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岳西翠兰特产 岳西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岳西翠兰特产 岳西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4 11:49:54

一.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橡子豆腐干

【橡 子 豆 腐 干】

【橡子干】产于大别山野生植物橡树(又名栎树)的成熟果子,采用科学工艺精制而成,本品原色原味,干条均匀,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古人云:‘橡子取粉食可健人,涩肠固脱,可治泻痢、脱肛和痔血等。’”先经科学测定,本品富含钙、铁、锌和氨基酸等营养成份,这样功效有健肠胃、减肥、清凉解毒、祛积热,同时对降血脂、调节血压有作用。该产品属国内首创,获国家专利产品。

【使用方法】1.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后,如果煮3-8分钟,即可柔软滑口。

2.按1方法后即可根据自己或客人的要求、口味烹饪,可煲、红烧、做汤、冷盘(凉拌)。(注意:煲汤或红烧时可多加食用油些许,味道更正些)

二.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五谷豆粑

【起源】 黄梅戏是四大国戏之一, 其发源地在安徽安庆。安庆潜山境内美丽的天柱山脚下(现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有一条河叫天仙河,相传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上的七仙女爱慕人间的董永, 不顾天庭戒律的严惩来到人间。董永为人忠厚老实、勤奋努力,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七仙女不仅帮助董永结束了卖身为奴的苦难日子,夫妻双双把家还.并且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五谷豆粑就是心灵手巧的七仙女用五谷杂粮为原料,用纯净甜润的天仙河水调配,经过手工精心制做而成的。因为其原料均为天然五谷杂粮,营养丰富,口味鲜美,食用方法简单,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天仙河畔百姓人家过年时节的传统美食佳肴。

【食用方法】 1.汤食法 : 跟下面条相似,先将适量清水烧开(水量以满过豆粑为好),再将豆粑倒入锅中,根据个人口味喜好煮5分钟左右,后,加入适量食用油、食盐、切好的大葱或韭菜,即可食用。也可加入适量的小白菜或菠菜等自己喜欢的蔬菜、红辣椒粉等。加入排骨汤或鸡汤食用,味道更加鲜美。2.伴炒法 : 先用上述方法将豆粑煮开,再将其倒入冷水中片刻,将其过滤去水。再在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将去水的熟豆粑和适量盐及葱和其他自己喜欢的蔬菜、煎好的鸡蛋片等倒入锅中,伴炒3分钟左右即可食用。也可时间稍长炒精脆一些。 【原料】五谷杂粮 : 小麦、黄豆、小米、绿豆、芝麻、玉米、高粱、荞麦 等。 【制作工艺】纯手工制作。

三.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萝卜

岳西萝卜

萝卜是我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在古代又称雹突、紫花菘、莱菔、罗服、萝菔等,其根称支罗服或萝菔根,其子称之为萝菔子。唐代丘光庭所著《兼明书》卷五中提到:“近读《齐民要术》,乃知蔓菁是萝菔苗,平生之疑涣然冰释,即医方所用蔓菁子、皆萝菔子也。汉桓帝时年饥,劝人种蔓菁以充饥;诸葛亮征汉,令军人种萝菔。则萝菔蔓菁为一物,无所疑也。”

四.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锅粑汤

锅粑汤

“锅粑汤,味真香,人人都好它!”土生土长的岳西大山人习惯做锅粑汤,更爱吃锅粑汤;凡是吃过锅粑汤的外地人,一讲到锅粑汤,就啧啧称道,连连夸赞。

锅粑汤做法很简单。就是煮饭时把水有意留得多一点,待饭开时,将米汤逼起;等饭焖好后,再把饭盛起。然后把米汤倒在锅里,将不糊不焦的锅粑铲松动,用柴火再烧,待汤沸腾、锅粑软化后,就成了锅粑汤。如果吃的人多,就将锅粑留得厚一些,烙成金黄色,其味更好,虽没有叹为观止的工艺,但这种以土为洋、以奇反正、以丑变美的做法,却独领-。闻之香喷喷,食之脆咯咯,非常适口,男女老少皆宜,且营养丰富易化,所以人们最喜吃,也最能吃,吃起来,总觉得碗小,咂声一片,汗漓满面,香美绝妙。特别是新米煮饭的米汤,稠稠的,做成的锅粑汤更可口,味更佳,就是吃饱了饭,也能喝下一二碗。它绝对比宴席上“平地一声雷”这道菜好吃。“平地一声雷”虽有香头佐料,但味道却比不上原汁原味的锅粑汤,宛若用红烧肉的油炒肉,其味就纯真一样。

