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枇杷罐是哪里的特产 枇杷罐售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枇杷罐是哪里的特产 枇杷罐售卖更新时间:2022-04-18 10:16:07

一. 四川省 雅安市 石棉县 石棉枇杷

石棉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棉枇杷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棉枇杷,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的著名,该品果大、味浓甜,果肉柔软多汁、可食率高,具有投产早、成熟晚(4月-7月采收、上市)、耐储运等品质特点,是我国枇杷中的上品。

石棉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东连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县、北与泸定县毗邻。距离省会成都365公里,距雅安市城区210公里。石棉枇杷果大、味浓甜,果肉柔软多汁、可食率高,具有投产早、成熟晚(4月-7月采收、上市)、耐储运等品质特点,是我国枇杷中的上品。

四川省石棉县的新棉镇、蟹螺乡、安顺乡、迎政乡等乡镇,至今尚存16349株野生枇杷稀有古树。60年代初,原华中农学院章恢志教授等查阅了7个研究所(院校)的近千余份标本,先后对长江流域及其支流(主要是大渡河流域)、云贵高原及广东、广西和海南岛等野生枇杷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资源调查,并对四川、云南、贵州等重点地区进行了多次复查,提出了“大相岭以南的石棉、汉源、峨边等地可能是枇杷的起源中心”的观点。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林顺权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深入、系统的研究,于1999年与美国和日本的专业人员合作撰写论文,澄清了枇杷起源的疑窦,最终确立了“枇杷起源于中国”,并基本确定了贡嘎山东南大渡河(石棉、汉源一带)是普通枇杷的起源中心。

石棉枇杷

地域范围

石棉枇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的回隆乡、丰乐乡、迎政乡、先锋乡、新民乡、美罗乡、新棉镇、挖角乡、宰羊乡、永和乡、蟹螺乡、擦罗乡、安顺乡、田湾乡、草科乡、栗子坪乡16个乡镇85个村,地理坐标东经101°56′-102°34′,北纬28°51′-29°31之间,枇杷主产区东起丰乐乡蜡树村,南到栗子坪乡孟获村,西到蟹螺乡俄足村,北到草科乡和平村,产区海拔851米以上。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产量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石棉枇杷成熟期晚,果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果皮橙黄色,果粉多,果绣少,皮薄,极易剥皮。果肉厚、橙红色,汁多、细嫩、味浓甜,可食率高。 (2)内在品质指标:石棉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糖酸含量适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安全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T13867-1992,地方标准DB45/T272-2005枇杷栽培技术规程,DB51/T369-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枇杷。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是一条横穿在两座大山之间的河流,冬天的南渡江,水流不是很充沛,静静的蜿蜒向南。在南渡江上,有一座拱桥,连接着公路,每每都要从此路过。桥的两边,坐落着几户农家小屋,我要说的南渡江的“美人鱼”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大家一定奇怪了,南渡江的“美人鱼”是人还是物?又或者是不是生长在南渡江里的怪兽?呵呵

,它们确实是生活在南渡江里的,但是它们不是怪兽,它们是南渡江的居民在南渡江里打起来的小鱼。但是,我为什么要叫它们“美人鱼”呢?那就是有来由的了。

南渡江的“美人鱼”长约10厘米左右,浑身黑黑的,身形细长,曲线优美,行动敏捷,要抓到它们可要费点功夫。你会说,这跟普通的鱼类也没有什么区别。哼哼,那我就告诉你,南渡江的“美人鱼”不是美在外表上,而是美在用“美人鱼”熬制的那锅香浓的鱼汤上,美在南渡江美丽的景色上。

南渡江桥的西侧有一家餐馆,就在路边,一下车进门,餐馆的主人就热情的招待我们。为我们沏茶倒水,安排我们落座。因为是常客,所以

,主人知道我们都要些什么,当然就是这道“美人鱼”汤啦。主人把我们安排好后,就到厨房里忙碌起来。我常常就是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端着一杯茶在窗前欣赏南渡江的美丽景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我常常想,南渡江的水应该朝着南边汇入更大的河流然后到达海平面,融入大海。南渡江的四周都是挺拔险峻的高山

