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长特产400字作文 介绍天长家乡特产1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长特产400字作文 介绍天长家乡特产100字更新时间:2022-06-03 13:21:53

一.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京彩松花皮蛋

京彩松花皮蛋

早在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屡次夺魁。1983年被评为省出口糖心皮蛋优质第一名,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颇负盛名。

天长地处高邮湖畔,是个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水网纵横,菱藕遍地,鱼虾满塘,被称为“皖东的威尼斯”,历来就是水产品和家禽养殖之乡。天长农民具有悠久的养鸭历史和丰富的养鸭经验,广大农村是家家养老鸭,户户有鸭蛋。天长鸭蛋更以蛋大、壳薄、黄多、质好著称。与享誉全球的高邮湖双黄鸭蛋齐名媲美。

据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天长民间就开始用石灰、食盐、草灰、茶叶等配料制作皮蛋。曾任上海中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前国民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的著名旅日工人领袖王兆澄烈士(天长市铜城镇人,1948年8月8日因拒绝赴台,在英勇的爱国护校斗争中被1杀害,199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26年曾因得益于天长生产皮蛋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与独到见解,撰写了《皮蛋文献考》一文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在当时的日本帝国大学轰动一时,王兆澄因此被戏称为“皮蛋博士”。此后,天长的皮蛋生产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天长京彩皮蛋工艺严格。生蛋进厂前经目测、手敲、耳听、光照等多道工序把关。大小均匀、外壳完整、蛋色相近、蛋质新鲜的生蛋方可入选。变蛋主料有石灰、碱粉、草灰、食盐、茶叶、氧化铅等,按一定比例加水熬成糊状冷却,生蛋在料浆中浸泡30天左右起缸,再经二次检验,依大小和质量不同,分成不同等级,用原料液和以稻糠、黄泥包裹,外加塑料袋密封装箱或装缸备用。如此包装,一是可以保证皮蛋不因空气腐蚀变黄变质,便于长久保存;二是可以使皮蛋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相互碰撞而破损。

天长生产的京彩松花皮蛋,大小均匀,包装讲究。剥壳不沾连,蛋白表面光洁亮泽,蛋体混凝结晶,为褐绿色半透明体。蛋白表面,松花清晰美观,深及表里。蛋黄松软,黄心呈糖衣状。蛋壳剥去,整个皮蛋似芙蓉出水,光彩华丽,清香怡人。食用时,蛋白洁爽,蛋黄味浓,相辅相成,天然一章。用色香味俱全来概括,也是无过之而不及。 天长松花皮蛋装盘时,一般切成花瓣状或园饼状。分割得黄白均等。再根据不同的食用爱好,或佐以香醋、酱油,或沾上麻油、辣酱。按天长地方吃法,则往往用一张薄薄的熟肥咸肉片包裹一块皮蛋,一同进食。这样吃,不但肥肉不腻,而且皮蛋又没有碱味。真叫人吃这回,想下回,吃一次,记一生。

天长京彩松花皮蛋不仅是安徽省名优,而且畅销国内外,尤其在港澳和东南亚诸国久负盛名。在1983年9月省商业检验局、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召开的全省出口皮蛋质量评比大会上,天长京彩松花皮蛋被与会同行一致推选为安徽省出口皮蛋第一名。

二.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卞蛋

京彩松花皮蛋本市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曾屡次夺魁。1983年被评为省出口糖心蛋优质第一名,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颇负盛名。早期的皮蛋主要以石灰、草木灰、松枝等土法配料制作面成。建国后工艺不断革新,目前制作过程为:首先以光照、手敲、耳听等方法精选优蛋,然后下以料液泡制、浸泡时间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应根据季节、气侯条件而定,一般为30天左右。浸泡起缸后再经检验分级,包泥下缸,方为成品。( 天长)

三. 河北省 邯郸 鸡泽县 织字土布

鸡泽民间土布是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通称之为“粗布”。它是用古老织染法(即从黄道婆时代流传至今的一种织染术)纺织而成(俗成老土布)。土布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曾子的母亲织布的记载。元明时期,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量种植,使用棉花作原料纺线织布越来越普遍。人们将传统的葛、麻、丝织工艺揉于棉纺工艺。当时的工艺比较粗糙,花色单调,品种较少。随着明清两代纺织工具的改进,民间土布的织造和印染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种棉、纺纱、织布逐渐形成规模。

