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老河口有啥特产 襄阳市老河口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老河口有啥特产 襄阳市老河口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9 20:49:06

一.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老河口狗光鱼

老河口狗光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老河口狗光鱼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渔业协会

狗光鱼,又叫沙光鱼。

沙逛鱼又名推浪鱼,沙光鱼、地龙鱼、天浪鱼、光鱼,学名矛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hasta)。

沙光鱼嘴大贪食,小鱼、小虾、沙蚕之类,凡能吞下的东西都吃。因此,它长得特别快,每年清明时节产卵,孵化后生长迅速。待到霜降时,有的可长近1尺,重4两多。尽管沙光鱼长很快,却只能一年一换代,只能尺把长。

二.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孤岛鲜鱼汤

孤岛鲜鱼汤,因汤浓色白、鱼肉鲜嫩而远近闻名。现在,在孤岛经营鲜鱼汤的不少于几百家,来这里品尝鲜鱼汤的人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给孤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鲜鱼汤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薛仁贵征东途径此地,天气炎热,黄河水急,后有追兵,河上无船无桥,被困三天,在这芦苇丛生,红柳遍地,人烟稀少的地方,渡河成了天方夜潭。这天正值黄昏,薛仁贵独自一人朝南走去,也不知走了多远,眼前出现了一座茅舍,烟囱里正冒着烟,再走近一点,一股鲜鱼的香味扑鼻而来。屋内已是掌灯时分,薛仁贵来到门口,看到屋内有两个人影晃动,再细看是两位老人,便彬彬有礼的对两位老人说,大爷大娘可好。男长者听到屋外有人说话,便走了出来,一看是位将军,便让座屋内。这时鲜鱼已经炖好了,老者知道将军没吃饭,便盛上一碗端给了薛仁贵。薛仁贵肚内空空,饥肠辘辘,也不推辞便吃了起来,又香又嫩的鱼不多时就吃完了,老者又给盛了一碗,两碗鱼汤下肚,才想起渡河之事。老者出谋划策,薛仁贵感谢万分,问及姓名,告别老者,回到营房。第四天分别找来渡船,连成浮桥,渡过黄河,征东胜利,开宴庆功,专门做了鲜鱼汤,百官朝贺,连口称赞。事后,薛仁贵派专人为老者送来银两,再次感谢。从此,鲜鱼汤便在黄河口流传开来。

因薛仁贵喝的是王姓老人做的鲜鱼汤,现在仍以王姓的鲜鱼汤为正宗。

三. 辽宁省 本溪 本溪满族自治县 草河口红松籽

草河口红松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松籽仁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内含丰富的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同时还具有其他植物中所没有的皮诺敛酸,具有抑制花粉症、降血糖和消除疲劳之功效。.‍辽宁本溪草河口境内人工培育红松林的历史悠久。早在3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日本落叶松,人工培育长白落叶松和红松。1931年春,在草河口西沟的荒沟栽植松苗2.2公顷。本溪解放后,于1949年春又栽植红松苗7公顷,使这片红松林成为全国第一个较大的人工红松林。“草河口红松籽”得益于这一独特的自然优势,也成为闻名的绿色食品。.‍
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定“草河口红松籽”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2010年第138号).‍

产地范围

草河口红松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茳草村、草河口村、云盘村、祁家堡村、正沟村所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仙桃 沔阳腌菜

出门在外,思乡情盛,想起故乡的腌菜来。

故乡的腌菜多为乡亲们自腌自食,闻之令人垂涎,食之爽口开胃。一年四季中的这些腌酱菜:春季有旮菜咸菜、土榨菜、腌藠头、腌大蒜、腌韭菜;夏季酱黄瓜、酱油瓜、腌豆角;秋季晒辣酱、甜酱、豌豆酱、腌豆豉、腌东瓜;冬天腌萝卜、腌洋姜……..实话说,这些腌菜在外边到处都可采购,对于家乡的腌菜,更多的是怀念家乡的味道。

