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德特产加盟哪家好 宁德特产一号店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德特产加盟哪家好 宁德特产一号店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28 18:22:58

一.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宁德葱油煎饼

材料

面粉鸡蛋葱花油盐味精

做法:

1取适量面粉,加一个或两个鸡蛋,再加适量水把面和好

2将和好的面团醒半小时后擀成面皮,涂一层油,抹上盐,撒上葱花,卷成卷

3将卷盘成饼型,擀平成饼状

4将擀好的饼放到平底锅中煎至金黄就好了

味道特别的香

特别的脆

老少皆宜

二. 福建省 宁德 周宁 宁德番石榴

宁德番石榴

三. 福建省 宁德 寿宁 三糍

三糍

寿宁“三糍”指糯米糍、粳米糍、马铃薯糍。糯米糍是将糯米洗净浸泡8小时,置蒸茏蒸熟,取出后放石臼中,舂至嫩食用,也可取成团放碾末的地瓜粉上,待冷硬后自然成圆饼。也可用炒熟的米、豆、花生仁、芝麻碾成粉,加白糖拌匀,将舂好的糯米米时切成小粒置粉上沾食;成圆饼的,切成块状油炸或蒸软沾粉食用。粳米糍是将粳米洗净,浸泡于碱水中5小时,上蒸笼蒸熟,取出后放入石臼中舂至嫩匀,然后用于揉成块状或圆状。可以切成细条配上佐料煮熟食,也可切成条蒸软配佐料沾食,还可切成条炸食。马铃薯糍是将马铃薯煮熟后去皮,捣烂与地瓜粉揉和,然后切成片块,配上佐料煮食。

四.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紫菜

霞浦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霞浦是“中国紫菜之乡”,全县养殖面积4.7万亩,干菜产量近万吨,产值2.5亿元,养殖量居全国沿海县(市)第二位。

霞浦县是我国南方最早养殖海带、紫菜地区。海带、紫菜主产区生态环境独特,产品无论从形态、色泽、营养、口感等方面都优于同类产品。2008年,全县海带、紫菜养殖面积11.46万亩,产量17.05万吨,产值13.3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7.8%,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沿海县(市)前列。

目前,全县共有海带、紫菜育苗厂(场)58家、加工厂(场)300多家,一支由5000多人组成的营销队伍遍布全国各地。

该县进一步加大海带、紫菜产业扶持力度,同时提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霞浦海带、紫菜产业”。继去年12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注册“霞浦海带”、“霞浦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上,今年又向中国水产流通与协会申报“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

五.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宁德酱卤鸭腿

[卤鸭腿]

~鸭腿五支,洗净;

~锅中放水、桂皮一根、八角一个、花椒一小把、两小勺白胡椒粉、老抽、一点点醋、多放点糖,尝尝味道自己满意即可;

~水没出鸭腿,大火烧开,中火烧至30分钟至40分钟,将腿取出,放凉,剁小成块,摆盘,上桌,开吃!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泥钉冻

泥钉冻。每年秋收后,退潮时,福安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挎个小鱼篓,带上特制的短柄小木锄,到海边滩涂上去寻找一种长约5-7厘米的明状动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泥钉”。“泥钉”刚挖出土时,呈深灰色,与滩涂的泥巴色泽相同,很不易分辨;用水洗干净后,则呈灰白色。它主要生活在滩涂的表层,群集而居。人们只要找到它的聚居点,就可以一口气拾到一大碗“泥钉”。拿回家后,人们把捕捉到的泥钉,端到井边,倒入土箕中,一边用井水不断冲洗,一边用手使劲压榨,直至把“泥钉”腹内的泥浆挤尽。把洗净的“泥钉”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适当的食盐。待水烧滚后把“泥钉”连同浓浓的汤汗装入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由于“泥钉汤”含有较高的胶原特质,八至十二小时后,整碗的汤汁就冻结起来了,当地乡民把这种东西叫做“泥钉冻”。

七.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老酒

屏南老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屏南老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南老酒”是指福建省屏南县的黄酒,该酒取该地特有的山泉水加优质糯米、红粬用传统技术结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具 .有醇香浓郁、鲜甜爽口、清亮透明、口不干等特点。屏南老酒属黄酒系列,符合国际饮酒潮流。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酒能“和血行气,暖胃辟寒”屏南老酒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实乃宴宾馈友保健之佳品。
屏南老酒在闽东是颇有名气的,但因为没有品牌,其它地方的黄酒照样也可以充当屏南老酒在市场上销售,因此,也就失去了产品的特色性,无法进一步开拓市场,不能给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末,屏南创办龙潭庶民酒厂,后来又注册了“惠泽龙”商标,经过企业的酿酒工艺的改进与品牌的带动,当地的酿酒业迅速壮大起来。这家酿酒企业不仅成为县级龙头企业,而且“惠泽龙”品牌的屏南黄酒价格攀升,品质好的老酒每公斤可卖到60多元,是原来的15倍,经过企业化运作,销售网络很快扩大到我国东南部城市及东南亚,产品一直是供不应求。.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屏南老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屏南老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屏南县所辖行政区域。.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宁德竹编

