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正定县特产 正定有什么特产带回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正定县特产 正定有什么特产带回去更新时间:2022-05-10 04:17:23

一.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楚雄风味小吃

楚雄风味小吃

二.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牛肉松

牛肉松是武定彝家人接待贵宾的下酒佳肴,用牛干巴煮熟后,经炭火烤再用石盐臼舂细而成。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贵定米粉

贵定米粉

雪白的粉、酱红的肉丁、碧绿的香葱和香菜,看那颜色就觉得舒服,使人胃口大开。吃起来真是质感十足,香滑可口。早上来上一碗可谓是幸福啊!

四.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俊儿肉

就是猪皮冻。“俊”,就是冷却上冻的意思。冬天过年时常做。吃的时候,放点儿葱姜蒜,再蘸上老陈醋。

五.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贵州杜仲

杜仲是贵州,也是贵州三宝之一,一直都作为贵州人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

杜仲:产于贵州高原海拔600--2500英尺的山脉丛林之中,汲取着阳光雨露之精华。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杜仲,品质优良,是一种名贵的山野珍品。

功用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贵州杜仲功用

将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适用于:

1、肝肾亏虚: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证见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食疗价值

杜仲科木本植物杜仲的树皮。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4~6月剥取,刮去粗皮,经堆置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切块或丝,盐水炒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含杜仲胶、杜仲甙、黄酮类、鞣质。

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镇静、镇痛和利尿作用;有一定强心作用;能使子宫自主收缩减弱,对子宫收缩药有拮抗作用;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能减少胆固醇有吸收,以炒杜仲的煎剂最好。

六. 云南省 楚雄 牟定县 紫甸河核桃

紫甸河两岸树木丛生,山坳里长有许多野生核桃树,经紫甸河人几百年的嫁接驯化,紫甸河核桃风味自成一体,核桃以个大、皮脆、仁厚想浓郁而闻名县内外。

坐落在紫甸河畔的紫甸河核桃厂,依托核桃厂的基地,生产包装紫甸河核桃,产品以礼品装为主。

到牟定县或九龙水库或紫甸河旅游,紫甸河核桃厂生产的“一心”牌野生核桃,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盘江牛

盘江牛产于南北盘江流域滇、黔桂接壤的广大山区。这一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养牛历史悠久。产于贵州境内的,当地原称关岭牛,分布于该省安顺专区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十九个县,而以关岭县所产最为闻名;产于云南境内的,当地原称文山牛,分布于广南、富宁、砚山、邱北等八个县,中心产区在广南、富宁;产于广西境内的当地称桂西黄牛,分布于百色地区的隆林、田林、西林等县,以隆林县所产品质较好。据1982年考察,上述三省接壤地区的黄牛,均属同一品种,应予归并,因盘江水系流经主要产区,故取名盘江牛。

【形成历史】

产区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及其边缘,一般多在海拔800-1250m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山脉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河流以南、北盘江为主,流经石灰岩峰丛区,多渗漏或潜入地下,成为伏流,形成河谷纵横,谷地山深、峰峦叠嶂的复杂地形。土壤多为红壤、黄壤。草场主要有低中山、中山的草丛草场、灌丛草场、疏林地草场,牧草种类繁多,以禾本科为主,生长繁盛,但易老化。

盘江牛各类群产区的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方法均大体相同,而且从历史上考察,盘江牛也有其共同的来源和交往,据云南史料记载:“蛮人明初由黔迁入”,又据云南《开化府志》记载:“旧有黔粤苗民,移居岩箐……散在沿边烟瘴区”。元、明、清代自两广迁来的苗民分布于文山、红河一带。另据文山、砚山等地农民反映,体型较大的牛,由广南。西畸、麻栗坡交界处苗族山区引入,而富宁、广南农民认为,当地的黄牛是祖先从广西引来的大种牛。