吃锅粑汤时,再配些腌咸菜就更上一乘。而腌咸菜又是岳西农村最拿手的。黄灿灿的豇豆、泡菜,红艳艳的辣椒、羊胡姜,白亮亮的葱头蒜瓣。脆蹦蹦的萝卜、地藕,令人见了口水直咽,真是美味配佳肴,美不胜收。不同年龄的人吃起锅粑汤来,都能分享到共同的快乐,孩子能吃出天真和顽皮;俊俏的姑娘能吃出妩媚和娇嗔;鲁莽的小伙子能吃出自己的豪放与爽快;迟暮的老年人,吃锅粑汤,让自己的行动证实着老当益壮。

随着成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电饭煲、高压锅取代了铁锅,电器、液化气替代了柴火,因而锅粑汤在城市里很少见了。加之,吃腻了油水太重的饭菜,因此城里的同志到乡镇或农村,在吃饭时,首先就要对厨房或主人说:“搞些锅粑汤来。”如果呼之则来,那就做好让肚子空出位置的准备,开始就少吃饭,否则,准会后悔。如果到岳西乡下,没吃上锅粑汤,那就犹如进北京不尝烤鸭一样,将使人感到非常遗憾。

锅粑汤何时成为习惯,无法考证。大凡一件事物的兴起、普及,都有内在的原因。岳西的大山人,粮食历来不能自给,就是科学种田、粮食增产的今天,也仍要从外地运进。因而这种锅粑汤旨在为节约粮食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山上有取之不尽、烧之不竭的燃料。烧些锅粑汤,无非是增加一点柴火而已。谁知后来锅粑汤竟成了人们舍不得、丢不掉的美味佳肴。

五.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茭白

岳西茭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岳西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高山茭白基地。2007年全县种植高山蔬菜7.4万亩,其中,高山茭白就有3万亩。由于岳西的高山茭白色白味嫩、品质优良,上市时又正逢江南茭白暑缺,所以在南京、合肥、武汉等长三角地区声名鹊起.

安徽省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部,全县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境内群峰逶迤、林壑幽深、雨水丰沛、气候宜人,被列为国家生态保护示范县。

产品特点

利用高山冷浸田生产的“大别山”牌高山茭白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肉质嫩、味鲜美等特点,富含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为茭白中的精品,产品7—9月集中上市,较好地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伏缺和秋淡。

药用价值

安徽岳西茭白是我国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它同时也是中药药膳中常用的食材,因其味甘、淡、性凉,可以清热生津、利尿除湿、通大便,对酒糟鼻、高血压、大便秘结、产后缺乳均有疗效。

食用方法

以温水浸泡数小时后,即可作为常规菜料烹制。如果掺煨老鸡,排骨等,鲜美无比,尤其是当今火锅城最受欢迎的时菜之一。

耕作机械化

岳西县科技局为了提高高山茭白单产和品质,县里提倡年年翻插,以往靠人工作业,靠人工根本无法在季节内完成栽种。所以为了推动茭白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为充分调动农户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岳西县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并自筹资金进行农机补贴。2007年医疗,石关乡对购置大型旋耕机的彭金印等4人,每人给予3.6万元的补贴,对购置小型农机的每台补贴1000元。莲云乡莲塘村按“支部加协会”模式成立农机协会,将原先散养在各家的农机,统一到协会里搭配成套,组成耕、耙、播、收“一条龙”农机服务队,跨地区作业,实现农户与协会双赢。目前,全县成立农机协会57个,农机合作社3个。
据岳西县农机局负责人介绍,2008年,岳西县已经改变过去那种“老牛破车疙瘩套”的耕作,特别是茭白产业基本实现了“铁牛”当家,农机装备水平和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飞速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万千瓦,拖拉机4000台,机耕面积近16万亩,培训农机手1万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岳西茭白示范区

