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无锡有什么特产工艺品送人的 无锡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无锡有什么特产工艺品送人的 无锡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5-15 01:31:47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过桥鳝

过桥鳝是以江阴水产品――黄鳝为原料烹制出来的鳝鱼菜。其为历代的江阴名菜之一,至今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过桥鳝为清代乾隆年间江阴知县蔡澍的家厨所创,后经历代厨师加工,提炼,升华而成。其起因,有这么一段故事。

蔡澍出身于书香世家,处处尊孔子为先师,每逢祭孔大典,更恭敬虔诚,以示不忘圣训。那年,其家厨设想在蔡澍祭孔之时做个特别的菜肴来给主人和来宾助兴。苦思冥想中,他在花园中看到了玲珑剔透的假山和灵巧雅致的小桥,受其启发,便以鳝片为主料,经爆炸,焖酥后,将其烹制成形似拱桥的菜点,以寓意至江阴孔庙礼拜,必先过桥之意。此菜上桌后,因其形美香浓,鲜酥无匹,食用主宾无不拍案叫绝,从此,过桥鳝一菜便闻名于世,流传至今。

过桥鳝的烹制方法是:

将黄鳝宰杀后去骨,洗净,擦干,使其成为鳝片(背)。将鳝片平摊于砧板上,划斜十字刀花成斜形大块。然后,将成大块的鳝片置于盆内,加入适量的黄酒,酱油,葱姜腌渍30分钟后,沥去汁水待用。将砂锅上火,加油,待烧至八成热时投入鳝段,卷曲时捞起,待油温升高后再复炸。如此反复地炸上几次,待溢出香味,表面结壳时沥油。炒锅再上火,加上熟油50克,投入葱段,姜片,蒜泥,待炸黄后捞出,下冬笋煸炒,放入鳝,加高汤,白糖,酱油烧沸,移至小火焖酥,再转旺火收汁,淋少许麻油后起锅,装盆。上桌前,在其表面撒上些白胡椒粉,则味更香,更鲜。

过桥鳝,色泽深红,酥烂醇香,咸甜相融,形似拱桥,别具一番特色,不失为一道美叶佳肴。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无锡毫茶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的。无锡毫茶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为了发挥和继承无锡丰富的茶文化,无锡农业科研人员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制,于1979年创制成功了无锡毫茶。无锡毫茶创制成功后,在历届名茶评比中获奖,并远销美、英、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好评。

无锡毫茶,主产于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其原料为无性系良种大毫,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复而得名。大毫茶树于1966年自福建引入,属半乔木、大叶型、早芽种,在太湖之滨的无锡郊区适应性强。表现为萌芽力强,发芽整齐,芽梢茸毛特多,芽头肥壮重实,兼有产量高与抗逆性强之特点。

制作毫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半展为主体,经杀青、揉捻、搓毛、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条索卷曲,肥壮绿翠,白毫披复,香高味浓,汤绿明亮,叶底肥嫩。

无锡毫茶为江苏名茶林中的新秀,是无锡茶树品种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从1973年开始研制。无锡毫茶,在历次参加名茶和优质食品评比中,多次获奖:

1979年 通过了科技鉴定,相继获得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优质名茶称号;

1984年 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

1985、1986、1990年 分别被农业部和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和部优质农产品;

1986年 被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

1988年 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1989年 在西安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1991年 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被授予“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1992年 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良产品奖。

2002年 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蝉联八届第一名,中国“中国杯”评比中荣登榜首,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蝉联二届金奖。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惠泉黄酒

惠泉黄酒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无锡惠泉黄酒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

无锡米品质好,明代时列为皇室御用米,专建“无锡仓”,用以贮存无锡米。惠泉酒就是以泉水浸无锡米,用独特方法酿成。泉水只用清冽甘甜有名的无锡惠山二泉水。无锡惠泉酒、绍兴加饭酒、丹阳封缸酒和福建沉缸酒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酒。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型代表,以地下优质泉水和江南上等糯米为原料,辅以独特的惠泉酒酿造工艺,经过多年窖藏而成。其香气中正平和,介于外露与内涵之间。轻摇一下惠泉黄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气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旷神怡。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惠泉黄酒同时也品位高格,是被誉为“传世佳酿”的古代四大名酒之一,深受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喜爱。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喝惠泉黄酒,尝节日美食”已成为当今的一股潮流,为祥和欢乐的节日点缀上浓浓的喜庆色彩。“惠泉”被顾客消费者称做“可与XO比肩的文化名酒”,并在日本跻身入“世界名酒”行列。同时它还是国家免检产品。