产区少数民族,婚丧祭祀,早有用牛的习俗。据云南《文山地方志》记载:“卧以牛皮,……祭则用牛、羔、豕”,“婚不用媒,财礼以牛,多至五、六条者”。广西《隆林县志》也说:苗族人民“嫁取即操戈椎牛集众,吃其片肉。卜挂病则禳送杀牲会饮,食其牛血,取牛肠渣滓以为羔汁”,每次酒事杀牛少则一头至数头,多则百余头。贵州有关史料上有“苗族善养牛……善打猎”之说,又有;“苗族三月三、四月八,以山歌对答,相合成婚,名曰赶集,聘礼以黄牛一条”,至今仍有喂“姑娘牛”的习惯;布依族则有“追荐开吊,各亲以牛祭,绕棺三匝,用斧椎牛头到地,则剥皮用肉以餐来者”之俗。贵州关岭苗族人民,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牛生日”,届时先以糯米粑带牛角上,牛食后,家人方能进食,以示敬牛;耕牛停止使役一日,以示爱惜。以上民间习俗,有利于牛的饲养和繁育。

产区在养牛和用牛方面,不仅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在饲养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若要牛上膘,一把快镰刀”的农谚。苗族人民斗牛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对选好和养好畜种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仍盛行。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盘江狗肉

盘江狗肉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当时局限,狗肉作为滋补,对身体虚弱、肾亏泛力、病后恢复、小儿尿床等有药理作用,没有形成市场化。随着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到1966年,军工厂矿落户盘江后,拉动了盘江狗肉的发展。七十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盘江狗肉逐渐形成产业化,又地处湘黔主干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意十分红火。八十年代,盘江狗肉已名扬国内外,盘江街上一百多户人家,狗肉店已发展到50来户。后因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对盘江狗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到目前,盘江有狗肉餐馆29家,能一次性接待客人5300余人。

过去杀狗要烧毛,让其皮开肉绽,焦黑难看。现在是用沸水浸烫后扯去皮毛,洗刮干净,煮熟后再涂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发亮;加之盘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制,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础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内外来往人氏多以在盘江吃上一餐狗肉为快。

日本《读卖新闻》曾有盘江狗肉一条街的报道,使盘江名闻遐迩,誉满天涯。在1990年11月3日的《参考消息》上曾转载了日本《每日新闻》中一篇由日本记者金子秀敏发表的题为《狗肉馆子一条街、冬来生意更兴隆》的报道,该报道介绍了金子秀敏在贵州盘江镇的见闻。多家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法国《环球日报》、《中华美食》等也竞相报道,使盘江狗肉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名街名食。

盘江狗肉历史悠久。1982年,有一从关岭县花江来盘江入赘的刘老四杀狗开业,食客众多,生意兴隆。接着罗姓、何姓、申姓、刘姓、张姓等数十家都相继开起狗肉店。盘江狗肉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当时局限,狗肉作为滋补,对身体虚弱、肾亏泛力、病后恢复、小儿尿床等有药理作用,没有形成市场化。随着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到1966年,军工厂矿落户盘江后,拉动了盘江狗肉的发展。七十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盘江狗肉逐渐形成产业化,又地处湘黔主干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意十分红火。八十年代,盘江狗肉已名扬国内外,盘江街上一百多户人家,狗肉店已发展到50来户。后因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对盘江狗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到目前,盘江有狗肉餐馆29家,能一次性接待客人5300余人。这些店家一方面注重花江狗肉烹饪的特点,另一方面进行新的创造。过去杀狗要烧毛,让其皮开肉绽,焦黑难看。现在是用沸水浸烫后扯去皮毛,洗刮干净,煮熟后再涂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发亮;加之盘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制,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础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内外来往人氏多以在盘江吃上一餐狗肉为期待。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贵定云雾鸟王茶

