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昌哪里有卖武汉特产的 武汉特产江汉区哪里有卖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昌哪里有卖武汉特产的 武汉特产江汉区哪里有卖的更新时间:2022-04-26 07:02:54

一.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武汉汉绣

武汉汉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汉汉绣是武汉出产的特色绣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汉绣采用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武汉汉绣绣品主要有四大类,即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灯会庙会产品等。武汉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过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1910年和1915年,武汉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武汉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等作品被选送北京,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汉绣大师任本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汉汉绣第四代唯一传人,他成立了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致力于武汉汉绣资料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已整理出2000余件(种)资料,并用4年时间为香港、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绣制了3大挂件,现收藏于武汉市博物馆。[

武汉汉绣

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

10260638

绣花饰品等

二. 湖北省 鄂州市 鄂城区 鄂州武昌鱼

鄂州武昌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昌鱼是鄂州市的代名词,“鄂州武昌鱼”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我市武昌鱼协会的文字商标及图形商标。2009年底,经过三个多月激烈角逐,鄂州武昌鱼协会的“鄂州武昌鱼”在全国500多枚参选商标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中国商标节“2009消费者最喜爱的绿色商标” 100枚商标之一,获得 “绿水晶杯” 奖杯。同时,在“共和国60年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商标”评选中,“鄂州武昌鱼”文字商标及其图形商标同时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商标”,这是鄂州武昌鱼继荣获中国原产地证明商标和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之后的又一殊荣。

2005年,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决定,成立市武昌鱼协会作为重新整合武昌鱼品牌的载体,并拔出专款为“鄂州武昌鱼”申报原产地证明商标。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市武昌鱼协会已成为我市协会、学会等群团组织中的姣姣者,为整合武昌鱼品牌扛起了大旗。“鄂州武昌鱼”成为我国251件原产地证明商标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水产业获得的唯一的原产地证明商标;2007年12月,“鄂州武昌鱼”被省政府授予“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2008年6月底,“鄂州武昌鱼”被-组委会指定为2008-特供淡水鱼类;2009年4月,国家农业部以49号文件的形式,公布了全国水产品质量交叉检测结果,鄂州武昌鱼活体的合格率达100%;6月11日,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湖北武昌鱼原种场,经农业部组织的复查验收,获得全票通过;2009年8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文件指出,鄂州武昌鱼加工制品、营销额及营销窗口位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在9月12日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上,“鄂州武昌鱼”加工制品再次获得金奖;10月15日,该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梁子岛水公司研发的武昌鱼系列休闲食品成功进入上海及华东地区154家超市。

市武昌鱼协会正在牵头组织市水产行业和相关专家参加修改制定新的武昌鱼生产、加工系列质量标准,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对使用“武昌鱼原产地证明商标”企业重新严格考核、考评,联合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逐步武昌鱼加工制品实现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市场管理、统一宣传运作、统一商标贴牌,进一步深化武昌鱼品牌的全面整合。以狠抓产品质量入手,克服无序生产和无序竞争的不良状态,确保武昌鱼产业在健康轨道上运行发展。其次,实现会员单位强强联手,强势运作品牌。再次,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同时大力弘扬武昌鱼文化,建设“武昌鱼文化大观园”,实现品牌的有序扩张。

三.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碧绿苦瓜

碧绿苦瓜是高校新选育的苦瓜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耐涝等特征。商品瓜皮淡绿色,瓜呈长圆棒型,瓜瘤丰满而直,瓜长35-40厘米,粗11厘米左右,单瓜重300-500克。微苦,甘脆,口感优美,耐储运,品质上乘,能适应全国各地种植,部分地区可春秋两季种植,亩产4000千克左右。

苦瓜的营养价值

苦瓜是一种好吃的食品。用苦瓜加粳米、糖,煮成苦瓜粥,有清暑涤热、清心明目的解毒作用,可治热痛烦渴、中暑发热、流感痢疾、目赤疼痛等症;用苦瓜加瘦肉煮成苦瓜汤,有清热解暑、明目去毒的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痱子过多、眼结膜炎等症;用苦瓜焖鸡翅,加黄酒、姜汁、酱油、糖、盐调味,有清肝明目、补肾润脾、解热除烦等功效。苦瓜还可制成保健饮料。用青苦瓜泡制或煎汤成凉茶,可以清暑怡神,除烦止渴;用青苦瓜制成糖汁,饮后可清热解毒,补肾润脾。

苦瓜的药物成分及价值

苦瓜是一剂良药。苦瓜以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供药用,性寒,味苦,入心、脾、胃经,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生生编》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本草纲目》记载,苦瓜“清心明目,益气解热”。

