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连云港特产高蛋白 连云港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连云港特产高蛋白 连云港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8 16:22:42

一. 江苏省 连云港 海州 金镶玉竹

金镶玉竹为竹中珍品,其珍奇处在那嫩黄色的竹竿上,于每节生枝叶处都天生成一道碧绿色的浅沟,位置节节交错。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条上镶嵌着块块碧玉,清雅可爱,故古海州志中称其为“金镶碧嵌竹”。

云台山上的金镶玉竹分布较广,生长旺盛,以花果山最多,而 紧靠三元宫的屏竹禅院一带尤为繁茂。因此,1993年6月,我国发行一套《竹子》特种邮票时,特将云台山金镶玉竹列于4枚中的第2枚。不久,金镶玉竹邮票碑便也竖到了去屏竹禅院的路口,成了花果山特有一景。

二.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金红石

金红石

金红石,是一种黑色金属矿物。它中间所含的金属钛元索,色银白,质坚而轻,制成钛合金,是飞机制造等业的绝好材料。含钛元素的金红石不多,全国钛金属基地只有4处,其中之一就在连云港市的东海县。

东海县的金红石矿,分布在陆湖、青龙山、安峰、石湖、曲阳一带,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榴辉岩体。其中以安峰乡毛北岩体为最大,南北2200多米长,东西100一300米宽,储量达250多万吨。而且,含矿性最好,已查明的1号矿体,矿石中金红石含量为2.3%,最高达5.28%。

三.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豆丹

在灌云,有一种小动物,俗称豆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豆丹,学名叫豆虫,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成虫时长约5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从腹部第一节起,两侧有七对白色线。它危害豆叶,啮成孔洞 ,严重时植株尽成光秆,不能结荚。

豆丹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鲜美,并有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豆丹皮经食油炸后,喷脆松香,口味极佳。豆丹入菜,形式多样,清焖 、制汤、烧炒、炸生皮做盘子,无不令人一饱口福。

南方人认为是虫子,一般不敢吃或不愿吃,尝后才赞不绝口。 如今,豆丹已风行到淮海地区的高档饭馆,不再是灌云独家所有。但其做法与风味 ,还是以灌云为翘楚。特别是冬季入节豆丹,从豆地刨出后,如何除去土气,使其更加鲜香美口,更是灌云厨师一技。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石梁河葡萄

石梁河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梁河镇的葡萄糖度高、酸度小、颜色鲜艳颗粒饱满,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葡萄,已通过省级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石梁河葡萄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梁河镇地处东海县北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优良品质的“石梁河葡萄”,被誉为“苏北吐鲁番”。该镇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葡萄基地乡镇”称号,被江苏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模范果园”,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葡萄之乡”、“果品之乡”的称号,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享誉苏北鲁南。

石梁河镇葡萄种植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石梁河镇葡萄种植规模已达到1.6万亩,品种多达30余个,年产鲜果3万吨,年收入超2亿。目前该镇已栽植巨峰、京亚、京秀、6-12、87-1、维多利亚、优无核、美人指、秋红、藤稔和红地球等早、中、晚熟品种30多个。

石梁河镇注册了“石梁河”牌、“海陵湖”牌两个葡萄商标,打造了自己的葡萄品牌,并积极打造无公害产品基地,于2003年成功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提高了石梁河葡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石梁河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石梁河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石梁河葡萄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巨峰”、“美人指”、“红地球”、“藤稔”等。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褐潮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苗木培育:采用扦插或嫁接育苗方法。

2.定植:采用“T”形架和“V”形架避雨栽培,定植密度每每667㎡(亩)≤150株。

3.产量控制:每每667㎡(亩)产量≤2000kg。

4.肥水:每年每每667㎡(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依品种特性,于8月中至11月上旬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穗完整,果粒大小、形状、颜色整齐,果粉完整,果皮中厚,果实外观呈现本品种特色;果肉细腻,糖酸比合理,适口性好。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巨峰”≥18.0%,“美人指”≥15.0%,“红地球”≥16.5%,“藤稔”≥17.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石梁河镇地处东海县北部,素有“苏北吐鲁番”美誉,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被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模范果园”,被市政府授予“葡萄之乡”、“果品之乡”称号。该镇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引导农民发展葡萄种植业以来,通过品种更新、技术改造、创新体制等手段,推广葡萄套袋、设施栽培、储藏保鲜等新技术,全力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目前,该镇葡萄种植规模达1.6万亩,品种30多个,年产鲜果3万吨,年收入超2亿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石梁河葡萄

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现辖行政区域

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石梁河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13〕23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石梁河葡萄》(草案)

五.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炒头脯

炒头脯

炒头脯系用白果、栗子等配料加酱油、糖、醋等调料,炒制铁雀,颇俱山野风味。

六.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赣榆虾皮

赣榆虾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赣榆虾皮是江苏连云港赣榆海头镇的。

赣榆区地处江苏省最北部,东临黄海,拥有62.5公里的黄金海岸以及7000平方公里的海州湾渔场,盛产对虾、黄鱼、梭子蟹、紫菜等各类海产品。但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虾皮则最为特殊,赣榆不仅是国内虾皮的主产地,且品质高,是江苏海产品的一张特有名片。