2008年,岳西“高山茭白”示范区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岳西县科技局一直致力于高山茭白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在基地创建、技术革新、产品质量监测、农业投入品控制上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制订了省级地方标准DB34/T637—2006(高山茭白)和DB34/T638—2006(高山茭白生产技术规程),并在工作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将利用“高山茭白”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的契机,发挥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优势,加大投入,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3333.33公顷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提高高山茭白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桑皮纸

岳西桑皮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岳西桑皮纸是安徽安庆岳西的。

岳西桑皮纸是采用产自大别山腹地安徽省岳西县境内毛尖山乡地区为主生长的桑树的皮为原料,经过30多道传统手工工艺制造而成的特种纸张。 岳西县生产桑皮纸的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岳西桑皮纸纸张质地纤维细密,纹理清晰,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性强,色泽洁白,墨韵层次鲜明,不腐不蠹。地道的岳西桑皮纸桑皮纤维含量不低于80%,也可根据合同要求或买方特殊要求进行配比。也可根据合同要求或买方特殊要求进行配比。现今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传统建筑内檐棚壁工艺内墙纸和文化工艺品等。

2008年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出身岳西县毛尖山乡造纸世家的王柏林先生获该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成为该项目目前国内仅有的1性传承人之一。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桑皮纸又称皮纸、汉皮纸、谱纸。晋代王嘉《拾遗记·后汉》记载:“(贾逵)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於扉屏,且诵且记。”这说明东汉人已意识到桑皮可用于写字记录。北宋苏易简(公元958—996年)《文房四谱》卷四云:“雷孔璋曾孙穆之,犹有张华与祖书,所书乃桑根皮也”。张华生于公元232年,这说明桑皮纸的生产历史至少已有1700多年。

明代嘉靖三十三年《安庆府志·食货志·产》,记载“潜山,多茶,有漆,有绵,有纸。”说明潜山造纸业在明朝中叶即成为当地“名牌”。清代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地理志·物产》载“纸,以楮为之,名曰皮纸。”。民国九年《潜山县志·食货志·物产》,云“以楮梿等皮制者曰皮纸……以江西桑皮制者曰谱纸……就中以花尖为最精,不亚赣产云。”说明清末民初潜山有桑皮纸生产,且质量可与江西所产纸媲美。

《安庆地区志》“造纸、印刷”条目“岳西、潜山、太湖、贵池等地有生产土汉皮纸、谱纸、白麻纸、书画纸的历史。民国时期,贵池县有纸坊25座。1949年岳西县有纸槽191张,产量为71吨。”其中所言汉皮纸、谱纸即桑皮纸。

《岳西县志》(1978-2002)记载:“本县造纸业历史悠久。民国25年9月,全县有纸槽155座。28年,来榜河、和尚庄菖蒲河等地有纸槽40座,生产汉皮、银皮等纸。32年,纸槽增至166座,受战争影响,生产萎缩。35年,纸槽降至150座。37年底,锐减至80座。建国后,造纸业手工操作于机器生产并轨发展。1951年,有纸槽114座,从业人员6900余人,年产皮纸3万刀……农村纸槽以毛尖山乡最多,冬闲投产高峰期达300余座。”从上述记载可知,岳西在民国时期造纸业达到繁荣,最高峰时仅毛尖山乡一隅之地便有纸槽300余座,手工捞纸成为当地人一门重要的养家产业。《岳西县乡镇简志》记载“尤以毛尖山境内板舍地区为甚,时称‘皮纸之乡’,当地民间流传的“方冲的柳条,板舍的纸槽……”即是当地纸业兴盛、影响广泛的真实记录。

