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嘉兴知名特产 嘉兴最大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嘉兴知名特产 嘉兴最大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1 01:42:39

一.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小湖羊皮

桐乡出产的湖羊,是从北方传入驯化而成的。据说,宋朝南迁时,北方黄河流域的民众也大量南移,在这迁移的过程中,带来了不少蒙古养。这些养随主人在江浙一带定居之后,经过江南水土的长期驯化,在体形、外貌、毛质等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就形成了目前我市农家广泛饲养的这种湖羊。据此推算,湖羊在我市饲养已有800多年历史。

湖羊所产小羔羊宰剥的羔皮,俗称小湖羊皮。这种皮于民国十二年(1923)首次销往国外,由出口商设计成“古钟”式板皮外销,出口已有70多年历史,被列为世界“四大羔皮”之一,人称中国的“软宝石”。

小湖羊皮的剥削加工要求很高。被宰剥之羔羊,定要是产出后一、二天内未曾哺乳过的,若已哺乳则无用。在剥制时,要按照羊羔的体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宰杀挑皮,剥皮要精细,洗皮要顺着毛势,钉皮要松紧得当,晒皮宜晾勿暴,整皮要轻梳细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皮毛质量。

桐乡所产小湖羊皮,毛色洁白,波浪花纹,皮质柔软,富有弹性,光泽亮润,可以染上各种颜色,制成各种类型的服装,深受外商青睐。

我市各地农村差不多家家圈养湖羊,最多时年可出产小湖羊皮数十万张,其收购量居全国首位。

过去我市小湖羊皮大多为原皮出口,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已能制造成品出口。用小湖羊皮制成的大衣、女袄、褥子、童装等等,已成为创汇的重要产品。

二.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皮革皮件

海宁市以皮革皮件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最大的皮革及皮革服装等皮革制品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皮革皮衣之乡”
( 海宁)

三.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甪里鸟腊

甪里鸟腊

海盐澈浦、甪里堰饮食店历来有野味供应。现以黄鹑、花鸡最为著名,俗称“鸟腊”。尤以黄鹑味最鲜美。

烹调的方法有二。一种是野味切块,辅以少量笋丁生炒,不失野味鲜美本色,宜于现炒现吃。一种是酱炙,佐料有红糖,茴香、红酱油、料酒,用原汤烧制约一刻即成,色香味俱佳,且便于携带,来南北湖旅游者,品味之余,常携回馈送亲友。

四.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杜瓜子

平湖杜瓜子是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的。平湖杜瓜瓜大、皮厚、籽粗、含脂高,富含三萜皂、有机酸、糖类及色素。2010年以来,广受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青睐。

平湖杜瓜子是由平湖杜瓜制成,杜瓜,学名栝楼,中药名瓜蒌,俗称苦瓜,是平湖传统优质中药材。瓜皮、瓜仁、根块,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肠燥便秘等症状,具抗癌作用。

杜瓜是平湖曹桥街道的传统农产品,其杜瓜子原来一直以中药材出售,每公斤价格不到20元。2002年以来,曹桥街道农技站通过市场调研,开始着手将杜瓜子加工成绿色休闲食品,通过科学调整加工配方,并注册“金平曹桥”商标,上市后身价倍增,去年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另外,平湖阿奴野生杜瓜子也比较有名,算得上是保健休闲食品的上等佳品,经科学配方,精心选料,具有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保健的优点。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平湖市名牌产品,同时被该市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9年度被评为嘉兴市名牌产品,2010年度获得平湖市农业龙头企业,平湖市著名商标,并被誉为“平湖三宝”和“嘉兴三宝”,产品还被嘉兴市选为2010年世博会展示产品,并多次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五.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榨菜

桐乡榨菜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桐乡榨菜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风味,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和西欧诸国。

榨菜的原产地在四川,自1931年桐乡南日顾家桥的顾金山等人从四川引入栽种以后,桐乡才开始有了榨菜。六十多年来,桐乡榨菜生产发展很快,目前以南日、史桥、高桥、屠甸、百桃等地种植最多,全市有数十家榨菜加工厂,年产成品榨菜100多万担,仅次于四川涪陵,居全国第二位。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等地。

榨菜是一种味道鲜美、口感香脆的佐餐佳品。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炒或煮汤食用。桐乡榨菜由于当地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因而肉茎丰满厚实,加上采用科学的加工方法,其成品鲜、香、嫩、脆,风味独特。根据分析测定,内含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人体必需成分,营养非常丰富。

榨菜有早熟和迟熟两个品种。早熟种在农历白露播种,次年立春前后采收;迟熟种在农历秋分至寒露期间播种,次年清明前后采收。近年来,桐乡榨菜由于选育和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具有根茎细小,肉质茎壮实,瘤峰丰满沟浅,空心率低,含蛋白质较高等特点。

榨菜加工过程较复杂,一般经过选菜、剖削、腌制、压榨、拌料、上坛等多道工序。近年各地榨菜厂在加工和包装上不断进行改革,工艺制作精益求精。南日蔬菜食品一公司除加工传统块形榨菜以外,还通过切丝、切片后增加调味精制成小包装投入市场,其“菊花牌”小包装榨菜,清香脆嫩,鲜美可口,既方便食用,又符合卫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六.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蒸双臭

