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好友寄来的特产 呼市特产可以送人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好友寄来的特产 呼市特产可以送人的更新时间:2022-06-08 03:06:09

一.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驴肉餐

驴肉餐是奈曼旗的特色美食之一,有火锅、有炒菜,酱汁,炖菜,干炸,还有汤类等等。有驴肉火烧、吊锅驴肉、手抓驴排、泡椒驴皮等特色菜品。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另一方面,如今驴肉也并非常见之物,不像其他家畜家禽那么常见,也可以用珍贵了形容了。所以,来到奈曼旗一定要去大沁他拉镇兴隆庄村吃上一顿驴肉餐。

信息来源:乡村大世界

二.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金饺驼掌

驼掌煮熟切片,整齐装碗,添鸡汤下调料蒸软,将驼掌翻扣在盘中浇汁;用鸡蛋吊皮包虾肉馅成饺子型,挂面包渣糊炸成金黄色,围摆驼掌周围,浇汁即好。驼掌质地软嫩,口味咸鲜香,蛋饺酥香鲜嫩,口味酸、甜、咸适中

三.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内蒙古肴驴肉

东营市的广饶县有一远近闻名的名吃--肴驴肉。广饶肴驴肉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广饶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的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受称道。自此,肴驴肉奉诏纳人京城宫廷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光绪年间,戊戌七君子之首康有为曾经到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挥笔赋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即在全国张扬开去。正宗的广饶肴驴肉出自广饶县城十一村崔家肉铺。崔家多年屠宰,积累了丰富的烹制驴肉的经验,其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因汤中配搭中药,故夏天蝇不叮虫不咬,不会变质。食用时,横刀断丝,现出均匀的肉质,让人眼见心馋,用以佐餐或下酒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广饶肴驴肉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很好的声誉。

四. 内蒙古 兴安盟 突泉县 内蒙古苦杏仁

苦杏仁是山杏果仁。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苦杏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酶,可以制取杏仁油(脂肪油)和挥发性杏仁油(苯甲醛)。在医药上,有宣肺降气之功,可治外感咳嗽、气喘、喉痹、肠燥便秘等症。在工业上,可做化妆品原料、酿酒、造醋。将含有毒素的氰氢酸(苦味素)提出后,可做糕点。自治区各地均生产苦杏仁其中赤峰市和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产量最高。全区山杏林面积约为800多万亩,年产量2000吨左右。

五.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中旗 内蒙麝香

内蒙麝香

六.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清汤牛尾

清汤牛尾

内蒙古传统风味名菜。以内蒙古草原鲜牛尾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腿、鱼肚、海参、口蘑等煽制而成。此汤莱是解放前由已故特一级厨师吴明在绥远省省政府事厨时所创。口味咸解,清澈见底,营养丰富。

七. 内蒙古 包头 九原区 海参席

1931年,刘子和开设了包头最大的"东路"(京津)饭庄聚德成。聚德成陈设典雅,摆名花盆景,挂名家诗画,桌椅一律仿楠木色泽,食具精致,一律使用有松柏图案的细密器,肴慎精致,席面美观,可称骨香、色形、味、质、器俱佳。最有名气的菜肴是海参席海味翅子席。笔者从旧城裱糊纸里发现日伪时期聚德成账薄多页,上面记有伪市公署、市长、集团军部、"日本兵"等多次在聚德成吃饭的菜单,其中,就有海参席。即使顾客吃便餐,往往也要品尝几道海参席中的菜,如烩海参、烩三鲜等。最有特色的是烩乌鱼蛋,乌鱼蛋产于山东日照沿海,聚德成名师张仲三的徒弟黄永澄在乌鱼蛋的发制、烹制上别具特色,软而不烂.齿颊斗留芳,回味无穷,1956年在全内蒙古烹饪比赛中名列第一。

八.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内蒙古黄瓜

黄瓜,性味寒酸,能清热利水。含糖类和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所含维生素B比西瓜高一倍,维生素C比西瓜高五倍,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作用,还有减肥美容等好处。应以生食凉拌为主。

九. 内蒙古 通辽 霍林郭勒市 内蒙古挂毯

内蒙古挂毯主要以羊毛为原料,也可以用其它动物的毛编织挂毯,制作一块上好的挂毯需要十几道工序。这里产的挂毯质地纯正,做工精细,图案优美,是我国独有的挂毯精品。


十. 内蒙古 蒙古牛

原产于蒙古高原地区。广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四个盟,即分布在湿润度在27%以上的干草原地区;在新疆,蒙古牛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等地;在黑龙江,主要分布在嫩江、绥化和松花江的部分地区;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分布较广

据考古发掘材料,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乌审旗发现的人类化石,证实早在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同时发现有牛、马、野猪及鹿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直到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秦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史记.匈奴传》和《后汉书.乌桓传》中记有:“食肉饮酪”、“逐水草迁徙”和“其畜之所有则牛、马、羊……”等的记述。说明当时的养牛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蒙古牛不论任何地区,大多以终年放牧为主,没有棚圈,一般150-200头为一群饲养管理极为粗放。

蒙古牛既是种植业的主要动力,又是蒙、汉等民族乳食与肉食的重要来源,在长期不断地进行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形成现在的蒙古牛。

乌珠穆沁牛属蒙古牛中的一个优良类群,是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地区肥美的水草条件下,蒙古族牧民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保持着遗传上的稳定性,形态上相似性,无论颅骨结构、外形特征、经济特性或生物学特性等,都表现出其品种类群的固有特点。具有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肉、乳生产性能中以肉质好、乳脂率高等性状而著称。在蒙古牛系统中,素以体大、力强、肉多、味美而驰名于自治区之外。

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安西县的蒙古牛中一个优良地方类群。

外貌特征

体格中等,地区类型间差异明显,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体躯稍长, 前躯比后躯发育好。头短、宽而粗重,颈部短而薄,颈垂小, 甲低平。胸部狭深,腹部 圆、大而紧吊,后躯短窄,荐骨高, 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毛色以黄褐 色及黑色居多。成年牛体重,公牛350~450千克,母牛275~360千克;体高分别为113.5 ~120.9厘 们07.7~116.8厘 。

生产性能

蒙古牛具有肉、乳、役多种经济用途,但肉乳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属 非专门化品种。蒙古牛产后100天的平均日产乳量5千克,乳脂率5.22%。母牛初情期为8 ~12月龄,24月龄始配,因四季营养极不平衡而表现季节性发情。中等营养的成年阉牛屠 宰率53.0%,净肉率44.6%,眼肌面积56.0厘米2。抓膘能力强。乌珠穆泌牛是蒙古牛 中的一个优良类群,主要产于东乌旗和西乌旗,其中以乌拉盖河流域的牛群品质最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