四.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糖芋头

大浦的“香梗芋”,鲜藕,蜜桂花,红米血糯少许。实为时令佳味。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少奇主席到江南视察,宜兴特意送上了香梗芋,香梗糯,颇得好评。

五.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大浮杨梅

大浮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市郊大浮山、马迹山。有近千年栽培史。江南是杨梅的发源地,古称杨梅为"吴越佳果"。大浮杨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10多个品种。成果有只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寒。( 无锡)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贡茶

宜兴古称阳羡,汉代就植茶饮茶,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阳羡紫笋茶是始于唐代的贡茶。

宜兴的南部丘陵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0%,属天目山余脉。丘陵山区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宜兴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茶树的生长。

阳羡茶为历代名人所称颂、宫廷皇室所赏识。唐肃宗年间(公元757—761),“茶叶祖师”陆羽饮品“阳羡紫笋茶”后大为赞赏,认为阳羡紫笋茶“芳香冠世产”,可以贡给皇帝。唐武宗年间,阳羡贡茶数量达到一万八千四百斤,第一批紫笋茶限清明前运到长安。隐居宜兴茗岭的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诗道:“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曾在宜兴居住的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

如今,宜兴是江苏最大的产茶县(市)。现有茶园3500余公倾,年产茶叶近5000吨。宜兴茶叶生产,已是山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茶叶是山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现在,全市由地方名茶四只: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宜兴有“茶的绿洲“之称,宜兴茶正以卓越的品质风格,享誉国内外。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方糕

方糕,无锡名点。1943年由崇安寺"六芳斋"师傅王禹清引进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方糕用特制的方型木质模板,筛入糕粉,显出凹型,分别放入鲜肉、豆沙、菜猪油等馅心,再筛上一层糕粉,刮平,用刀划成块线,上笼用旺火蒸熟即成。糕呈白色,粉质柔软,馅心丰满,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 无锡)

八.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无锡酱烧肝

“无锡酱烧肝”历史悠久,滋味隽永。无锡地区都把它当作一种年菜食用。
原料配方:鲜猪小肠、猪肝5千克,香料包(大茴香、官桂、丁香)40克,姜40克,白糖125克,酱油400克,黄酒150克,硝水、生矾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猪小肠连花油割下,翻转清洗整理洁净,放入锅内,加硝水、生矾和清水用大火烧,同时用木棍不断地搅拌,直到小肠不腻,污垢去净,再用清水洗净,一条条倒套在铁钩上,抹干水分,切成小段。
2.将猪肝洗净,放入沸水中煮到四成熟,取出切成小块。然后用一段小肠绕一块猪肝(即用小肠打一个结把小块猪肝结在里面)。
3.用适量水,加黄酒、糖、姜、酱油和香料包,先用大火烧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0.5小时可熟,即可食用。大约5千克原料可出成品3千克。
产品特点:深红色,酥嫩可口,由于肝肠同吃,更有一种特殊风味。

九. 亚洲 日本 大阪纸糊工艺品

大阪纸糊工艺品(大阪式纸工艺品)

介绍: 大阪的纸糊工艺品(类似纸工艺品)已有长达400多年的历史。制作这类工艺品时,先在目框上糊上好几层日本纸,然后将其晾干。晾干后,将其从木架上取下后再涂上颜色。有纸糊的老虎、不倒翁、面具以及许多其他作品。其中,纸糊老虎是最受欢迎的护身符,据说能够辟邪消灾,带来好运。

在大阪城天守阁内的贩卖处有售。

十. 江苏省 无锡市 梁溪区 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的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无锡油面筋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如塞进肉瓤烧煮,则别具风味。( 无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