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连礼品特产 大连特产送人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连礼品特产 大连特产送人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5-11 15:23:36

一.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红烤全虾

主料是不除皮,只除肠的全对虾,加姜、葱、植物油煸炒后,加绍兴酒、白糖、精盐,再放到锅里用慢火烤,收净汤。

出锅后的大虾,头尾连在一起成花瓣形,盛在大圆盘中,犹如一朵盛开着的牡丹花,火红明亮,色泽喜人,虾肉肥美、鲜嫩香甜,醇而不腻。

二. 辽宁省 大连 旅顺口区 巴鱼

巴鱼

巴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腭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三.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南果梨

    南果梨属于秋子梨系统,主产地为辽宁省的海城地区。该品种以其果实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而弛名于国内外。是当今国内栽培的梨果当中可与香梨、贡梨和水晶梨媲美的珍品。    l 、形态特征    南果梨幼树枝干呈暗黄褐色,皮孔较稀疏。成年树树皮呈灰褐色,光亮,皮孔长圆形,中大,灰白色,分布不均。    芽早熟,叶芽细长,圆锥形,锐尖,有的芽可萌发2—3片簇状副梢。先端芽多贴附着生,下部芽褥凸起,侧芽为明显离生。    叶片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端急尖,中大,叶面平整,叶缘具刺毛状齿,较规则;叶色暗绿,光滑,有光泽;叶柄长5—6厘米,微带紫红色,托叶早落。    花芽为混合芽,属伞房花序。顶花芽每朵花序多为8朵,少数为6—7朵;腋花芽每花序多为7朵。花冠较小,为三角形,外翻呈浅绿色。花瓣近椭圆形,边缘比较整齐,蕾期为淡红色,初开为粉红色,盛开时为白色。雄蕊20—25枚,呈两轮着生在粤筒内沿。外轮花丝比内轮花丝略长,花药较小,呈桃红色。花粉稍多。雄蕊柱头3—5枚,一般为4枚,花柱茎部分离,长短不一。    果实扁圆形到近球形。一般纵径为4.7—5.2厘米,横径为5.5—5.8厘米。平均单果重50—75克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170克。果皮中厚,较韧,表面不很光亮,底色多为黄绿色,阳面带有红晕,色泽鲜艳美观。果点较大,近圆形,分布不均。梗洼较小,近于平坦,有沟纹;梗洼较深,比较整齐,花萼多数脱落,少数宿存。果梗短粗,果心较小,果肉乳白色。果实采收后,果肉稍硬,甜脆可食,经10—15天后熟,果肉变黄白色,肉质细,柔软多汁,石细胞少;果皮薄,甜酸适度,芳香浓厚,易溶于口,品质极上。果实耐运输贮藏,在气调冷藏条科下,可贮藏5一7个月。    2、 物候期    南果梨在海城地区的物候期为:花芽萌动期4月上旬,初花期4月下旬,盛花期4月末至5月初。落花期5月上旬。落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叶芽萌动期待月上、中旬,展叶期为5月上旬。新消生长始期为4月下旬,新消旺盛生长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新梢停止生长期为6月上旬。6月中旬开始花芽分化。果实采收期为9月上、中旬。落叶期为10月中旬。    3、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较强壮、幼树树姿直立,枝条分布较密。成年树树体高大,生长健壮,树冠开张,枝条稀疏,披散下垂。定植后一般2年左右开花。3—4年开始结果,10年以后进入大量结果期。寿命长,易丰产。一般寿命在80—120年左右。    结果树的树冠呈自然开心形,在管理较好的条件下,新梢年生长量可达3厘米左右。在自然生长条件一下,20年生树高达5米,树冠枝展达6—7米;60年生以上的大树最高可达8米,树冠枝展在10米以上。    芽萌发力强,发枝力与树龄、树势及修剪因素有关。幼龄树发枝力很强,每枝可萌发新梢4一7个;初结果树每枝可萌发新梢3一4个;大量结果后,每枝可萌发新梢2—5个。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为主,中长果枝结果为附,多在3—5年生枝上结果。腋花芽结果能力强,一般生长健壮的植株,腋花芽结实力高达30—40%。短果枝寿命较长,一般达10年以上。坐果能力较高。大部分花序均能坐果,一般每个花序平均可坐2—4个果。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建园时要选择亲和力较高的品种(如花盖梨、白小梨、尖把梨等)做为授粉树。    4、市场情况    从1996年起,在苹果市场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抗逆性强、品质高档的南果梨品种,开始在市场中走俏,平均每吨鲜果售价为3000—5000元,并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海城市委、市政府从1999年起把发展南果梨生产做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导产业,建立南果梨产业化生产基地(大屯镇 1998年已成为农业部优质南果梨生产基地),生产绿色果品(接文王家堡的南果梨已被命名为辽宁省绿色果品),发展以家庭为主的气调保鲜业,建立大中型的果汁加工厂(目前已建成两座年计划生产量5万吨的果汁厂),为南果梨向生产深度和广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南果梨正以其较高的声誉和独特的品质、风味打入、占领黄河以北地区的梨果市场。( 瓦房店)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庄河 排骨炖白菜

