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哪里有买云南特产的 云南昆明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哪里有买云南特产的 云南昆明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5-13 15:10:43

一.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云南米酒

云南米酒是云南昆明的。选用云南优质粳米、糯米,配以一定比例,经发酵酿造,压榨过滤,澄清盛装于鲜竹筒中。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酒色增浓,固形物增多,酒度回降,溶量渐减,但不影响饮用。

二.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路南挑花

路南挑花是聚居路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挑花是刺绣的一种,以挑花装饰挎包、衣物、头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饰特色,它具有民间产品的夸张的色彩美。路南挑花主要产品有背包、桌布、窗帘、服饰等。挑花手法多样,有单面挑、双面挑;有素色挑,有新色丝线挑花。有的产品有挑,有绣,有补,成品或精巧,或粗放,充分表现了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昆明)

三.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卤饵丝

可以说端仕小锅是昆明城最好吃的小锅卤饵丝。关于这家店还有一个小故事: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办永顺园,以小锅氽肉米线、氽肉饵丝著名。

一天,因翟师傅劳累过度,氽肉饵丝下锅后,他跑到外面抽水烟筒,回到厨房氽肉饵丝里的汤全干了。恰逢顾客催得急,翟师傅只得忙下卤水和红油,翻颠几下后端上桌,顾客一吃,大为称绝,问这是什么饵丝,翟师傅急中生智答“卤饵丝”,后成为昆明著名小吃。

四.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昆明太师饼

太师饼,是云南昆明风味小吃名点之一,配以一杯热茶食用,大有太师风度。太师饼皮酥,味香,咸甜皆备,而为文人会友的必置佳品。

京式糕点中有一种太师饼,据老糕点师傅说,这种饼是商朝纣王的太师闻仲发明的。武王伐纣,纣王派太师闻仲率兵抵御,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糕饼,作为行军干粮。后来这种饼传到民间,就被叫做太师饼。闻仲也因此被糕点业供奉为祖师。北京解放前,各行各业都有一位祖师,像神佛一样受到本行业的供奉与尊敬,如中药行业供奉孙思邈,称为药王;建筑行业供奉鲁班;屠宰行业供奉樊哙等等。当然,闻仲制作太师饼只是传说而已,无可稽考。不过太师饼却一直为人喜爱,京式糕点八大件中就有太师饼。其馅有枣泥、豆沙或白糖等等。现在有的糕点店把太师饼写成太史饼,“太史”当为“太师”之误。

五.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富民杨梅

富民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民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富民杨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又到杨梅成熟时。又大又红的杨梅挂满枝头,云南省富民县3000多个杨梅园同时开园。富民杨梅采摘活动已发展成为昆明市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成片的杨梅园遍布富民的村村寨寨,处处洋溢着“种杨梅、摘杨梅、品杨梅、卖杨梅”的喜悦。走进富民,不论是路边,还是杨梅园,随处可见红艳欲滴、爽口诱人的杨梅压弯了树枝。从昆明进入富民,每隔数十米就有举着示意牌,邀客人到自家果园摘梅的村民。一路上摆摊卖杨梅的果农更是排起了长队。树上的杨梅一颗紧挨着一颗,不少市民禁不起杨梅的吸引,纷纷进入园中采摘。20元左右一公斤的鲜果无人嫌贵。杨梅节一开节,不必挑着担进城,农户们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有的农户种杨梅收入高达20多万元。

杨梅除了鲜食外,还可以泡杨梅酒。杨梅酒喝起来口感纯正,略带回甜。当地村民非常热情,不仅教游客酿酒,还可以免费帮游客酿好带走,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游客在感受自己采摘杨梅的乐趣后,还可以吃一顿地道的农家饭,带动了餐饮业。近几年杨梅节开幕后的几天里,全县度假山庄、农家乐接待直接就餐人员10多万人次,餐饮营业收入300多万元,拉动综合经济达2000万元,而且摘杨梅、就餐人员逐天增加,成了该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成了闻名的旅游休闲地。

富民县是欠发达地区,该县充分发挥地处省会昆明近郊、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以“绿色家园,休闲天地”为主题,对大树杨梅、樱桃、葡萄、桃子等特色林果采摘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进行整合,大力发展生态游和农事体验游,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富民月月有鲜果,其中又以大树杨梅最为有名。富民因地制宜,确定了以种植大树杨梅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目标。改造现有杨梅园的同时,通过成年大树移植和水晶梅、黑晶梅等新品种的引进种植,在县城周边面山、公路沿线连片种植杨梅,在品种上进行早熟和晚熟的合理搭配。2011年初富民杨梅种植面积已达到2.78万亩,预计产量可达4200吨。

富民杨梅

地域范围

富民杨梅产于云南省富民县境内,辖5镇1个街道办事处:罗免镇、赤就镇、款庄镇、东村镇、散旦镇和永定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1′-102°47′,北纬25°08′-25°36′,南北长51.6公里,东西宽44.2公里,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最低点海拔1455米,最高山峰海拔2817米。富民杨梅产地位于全县5镇1街道办事处,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4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富民杨梅果实大小中等、均匀、平均单果重10克左右,果面颜色乌紫红色、有光泽,形状为圆球形,果底平、缝合线不明显、果蒂小,酸甜适中,果肉紫红色、肉柱发育好、汁液多、具香气,核小,营养丰富。 (2)内在品质指标:富民杨梅成熟早,耐贮运,营养价值高,果实中含糖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2.67 %,总糖28.51 %,总酸0.61 %,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量61毫克,每公斤果实中含钾量0.146 % 。 (3)安全要求:执照GB2762、GB2763及GB10650中规定指标执行。