鸡泽民间土布的花纹种类有二匹缯、四匹缯、提花抖纹、核桃纹子、洋鬼子钻山、一条大路通北京、五架山、七架山、大斜纹、小斜纹、石榴大开花、枣花儿、土布图案、土布对联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鸡泽农村家庭纺织业达到了兴盛时期,全县拥有土布织布机3万余台,在农闲时节从事纺织的农村妇女达5万余人。村庄里几乎每家就有一台织布机,每户就有两三架纺棉车,每家每户都能独立进行纺、浆、经、涮、织、染等全套工序。这时,人们在纺织工艺上进行了研究、改革和发展,生产出许多织染工艺精细的产品,其中有土布词语、土布对联、豆面花布、印染花布等产品,多为农家女结婚自用。随着商品化、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土布工艺受到现代纺织的冲击趋于沉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布又有了新的认识,土布制作各类产品,用起来健康、舒适,价位较高,所以农村又有一批妇女在农闲时进行纺纱、织布,继承和发展我国这一流传千年的土布工艺。

四.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烩鱼羹

烩鱼羹将鲫鱼煮熟去刺,以原汁鱼汤加粉丝(或片粉)及生姜、酱油、醋等佐料及鸡蛋烩就, 吃时加葱、蒜、胡椒。此菜冬春季较为盛行。( 天长)

五.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鸡头米

芡实 又名鸡头子。为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果实可食用,也作药用。产于湖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为健脾益肾佳品。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用於脾虚久泻。

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收敛止泻。用於脾虚湿盛,久泻不愈之症,常与白术、茯苓、扁豆等健脾药物同用。

妇女带多腰酸等由於芡实能益肾健脾,收敛固涩,故又有良好止带而治带下病的作用。治湿热带下,可与清热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配伍,如易黄散汤;治脾肾两虚之带下,可与补益脾肾之党叁、白术、山药等同用。

六.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铜城镇西瓜

铜城镇:西瓜

七.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天长甘露饼

天长著名精细糕点。相传清道光年间,本市戴兰芬中状元后将其作为贡品呈入宫廷,深得赞誉,因改称“进贡甘露饼”。甘露饼造型美观,洁白 如玉,层层迭迭尤如盛开的白牡丹花。198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名细伟统糕点。主要原料 为精白 面粉、熟猪油、白 绵糖、糯米粉,另加表梅、红丝若干。500克面粉可做50余只,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先将精面团杆成薄薄的9层酥皮,窝成贺状压扁,入锅以熟猪油文火煎之,待酥皮层层放开后出锅,放上以糯米粉和白绵糖混帛的霜粉,并加表梅、红丝即成。( 天长)

八.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天长三黄鸡

天长三黄鸡

九.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藕夹子

藕夹子将藕切成一连两片,包以配好佐料的肉泥,然后在面糊里浸蘸,使封口(糊内需加少许食碱、鸡蛋、味精等 ),再放入油锅内炸黄取出,临食时复在油锅煎一下即可。食用时蘸以用姜末、醋等制成的佐料,外脆内软,酥美可口,别具风味。此菜春秋季节食用较多,尤在中秋节前后风行,城 乡 居民均喜制作。( 天长)

“藕夹子”是沙沟的方言,在维扬菜系中它叫“藕合”,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寓意很吉祥。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洋钱”,是因为藕夹子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象古时的钱币。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

藕夹子的制作方法:选用直径在 6公分左右的藕段,除去藕节,去皮后洗净开始切片。切片非常讲究,要求厚薄均匀,一只藕夹由两片组成,两片之间不能分离,仅留8毫米的连接,每片的厚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这就要求厨师的刀工要好。接着是制作肉馅,肉馅选用精肉剁成肉泥加上细猪油渣,并加入生姜、葱、盐、味精等,充分搅拌均匀备用。再下来要把加工好的肉馅用手从藕夹的开口处填塞进去,最后将塞满肉馅的藕片蘸满面粉糊,放入烧开的油锅中煎炸而成。

十.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铜城镇大瓜籽

铜城镇:西瓜、大瓜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