,非常险要,架在公路上的桥,就像一只轻盈的燕子,越越欲展翅飞翔的样子。若是遇到夏天,我一定会忍不住下到桥下去

,掬一捧清澈的河水,瞧一瞧水里欢蹦的鱼儿,唱一唱土家人民欢快的歌儿。常常在我遐想之际,店主人就已经开始招呼我们入座了。每每这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围在了热气腾腾的火炉旁边。

刚开始,我对这鱼儿是很不以为然的。心想一个简陋的农家小院能做出什么像样的美味佳肴?初见这锅鱼汤的时候,我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黑黑的十几条鱼整齐的堆放在锅里,都头朝里的堆成圆圈。围绕着它们的就是一锅跟牛奶质地差不多,但是又比起牛奶来有点发黄的汤。我们一起的罗哥还没有上米饭的时候就对店主人说:“给我多添一个碗和勺子!”当时,我就感到奇怪,罗哥就对我说:“他们这里的鱼汤是很不错的。”这下,我开始仔细的端详起这锅鱼汤来,它的汤虽然没有很多大厨标榜的奶白色,但是,看上去却是那么的自然而成,感觉它就应该是这样的。鱼肉被熬得酥香软烂,好像把自己都溶解在汤里,这时的汤就显得是那么的厚实而稳重。我带着试试的心情用小勺舀了一勺汤送入嘴里,我立刻被它的味道所折服。这汤里有鱼的鲜香,一口汤汁入嘴,让人觉得柔滑而细腻,香气在唇齿之间流串,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当你徐徐的把它吞进喉咙里时,嘴里又留下了一股子淡淡的苦味。这苦味让我觉得这汤更加的让人回味。之后,肯定不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学着罗哥,刻意的另要了一只碗,因为我要把这汤喝个够。

酒饱饭足之后,大家又要启程了,我们坐上车,店主人也站在店门口为我们送行,她总是远远的站着,一直到我们的车转过一个弯再也看不见她。

人们常说,大隐隐于世。在很多人们忽略的地方,总是会带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真正美丽的东西不是只存在于灯红酒绿的地方,在这青山环绕的地方,也有这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情怀。

南渡江的“美人鱼”你觉得美吗?如果你有时间,路过南渡江时,不妨也来品味她的美,相信我,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三.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常太枇杷

常太镇是一个山多、果多、耕地少的乡镇,枇杷生产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该镇现有果园8万亩,枇杷种植面积6.4万亩,从事枇杷生产的农户8000多户。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89亿元,枇杷产量2.8万吨,产值1.87亿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8136元,人均枇杷收入4675元。

常太镇于1997年成立莆田市城厢区常太农工贸有限公司,建有绿色食品基地1万亩,辐射全镇5.6万亩,并建有600吨的果蔬气调保鲜库和30亩枇杷良种繁育基地。全镇共有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3200人、专业大户48户,并设有农民营销队伍、农技咨询服务公司、常太镇枇杷协会等。

常太镇先后投资6300万元,引进新品种6个,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果园生草法、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丰产高效技术,使亩增产128公斤,优质果品率提高到96%。并按照《莆田枇杷标准综合体》的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区果园建设标准化、布局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贸工农一体化进程,提高项目区的科技含量,确保生产出无污染、高品位的绿色水果。

从1999年起,常太镇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新加坡等大城市举办了十二届枇杷节暨枇杷推介会,以“常太枇杷”为龙头的莆田枇杷,现已闻名海内外。

