中医药“药食同源”的理论,利用北岳恒山正宗黄芪(又称北芪)和多种中草药及农作物副产品作培养料,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培育而成的新型菌类产品。故命名“北芪菇”。为药食同用的功能型产品。北芪菇有效成分为:氨基酸16.235%、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仅赖氨酸一项达1.185%;多糖9.688%:硒0.239ppm:锌77.77ppm;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物质。

北芪菇不仅具有食用菌不含脂肪、胆固醇的特点,而且含有浑源黄芪(北芪)的药理成分,是一种美味营养食品。经山西省医药研究所化验,并请权威专家鉴定,认定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一种富硒菌。长期食用可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是人们健康实用的美味佳品。

北芪菇还有一种特殊用处,那就是能治疗牛皮癣和其它瘙痒性皮肤病,早在1992、1993年《光明日报》两次对此作了详细报道。如今,有很多皮肤病患者用以治疗各种皮肤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