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浦城特产羊角须 荞面血肠是哪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浦城特产羊角须 荞面血肠是哪里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4 02:39:18

一.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青县羊角脆

青县羊角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县羊角脆是河北沧州青县的。

青县羊角脆衍生于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朝,以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等特点闻名。目前,青县羊角脆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量24万吨,产值11.5亿元,占全县蔬菜总产值的26%,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羊角脆生产基地。羊角脆已成为青县农民发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青县羊角脆销售市场辐射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广东、湖南等全国15个省、市,遍及全国几十个大型蔬菜市场。

青县羊角脆

河北省青县现辖行政区域

《青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青县羊角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青政〔2014〕17号

沧州市地方标准:DB1309/T154-2014《青县羊角脆生产技术规程》

二.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七须黄花菜

七须黄花菜产于晋城市沁河流域的加丰镇。其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整齐;二是角苞长、肉厚,粗壮肥硕;三是脆嫩清口,久煮不烂。

黄花菜俗称金针,有五须、七须之分。潘河村的七须金针不同于一般的五须金针,它具有色泽金黄、须长5寸、美味可口、肉嫩鲜明、营养丰富的特点。这种黄花菜对土、肥、水有一定要求,在蒸、晒过程中也有特殊技术要求,一般用10公斤鲜菜才能蒸晒1公斤。此菜移植到其它地方不能长为七须,也只有在潘河,大自然赐予了该村独特的山泉水、黄沙石板和其他利于栽培七须金针的优越条件。

据当地老人讲,他们村栽培七须金针历史久远。相传,唐朝武则天曾下诏封潘河的七须金针为“御菜”,当地官吏将此作为贡品每年夏季敬献给皇帝食用。直到清末年,由于自然灾害,才一度失传。新中国建立后,当地农民重又栽培七须黄花菜。

三. 四川省 乐山 五通桥 虾须牛肉

虾须牛肉

原料:鲜牛肉、盐、曲酒、姜、葱、红油辣椒、花椒油、白糖、味精、香油、熟菜油。

制法:

1、牛肉洗净切成较大薄片,加盐、曲酒、姜、葱码味6小时,入笼内蒸熟,出笼晾凉,撕成细丝。

2、将牛肉丝放入油锅内炸酥捞出,加入白糖、味精、红油辣椒、花椒油、香油拌匀,装盘即成。

特点:麻辣味浓,干香滋润。

四.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厚朴

浦城厚朴:产于富岭及东南的水北、濠林、石陂等地。

五. 重庆市 武隆 羊角梨

产于武隆县羊角区,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这种梨果型美观,汁多浓甜清香,肉白脆嫩化渣,有一股蜜糖的独特风味。

武隆羊角不仅羊角醋、羊角豆干闻名全国,还有一种水果也受广受欢迎,那就是羊角梨,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这种梨不同于闻名平常的梨,它外形圆润,有苹果之姿,皮色金黄美观。尝起来更是汁多而浓甜清香,肉质白脆嫩化渣,口感极佳,有一股蜜糖的独特风味。

六.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丹桂茶

浦城“丹桂茶”,在当地也叫“木樨茶”。桂花, 俗称木樨, 属常绿乔木,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福建浦城,特别适合桂花的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就有描述和赞誉浦城“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等大量文字记载。时至明代,桂花就成为当地的,品尝桂花,赞美桂花,种植桂花,渐成风俗,历史以来,一直被大力倡导。

产品用途:主要用于沏茶待客;用于汤圆、糕点等甜食的烹制,和酿酒制作、蜜饯制作等。近年已有部分产品商业化,作为地方土,用于贸易出口。

2008年,“丹桂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薏苡仁

浦城薏苡仁:具颗粒纯大、饱满、色白、药效强等特点。

八. 河北省 保定 望都 羊角辣椒

羊角辣椒

望都县生产的“羊角辣”不仅是河北省的名贵土,也是中国传统出口的“三都”(山东益都、四川成都、河北望都)名牌辣椒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望都“羊角辣”以其形若羊角而得名,其特点是:色泽紫红而光亮,肉质肥厚而富有油性,籽粒饱满而充实,辣味浓厚而寓芳香。据科学家化验分析,每100克“羊角辣”含蛋白质15克、脂肪8.2克、热量378克千卡、粗纤维0.2克,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钙、铁、磷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1、B2、C和尼克酸等。著名药典《本草纲目》谓之有“散寒除温、解郁结、消积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菌止泻”之功能。望都“羊角辣”食用广泛、方便,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也可以炒食、炸食、腌食。经加工可以制成辣椒粉、辣椒酱、辣酱芽、辣菜心、咸辣椒、辣椒油等不同风味的辣制品。望都“羊角辣”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着国内外消费者和客商。

九.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薏米

浦城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浦城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浦城薏米种植历史有4000多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粒大、色白、饱满、浑圆的特点,并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脂肪含量5.8%,具有“糯、甘、稠”的特有品质,被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在国内外被誉为“生命健康之禾”。

自2008年12月浦城薏米正式被国家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浦城县局积极落实地方党委、0发展薏米产业的部署要求,努力打造浦城薏米发展平台。组织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浦城薏米》省地方标准,并承担浦城薏米第六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规范浦城薏米产品品质,提高浦城薏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设立了浦城薏米产业发展协调小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委员会和产业协会,制定薏米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产业品位,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及经济效益。另外,浦城县局还指导浦城木樨园等公司开发薏米蜜饯等一系列产品,帮助通过QS认证,并鼓励其与福建农林大学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开展薏米油、薏米酒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开发。

浦城县现有薏米种植面积2.6万亩,年总产量5920吨,农民创收2600万元,深加工出口创汇200万元。浦城薏米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特别是菲律宾、新加坡客商把浦城薏米列入采购名录,成为浦城县农业生产的一大支柱产业。

浦城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浦城县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