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盐城滨海的特产有哪些 盐城滨海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盐城滨海的特产有哪些 盐城滨海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4 09:18:03

一. 江苏省 盐城 大丰区 楼王镰刀

亦称"束家镰刀"和"楼王镰刀"。1952年成立的楼王农具社(楼王机械厂的前身),原靠手工业生产镰刀的束家铁匠入社当上工人。由此,传统产品楼王镰刀,由个人生产销售转为集体生产经营,生产数量逐年上升。三峰牌镰刀具有钢铁分清,口薄背厚,膛板平整,刃口锋利,轻便耐用等特点,近年经《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新闻宣传介绍,名扬海内外。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 三伏酱油

上冈酱醋厂产品。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1974年作为江苏省唯一出口的酱油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建湖县上冈酱醋厂生产的黄海牌三伏酱油,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相传在100多年前,有个熟谙制酱技术的镇江人来到上冈开了一爿王记酱园,以优质的面粉做成坯饼,采用民间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曲发酵,经过盛夏头伏、中伏、末伏的日晒夜露,抽出的酱油取名为“三伏酱油”。1915年该产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

上冈酱醋厂按照传统的发酵工艺,选用优质的面粉、黄豆为主料,经过保温、上黄、加菌、浸泡、淋浇,历经一定时间后抽出的酱油,除去沉淀物,再经灭菌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葡萄糖成分含量高,质地醇厚,味道咸中夹甜,美味可口,是烹调、凉拌、佐餐理想的调味佳品。1974年作为江苏省惟一的出口酱油,在广交会上受到中外客商的欢迎和好评。目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外销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贴饽饽熬鱼

  贴饽饽熬鱼是一道最普通不过的天津家常小吃。特点是饽饽颜色金黄、底面焦脆,小鱼味鲜汤浓,鱼骨酥软。具体作法是:用新玉米面加酵面、碱、清水揉成面团,用两手拍打,以使面团光滑;把新鲜小柴鱼刮鳞去鳃,洗净,沾上面粉后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再放入用葱、姜、蒜、大料炝锅的大锅中,加酱油、醋、精盐等佐料,并注入清汤,待汤沸时,把先前作好的饽饽贴在铁锅壁上,盖严后10分钟,二味俱熟。

四.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豉椒小银鱼

银鱼干100克、青椒一只、洋葱半个

准备调料:姜一小块、蒜两瓣、干豆豉一小茶匙、油、盐、胡椒粉制作过程:

1、青椒、洋葱分别切丝,姜切丝,蒜切末,小银鱼干用水稍浸,立刻捞起甩去水分;

2、锅中放油烧热,下干豆豉、姜丝、蒜末爆香;

3、下洋葱丝、青椒丝煸软,再将小银鱼干倒入,翻炒均匀,调入少许盐(豆豉有咸味,盐一定要少加),沿锅边略加入少许水;

4、翻炒2-3分钟,到小银鱼出香味,变软时,撒入少许胡椒粉关火起锅。小提示:银鱼干浸泡水是为了以免鱼干口感太过干硬,浸水的时间不能太长,是为了避免水将鱼干的香味冲淡。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盐都 鳗鱼

鳗鱼

盐城市鳗鱼苗的产量居全省之首。秋季成鳗大量上市,供应国内外市场。鳗鱼营养丰富、味道鲜肥、汤质浓厚,食而不厌,为上等菜肴,宴席之佳品。

六. 江苏省 盐城 东台 木雕

东台曹氏祖传工艺。清咸丰年间有曹俊鹏者传世杰作最多。兴化县戴家窑关帝庙神龛前的画板,雕刻了 山静水流,花木葱郁,山洞中有十八罗汉,身不盈寸。玲珑剔透,姿态各异。东台商会曾有一件精品"盐区风光",在直径约一尺的木盘中,雕有盐场的"一井五塘",即卤井和烧火塘、红卤塘、抽港塘、揩灰塘、拔灰塘,还有盐灶、锅撇 、盐廪。灶民劳动,牯牛拖车运盐,草丛中还有奔跑的獐、兔,形象逼真,再现了盐场风光。盐灶上对联,字细如菜籽,精巧细腻。

七.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海盐

盐城海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八.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沙沃萝卜

沙沃萝卜, 又称天津卫青萝卜,俗称"赛鸭梨"。传说明朝严嵩为了取悦皇帝,将整株荔枝树由南方船运至津,到岸后,急取树上荔枝飞速送入北京皇宫以保其鲜,而荔枝树根部之土则顷于天津小刘庄一带海河岸边,经年积沙土10余亩。当时农民利用其土种植青萝卜,获得了品味极佳的萝卜,后移植西郊的沙窝村,于是沙窝萝卜便名声大振。沙窝萝卜色翠绿,味甘甜,脆嫩多汁,一拍即裂,被民间形容为"一摔掉八瓣",并且耐冬贮,深得人们青睐。还是天津口岸独有的传统出口商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天津种植青萝卜,元朝时就有记载,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沙窝的萝卜--赛鸭梨","沙窝的萝卜--嘎嘣脆"这是天津人常说的两句歇后语。沙窝青萝卜是天津萝卜的代表,最受人们的青睐;主要是绿如翡翠,落地即碎,生吃清脆,甜辣爽口,食之健胃消食,清热解毒,顺气开胸。在清末民初年代,每至秋冬,在街头巷尾、旅店、澡塘、戏院、茶社到处都有卖青萝卜的叫卖声。人们视青萝卜为美食。饭后茶余吃几瓣青萝卜稍过即打嗝,但觉五脏通气,胃开心爽,浑身舒畅。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又有"萝卜就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之笑说,均属养生之道。沙窝的青萝卜为什么这样好吃呢?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壤肥沃,适合青萝卜的生长。这里在民间流传了一个传说:相传明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有一爱妃,喜食南国荔枝。因交通不便难于保鲜,宰相严嵩献计,把整棵荔枝树挖出装船运至天津,及岸取荔枝飞马送入宫中,而荔枝树的余土则每倒于小沙沃村运河岸边。
当地居民将多年堆积的沃土平整后种植青萝卜,所产萝卜色味俱佳,一时名声大振。沙窝萝卜是优良品种,是天津所产青萝卜的代表产品,深受人们青睐。沙窝青萝卜不但风行国内,且每年大量出口至港澳地区、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极受欢迎,它是天津口岸独有的传统出口商品。

经销商:正宗沙窝萝卜  
电话:13752631190

九.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鸭梨

个头硕大,皮薄且呈淡黄色。果核小,肉质细腻鲜嫩汁多,香甜可口,清香淡雅。

十.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滨海彩塑

滨海县彩塑至清末还流行用胶泥捏神像、捏戏文脸谱等。解放以后滨海、响水成立了工艺厂,专生产工艺产品。新产品有90多种。如富有传统特色的"鹊桥相会"。取材于敦煌壁画的"天女散花"。还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武术鲜花"、"夜读"等作品,栩栩如生。滨海、响水一带的彩塑工艺品,销往美、英、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盐城市主要外贸产品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