蒸双臭是浙江嘉兴的特色小吃。它结合了当地两种最臭的东西臭豆腐和臭海菜梗,加入少量油、糖、姜片等一些调味品,然后放到旺火隔水蒸,十分钟后,撒上葱花,椒丝点缀一下即可。这道菜在口感上是臭中含香,美味至极。好与坏、香与臭是相较而言的,就像这臭豆腐干,经过腐化,不但失去了冰清玉洁的外形,而且其味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偏偏这东西在臭与香之间的角色却极其不确定。臭中有香,香中含臭。越臭越香。而西塘人更是把这种臭中含香的菜给做绝了。

七.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糟蛋

产品名称:平湖糟蛋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蛋壳脱落,蛋膜不破,蛋色晶莹,形似榄球,蛋白呈乳白色软胶状,蛋黄呈桔红色或黄色

产品成分:白质、脂肪、卵磷脂、卵黄素、维生素A、D、B和铁、钙、磷、钾、硒

产品历史:清雍正年间(1722-1735),在浙江平湖城西有一个叫徐源源的酒坊老板,酿酒流传地方百姓,有一年黄梅季节发大水,把徐老板家中的一些鸭蛋混入了酒酿糟中,数月后,徐老板发现此蛋便敲开蛋壳,却惊喜地看到半透明的蛋白里,裹着橙红的蛋黄,气味醇香扑鼻,随即尝一点感到滋味特别,回味悠长,徐老板顿觉喜出望外,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因为他想到了这里的生意经,他决定把鸭蛋用糯米酒酿槽渍成为槽蛋,去上市出售何乐不为,平湖槽蛋便从此降临人间。

产品简介:平湖糟蛋,又名软壳糟蛋,已有200余年历史。据传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30年)有一海盐平山人试制成功’软壳糟蛋’,其特点是:蛋壳脱落,蛋膜不破,蛋色晶莹,形似榄球,蛋白呈乳白色软胶状,蛋黄呈桔红色或黄色。它含有醇厚的酒香,品尝鲜美,余味无穷。平湖糟蛋先后在’南洋劝业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南京品物会’上展出,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牌。现在糟蛋的产量不断提高,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诸国。

八.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善黄酒

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嘉善黄酒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产品特性: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鲜甜、醇厚、柔和、爽口、味甘。

产品成分:糖分、糊精、有机酸、酯类、甘油、高级醇和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

产品功效:祛寒、助阳通络、解表、行气止痛、补强壮、缓急调中、通络活血、温脾散寒之功效。

产品简介: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色泽澄黄,清亮透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味醇和鲜美,营养成分丰富。

产品历史:嘉善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最古龙的酒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酒种。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它与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嘉善的酿造业在明清时代已非常发达。汾湖牌嘉善黄酒系列是以糯米作原料,加陈年黄酒,于冬季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酿造而成。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甘、醇厚、柔和,属半甜型黄酒,内含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底度酒类,适于筵席、宴会等场合。

九.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乌镇姑嫂饼

产品名称:乌镇姑嫂饼

产品产地:乌镇

产名类别:糕点

产品成份:姑嫂饼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所必需多种微量元素。

产品功效:有健胃脾、润肠通便功效

产品特性:姑嫂饼油润麻香,入口酥松脆糯,咸甜适中,不腻不寡,充满乡野滋味,但不粗砺

产品简介: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所有配料跟糖酥饼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猪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嫂饼在乌镇至少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了,在清乾隆年间乌镇同知董世宁原修、卢学溥续修的 《乌青镇志》 卷二十的“土产篇”中有它的“传记”:“用极细麦粉和糖及芝麻印成圆饼,有椒盐者,有白糖者,味甘而润,远近著名。”

产品典故:“姑嫂饼”顾名思义就与姑嫂之间有关。传说乾隆年间,镇有一家家庭作坊,专门制作一种小酥饼, 因配方独特, 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深受乡民的青睐,生意竟是十分兴隆。主人为保持独家经营,制订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法。年深日久,做女儿的就不高兴了,对嫂嫂的嫉妒心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小姑乘嫂嫂不备,往配料中偷偷地撒了一把盐,指望着看嫂嫂的尴尬。岂料这一把盐撒得恰到好处,出炉的小酥饼甜中带咸,味道更佳,卖得比以前还快。故称该饼为“姑嫂饼”。

十.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汾湖蟹

产品名称:汾湖蟹

产品产地:浙江嘉善县

产品特性:肉质细嫩、口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

产品历史:汾湖蟹蟹大螯小,色分红绿,蟹中独异。红者长细毛,绿者较光洁;其鳃均为紫色,故又名“紫须蟹”。持蟹饮酒赏菊,历来是文人们称颂的雅事。1920年冬,南社巨子、诗人柳亚子、陈巢南两度来西塘与社友余十眉、郁佐皋、蔡韶声等相聚。亚子是年第一次来西塘正好是农历的10月中旬,此时雄蟹正肥,诗人们擂姜泼醋、饱啖之后,兴起赋诗。这是汾湖蟹与名人结缘的典型一例,也是食蟹史上的佳话吧!

产品简介:汾湖蟹是产于嘉善境内汾湖和附近水域的一种高档水产品。它的蟹壳呈青灰色,脐部饱满、雪白,蟹脚坚硬结实,最特别的是两只螯(俗称大钳)有大小,右边大、左边小。

汾湖蟹生活在汾湖里,汾湖湖水清澈,湖边芦苇根连根,养料丰富,适合螃蟹生长。汾湖蟹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膏肥肉香,是蟹中上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