故乡的腌菜最常见的是腌咸菜(盐菜)、腌豆豉和鲊(zha)辣子(胡椒)了。

腌咸菜非常简单,选四季成熟的上好青菜,如辣旮菜,榨菜,萝卜菜等,在太阳下晒两三天,将其洗干净切细,撒入食盐,用手把菜中的水份揉出,再装进坛子里,用擀面杖压紧,封好口,切呵风,放置于阴凉处,腌制十多天后即可以食用了。要吃就抓些去炒,不误农时,很是方便。咸菜交肉炒,咸菜塌蛋粑都是可口的佳肴。

腌豆豉的原料当地多选用黄豆制作。先把黄豆煮熟,晾阳干用簸箕摊开,盖上南瓜叶,用野蒿压住使之发酵,长出霉菌后晒干洗净,就可以腌制了。腌制时,加以姜末、红辣椒、大蒜、五香粉、食盐,在盆子里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罐中(俗称坛子),淋些芝麻油,压紧密封罐口,放置于阴凉处。月余后取出,豆豉色泽褐黄色,香味浓郁,增加食欲,除此之外还可做其他菜的调料。

鲊辣子用料广泛,有鲊藕、鲊萝卜、鲊冬瓜、鲊红薯…….当然最好吃的是鲊肉了。但不管去鲊什么,都少不了用米粉。原料切好后,拌以食盐、辣椒、佐料揉搓搅合,装坛封口腌制十天半月,就可以炕熟用来下饭了。家乡的鲊辣子配之于卤回肠一起炕,更是堪称精美绝伦

家乡的腌菜除了这些湿腌菜外,还有干腌菜,乡亲们把菜园里扯回的萝卜,挖出的苕洗净,切成片、丁或丝,在太阳下晒两三天后,收好备用。

“萝卜皮子”是把晒干的生萝卜皮用木甑蒸熟再晒干,交豌豆粉烧汤,清凉解暑,健胃消食;“苕片子”炒辣锅炸着吃,香脆可口,沙中带甜;黄花菜、干豆角、干酶渣、干茄子……用时加水泡一下,即可下锅了。

仙桃蒸菜颇具特色。不论荤素,喜用米粉拌和蒸制。蒸鱼、蒸肉、蒸鸡、蒸藕、蒸萝卜、蒸茼蒿等。人们总以吃蒸菜为对乡情的美好回味。干鱼腊肉,为春节家宴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仙桃宴筵菜肴也有特点,以“十大芦碗”(用芦花大碗盛菜)为丰盛,其中又以沔阳三蒸为头菜。

啊!故乡的腌菜味最美,时时在我记忆里总是不能忘怀!

2012.08张才富于北京

五. 辽宁省 阜新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老河土花生

老河土花生是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老河土镇的。老河土镇被称为“全国花生第一乡”。注册了“漂花”花生商标,2010年6月,“漂花”花生被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花生种植在老河土已有30多年历史,其中漂花营子种花生的历史最为悠久。漂花营子是老河土镇的一个村,总耕地面积7640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7028亩,占92%。全村有350户,其中花生加工户200余户,花生规模营销户20余户。该村以花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收购、加工、销售户数多而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花生第一村”。

近年来,阜新市阜蒙县老河土镇大力发展花生产业,无论从种植规模、单产水平,还是花生品质、加工出口等方面均处于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地位。全镇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左右,年产花生果3.4万吨,发展花生初加工户2000户。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成功打造了“全国花生产业第一镇”品牌。

2007年,老河土开始申请注册商标。人们已知的国内著名花生品牌有“鲁花”和“辽花”,老河土给花生起的名字叫“漂花”,更富乡村风情和浪漫色彩。目前“漂花”商标已经被批准运行,“漂花”花生正处于花生米直销或加工精美小包装销售阶段,市场上十分畅销,年销售量8万余吨。

2009年9月,在第六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漂花牌优质花生被授予“最受欢迎农产品”称号。2010年6月,“漂花”花生被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六. 湖北省 仙桃 沔阳咸菜