四. 重庆市 合川 合川枇杷

合川枇杷主栽品种为大五星、早钟六号,现已全面完成无公害枇杷产地县(区)的认证,种植面积达4.2万亩,常年产量2.1万吨,产值1.7亿元。其中古楼、大石、燕窝三镇建成无公害优质枇杷科技示范推广百里长廊3.2万亩,辐射10万余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约5万人,约占全区枇杷种植面积的76.2%,主产区人均年增收500元。自2000年以来合川枇杷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9年间在枇杷产业总投资达3800万元,先后完成部、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特别是2003-2005年间争取国家、重庆市财政资金300万元,新建无公害优质枇杷基地1.5万亩。目前,合川区优势枇杷生态示范园建设已经纳入重庆市2009年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合川区无公害优质枇杷科技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已经纳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移民科研项目,这将进一步强化我区枇杷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效益。

五.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安枇杷

    潮安县文祠镇是盛产枇杷的地方。该镇的赤水村,每逢枇杷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暗缘厚实的叶子,在枝头簇拥出一朵朵枇杷金果,在明媚的阳光下,果叶掩映,闪烁出金碧辉煌的光华,使山村这幅“金果图”更添上绚丽的色彩。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部果林分给社员承包,村民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细心管理、施肥、杀虫、培土、防风、抗旱,连年夺得丰收。

    在这里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一树枇杷一树金,年年丰收畅人心。脱贫致富人勤奋,山山种满金果林。”

六. 浙江省 台州 路桥区 桐屿枇杷

浙江省台州市桐屿镇的枇杷产业闻名全国,是著名的枇杷之乡。目前枇杷种植面积7200亩。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占地总面积700公倾,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浙江省台州市桐屿凉溪风景区为“中国枇杷之乡”,桐屿位于路桥凉溪山下的桐屿镇以枇杷产业闻名遐迩。据史载,该镇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枇杷栽培。目前枇杷种植面积7200亩,1997年该镇枇杷总产达4078吨,占当年全国产量1/4,成为该镇第一支柱产业。1996年,桐屿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枇杷之乡"。2000年省林业厅授予桐屿镇"枇杷之乡",列入省首届林业之乡名单。自1997年始,每当枇杷成熟季节区旅游分局会同桐屿镇政府都在枇杷园举办以生态农业观光为主题的旅游节活动,项目建设共分三期,其中2004年底—2006年为首期,2006年—2007年底为二期工程,2008年—2010年为第三期。

浙江省台州市桐屿凉溪风景区观光园针对枇杷景区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及改建,内修建了洗翠潭、赏心亭、茶室、悦目亭等休息游乐场所。将形成枇杷观光区,农业观光游憩带,生态景观游憩带,休闲度假园内参与性娱乐项目丰富多彩,传统民俗风情展示、山中寻宝、戏曲表演、枇杷采摘等活动令游人流连忘返。

七.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枇杷

黄岩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岩是我国有名的枇杷之乡。浙江省黄岩县种植批把已有700多年历史,有大红袍、洛阳青、白沙、洛优等十多个品种,这些品种果大、肉厚、汁多味.

黄岩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之一,具有700多年的枇杷栽培历史,全区拥有优质红砂枇杷(洛阳青、大红袍)和白砂枇杷(宁海白、软条白砂)等主打品种。目前,全区枇杷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近亿元。

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枇杷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名果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资金用于名果产业发展。按照现代园区建设要求,我区大力实施枇杷精品基地建设,形成了江口、院桥、屿头、宁溪、上郑、头陀、北洋、高桥、上洋、沙埠、南城等规模化枇杷生产基地,通过实施枇杷老树更新,引进和培育优良枇杷品种,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目前,全区已成立与黄岩枇杷产业有关的专业合作社和营销企业达48家,形成了“九峰”、“东祖”、“三童岙”、“唐魁”、“上凤”等众多枇杷品牌,其中“九峰”牌枇杷多次获得省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获首届浙江省农业吉尼斯枇杷擂台赛二等奖。2011年1月,黄岩枇杷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九.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十.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推荐特产