苦瓜有降低血糖和防治癌症作用。苦瓜为苦寒之品,含苦瓜甙、苦瓜素等。据近代药理试验,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认为这是由于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物质的缘故,其效果比现用降血糖药“甲磺丁脲”还强,所以苦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苦瓜防治癌症的前景也很广阔。在国外,科学家把苦瓜中的脂蛋白类成分注入患有淋巴癌的老鼠体内,老鼠存活时间延长,这说明苦瓜脂蛋白类成分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因此,科学家预言,苦瓜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

苦瓜的营养丰富,抗坏血酸含量在瓜类中突出,为黄瓜的14倍,冬瓜的5倍,西红柿的7倍。据营养分析资料,每l00克苦瓜可食部分,含水分84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2克,无机盐0.6克,粗纤维1.1克,热量75.3千焦,维生素A0.08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钙18毫克,磷29毫克,铁0.6毫克。苦瓜的果实中含有苦瓜甙,还有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等。苦瓜的种子和叶中含有大量的苦瓜素。

苦瓜因其特殊的苦味而得名。各地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癞瓜、锦(金)荔枝、癞葡萄、癞哈蟆、红姑娘、凉瓜、君子菜等。这些名字中的“癞”大约是指苦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果形多数为纺缍形和长圆锥形或短圆锥形。嫩果为浓绿色或淡绿色。称苦瓜为“红姑娘”可能是指随着生理成熟度增加,表皮转为绿白发亮,逐渐变至黄红色。达到红熟果实,顶部极易开裂,露出血红色的瓜瓤,瓤内包裹着种子,一般每瓜有20-50粒种子。从苦瓜的主要作用在清热解毒这一点,称之为“凉瓜”似较贴切。

四.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小张烤鱼

小张烤鱼店主要经营各种鱼肉烧烤,创始人张智慧先生经过多年来得苦心钻研,不断创新,集众家之所长,独家推出了集烧烤,干锅等多种风味于一体的烧烤美食。小张烤鱼店主要经营各种鱼肉烧烤,创始人张智慧先生,经过多年来得苦心钻研,不断创新,集众家之所长,独家推出了集烧烤,干锅等多种风味于一体的烧烤美食。

该店本着“着眼于未来,推动武汉小吃业”的进程特发展连锁经营,于1999年司门口自由路老店开业以来,秉承多年的诚信经营,已经取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肯定。现在小张烤鱼已经由以前的一家司门口店发展到拥有四家分店:武昌紫阳路151号(紫阳湖公园对面)、汉口黄陂街95号(民生路口)、汉阳大道108号(汉商麦当劳斜对面),以及一家加盟店:青山红钢城十四街坊口。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总部已于2004年6月8日迁至首义园的三楼空中广场(司门口老店仍在经营)。

小张烤鱼的特点:将整条新鲜活鱼(两到三斤左右,有财鱼、鲫鱼、草鱼、鲢鱼等,口味各异)破肚刮鳞,从腹部彻底割开,并去掉肚内杂物,进行烤制;辅以姜葱、孜然、辣椒、盐等佐料放到火炭上烤烘,烤熟即可上桌。烤鱼透味、肉鲜,回味无穷,浓郁中不失鱼肉本色,加之打底的各种青菜(如豆芽、千张、海带、豆腐),荤素搭配,形如干锅、味如烧烤,使烤鱼增色不少;而炉子则保持了鱼的温度。

总部地址: 武昌首义园空中广场(首义园餐厅区三楼)  

联系电话: 027-62683443

联系人: 张智慧      



五.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六.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七.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武汉蛋酒

武汉早点蛋酒,是一种“过早”饮料,喝蛋酒多在吃油条或面窝之际。蛋酒香浓可口,色淡而甘甜,口感极佳,酒气不重,喝后却觉得身子暖和。许多家庭中喜欢用酒酿来制作蛋酒,在感冒初期当作特效药使用。喝了之后会出汗退烧。感冒发烧时,因为食欲低落,身体也容易虚弱,蛋酒中有蛋有酒,可以补给营养和热量。

如果是较小的孩子或是对酒精过敏的人,可以先将蛋酒放到锅中煮开,让酒精挥发后在饮用。趁着蛋酒温热时喝下,再睡个好觉,感冒很快就会好了。除了在感冒初期饮用外,蛋酒对恢复疲劳或治疗失眠都很有效。由于它可以让身体生暖,也很适合寒性体质的人饮用。