排骨炖白菜

原料

主料:猪排骨250克,白菜头250克。

辅料:香菜梗10克,精盐、味精、花椒水、葱姜,肉汤,清油。

制作过程

1、把排骨剁成一寸五分长的段,白菜头切成长方块,香菜梗切成小段,葱,姜切成块,姜块用刀拍一下。

2、勺内放水,水烧开后放入排骨烫一下取出,再用水冲洗净血沫。

3、勺内放入少量清油,油烧热时放入葱,姜块炸锅,再放入白菜煸炒至半熟,添肉汤,加排骨,精盐,花椒水。烧开后,移在小火上炖烂,取出葱,姜块,加上味精,香菜梗,出勺盛在碗内即成。

特点:汤洁白,味鲜香,肉烂脱同。

五.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淡水鱼类资源

庄河内陆大小水域2106处,可用以养殖的淡水水域总面积为5万亩。境内淡水鱼类、虾蟹类、贝类资源40余种。有香鱼(秋生鱼)、中华细鲫(鲫鱼)、中华绒螯蟹(河蟹)、鳗鲡、马口、河蚌、河虾、引进的良种有鲢鱼、(白鲢)鳙鱼(花鲢)、草鱼、青鱼、鲤鱼等。( 庄河)

六. 辽宁省 大连市 甘井子区 大连裙带菜

大连裙带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连裙带菜来源于朝鲜。1934年,关东州水产试验场从朝鲜采集裙带菜投放到大连老虎滩、菱角湾一带海域试养,获得成功。翌年,养殖的裙带菜蔓延到周边海区,生长十分繁茂。大连裙带菜人工养殖始于1961年,大面积人工养殖始于1981年,80年代末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连引进日本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方法,使大连地区裙带菜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裙带菜的药用价值早为古人认识,近现代,经人们探索发现裙带菜富含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癌物质等。特别是大连裙带菜地域优越、品质优异、色泽纯正、口感鲜爽、营养丰富,日益为广大消费者青睐。精加工的裙带菜及其风味食品成为人们的馈赠佳品。

大连裙带菜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大连市行政区内的甘井子区、金州区、旅顺口区、开发区和长海县。海域范围为东经120° 58′至123 °43′,北纬38° 43′至40 °12′之间。大连裙带菜养殖总面积6000公顷。

七. 辽宁省 大连 长海县 大连海参

大连海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连海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是冬至到。大连人有个说法:一天一根参,赛过活神仙。大连人冬至开始吃海参的历史,传统悠远。因此,冬至的到来,预示着海参饕餮季节的来临,特别是野生的大连海参,食客已经等得不耐烦。

大连人因为吃海参吃出了一个名气远播的海参产业,名牌海参应运而生,名气最盛的当属中国第一个海产品驰名商标的獐子岛海参,一直吃成了中国第一牛股,创造了深圳股市第一高价股神话。獐子岛的海参在北纬39度黄海深处的原生态海底生长3年以上,没有吃过任何人工饵料,身体极其强壮,皮厚肉鲜,安全营养,直供北京高档餐桌。獐子岛海参每年的产量定价,左右着整个大连乃至全国海参市场的高低起伏。

好水,才能养出好参。

北纬39度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海参产地,在这个纬度上,还有世界最好的葡萄酒产地和人参产地。

大连海参近年来价格不断上涨,知名度不断提升,质量不断提高,与诸多海参企业开始创建品牌、珍视品牌、重视品牌、提升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大连市商标事务所初步统计,从1996年棒棰岛注册为海参商标以来11年间,大连共注册海参商标近百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目前大连海参已经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山东、浙江、四川以及东北三省等地。近日,北京、大连两地工商局和企业、商场联手推出了“迎奥运大连海鲜直通车”,打通了大连海参进京的绿色通道,棒棰岛、獐子岛、上品堂等大连知名海参企业积极参与,纷纷在北京建立和拓展营销网络,准备通过北京辐射全国,并在奥运经济中分享市场。

八.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红烧海味全家福

红烧海味全家福是辽宁大连的一道特色美食。不但色彩缤纷,造型讲究,而且味道醇厚,营养丰富,又有滋补身体之功。中外游人,特别是到大连省亲访友的港澳台同胞及外籍华人,多爱邀集亲朋好友,点叫“海味全家福”,团聚叙旧,共庆家福。

九. 辽宁省 大连 旅顺口区 炒海肠子

炒海肠子是大连的名菜之一。海肠子是软体动物,它身体呈半透明状,颇像一截肠头,为此得名。大连只有夏家河子海滩盛产。它营养价值高,味道最为鲜美,素有七个海肠子胜过一个鸡蛋的营养之赞誉。海肠子吃法也不少,把它洗净切成丝,用其时令菜蔬伴炒均可。

十. 辽宁省 大连市 长海县 黄条鰤

黄条鰤体呈纺锤形,稍偏侧,头部略钝,胸鳍与腹鳍相比较短,口斜裂,上下颌具细牙。体侧有一明显黄色纵带,沿腮骨直抵尾柄(黄条鰤一名由此而来)。脊背多呈青蓝色,腹部很白色,体长一般在60-80厘米之间。最大者近两米,体重也均在40-50千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仅产于黄海与渤海,是近期沿海钓友海上施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黄条鰤肉质细腻润滑,口感极佳,属高档食用性鱼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