宁德地区各地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以古田、宁德、屏南、寿宁等县(市)为最。古田竹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制作的竹枕在国际万国展览会比赛就获优等奖。1959年古田竹编的花篮、花筐、提盒等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现在的产品有瑰丽花篮、竹蝶、角目提篮、“猫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种。编工精制 典雅美观。产品已在十几个口岸出口,远销欧美亚等地区,深受欢迎。宁德马记竹枕是宁德三大传统竹艺品之一,形成方矩状,柔软富有弹性;并以黑白蔑条拼织出吉祥字画图案,甚为典雅。自问以来,饮誉海内外。寿宁竹编做工精细,工艺精湛。产品有饰物、器皿、人物、动植物等,可作为玩具、生活用具和纪念品。屏南竹编厂生产各种竹编,设计新颖,制作精细,色彩鲜艳,为福建省四大竹编工艺出口厂家之一。

九.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竹荪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

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食药两用菌,由于它的鲜品色泽雪白、菌裙漂亮、清香袭人,被誉为“真菌皇后”。
竹荪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生产是古田县继银耳、香菇之后的第三开发产品。1981年古田县真菌厂于室内试栽长裙竹荪成功。1989年古田菇农生料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接种后60天即可采菇,每平方米当年收竹荪干品250~350克,单产提高10倍,周期缩短2/3。此项新技术迅速推广福建省内外。古田竹荪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攻关,品种驯化,以及栽培场所的突破,目前古田竹荪在质量、产量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行销世界各地。2000年全县栽培竹荪150万平方米,产量300吨(干品)。竹荪栽培获得多项技术成果,《竹荪林地开放式栽培初探》被收入《中国竹荪驯化栽培大观》一书内。《竹荪畦床套种香菇立体栽培法》通过地区科委组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论文被《富民报》于1990年连载。《油柰园套种竹荪初探》选登于1997年中国食用菌新技术产品交流会的论文集。"古田竹荪"荣获第一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十.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扁食

很多人把福鼎扁食叫做馄饨,其实谬矣,馄饨状若饺子,皮厚肉重。福鼎扁食,中间鼓起,腹下展开,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宛若一个身着长裙舞姿翩翩的美少女。

福鼎扁食不仅外形美观,味道也美,它是一种使食客产生心动的小吃,是小吃中一幅生动的可以触摸的山水画。那种感觉宛如置身于梦境之中,四处飘逸着粉色纱罗。

在福鼎,最正宗的扁食必须是皮薄肉美,先说皮,薄至透明,据说,把扁食皮放置在报纸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每一个字。肉美,肉馅油而不腻,五味调和酸辣俱全,口感极佳。福鼎扁食最特别还在于它的高汤,奶白清亮,纯粹是猪的脊梁骨和虾皮一起熬制而成,富含钙、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吃扁食的时候,那薄薄的面皮含在嘴里,相当的顺滑,像融化在嘴里,舌头一碰就破,皮是皮,馅是馅,完全用不着嚼,肉就融化在你的口中。吃完口齿间还能淡淡回味到一阵阵的香甜。

早年福鼎有不少扁食担沿街叫卖,那奶白的高汤,那绿珠似的葱花,还有那渐行渐远的叫卖声,热腾腾地一路前行……最是冷风呼呼的冬夜,一盏小灯挂在扁担前,暖暖地吐着一团昏黄,高汤和葱花的气味四下飘香,实在很诱人。

现在居住在东南亚一带的乡亲一回福鼎就要找寻当年的老店,连吃几碗才过瘾。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到扁食店一连叫了7碗的扁食,不到20分钟,全部吃光,老人老泪纵横,大喊“老家,老家啊”一问才知道是新加坡的侨胞,一碗扁食承载着多少的乡情啊。

一碗扁食就是一腔的亲情。它是福鼎小吃的浓缩,是故乡的泥土气息的深情厚谊,是化不开的思乡情结,是解不清的故乡人对游子的牵挂。(郑孙务)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