材料:鸡蛋1个,酒酿(米酒)适量,白砂糖1大匙。

制作过程:1、在锅中先放入水和1小匙酒酿。2、加入白砂糖,等到水沸腾。3、把鸡蛋放入碗中打散倒入锅中,改用小火煮,待到蛋花和酒酿(米酒)浮起即可。

蛋酒起源:蛋酒是17世纪从欧洲传入北美洲的。因为蛋酒主要是由牛奶,鸡蛋和酒混合制成的,所以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典故。北美殖民地期间,人们用朗姆酒混合鸡蛋和牛奶来制作蛋酒。那个时候,朗姆酒也被称为grog,而制成的蛋酒也就被叫做“egg-and-grog”,当时乘放蛋酒的是一种叫做noggin的木质马克杯,时间久了,人们就将这种带有朗姆酒的蛋酒称为“eggnog”了。自十九世纪起,蛋酒开始在北美洲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圣诞节人们必备的节日饮品了。

蛋酒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植物浆液酒、蜂蜜酒和混合酒七大类;若以饮用时机来进行酒类的划分,又有餐前酒(开胃酒)、佐餐酒、餐后酒和特饮酒的不同。还有武汉早点蛋酒、客家点心蛋酒等。

八.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武汉铜锣

    武汉铜锣简称“汉锣”,与奉锣、京锣、苏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锣。

武汉铜锣的特色一是音质纯正、发音宏亮、吃槌省力。二是锣的直径大。近几年出口国外的几面大锣,最大的一面直径达一百三十五厘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锣。当然,武汉铜锣厂也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铜锣,满足剧团、乐团和各方面的需要。

武汉锣厂生产的锣乐器,所以能名驰中外,就在于他们在继续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使锣乐器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虎音锣”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一例。这种锣解放前叫“大鼓锣”或“大片锣”,形如秤盘,音哑,没调门,配戏效果不好。一些剧团的乐师和演员希望制锣艺人们能为他们研制出一种发音宏亮,圆韵集中,能长调门的好锣。定音艺工高永运一次见到一面锣镗中心被压平了的锣,敲起来音响效果比没有压平的锣还好,于是他有意用定音锤的侧角,把另一面锣的底部砍出碗口大的一个平圆面,打起来音韵效果比较好。根据这个道理,高永运设计了一种新锣,送到上海几个剧团试打,反映很好。因为这种新锣发音宏亮似“虎哼”,很适合为黑头、花脸配戏,所以起名为“虎音锣”。为了使“虎音锣”更适合各专业剧团的需要,高永运广泛走访剧团,听取乐师们的意见,进一步把虎音锣发展为“高虎音’,“中虎音”、“低虎音”、“小高音虎”和“小低音虎”等几个品种,适应各剧种、流派、角色的需要。

代代相传

武汉铜锣的制锣技艺久盛不衰,代代相传,一代胜似一代,厂里人才济济。这家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厂,从技艺上讲,有四代人同时在岗位上。现任厂长、闻名定音艺工高永运和“制片大王”周吉安,“套顶能手”高世春等一批技艺熟练的老艺工形成了一个从熔铜、制片到定音完整的技术班子。他们不仅全面地继续了传统技艺,而且各有特技。高永运在制锣时运用惩锤,刹锤,省锤,轻锤虚实结合,轻重适宜的校音技术,使校出的锣具有圆、平、正、上劲的特点,经他定音的锣,发音标准,音质纯正,发出的“拱”音如猛虎长啸,其“水”音似涓涓细流,因此同行称他为“制锣王”。

高永运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技艺,虚心好学,不断攀登制锣技艺高峰,而且十分关心青年一代制锣艺人的成长。被人们称为身怀“定音特技”的高永铨,就是解放后在高永运等老师傅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技术骨干的代表。被人们称为“五虎将”的高子林,高世琼,熊傲成,潘汉生,高世刚,是第三、第四两代人的代表,他们正年富力强,是生产上的生力军。两年来,武汉锣厂还通过办技校,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因此,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现在铜响器行业的锣、钹、钗,铙、钟、铃、饭七大类产品,他们样样都做,一共有六十四个品种,一百三十三个花色规格,是全国同行业生产品最丰富的工厂。

誉满中外

武汉锣厂生产的各种铜响器,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的剧团也选购武汉铜锣。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个地区的销售情况来看,就有七百一十个剧团用武汉锣,其中直接到工厂买锣的剧团就达三百二十四个。上海铜响器商店和北京新声乐器商店,是全国专营铜响器的商店,他们经销的产品,武汉锣分别占百分之七十和八十五。曾跟周信芳、王少楼、童祥苓、高盛麟打过多年锣的名乐师刘奎元、李敏生、徐水生,也都说武汉锣好使,音响效果好,吃槌省力,能长调门。

在国外,武汉的铜响器行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和英、法、美、德、意等二十几个国家产品供不应求。

武汉铜锣响天下,武汉锣工为祖国争了光。

九.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