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石家庄十大特产票选 石家庄必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石家庄十大特产票选 石家庄必买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7 15:43:01

一. 河北省 石家庄 鹿泉 疙豆儿

疙豆儿,是石家庄鹿泉市地区的一种面食。

用玉米面活白面或其他面粉成团,用一个漏网支撑在锅上,将面团从漏网挤i下。水开即熟,可以做稀饭,可以做大卤饭。因活多种面对人饮食有多种益处,且形状似断了线的,拉长了的珍珠,使人胃口大开。

二. 河北省 石家庄 元氏 元氏炸糕

元氏炸糕

将水放入锅内烧开,放入少许白矾熬至融化,投入面粉搅拌均匀,成为软面团,包入陷(一般是红豆陷)七成热油中炸,炸至浮起,呈金黄色,皮酥即成。

三. 河北省 石家庄 赵县 赵县芦笋

赵县地处冀中南,面积675平方公里,人口53万,耕地面积78万亩。做为一个平原农业大县,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198天,年平均降水量498mm,土壤以壤土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县城南部的沙河故道区以沙壤土为主,非常适合芦笋这种经济作物的生长。

赵县1986年开始种植芦笋,最初种植面积仅750亩,通过我们适时引导,组织发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995年达到4.5万亩,涉及8个乡镇,128个自然村,其中采笋面积3.5万亩,年产鲜笋1.85万吨,单产500公斤。并且带动了高邑、元氏、柏乡、宁晋相临四县芦笋种植业的发展。1996年以沙河故道为主要种植区的芦笋被洪水大面积冲毁,生产面积锐减,全县仅存5300亩。近几年来,我县始终把恢复芦笋特色支柱产业做为重点工作,瞄准国际市场,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建设龙头企业,搞好技术宣传与开发,建立交易市场等措施,促进芦笋产业重新快速发展。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恢复到2.03万亩,辐射临县种植面积3000亩,采笋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730公斤,最高亩产1000公斤,亩效益2798元。2001年完成1万亩芦笋基地的无公害环评资质认证,注册商标“赵州牌”。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采笋面积1.75亩,亩效益1500元,主要集中在沙(槐)河故道区域的沙河店镇、高村乡和北王里镇等三乡镇,并辐射柏乡、宁晋、高邑、无氏等临县市,主要品种uc157、uc800、美国F1代绿笋新品种“阿波罗”、“巨大新泽西”等,2002年我县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芦笋之乡”。

四. 河北省 石家庄 井陉县 白节枣

白节枣

五. 河北省 石家庄 新乐市 沙井红枣

南大岳镇:沙井红枣,久负盛名,曾为贡品。

六.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板栗仁

 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糖、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以十粒计算,热量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则少于1克,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板栗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板栗多产于山坡地,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其他价值

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做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栗树坚果栗子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被广泛应用作为食品。在南欧中世纪时是居住在森林中居民食物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

栗木非常坚固耐久,不容易被腐蚀,颜色发黑,有美丽的花纹,是非常好的装饰和家具用材。但由于栗树生长缓慢,大尺寸的栗木非常昂贵。

栗树皮可以提炼单宁酸和栲胶,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树叶可以饲养柞蚕。

★ 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滞气,糖尿病患者应少吃或者不吃,因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

  

食疗功效
作为食品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损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窝头,据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作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用。《本草纲目》:“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泻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由曾写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 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淀粉质可提供高热量,而钾有助维持正常心跳规律,纤维素则能强化肠道,保持排泄系统正常运作。

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经常生食可治腰腿无力,果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可治皮肤炎症;花能治疗瘰疡和腹泻,根治疝气。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

七. 河北省 石家庄 辛集市 辛集枸杞

辛集枸杞

辛集枸杞原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引入,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栽培面积达2.5万亩,年产杞果500万公斤,是我国枸杞集中产区之一。其特点是粒大、肉厚、籽少、味甜、柔软、包红如血,素有"血杞"之称。据鉴定,枸杞果中含有生物碱、甜菜碱、胆碱、酸浆红果素,胡萝卜素等多种成份,是名贵的滋补健身药,具有益肝肾、坚筋骨、补血液、清肝、滋阴、益气、生精、助阳的功能。枸杞根皮,在中药中叫"地骨皮"亦有敛阴止汗作用。

辛集枸杞闻名中外,畅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古人称枸杞为仙人杖,西王母仗,久服轻身明目,益寿延年。许多人用枸杞果泡酒,长饮不断。我国香港、澳门同胞,每逢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佳节,多以辛集"血杞",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八. 河北省 石家庄 元氏 元氏石榴

元氏石榴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元氏县所产的石榴粒大核软,汁多味甜,清醇爽口,品质优良。元氏县“满天红”石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石榴是元氏县西部半山区的传统种植果树,有千年的种植历史。石榴和大红袍柿子、薄皮核桃、红枣并称“元氏四宝”。元氏石榴粒大核软,汁多味甜,清醇爽口,品质优良,个大的能达到0.75公斤。

元氏石榴基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西南方向45公里的元氏县西部山区,现有石榴栽植面积8万亩,是华北最大的石榴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省“中国石榴之乡”、“名优产品”、“知名产品”等荣誉称号。

“元氏石榴”主栽品种有太行红(单果重最大3斤)、满天红、泰山红,基地年产石榴8万吨,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新疆、石家庄、邯郸等全国各大城市。

九.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行唐大枣

行唐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唐红枣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策》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有面积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行唐山区丘陵13个乡镇,其中行唐墩子枣10万亩,行唐长枣9万亩,行唐大枣10万亩,行唐玉女红金丝枣1万亩,经多年选育出了红枣优良新品种玉城脆,现已推广100多亩,目前行唐红枣最高年产量1亿多斤,常年产量8000多万斤,好果率达90%以上,产值15亿元,其产量占全省第三、全国第五,1998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批准,行唐红枣及系列产品被注册为北国红。行唐红枣已成为行唐优势产业,经济支柱。

1990年元月全国在北京召开的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行唐红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同类展品中名列前矛,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农民日报》都分别报道了行唐红枣参展盛况并对行唐红枣品质、特点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行唐红枣誉满京华。1991年12月中国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新食品展交会上行唐红枣独领-,被授于鹏城杯奖,99年9月行唐红枣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行唐红枣驰名中外。行唐县被中国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枣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