贵定云雾茶历史悠久。据清康熙《贵州通志》(1673年)载:“贵阳军民府,茶产龙里东苗坡。土人须其叶大乃采之,焙制无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平越军民府,茶出新添、阳宝山。”《续遵义府志》(1936年)引《莼斋偶笔》述:“阳宝山在贵定县北十里,绝高耸。山顶产茶,茁云雾中,谓之云雾茶。为贵州茶品之冠,岁以充贡。”《贵州通志》(1948年)载:“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惜产量太少,得之极不易。石阡茶,湄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再据清石刻碑文记载,云雾茶定为贡茶的确切年代,是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贵定云雾茶的产地,据乾隆《贵州通志》(1714年)记述:“茶,产龙里东苗坡及贵定翁栗冲、五柯树、摆耳诸处。”而今云雾茶的主产地为贵定县云雾区仰望乡的上坝、竹林、长寿、排山、关口等十几个山寨,产量占云雾茶50%以上。各寨山峰起伏,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终年云雾缭绕,气候特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时而云雾蒙蒙,时而日光照射。年均气温15℃,年降雨量1107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土层深厚,多为砂砾质壤土,有机质含量为3~6%,含氮量、速效磷、钾元素均较丰富。当地农民道:“井泉溪流灌阡阳,成茶品质最优越。”真实地描述了当地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适宜发展茶叶生产。

云雾茶采自当地的“仰望种”,具有叶色绿、茸毛多、芽叶肥壮,持嫩性强,且内含成份丰富的特点。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鲜叶原料,为云雾茶品质形成创造了条件。

云雾茶采摘细嫩,俗称“嫩采雅省嘴”,可见芽叶的幼嫩程度。全年采摘五轮左右,春茶采摘三次,清明前后采头道茶,谷雨采二道茶,立夏后采三道茶,最多采2~3次。不采秋茶。采摘标准是以一芽一、二叶为主。

炒制工艺精巧,有三炒三揉后烘干和四炒四揉再烘干两种炒法。三炒三揉后烘干的工艺是:杀青、揉捻、二炒(搓条与搓紧条索)、三炒(揉团提毫)、烘干。四炒四揉就是多一道搓团提毫过程。杀青锅温85~90℃,投叶量1000~1250克,历时10分钟左右。揉捻时间5分钟左右,达到初步起条的目的。二炒锅温70℃左右,散发部分水分后,抓紧时机热锅搓条,起锅搓揉,紧细条索。三炒和四炒的锅温50℃左右,边抖边揉边搓团、解团,反复多次,手势由重到轻,搓至形如鱼钩,茸毫显露即起锅摊凉。最后在锅内低温烘至足干。全程历时约2小时。

品质特点是,形如鱼钩,弯曲美观,披毫,色泽嫩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贵定云雾茶早在国内就享有盛名。1985年应邀出席“南京全国名茶展评会”;1986年12月参加北京“中国名特优产品展览会”被选进《中国名茶研究》载入中国名茶史册。1986年以来连续荣获“贵州省名茶”称号。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88年11月获得贵州省四新产品荣誉称号;同年12月国务院派员专程采访,汇入国务院编写的《中国名优产品名录》。向国内外作广泛宣传介绍。1988年7月贵州电视台专门拍摄、播放了《云雾芳茗》专辑,同年11月17日《贵州日报》作了专题报道。1992年10月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1993年4月参加中国贵州杜鹃花节展销会获得质量信得过荣誉奖。

贵州省王朝文省长在《云雾茶简介》上写了批文;茶叶界老前辈中国茶学大师陈椽教授、贵州省著名茶学家邓乃朋等都曾写诗赞誉贵定云雾茶的上乘品质。该茶品目前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西安、沈阳、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深受名茶商号和众多消费者的赞誉和青睐,市场上供不应求。

十.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普定高脚鸡

普定高脚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或分布):主要分布于贵州省普定县坪上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硝硐、岩上等村。

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

数 量:2002年存栏100只。

主要特性:属中型肉用鸡种。公鸡全身羽毛红黄色,腹、翅羽黑色,尾羽墨绿色而带有光泽;多为单冠,间有玫瑰冠,虹彩橘黄色。母鸡羽毛多为麻黄色和黑褐色,多为单冠平头,少数为玫瑰冠,部分鸡有胡须。公鸡胫长13.1cm,母鸡10.7cm。喙、胫、爪多为黑色。成年鸡体重:公2400克,母19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1%,母78.6%;全净膛,公70.9%,母66.0%。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50~60个,蛋重48克,蛋壳呈浅褐色。

普定高脚鸡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现辖行政区域。

《普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普定高脚鸡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普府函〔2016〕31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普定高脚鸡》(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