岳西桑皮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柏林为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人,毛尖山乡板舍村历史上属于潜山县(俗称潜山后北乡),[2] 1936年1月,民国政府析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边陲而新置岳西县。在建县前,尚无“岳西”地名一说,也无“桑皮纸”特定称谓,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纸料》提到:”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作为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品,一直习惯统称该地区生产的桑皮纸为“皮纸、汉皮纸、谱纸”。

明清时期,匠户、商户为贱民,不准入国家户籍(黄册、鱼鳞册),旧时甚至戏称捞纸人为“纸花子”,族中人以手艺为耻,族谱中不予记载.王柏林祖族自元朝后多次迁徙,经江西、舒城等地,终在潜山(现今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定居,以造桑皮纸谋生。历经十四代传承至今,惜深山隐名,珠玉蒙尘,“岳西桑皮纸”始终不被世人所知。200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急需“高丽纸”为乾隆倦勤斋修复通景壁画,岳西县王柏林生产的桑皮纸符合要求,“岳西桑皮纸”称谓为专家首肯。2008年6月,“桑皮纸制作技艺”获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6月,王柏林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自此,“岳西桑皮纸”声名远扬。

岳西桑皮纸质量特色鲜明。纸张呈米白色,质地纤维细密,纹理清晰,手感棉柔,光而不滑,吸水性强,不腐不蠹,墨韵层次鲜明,纸面平整,无褶折、无洞眼和撕裂口,亦无其它附着物;岳西桑皮纸桑皮纤维含量不低于80%, 耐度高、抗张强度大、纵横撕裂度值接近、伸缩性适中。现今主要用做书画名家高档用纸、博物馆文物典籍修复用纸和中国传统建筑内檐棚壁糊饰工艺内墙纸、匾额、对联、隔扇装裱修复及大型书画装裱修复等用途。[3]

全国各地有很多地区生产桑皮纸,在新疆、河北、山东、东北、浙江、泾县、宣城等地都有桑皮纸出产,与这些地区的桑皮纸相比,岳西桑皮纸具备以下优点: 1、普通桑皮纸因于当地水源、辅料、生产方式原因,造成PH值多为酸性 ;岳西桑皮纸PH值在7—8之间,纸张具有极强的防虫性、不腐不蠹,可长期完好保存。2、普通桑皮纸是现代机械化制作,桑皮纤维经过机器切割打磨后纤维很短,已经失去桑皮纤维较长的特质;岳西桑皮纸是纯手工石碓打浆,长纤维没有遭到破坏,具有更高的耐折度、更大的抗张强度、适中的伸缩性、纵横撕裂度值接近,可以抵抗天气湿度变化过大带来的纸张变形,这都是其它桑皮纸无法相媲美的优势,将其作为古建筑檐棚壁糊饰工艺和古代文物字画修复用纸,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修复后的字画和古建筑工艺复原原貌并长久的保存下来。[3]

岳西桑皮纸的质量特色形成源自毛尖山乡地域的桑皮原料、山涧泉水和古老的制作工艺,是采用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境内生长的桑树皮,山区独有的弱碱性山泉水,经过特殊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以流传千年的传统古法手工端帘式抄纸工艺生产的皮纸类文化用纸,正是这种传承千年的技艺,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才生产出现代机械化产品无法模仿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岳西桑皮纸。

岳西桑皮纸

安徽省岳西县现行政区划的毛尖山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

《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岳西桑皮纸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岳政秘〔2014〕47号

安徽省岳西县金丝纸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JS01-2015《岳西桑皮纸》

七.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豆花鱼

岳西豆花鱼

主料:草鱼500克。

辅料:豆腐脑100克

大豆100克

辣椒(红、尖)50克。

调料:大蒜8克

大葱5克

姜4克

豆瓣酱8克

陈醋10克

料酒5克

白砂糖5克

胡椒粉5克

植物油20克

烹制工艺

1、将草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洗净,从背部对剖,除去骨、头、皮、将净鱼肉片成厚片;鱼头劈开,去掉鱼牙待用。