“赣榆虾皮主要以黄海的中国毛虾为原料。”淮海工学院水产学院有关专家徐家涛介绍,“个头最大的一般能长到四厘米,大部分为两三厘米。赣榆虾皮的生产周期一般为每年的8、9月份,周期长达两个月左右,每年略有不同,受气候影响较大。”

如今,根据赣榆沿海渔业生产情况,在每年8月流刺网渔船开始出海捕捞后,赣榆沿海虾皮就进入到捕捞、加工、晾晒高峰期。捕捞毛虾主要靠手推网,俗称“推虾皮”,这项技术在赣榆的海头、柘汪等沿海乡镇已有数百年历史。

虾皮历来被认为是既美味又滋补壮阳之妙品,可用于各种菜肴及汤类的增鲜提味,一直以来都是赣榆地区百姓的最爱。赣榆地区就流传有这样的民间小调,“人民生活提高了,天天吃上好东西,香油果子豌豆粉,煎饼还卷咸虾皮”,形象地道出了虾皮的美味。

今年以来,黄海海域虾皮捕捞量加大,实现大丰收,虾皮的价格也非常便宜,不到10块钱就能买到一斤。不少赣榆人还通过网络平台将虾皮卖到了全国各地,一时间成为消费者青睐的俏销货。

赣榆工商局副局长李传斌介绍,赣榆虾皮将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就能依法保护特有品牌,让赣榆的特色美食更加产业化和规范化。“目前,赣榆已有梭子蟹、大黄鱼等6个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下一步还将注册煎饼、虾酱等产品,以更好地宣传推介赣榆美食。”

【新闻延伸】

食用方法

赣榆虾皮含有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虾皮还有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虾青素。虾皮中丰富的钙可以起到控制血压、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等功效。

家常菜中的虾皮豆腐、虾皮韭菜、虾皮小葱、虾皮萝卜汤等均为美味佳肴,用虾皮来包馄饨,鲜上加鲜。在赣榆当地,不少居民还喜欢用煎饼卷上虾皮,配上大葱,使劲咬上一口,清香扑鼻。

如何选购虾皮

目前市场上的虾皮,大多分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前者无盐,淡晒成品,鲜度高,不易返潮霉变。后者加盐煮沸,沥干晒燥,仍保持鲜味。虾皮个体为片状、弯钩形,甲壳透明,色红白或微黄,肉丰满,体长25-40毫米。辨别其品质的优劣,可以用手紧握一把,松手虾皮个体即散开是干燥适度的优质品;松手不散,且碎末多或发黏的,则为次品或者变质品。

赣榆虾皮

赣榆县海头镇浅海水域养殖协会

11681167

虾皮

七.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连云港海带

连云港市人工养殖海带已有40余年历史,为江苏省唯一的海带产地。

海带,属褐藻门、海带科。藻体褐色,扁平呈带状。人工养殖海带,每年秋季采取小苗,一株株夹于夹苗绳上,放入海中养殖,次年夏季收获。海带含有各种有机物和18种氨基酸,并含糖6%,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化痰、散结、利尿、预防高血压、血管硬化、脂肪过多症等功能,并可供提取碘、褐藻酸钠、甘露醇等工业原料。

八.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海仙花

云台山间的海仙花原叫锦带花,因枝条修长,春夏之交,钟形花朵密列满枝,初为白色,渐变粉红色、紫玫瑰色,依次而变,满条斑烂,酷似锦带而得名
宋代翰林学士王禹品其风姿,极为赞赏。他对“好事者作花谱,以海棠为花中之神仙”,大不以为然,认为锦带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为号”。考其“初得于海州山谷间”,便“命曰海仙花”,并留下“锦带名为俚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的诗句
可见此花不失为花中珍品,观赏奇葩!( 连云港)

九.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赣榆对虾

赣榆对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赣榆县位于黄海海州湾腹地,是全国渔业百强县。赣榆县海头镇的对虾养殖是当地一大特色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江苏赣榆县拥有62.5公里海岸线、23万亩滩涂,温暖适宜的海洋性气候和辽阔纯净的近海水域为对虾养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赣榆县依托雄厚的水产科技力量,发展对虾养殖6万亩,在80年代初连续4年创对虾养殖单产、总产、规格和效益四项全国第一。

2013年,赣榆县海头镇浅海水域养殖协会申报的“赣榆对虾”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681141。

赣榆县海头镇浅海水域养殖协会

11681141

对虾

十. 江苏省 连云港 海州 白云母

云母,是指云母矿中适于工业用的一种,是电器等工业生产重要原料。江苏省唯一产地就在连云港市东海县。

早在130多年前,东海县青龙山、陆湖一带农民就发现此矿,不久,上海人张寿西及其族人便来此开采。1940—1943年遭日本侵略军掠夺性采掘,矿产损失很大。1957—1960年,江苏省地质局苏北地质队,对东海云母矿进行普查评价,除青龙、陆潮两大矿区外,先后又在池庄、埠后、双店、小官庄等地,发现白云母矿脉30多条。目前,除青龙山17号矿脉已采完外,其余矿脉均可供开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