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山珍海味 一年四季福建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山珍海味 一年四季福建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5 22:44:39

一.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芋包

软润香滑的永安民间传统小吃芋包的主料为菜芋和木薯粉。其制法是将菜芋和洗净入锅煮熟去皮后,与木薯粉揉搓至软硬适度不粘手,做成芋包坯,包上瘦肉、香菇、笋、虾米、酱油、五香粉炒熟的馅,置入沸水中煮到膨胀着浮出水面。再蘸酱油,老洒,猪油,味精,葱花等调料即可食用
( 永安)

二.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福建酿豆腐

菜系:闽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鲜嫩酥香

原料:

豆腐(北)1000克,猪肉(瘦)150克,虾米25克,香菇(鲜)50克,大葱10克,酱油5克,盐5克,料酒10克,白砂糖10克,淀粉(蚕豆)10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猪油(炼制)30克。

制作方法:

1. 豆腐切成4 厘米见方,2.5 厘米厚的块20 块。

2. 用直径2.5 厘米的圆套挖去豆腐块的中心部分(不透底)成凹形。

3. 精肉、虾米、香菇切米。葱白切珠。

4. 肉、虾米、香菇、葱白与精盐、料酒、味精、干淀粉匀成馅。将调匀的馅分别酿入豆腐中,抹平面。

5. 锅置中火上,下熟猪油烧热,把豆腐下锅煎(馅面向底)至金黄色。

6. 加入高汤150毫升、酱油、白糖、味精,改小火焖入昧,收汁时撒上胡椒粉、料酒即成。

三. 福建省 三明 明溪 宝石

宝石

明溪县是我国四大蓝宝石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锆石的故乡”,这里宝石资源丰富,多种宝石共生,与蓝宝石、锆石共生的有石榴石、辉晶宝石等。明溪宝石系1965年原福建省地质局304地质队在明溪开展金刚石原生矿普查时首次发现。1979年起省地质二队再度进行较细勘查,探明是一个大型蓝宝石砂矿区,分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经分析查证为距今1500万年前,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瑰宝。1990年,明溪县宝石厂在工商局支持下,发挥明溪的资源优势,开发了宝石加工项目,从事宝石的开采、选矿、加工和销售。

四.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竹枕

是宁德传统产品。因被作为贡品而驰名。其工艺原由古田杉洋传入,传入后经历代人逐步精练而成。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最盛,从业人员40多人。民国18年(1929年)产量只剩500多个;民国31年时只剩“马仁记”、“阮中记”2家;1949年只剩“马仁记”1家,年产70多个。1985年建立工艺美术厂,曾抽调马、阮二家后代马锦铭、阮灿灿等5名技师、10名徒弟组成竹编车间。后因技术专利保护问题未能解决,技师不愿传艺,使这一生产工艺濒于失传。

五.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蛎煎

蛎煎

蛎煎又称蛎粕,以新鲜牡蛎调油、味精、香葱、芹菜、拌入薯粉成糊状,入锅铺平,两面油煎,状如薄饼。香酥清甜,可与闽南、台湾之“蠔煎”媲美。

六. 陕西省 延安 甘泉县 山珍野味

陕北域广阔,拥有大量森林面积,黄龙山林区、乔山林区、劳山林区等等的天然林履盖数县,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种野生动物和林品繁多,其中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的有国家一类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褐马鸡等。林间狍子、野鸡频繁闪现于荒野之中,是传统狩猎之物。广阔的林区养育、出产了许多优质林品,板栗、核桃、银杏、木耳、地软、各种磨菇、山桃、山杏等名目繁多。其中地软是延安采食历史悠久的一种食用菌,当地人于春雨之后响雷之前采收,一时食用不完的凉干储存。将地软作馅包饺子或包子已为延安寻常食品,食之营养丰富、口感甚好,人称“小山珍”,乃延安食品一绝。银杏除野生外,现已被大面积人工栽植,用其叶加工的银杏保健茶,平血压、降血脂、 软化血管,药效甚佳,又为当地一新的旅游购物品种。( 延安)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八. 辽宁省 营口市 大石桥市 山珍炖猪蹄