2、锅内注油烧热,下葱、姜爆锅、烹入料酒、加鱼头、水大火熬成鱼汤。

3、锅内注少许油烧热,下入辣椒段、豆瓣酱、熟大蒜头炒香,放入鱼汤、料酒、白糖、陈醋、胡椒粉煮沸,滤渣后加入豆瓣煮入味,捞出倒入盆内,再将鱼片放入汤汁中煮熟,捞出盖在豆花上,中间撒上熟黄豆和葱花;锅内注少许油烧热,浇在鱼片上,淋上香油即可。

八.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黑猪

岳西黑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岳西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西黑猪源自淮猪,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并受到水灾,淮猪南迁到安徽淮河两岸。其中,南迁江淮分水岭大别山腹地岳西的淮猪,经过驯化培育,形成了本地传统的土黑猪品种,在岳西高海拔、高坡度、高风速、高湿度的养殖环境中,形成了岳西黑猪显著的质量特色,传承至今有1500多年的养殖历史。岳西黑猪具有短小精干、面如狮脸、毛黑浓密、皮厚多褶等外形特征,其肉质膘白如汉玉、肉红如玛瑙、皮粘如糯米、骨细如香烟,其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高,肉味鲜香浓郁、肉质筋道有弹性,素有“一家食肉满村香”的美誉。

岳西自古就有“穷莫丢猪、富莫丢书”的习俗,千百年来始终延续传承了岳西黑猪养殖这一历史传统。因独特的品质特色,岳西黑猪声名远播,誉满全国,产品远销苏、浙、沪、皖等20多个省份,县内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为保护岳西黑猪品质特色和声誉,传承岳西黑猪养殖文化,依法规范岳西黑猪生产开发,2014年12月,岳西黑猪养殖开发大户——安徽徽名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岳西黑猪养殖协会,开展行业信息技术交流,积极组织申报“岳西黑猪”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特色产品品牌,以品牌效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岳西县将按照“产业转型升级、产品优质特色、体制机制创新”的方针,遵循“项目化推进、企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途径,扎实有效推进岳西黑猪产业发展,力争实现年出栏岳西黑猪20万头,综合产值10亿元。

九.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仙聚翠兰茶

仙聚翠兰茶产于池州市东至县仙寓山境内,仙寓山最高山峰,1375.7米,属国家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支脉,境内山高林密,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所产茶叶香高味醇,品质极佳。

“仙聚翠兰”茶叶由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葛公镇仙聚茶叶有限公司经市县农委、科委等单位专家指导下研制开发,于2009年申报注册商标品牌。茶叶原料选自仙寓山大山深处的野生生态茶“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其“外形挺直扁平,色泽翠绿,香高持久,汤色明净、滋味醇和”。公司创建于2009年初,前身为仙润茶叶专业合作社。公司现拥有茶农户216户,拥有厂房(含办公楼)三幢,加工设备齐全,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生态茶园基地2600亩,下设茶叶生产加工基地3个。公司生产名优绿茶,还生产名优祁红茶。

公司经营的经营理念是:以茶叶生产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两高一优”立体生态茶园,走“公司+合作社+基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服务发展之路,逐步实现茶叶“三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为做到茶叶生产纯天然、无公害,公司坚持狠抓茶叶生态发展、质量安全,加强对茶农及员工的学习培训和宣传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公司成立后,公司茶农员工茶叶生产上档次、上规模,实现了茶叶品质与价格同步,引导和带动周边茶农共同致富,为农民、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茶叶收入由开发前的18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40万元,增长率355%。

相关链接:

2005-2008年获池州市供销社系统先进专业合作社称号

2008年被评为县级龙头企业

2009年被池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示范单位

池州市茶业协会及农持推广中心推荐为池州市茶叶科普示范基地

2010年3月获县人民政府“龙头企业扩现发展奖”

十.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茶叶

岳西茶叶

--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岳西县农业委员会

岳西茶叶岳西县茶业协会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