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徽州山里有什么特产 徽州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徽州山里有什么特产 徽州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26 00:47:12

一.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龙山湖土鸡

龙山湖土鸡养殖场位于皖南高山第一湖----黄山市丰乐水库库区龙山湖畔。养殖场采用纯农村土鸡种,高山放养,年产土鸡万余只,土鸡蛋30万余枚。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漆器

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天然植物提炼的一种生漆,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篮,朱砂等有色矿,动物质调和而成(称土漆,菠萝漆),用它漆成的砚盒,果盒,笔筒,笔杆,徽篮,花瓶等漆器,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清康熙年间,徽州漆器艺人用土漆制砂砚,木质内坯,生漆涂就,小巧,古朴,便于携带,可与石砚媲美。 漆器与竹编工艺融汇,制品涂彩描金,美观耐用,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灵山米

灵山是黄山脚下徽州区呈坎乡的一个山村,灵山米因品质优良,曾作为“贡米”而远近闻名。

灵山米具有质软、味甘、粒大、高产等特点。

四.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小容香榧

香榧系红豆杉科榧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香榧树全身是宝,具有果用、油用、药用、绿化、观赏等多种用途。香榧富含蛋白质、脂肪、糖份和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不仅营养极为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香榧具有“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痔恶毒”,“疗寸白虫,消古,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治咳嗽白浊,助阳道”等功效,经常食用,对清肺、润肠、化痰、止咳、驱虫、消痔都有显著效果。香榧从开花到结果需三年时间,同一株树上可三代见面,俗称“千年香榧三代果”。香榧生长对土壤、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要求严格,适宜生长在山高岭峻,云雾缭绕,温湿凉爽的地方,难以大面积发展,造成近年来香榧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我国的香榧品种多样,主要有细榧、长榧、芝麻榧、米榧、茄榧、蛋榧、大圆榧、圆榧、小圆榧等,因其产地不同而品质差别很大,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相差甚多,我国以浙江诸暨香榧品质最好,产量也高,长期以来以其果实壳薄、肉满、质脆、味香而著称。据调查,2008年每斤诸暨香榧香榧市场价已达160元以上。

容溪村小容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成土母岩为千枚岩,土壤酸性,多为黄红壤。小容群山环绕、层峦叠翠,常年云雾弥漫,生态环境极佳。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使小容村栽培历史十分悠久,香榧资源十分丰富,百年以上的老香榧树随处可见,现香榧分布面积超过5000亩,是黄山市著名的香榧之村。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徽州饼

徽州饼

制作方法:1.将面粉倒入面盆,先加入适量开水烫成雪花状,再逐渐加入冷水揉至起劲而有拉力时,将面拉成长条,包入面酥再次揉均匀后,摘成若干个面剂放好。面酥是面粉中掺生油(或猪油)反复搓匀即成。2.将黑枣蒸烂,去皮核压成泥,用猪油加白糖炒干稠,即成枣泥馅。3.将摘好的面剂一个个压成皮子,用每个皮子包入适量枣泥馅,再擀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生圆饼。4.将平底锅放火上,先抹上一层水,再放上生圆饼,反复转翻,每翻一次,抹一次麻油,约15分钟即成。产品特点:金黄色,扁圆形,外皮透明,香甜味美。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麻酥糖

麻酥糖
介绍: 徽州特色名细糕点。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

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七.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醉蟹

徽州风味小吃名品。

制法:原料为每只重三两的活蟹共四只,酱油、徽州风光酒、蒜瓣、姜、冰糖、花椒、盐、高粱酒若干。将蟹洗刷干净,沥尽水;取花椒一两,精盐一斤,下锅炒至出香,盛出凉透,称取四钱使用。把姜拍松,取蟹撇开脐盖,用手挤出脐底污物,放一小撮盐,花椒一粒后合上。然后掰下蟹爪尖一个,从脐盖上部扎进以钉牢脐盖,并放入小坛内。取酱油倒入坛内,再加徽州风光酒(或黄山蜜酒)、姜块、蒜瓣、冰糖,最后倒入高粱酒,用油纸盖坛口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坛食用。蟹色青微泛黄,味甜,有浓郁酒香。可原坛购买,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八.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富溪贡菊

黄山贡菊产自安徽省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黄山,以它独特品质和加工工艺优于其他菊花品种。黄山贡菊色白、蒂绿、花心小,均匀不散朵,质柔软,气芳香,味甘微苦,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民族瑰宝”,而名列全国四大名菊之首。黄山贡菊为平瓣小菊品种,起于宋,盛于明清,在清光绪年间,京城流行红眼病,经黄山徽州商人介绍,用菊花治好了病,故被皇宫誉为贡品而名贡菊。

黄山贡菊富溪产地山峦起伏,绿水长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特别适宜贡菊生长。黄山贡菊花性甘苦,微寒。内含菊甘、腺嘌呤、胆碱及维生素A1、B1、氨基酸钾、钠盐等成分,临床应用证明:能镇静中枢神经,增强毛细血管的抗炎力,抑制人体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绿浓杆菌、流感病毒、皮肤真菌、霍乱孤菌、链球菌的活动。

“黄山贡菊”是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据民间传说,“黄山贡菊”原是宋朝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进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许多人得了红眼头痛病,有人采用鲜菊花泡水降火,十分灵验。以后人们经常用鲜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医治目赤羞明、胆虚心燥等病。从此,这一带农家门前屋后广种菊花,为了久藏又特意烘制成干菊花。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也流传红眼病,皇上下旨,遍访名医良药,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菊花干,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于是徽菊名气大振,被尊称“贡菊”。贡菊历来被当作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徽州贡菊”的制作十分讲究,鲜菊采下后,先用竹簟阴置晾干,然后用炭火悉心烘烤,成品后的贡菊以朵大色白者为佳。“徽州贡菊”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能,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症.用它调配其它药物可以制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药和菊花晶等饮料。“黄山贡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饮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净五脏,排毒健身”,起到延寿美容的作用。饮用过的菊花晒干后充作枕芯,使人清凉降火,明目醒脑。

九.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甲酒

历史名酒。又称“夹酒”。糯米酿造,100斤糯米约出酒80—100斤,酒色微黄清澈,香气诱人,入口微甜,烫热后饮更觉酽浓。该酒时间愈久愈醇。《镜花缘》中人物谈酒时,列举全国各地名酒,其中就有“徽州甲酒”。清人《新安竹枝词》亦有“结伴携钱沽夹酒”的句子。( 黄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