六.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青椒松茸

昆明名菜之一。用青辣椒、红辣椒加蒜片与松茸片相炒,以肉汤加湿淀粉勾芡,白中缀红绿,清香味醇厚。 小知识:有“菌中之王”美称的松茸,肉质细嫩,甜润甘滑,有一种特殊香味,日本人还来这里收购,据说能延年益寿。

七.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乳饼

石林乳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养殖户素用鲜羊奶制作乳饼的习惯,在石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石林乳饼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享有盛名的地方土品。据民国《路南县志》(路南县于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记载,“乳饼,用羊乳酸化为之,为此方之,较宜良所产者为多,年出境约万余斤”。由石林恒晟乳制品厂、石林朋成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的“羊奶妈”牌、“朋成”牌产品,2005年取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第一届至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银奖、金奖殊荣。产品畅销省内外,部分销往港澳、台湾等地。

石林乳饼,驰名中外的石林乳饼,以山羊奶为原料精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云南省名特食品之一。

石林乳饼,产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圭山、石林、维则、亩竹箐、西街口等。这里地处滇中沃野的山区、半山区,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山间有着星罗棋布的天然牧场,适宜放牧奶山羊。撒尼农民历来有成群饲奶山羊养羊群的习惯,很多人家都能自制乳饼。他们把刚挤出的新鲜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酸浆),使其凝固后用纱布包起压制成块,晾干即成乳饼。一般5公斤奶可制1公斤乳饼。优质乳饼乳白中带黄,质地纯净,饼肉细腻,滋润光滑,气味清香,无酸味,表面有油质感。民间将乳饼放入罐内密封,可存放半年不变质。

石林乳饼,乳饼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烹制成各种美味菜肴,加之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深受人们喜爱。乳饼的吃法很多,可蒸、烩、煎、炸或生吃,或以做成火腿夹清蒸乳饼,锅贴乳饼、鸡烩乳饼、青豆烩乳饼等口味有别形美色鲜的菜肴。

石林乳饼

地域范围

石林乳饼产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辖7镇1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南北长58.8千米,东西宽51.3千米,区域总面积1719平方千米。天然草场73.38万亩,挤奶母羊年均存栏8.1万只,鲜羊奶年产量7000吨,乳饼年生产量1400吨。

八.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昆明饵块

    饵块将米洗净入甑蒸熟,入大石臼中捣细后搓揉成约二三斤重的枕形块状或直径约二三十公分的圆形薄片,切丝后煮食与米线同。用糖水煮食称“糖煮饵块”,与火腿或腌肉、韭菜、豆尖、酸菜……等混合炒食称“炒饵块”以及“小锅卤饵块”……等。最具特色的还有烧饵块:将圆形薄片的饵块,置栗炭火上烘烤至两面皮黄时,在一面上涂辣椒糊,再烘烤至辣椒呈黄色香气四溢时,再涂上甜酱油、甜面酱、芝麻酱、花生酱等,食之皮脆内软,浓香而味咸甜鲜辣,学生尤为喜吃。(昆明)

九.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十.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云腿月饼

云腿月饼是独具风味的云南名点,亦称滇式月饼,它与苏式月饼、广式月饼相比各有千秋。云腿月饼是用云南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猪油、白糖等为馅心,用昆明呈贡的紫麦面粉为皮料烘烤而成。其表面呈金黄色或棕红色,外有一层硬壳,油润艳丽,千层酥皮裹着馅心。这种月饼既有香味扑鼻的火腿,又有甜中带咸的诱人蜜汁,入口舒适,食而不腻。因而,它是中秋佳节家人团聚的必备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云腿月饼历史悠久,相传,明末清初,退据昆明的南明小朝廷的永历皇帝(约在公元1649-1656年),终日忧愁,不思茶饭。一位御膳厨师急中生智,别出心裁地选用云南的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蒸制点心奉上,称之为"云腿包子"。因其香浓味醇,甜咸适宜,皇上吃了龙颜大悦,连声赞美。从此,列为御膳厨中的应时点心。

后来,这种包子的做法传入民间,并逐渐由蒸制改为烘烤,由包子形状改为圆饼形状。光绪年间,昆明三转弯(地名)有个胡姓开办的"合香楼"点心铺,首创酥皮"四两坨"(即每个重4市两,4个重16两,恰合当时老秤1市斤,故名)。馅分火腿、白糖、洗沙、麻仁等四个品种。从这以后,每逢中秋来到之时,昆明市民争相购买"四两坨"。

民国初年,"吉庆祥"糕点铺主人陈惠泉在"四两坨"火腿红饼的基础上,首次烤制出硬壳火腿月饼,大受欢迎,生意兴隆,铺子也由小而大。吉庆祥云腿月饼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火腿洗净去骨,切成大块蒸熟,然后再改刀切成黄豆大小的肉丁,与蜂蜜、白糖、熟面拌匀,作为馅心,包入用白油、糖粉、蜂蜜等合成的面皮之中,用中火烤熟即成。这种月饼具有酥、松、香的特色,成为云南具有代表性的名特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