沔阳最负盛名的咸菜——盐菜、豆豉、鲊辣椒,虽是寻常百姓家的普通菜肴,可它们曾做过清宫的贡品,被称为咸菜“三鼎甲”,享誉大江南北,蜚声长城内外。

盐菜,通常用芥菜、榨菜、萝卜菜等菜叶和叶柄腌制而成,其中尤以芥菜腌制的最佳。腌制时酌情减少盐量,腌好后的盐菜菜色嫩黄,气郁香,味酸脆。因为它是用盐腌制而成,所以人们习惯叫它盐菜。

酸盐菜炒肉,其味美不胜收;做扣肉时用酸盐菜垫底,不仅肉菜双佳,而且可使肥肉不腻人,被视为宴中佳肴。

豆豉,是用大豆蒸熟或煮熟(用蚕豆则需炒熟去壳),经过发酵,再加盐浸泡曝晒而成。制作时掺以适量的生姜、辣椒、花椒、芝麻、香油等佐料,不仅成为上好的调料品,而且也是不可多得的菜肴。细品之,久有回味。

豆豉炒虎皮辣椒、豆豉炒回锅肉等等,堪称菜中上品。

沔阳豆豉,尤以郑场镇生产的最好,它的制作工艺已达炉火纯青境地。

鲊辣椒,是将鲜辣椒剁碎,拌以适量的米粉和盐,入坛压紧密封,半月即成。食用时用油炕熟,其色焦黄,辣丝丝,香喷喷,越嚼越有味。制作时如果掺些肉丁或鱼丁之类的东西,其味道就更加醇美无比了。

盐菜、豆豉、鲊辣椒,其原料广,价格廉,制作简单,易于存放,算不了什么山珍海味,可它们是怎样进入宫廷,受到皇帝和娘娘们青睐的?这得从乾隆游江南说起。

有一次,乾隆皇帝巡视江南,微服游览沔阳的湖光水色,中午时分,行至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肚中饥肠如鼓作响,再也走不动了。正在为难之际,迎面来了一农妇,手提竹篮,篮中有饭菜香气飘出。这妇人急匆匆,边走边朝远处张望,看样子是给犁田的丈夫送饭去的。乾隆饥饿难忍,便借问路而向农妇行乞。农妇厚道大方,恭恭敬敬慷慨献食。

乾隆挑了一筷子麦米饭放到嘴里嚼了嚼,怎么也咽不下去,扑嗤一下吐了出来。他贵为天子,何时吃过这等粗粮饮食?到了这个时候,吃吧,咽不下去,不吃吧,又饿得慌,无奈何,又试探着夹了一筷子盐菜尝尝,觉得有味,接着又一一尝了豆豉和酢辣椒。这一尝非同小可,顿时胃口大开,那又酸又辣、又香又美的三咸菜,使他口中津液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本来难以下喉的麦仁这时也“顺流而下”了。只见他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和农妇拉家常,得知农妇姓杨名秀英,其夫谢文静,乃一佃农。不一会,把个饭篮里的饭菜吃了一半。他放下碗筷,抹了抹嘴,道一声谢,便坐在道边休息。杨氏女惦记着在地里干活的丈夫,急忙收拾好剩余的饭菜,朝田里一路小跑而去。

再说正在犁田的谢文静,眼见正午将过,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还不见妻子送饭来。他停住活,手搭凉棚朝家里方向眺望,见远处有一妻子模样的女人和一男子相向坐于道旁,男子正吃着饭。他放开嗓门高声喊叫不见应答,急得直跺脚,于是丢下活路,两手叉腰,目视女人,立在田边等候。

杨氏告别了乾隆,两脚生风地来到丈夫跟前,将剩下的饭菜端给他吃。丈夫一看饭菜少了一半,心中甚是恼怒,但因急于填肚肠,一声不吭,端起碗呼啦啦地吃了个精光。只见他把碗筷往地上一丢,粗声说道:“人是铁,饭是钢,吃个半饱了好打婆娘。”说着伸手朝杨氏打去,他边打边问:“今日的饭菜为何少了一半,刚才那个男人是谁?”杨氏耐心解释,农夫才肯住手。谢文静这边打杨氏,乾隆在远处看得清楚,心中大惑:“这样好的女人,其夫为何打她?我定要问个明白。”于是原地等候。

杨氏受了委屈,并不生气。收拾了碗筷,含着眼泪朝回家的路上走来。乾隆见杨氏走近时便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这位大嫂,刚才你丈夫为何打你?难道是因为咱吃了你家的饭不成?”