山珍炖猪蹄

原料:猪蹄600克、水发猴头菇60克、水发香菇60克、平菇60克、水发木耳60克、白菜叶20克、宽粉条30克八角2枚、姜片、葱段、精盐、味精、香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猪蹄洗净,斩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泡约2小时;白菜叶撕成块;宽粉条用温水泡软。

2.净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热,投入姜片、葱段、八角爆香,再下入猪蹄块炒干水分,掺入清水,下猴头菇、香菇、平菇,烧沸后撇去浮沫,用小火炖至猪蹄软,放入宽粉条、白菜叶、木耳炖片刻,然后用大火收汁,用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味,最后拣去姜片、葱段、八角,起锅装盘,即成。特点:猪蹄松软,味道鲜美。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山珍佳肴金包银

一般说来,世界上的人,不喜欢钱财者少;向往拥有钱财者众;为着钱财和金银的拥有,有人是诚实的劳动,辛苦一生;有人经营有方,生财有道;有的则是权与钱的交易;更有人是不择手段,不惜谋财害命!然而,竹山县南部深山的庄户人家的日子,在改革开放以前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拥有“金包银”呢。

在改革开放以前,竹山县南部深山的二荒地和仰头就掉草帽的高坡地,主要生长的农作物只有包谷和洋芋两种。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劳作方式下,围着树蔸疙瘩火,烤吃剥皮洋芋果,是庄户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没有水田,不能生长稻谷,自然就缺大米吃,所以从前南部深山的庄户人只能在病重或者是死亡之前才可以吃到大米。没有办法的人户,亲人死亡也给弄不到一 点米返回吃的。有头脸有主意的人家也只能象谋求药引子一样给将亡人弄点大米吃,是尽一分极大的孝心和爱心。而吃到了大米的人,也好安心伸腿闭眼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一般的人不能够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因此,过去在竹山南部深山说谁人吃大米是咒人死亡的话。

没有大米吃,还是要照常过日子。包谷和洋芋怎么做饭吃呢,一是煮洋芋蒸洋芋,二是搅包谷糊涂蒸包谷参干饭,三就是煮洋芋里搅包谷糊涂,四就是蒸洋芋包谷面干饭——也即有名的“金包银”。

金包银也有两种做法,一是把洋芋先排列在锅底层,洋芋面上再铺包谷参同蒸;饭熟,用铲子翻起洋芋伴和包谷参;二是把洋芋和包谷面参合着混蒸;两种做法异曲同工,效果一样,都是金黄黄的包谷面粘和着白弄弄的洋芋果——所以谓之金包银。

第一种做法,洋芋的底层慢慢蒸炕出了焦黄的“粑粑”,突出了洋芋的香;第二种做法则是洋芋和包谷面的底层一同起了锅巴,突出了整体的香脆,甜然,醇厚的味道,比现在的康师傅、太阳锅巴胜出了几筹。若有客人上门,富裕的人家也会黄焖出野猪肉块子和家猪肉蹄膀佐餐,让那猪油的肥腻浸透着金银。还有特有口福的客人,偶然就碰上主人家打有果子狸,给你熬出酽酽的汤来,朝金包银上面一泼,那才叫做滋润,您的喉咙里不神出爪爪来才怪!

十.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风鸭

闽西漳平双洋镇(旧时宁洋县)地处偏远山区,这里霜冻低温,阳光充沛,空气新鲜。当地百姓加工风鸭有百年历史。鸭肥肉香,便于蕴藏的风鸭,过去加工只是为了自家过年食用。如今,经过精心加工改进的宁洋风鸭,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带的霜风、阳光、纯净的空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选用以稻谷为主饲料的地方良种番鸭为原料,经山泉水浸透后,采用地方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适时精制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装,成为特具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是送礼迎宾之佳品,被誉为闽西佳肴一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