杨氏女不仅贤惠善良,而且十分聪明机智,见客人发问,料定刚才之事已被他看见,想瞒是瞒不住了,但又不能当着客人的面道出真情,她灵机一动,笑脸巧言道:“刚才之事,乃丈夫责怪奴家待客不周所致”。乾隆不解,又问道:“克己待人,何以待客不周?”杨氏答:“丈夫说,既是客人,就应该请到寒舍好生款待,为何在路上这般草率?这是待客不恭,并且,既是待客,就该让客人吃饱,为何将饭菜留一半?这未免太吝啬了,故此动怒”。

乾隆一听这话,敬意之心油然而生,钦佩与感激,叹息与怜悯,一齐涌上心头。心想,在这穷乡僻壤,远离京城教化之地,尚有如此慈仁笃厚之人,沔阳人淳朴厚实的道德风尚可见一斑了,孤定要重奖于她。于是,他摆出一副大官架式对杨氏说:“等秋收完毕,你把这几亩租田退还东家,我送几亩田你们种”。杨氏不以一饭图报而谢绝。乾隆以为杨氏嫌其馈赠轻微而不纳,接着又说要奏明圣上,封谢文静为黄堂四品(相当于府官的品级),封杨氏女为掌印的夫人。杨氏不信有这等好事,乾隆便解下编龙金丝腰带交给她,叫她以此为凭,于八月十五日到府台处办理文书事宜,说完告辞而去。

乾隆在江南玩了个够,秋日回到北京,想起这一饭之恩,尤其想起了沔阳的三咸菜,便下诏宣杨氏夫妇进京,并特意指示钦差,令杨氏带上盐菜、豆豉、鲊辣椒前来见驾。

杨氏夫妇接到圣旨,怎敢怠慢,立即带上这三样咸菜,日夜兼程,来到北京,叩见皇上,献上贡品,出示编龙金丝腰带。杨氏抬起头来往上一看,见上面坐的这位皇上竟是当初那位寻乞之人,心中又惊又喜,连连叩头,口称万岁,谢主隆恩。

乾隆命内待将杨氏所献之物交给御膳房加工制作之后赐给三宫娘娘、六院嫔妃及后宫百千粉黛们分食,以示恩宠。

三宫娘娘都是北方人,其他嫔妃人等也是出生东北西北者居多。中国幅员辽阔,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在口味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南咸北酸,东甜西辣”的习惯,在宫廷中也体现出来。这三咸菜,酸咸辣各具特色,深受后宫粉黛们的喜爱,人人赞不绝口。

乾隆见大家都说好吃,于是问道:“众爱卿,这三种咸菜哪个第一好吃,哪个第二好吃,哪个第三好吃?”这一问可把大伙问住了。大家只知各有千秋,可没注意到哪个第一哪个第二,再说各人的口味不同,好爱有异,怎好把它们排个名次?故难以作答。

乾隆见众人迟疑,便把目光转向正宫娘娘富察氏皇后,她是乾隆一生中最宠爱的皇后。“皇后,你说呢!”

富察氏皇后是北方人,爱吃酸的,她略加思索后答道:“回陛下,妾妃以为盐菜第一,豆豉次之,鲊辣椒再次之”。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后是掌管后宫的统领者,其他嫔妃平日不仅要揣摩皇上的意思说话,还要多看皇后的脸色行事,怎敢同她唱反调?听皇后这么一说,有不同看法的人也不敢多言了。再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如随声附和,落个人情:“娘娘说得极是,我等也是这么认为的。”

乾隆哈哈一笑:“皇后说的是,朕也是这么认为,这盐菜、豆豉、鲊辣椒,按名次可谓状元、榜眼、探花,堪称咸菜中三魁首,是未经科考的‘三鼎甲”。

众人一听,齐声喝彩:“还是陛下说得好。”

就这样,沔阳咸菜三鼎甲,盐菜、豆豉、酢辣椒,很快传遍了宫廷内外,朝廷上下。一些王公贵族、文武大臣纷纷遣人来沔购食,一时间,京城至沔阳的驿道上,车马塞途,船帆蔽日,咸菜交易十分火暴,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实惠。

七.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红苕

红苕全身都是宝。苕藤、苕蒂、苕渣、苕皮都是喂猪的好饲料。红苕叶、秆是一道好菜肴,鄂东南的红苕叶、秆销往港澳等地。红苕可当主食,同时可做出各种各样的时尚菜肴。日本科学家排出20种对肿瘤病有抑制效用的蔬菜食品中,生熟红苕排名一二位,当今红苕竟成了风靡西方国家的保健食品。



红苕含蛋白质、钙、磷、核黄素、葡萄糖等成份,营养丰富,味道甜美。阳新的土质好,矿物质丰富,所以红苕尤为独特,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吃一餐红苕,感叹不已。



红苕的吃法诸多,鲜红苕可煮、焖、烤、炸,做苕圆子,打苕角,还可以切片,刨丝晒成红苕干,并可加工成苕粉。红苕粉可作佐料。夹红苕粉砣,做红苕粉粑,苕粉糊等食用。苕粉与藕拌合可做成藕圆子,与鱼肉拌合可做成鱼圆子或鱼面,与芋头合拌可做成芋头圆子。阳新地区新春佳节,用红苕粉做芋头圆子过早,大年初一,吃上一碗芋头圆,预兆团团圆圆,事事圆满。以上各种用红苕粉拌制成的食品,味道鲜嫩,甜美,别有一番风味。

八.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河口三可口

河口三可口

程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丽江市面积及水量最大的湖泊,以其丰富的水产尤其是以出产天然螺旋藻而闻名于世。

程海原本是一个开放型的湖泊,属金沙江水系,有一条河与外界连通,叫程河。湖与河的连接处有一个渔村,就叫河口村。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程海水位逐年下降,变成了一个封闭型的内陆湖泊。但河口的地名却保留并沿用至今。

河口村的出名是因了一副至今无人对出下联的绝对:河口三可口,辣椒、豆腐、白条鱼。这是一副拆字对:河口是地名,拆开后为“三可口”,指这个地主的三样名产:辣椒、豆腐、白条鱼。出句仿佛信手拈来,看似简单,但如果要求对仗工整又同样富有内涵,却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以至至今尚无对句。

辣椒本是常见之物,但河口的辣椒却远近闻名。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沙质土壤和独特气候,也许是因为当地的老品种,县内有条件的人家都喜欢购买这里的辣椒,作为居家的调味佳品。河口辣椒并非仅仅一个辣字,而是辣中有香,香辣可口。

豆腐也不是稀罕之物,但河口的豆腐就是与其他地方的豆腐不一样。究竟哪儿不一样,也许只有专家才能说出些什么来。但如果把河口豆腐与其他豆腐放一块吃,却是任何人都可以品出差异来的。如果吃惯了河口豆腐,其他地方的豆腐便不再有味。也许是水土关系,也许是工艺独到,总之,河口豆腐就是好吃,以至县里接待远方的贵客时,往往要驱车几十里,专门到河口采购豆腐。

如果说辣椒、豆腐是常见之物,那么白条鱼却是地道的。其实白条鱼并非河口独产,整个程海都有,但因了河口的辣椒和豆腐,这里的白条鱼也似乎更有味更出名了。

程海出产的鱼类有二三十种,特有鱼类有四、五种,但以白条鱼最受人们亲睐。

白条鱼产量低,一网鱼起来,白条鱼不过三两条。白条鱼长最长也不过一尺,体形纤长,浑身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许是蛋白含量高,在缺乏营养的年代,很多人家是把白条鱼当药品购买和食用的,只有体弱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才有优先吃到白条鱼的资格。

备足了三可口的东西,就可以美餐一顿了。煮鱼最好就用程海的水,活鱼下锅,豆腐也一块煮上。辣椒无需用香油浇淋,就着炭火烧了,不用舂,用手揉碎即可。新鲜的辣椒也行,烧熟了切碎做成蘸水即可。如果鲜辣椒和干辣椒拌在一块,风味就更加独特丰富了。鱼熟了,豆腐也熟了,用蘸水一蘸,那鲜的感觉,那香的滋味,不是亲口吃到真是无法体会。

离河口不远,是毛泽东的祖居地毛家湾,这一带的人都是在明朝年间从湖广迁来的,生性聪明,喜爱风雅,把很多事物都附上了文化的内涵,让外来的人感觉兴味盎然。

几百年过去了,河口三可口的对联始终只有出句。人们吃着三可口,想着三可口,绞尽脑汁,但总是无法圆满地对出下句。这只孤独了几百年的出句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有对句,也许只有时间才知道。

河口三可口,辣椒、豆腐、白条鱼。欢迎天下人来品尝,也欢迎天下人来吟对句。

九. 湖北省 仙桃 地捡皮

地捡皮就是地皮菜,又名地衣,地木耳,沔阳一带都喊地捡皮,也有一些地方叫地苔皮,地菇。是一种季节性的菌类和藻类的共生体。有点类似于木耳,呈墨绿色。不同的是,木耳是对称生长在腐木上,皮大肉厚,地捡皮也是片状的,无根,但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春末夏初,只要一场雨后,在我的家乡,那些人畜来往的少的地方但却永远不缺少生机的堤坡草地上,就会长出一朵朵,一撮撮这种黑不溜秋的东西来。而且在雨后刚放晴时才会出现,得赶紧捡,如果太阳稍微一晒,地捡皮基本就干了,卷缩成灰黑色,就没法捡了。地捡皮是雨季的匆匆过客,它们仿佛一下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却又一下子就走完了这世上所有的路。新鲜的地捡皮很软很薄,也像木耳那样富有弹性,但它要柔嫩得多。

地捡皮长在多钙性土壤的地方。小时候,逢天下雨放牛时常捡这东西。雨后,阳光穿透云层斜射下来,仍有零星的雨点飘落,经常是光着头淋着细雨,边放牛边捡着地捡皮。地捡皮像是雨后的精灵黑亮亮地散落在堤坡上的草丛里,有蚱蜢不断地跳,阳雀在雨后飞来飞去。大人跟我们叮嘱过;打过炸雷的地捡皮不能吃,吃了会中毒的?

地捡皮雨后湿漉漉贴在草里地上,零零落落,捡起来费事,手重了就抓断,捡不起来。地捡皮上面会粘带着枯草叶,青苔,泥沙,蚯蚓粪什么的。捡回家后先用水泡,使它柔软胀大,然后仔细地用手一点点地择,用嘴吹用手指弹。有时捡一帽窝子地捡皮回家非常不容易,清洗起来就更难了。不知要洗多少遍,但地捡皮的褶褶皱皱间似乎永远也洗不净,吃起来仍难免还会是沙格格神的。

地捡皮炒好后,淋点猪油,油润鲜香,滑溜爽口。炒地捡皮把锅烧辣,将蒜苗,生姜丝,辣子在油锅里淡一淡,再倒入地捡皮翻炒,放盐,盖锅略焖片刻。地捡皮下锅前要稍微沥干水分,否则炒时出来的水过多会影响口味。地捡皮折耗大,看起来一大堆,炒出来只一小碗。地捡皮吃起来清脆滑嫩,柔软而香鲜,辣呵呵的特别下饭。地捡皮交鸡蛋,韭菜一起炒,味道都不错,放入汤中更有滑而不腻的口感,凉拌则别有风味,有一股雨水的清新和宁静。

几十年没有吃地捡皮了,想起那些熟悉的野菜,飘散着淡淡苦味,夹带着一丝丝泥土的芳香,心情不由显得格外的轻松和舒畅;想起故乡那雨后的天空,想起故乡那青草野花飘香的味道,心情就湿润而有所思。

2011.12张才富.于乌鲁木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